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课件2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x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课件2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课件2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pptx(4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讨论:是生计重要还是道德重要,青年报2006年6月22日B13版报道,邹云翔2004年被评为“中华食雕九大赚钱名刀”,并先后被评为“中国烹饪雕刻大师”、“中华厨神”,可现在一个大厨师彻底被各大酒店拒之门外,原因是他拒烹野味。,一个厨师要与传统的习惯和人性的贪婪去较量,看上去有点“自不量力”,引来很多人的嘲笑,认为他太傻。 他也认识到:只有溶到社会中去才有更大的作为 办食雕学习班,教授烹饪理念、知识、技巧 组织弟子宣传以各种方式“拒烹野味” 号召其他饭店厨师加入“拒烹野味”活动 发起百万厨师参与全国“拒烹野味”签名活动 有一颗“拒烹野味”的公德心,人品可敬!毅然走上“拒烹野味”的道路,勇气可嘉!
2、坚持初衷不改,行为积极有效,做法可赞!,大意:干违背义的事而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好像飘浮在天空的云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说“义”,从古到今,一般人理解的就是讲哥们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三国时期的关云长,也因为千里走单骑,舍弃曹操给予的荣华富贵,护送嫂夫人过五关斩六将,投奔当时落魄的结拜兄弟刘备。从而被后世当作义的化身。那么义的含义,就仅仅是讲义气吗?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孔子在论语里面多次提到了义,他怎样看这个义呢?义的含义是什么?荆轲刺秦王,他为报答燕国太子丹的知遇之恩,不顾个人安危,前去刺杀秦国的国王赢政,这是义!水浒好汉鲁智深,为救弱女子,三拳打死无赖镇关西,这也是义!但从论语
3、里面提到的有关义的词语来看,它的含义并不仅仅就局限在这一方面,它还有着更深的内涵在里面,那么在孔子的眼中,义究竟还有什么含义呢?,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我的钱,一块钱掉在地上我都会去捡。不是我的,一千万块钱送到我家门口我都不会要。我赚的钱每一毛钱都可以公开,就是说,不是不明白赚来的钱。 -李嘉诚,阅读全文,疏通文意后,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1、本课是集中阐述“义”的相关问题。为了很好的说明问题,孔子都涉及了哪些与“义”有关的问题?试加以概述。2、对10章节进行分类。,疏通文意,解读文本,明确: 1、义与富贵(利),义与君子,义与
4、勇敢等问题。 2、10章节可分为三大类: 一是义与富贵-1 3 4则; 二是义与君子(人格)-2 5 6 7 9则; 三是义与勇敢-8 10则,一、义和富贵(1、3、4则)明确: 1、 “仁”是内心思想,“义”是符合“仁”的行为。2、“仁”和“义”有时可以互通。“富贵”常被简称为“利”。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先看看孔子这方面的论述。,研讨分析,明确重点,1【原文】子曰:“富(1)而(2)可求(3)也;虽执鞭之士 ,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注释】 (1)富:指升官发财。 (2)通假字:而,通“如”,如果。 (3)求:指合于道,可以去求。 执鞭之士:古代为天子、诸侯和官员出入时
5、手执皮鞭开路的人。意思指地位低下的职事。,【译文】孔子说:“如果求富而不违背道义,即使手持鞭子的下等差役,我也去做。如果求富而违背了道义,我就顺从我喜欢的(道义)。”,孔子不反对人们追求富贵,但是他非常关注一点,就是富贵是否“可求”。这段话有两点值得琢磨:第一,什么是“可求”和“不可求”?联系孔子的其他言论,这“可”与“不可”的关键,在于行为是否合乎道义。人们常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是把追随道义放在求福取财之上的。第二,什么是“吾所好”呢?孔子宣扬“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论语学而),宣扬“朝闻道,夕死可矣”“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等等。很明显,
6、他的所好,简单的说就是道义。,【评析】孔子在这里提到富贵与道的关系问题。只要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那么,他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此处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道,这是原则问题,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孔子是把追随道义放在求福取财之上的,许霆,1983年出生,山西翼城县人,高中毕业。2006年在广州利用ATM机故障取走17.5万元人民币,案发后被一审判处无期徒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辩论,成为近年来司法界的著名案例。2007年12月一审,许霆被广州中院判处无期徒刑。2008年2月22日,案件发回广州中院重审改
7、判5年有期徒刑。2010年7月30日因表现好假释出狱 。,孔子认为财富“可求”与“不可求”的关键是什么?,3【原文】 子曰:“饭(1)疏食饮水,曲(2)肱而(3)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4)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译文】 孔子说:“吃粗粝的饭食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其中也有乐趣啊。干不正当的事而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好像飘浮在天空的云彩。”,【评析】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
8、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4【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1)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2)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3)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译文】 孔子说:“富和贵,这是人想得到的东西;可是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富贵,君子不会接受;贫和贱,这是人厌恶的东西;可如果不能用正当的方法摆脱贫贱,君子就不摆脱它。君子如果离开仁,哪里能够成就君子之名呢?君子不会在吃一顿饭的工夫内背离仁,急迫仓促中一定这样(按照仁的要求)做,受磨难挫折时一定这样(按照仁的要求)做。”,【评析】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
9、义利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君子无论在何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坚持仁德践履仁德 .,这三则的论语的学习告诉我们什么?1、孔子在论语中告诉我们:在富贵、财利面前执著于道义,这是孔子张扬的一个主要观念。2、孔子不是说富贵对自己没有意义,而是说违背了道义的富贵对自己来说毫无价值。3、在贫贱富贵和道义之间,孔子首先选择的是道义 。按照孔子的观点,贫寒并不是一个问题,贫寒而不能践履道义才是真正
10、的问题;富贵也不是一个问题,以不正当的手段牟取富贵才是真正的问题。“君子爱财,取之有道。”4、不富不贵不义的事,我们能不能做? 我们成不了圣人,但是我们不能做为富不仁、为富不义的事;不富不贵不义的事,我们更不能做。,小结:这三则主要是谈义与富贵的问题,可以看出,孔子不反对发财做官,但前提必须符合道义;他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他乐于在贫困中享受道义;他指出,人们都不会甘愿过贫困流离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获取。,逐利不能抛弃道义与良知,2019/3/3,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23,二、义与君子(2、5、6、7、9则)
11、孔子关于君子的论述很多,他学生也经常问什么样的人才是君子,孔子做了很多回答,但是始终包含一个“义”字。,2【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1)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2)”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3)也。夫子时(4)然后(5)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6)然?岂其然乎?”,【译文】孔子向公明贾问卫国大夫公叔文子这个人,说:“是真的吗?夫子不说话、不笑、不取财物?”公明贾回答说:“把这事告诉您的人说错了(即告诉您这话的人弄错了)。夫子到了该说话的时候才说话,所以人们不讨厌他说话;高兴了才笑,所以别人不厌恶他的笑;对于财物,符合道义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第一 单元 不义 浮云 课件 新人 选修 先秦 诸子 选读 PPT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18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