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基础知识)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基础知识)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基础知识)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基础知识)模拟试卷4 及答案与解析填空题1 “春秋五霸 ”指的是_ 。2 中国最早的佛经是_。3 楷书四大家指_。4 司马迁在史记中描写的战国扁鹊和西汉淳于意(仓公),可以说是早期杰出医学家的代表。成语_和_,都出于扁鹊治病的故事,而淳于意(仓公)则在中国医学史上首创病历。5 见于史书记载的第一座中国园林是殷纣王的沙丘苑台,同时也是最早的帝王园林。中国最早出现的园林属于_。6 _最初只是管理教育的行政机关,到清代取代太学,成为国家唯一的最高学府,但其职权已大大缩小,不再是教育行政领导机关。7 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和_。8 “埃及现代派 ”作家_
2、的代表作是日子 。判断题9 “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 ,描述的是唐代的中国版图。(A)正确(B)错误10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 三王 ”指的是禹、汤武王和周武王。(A)正确(B)错误11 汉代的“丝绸之路 ”自洛阳经河西走廊通往中亚、西亚。(A)正确(B)错误12 现存最早、最完整的雕印佛经是金版大藏经。(A)正确(B)错误13 给东晋沉寂的诗坛带来生气的诗人是谢灵运。(A)正确(B)错误14 在东西方法律制度中都可以找到罗马法的影子。(A)正确(B)错误15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于 13 世纪传人了印度教。(A)正确(B)错误16 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A
3、)正确(B)错误17 非洲当代文学的主题是宣扬民族觉醒、民族独立。(A)正确(B)错误选择题18 下列不属于道教宗派的是_。 ( )(A)正一道(B)全真道(C)丹鼎派(D)百草派19 _的任务只是论证基督教的教义,所以被称为“神学的婢女” 。 ( )(A)印度佛学(B)经院哲学(C)中国儒学20 岩间圣母最后的晚餐是_的名作。 ( )(A)提香(B)达芬奇(C)拉斐尔名词解释21 四大文明古国文化体系22 乐府23 三分损益法24 征辟25 西方文化的“ 二希” 传统简答题26 试论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基础知识)模拟试卷4 答案与解析填空题1 【正
4、确答案】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和宋襄公【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2 【正确答案】 四十二章经【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3 【正确答案】 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4 【正确答案】 病人膏肓 讳疾忌医【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5 【正确答案】 皇家园林【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6 【正确答案】 国子监【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7 【正确答案】 金文【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8 【正确答案】 侯赛因【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判断题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元代的版图大大超过前代。【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10 【正
5、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自长安。【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1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1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1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伊斯兰教。【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1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1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选择题1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19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2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
6、国文化基础知识名词解释21 【正确答案】 包括中国古代文化、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和古埃及文化。只有中国文化是长期持续发展而从未中断的文化形态。【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22 【正确答案】 乐府:汉代独尊儒术,注重诗教,专门设立“乐府” ,负责采集民歌,编制乐章,整理外来乐曲,以至后来把乐府搜集而来的歌辞统称为“乐府诗” ,以后又把魏晋六朝及隋唐时代可以人乐的诗歌和模仿乐府古题的作品也称为“乐府诗”。【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23 【正确答案】 “ 三分损益法 ”是古代确定准律的方法,即把一根弦分为三段,去其三分之一,取其三分之二,用它振动所发出的音比原来全长所发的音高出纯五度,这叫“三
7、分损一 ”;相反,将弦分成三段,增其三分之一,取其三分之四,该弦发出的音比原来低出纯四度,这叫“三分益一” ,合为“三分损益法”。此法产生于春秋战国,最早记载见于管子.地员篇。【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24 【正确答案】 就是由皇帝和官府直接聘请有名望的人来做官。 “征” ,是由皇帝聘请;“辟 ”,是由官府聘请。此外,汉代还实行所谓“任子”制度,即担任“ 二千石”( 汉代官员级别)以上的官员,任期满三年以后,可以保举自己的子弟一个任“ 郎官”,苏武就是由父亲保举做官的。【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25 【正确答案】 “ 二希” 指的是古希腊和古希伯来,西方文化的“二希”传统指的是古希腊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汉语 国际教育 硕士 基础 中国文化 基础知识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