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32及答案与解析.doc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3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32及答案与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 3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讲到“文化 ”,易贲卦 说:“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对“ 文”的认识是区分为天文和人文的。“人文” 指的是【 】(A)自然现象和规律(B)人的文化水平(C)社会现象和规律(D)人体文身2 古埃及文明发源于【 】(A)恒河(B)尼罗河(C)底格里斯河(D)幼发拉底河3 曾在北方与游牧人群交战,利用自身积攒的战争经验进行军事改制,进行“胡服骑射”的国家是 【 】(A)秦国(B)赵国(C)齐国(D)燕国4 在清代南方学术普遍兴盛的局面下,徽州一带尚经术,其中影响最大的典范人物是 【 】(A
2、)戴震(B)魏源(C)顾炎武(D)黄宗羲5 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 780 年),朝廷采纳杨炎的建议,颁布实行了【 】(A)租庸调制(B)一条鞭法(C)两税法(D)摊丁入亩6 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的是【 】(A)梦溪笔谈(B) 天工开物(C) 考工记(D)农政全书7 元代文人发展出的一种新颖的诗歌形式是【 】(A)杂剧(B)楚辞(C)鼓子词(D)散曲8 中国历史上,南方的水稻生产上升至高居全国粮食产量的第一位是在【 】(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9 晚清时期,为了给外商外货提供场所,广州专设了【 】(A)四夷馆(B)十三行(C)国宾馆(D)迎宾楼10 南方把定期贸易的场所
3、称为【 】(A)市(B)墟(C)集(D)会11 不属于传统丧服“ 五服 ”的是【 】(A)斩衰(B)齐衰(C)绥服(D)缌麻12 周礼地官 遂人把大小不同的道路分为五等,下列选项中,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径、涂、畛、道、路(B)径、畛、涂、路、道(C)径、畛、涂、道、路(D)畛、涂、径、路、道13 古代天子与后妃乘坐的一种富丽堂皇的大马车,被称作【 】(A)栈车(B)素轿(C)路(D)轩14 七巧板运用的原理是古算中的【 】(A)“出入相补原理 ”(B) “等差原理”(C) “中国剩余定理”(D)“秦王暗点兵 ”15 印刷术传入日本的时间是【 】(A)8 世纪(B) 9 世纪(C)
4、10 世纪(D)11 世纪16 周代出现了大一统的君主专制政体的雏形,这就是【 】(A)宗法分封制(B)郡县制(C)采邑制(D)察举制17 汉代实行的选官制度是【 】(A)分封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18 唐代科举考试中最重视的是【 】(A)明法科(B)明经科(C)进士科(D)时务策19 传说中制定婚姻“ 六礼 ”的是【 】(A)周文王(B)周武王(C)孔子(D)周公20 举行观灯、舞龙、耍狮等礼俗活动的传统节日是【 】(A)元宵节(B)中秋节(C)端午节(D)清明节21 “中庸”这一价值原则的提出者是 【 】(A)孔子(B)荀子(C)孟子(D)董仲舒22 道教的基本教义是【
5、 】(A)长生久视、全性葆真(B)性净自悟、普度众生(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D)修心养性、明心见性23 在仁的丰富道德内涵中,其核心是【 】(A)恭信(B)忠孝(C)宽惠(D)爱人24 “因材施教 ”思想的最早实践者是 【 】(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愈25 中国戏曲完全成熟的时期是【 】(A)唐代(B)北宋(C)南宋(D)元代26 宋代出现了以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为描写对象的风俗画,代表作是【 】(A)步辇图(B) 历代帝王图(C) 清明上河图(D)簪花仕女图27 下列语系中,不属于中国五大语系的是【 】(A)汉藏语系(B)蒙古语系(C)阿尔泰语系(D)南岛语系28 中国拉丁化字
6、母草案的作者是【 】(A)赵元任(B)孔颖达(C)瞿秋白(D)钱玄同29 佛教在中国的衰落阶段是【 】(A)东汉魏晋时期(B)东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明清时期30 “全盘西化 ”一词源自 1929 年的一篇短文,这篇短文是 【 】(A)中国基督教年鉴(B) 中国文化的出路(C) 中国今日的文化冲突(D)充分世界化和全盘西化二、多项选择题31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西藏的松赞干布,这反映出【 】(A)与汉代对匈奴实行“和亲” 的心态相同(B)开放的民族政策(C)对夷夏一视同仁(D)对边地民族采取宽松方式(E)严夷夏之防32 我国传统农具发展到高峰期是在【 】(A)隋代(B)唐代(C)
7、宋代(D)元代(E)明代33 下列选项中,体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指导思想这一文化特色的包括【 】(A)天人合一,观物比德(B)以 “三纲” 为核心的封建礼教指导立法、司法(C)以德为主,德刑并用(D)引经断狱,引经注律(E)以道德经作为断狱依据34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有【 】(A)仁爱孝悌(B)重义轻利(C)真诚有信(D)谦和礼让(E)民主自由35 世界上的文字分为【 】(A)表音文字(B)象形文字(C)指事文字(D)表意文字(E)形声字三、名词解释36 “三皇五帝 ”37 儒户38 明经科39 “五礼”40 骈体文四、简答题41 简述“天人合一 ”观念对中国文化的主要
8、影响。42 简述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社会作用。43 简述中国画的主要特点。44 简述汉字的特点。45 简述中国古代的避讳及其主要方式。46 简述禅宗的传播。五、论述题47 试述唐王朝民族政策的意义。48 试述中国制度文化对世界的贡献。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 3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易贲卦中关于人文的论述。易 贲卦里所说的“人文”是指社会现象和规律;而“天文”则指的是自然现象和规律。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世界几个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世界上几个古代文明中,古埃及发源于尼罗河,古巴比伦发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
9、拉底河两河流域。3 【正确答案】 B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典范人物对地域文化的影响。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带动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如浙东一带重史学是受黄宗羲的影响,徽州一带尚经术是受戴震的影响。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唐中期实行的两税法。为改变土地兼并、农民逃亡的局面,以及恢复北方经济,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 780 年),朝廷采纳杨炎的建议,颁布实行“两税法”,对赋役制度进行全面改革。6 【正确答案】 A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元朝时期的文人创作。散曲是元代文人新创作出来的一种诗歌形式。这些文人往往不怎
10、么写正统意义上的诗,他们更倾向于表达自己,并且异乎传统所为。8 【正确答案】 C9 【正确答案】 B10 【正确答案】 B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五服”。丧服的种类体现了一套严格的区分亲疏贵贱关系的丧葬等级制度。我国古代的丧服称为“五服”,指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服制。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周礼中对道路的分级。周礼地官 遂人把大小不同的道路分为五等,分别称为“径”“畛”“涂”“道”“路”。据东汉学者郑玄解释,“径”是能通过牛马的兽路,“畛”是能走牛车的道,“涂”是古代八尺宽的标准路,“道”十六尺宽,“路”二十四尺宽,也都
11、是标准车道。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封建社会中车舆所显示出的尊卑等级。在封建社会中,车舆有一套等级森严的使用制度。古代天子与后士己乘坐的富丽堂皇的大马车被称为“路”。A 项,栈车是士乘坐的一种竹木编制上漆的车; B 项,素轿是民间用来办丧事的轿子;D 项,轩是大夫以上的贵族乘坐的车。14 【正确答案】 A15 【正确答案】 A16 【正确答案】 A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两汉的察举制。在汉代,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员都可以向皇帝举荐贤士,尤其是各地方长官,他们有发现、考察、推荐本地贤士的职责。这种由地方官僚察访人才、向朝延举荐的方式,称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试卷 全国 中国文化 概论 模拟 3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