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浙江省专升本大学语文(阅读分析题)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
《[专升本类试卷]浙江省专升本大学语文(阅读分析题)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类试卷]浙江省专升本大学语文(阅读分析题)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浙江省专升本大学语文(阅读分析题)模拟试卷 5 及答案与解析一、阅读理解0 马缨花季羡林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孤零零一个人住在北京一个很深的大院子里。从外面走进去,越走越静,自己的脚步声越听越清楚,仿佛从闹市走向深山。等到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院子不小,三面有走廊。天井里遮满了树枝,走到下面,浓阴匝地,清凉蔽体。从房子的气势来看,依稀可见当年的富贵气象。等到我住进去的时候,富贵气象早已成为陈迹,但是阴森凄苦的气氛却是原封未动。再加上走廊上陈列的那些汉代的石棺石椁,刻着篆字和隶字的石碑,我一走回这个院子里,就仿佛进入了古墓。这样的气氛同我当时的心情是相适应的,我一向又不相
2、信有什么鬼神,所以我住在这里,也还处之泰然。我是不是也有孤寂之感呢?应该说是有的。当时正是“ 万家墨面没蒿莱”的时代,北京城一片黑暗。白天在学校同青年同学在一起,从他们那蓬蓬勃勃的意志和生命力里,还可以吸取力量和快乐。但是,一到晚上回家,我仿佛遗世而独立,没有一点活气。寂寞像毒蛇似的偷偷地袭来,折磨着我,使我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有一天,在傍晚的时候,我从外面一走进那个院子,蓦地闻到一股似浓似淡的香气。我抬头一看,原来是遮满院子的马缨花开了。我站在树下,仰头观望,细碎的叶子密密地搭成了一座天棚,天棚上面是一层粉红色的细丝般的花瓣,远处望去,就像是绿云层上浮上了一团团的红雾。香气洒满了整个院子,洒满
3、了我的全身。花开有香气是常有的事,但是,在这样的时候和这样的地方,有这样的花和香,我就觉得很不寻常,甚至有感激的心情了。从此,我就爱上了马缨花,把它当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可惜不久我就搬出了那个院子,同那些可爱的马缨花告别了。时间也过得真快,才一转眼的工夫,已经过去了十三年。这十三年里,我看了、学习了很多新东西,走了很多新地方,当然也看了很多美妙动人的奇花异草。然而使我深深怀念的却是那些平凡的马缨花。我是多么想见到它们呀!最近几年来,北京的马缨花似乎多起来了。公园里,马路旁边,都可以看到新栽种的马缨花,绿云红雾飘满了北京,给首都增添了绚丽与芬芳。我十分高兴,仿佛是见到了久别重逢的老友。但是,我却
4、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这些马缨花同我记忆中的那些很不相同。它们的不同之处究竟何在呢?我最初确实是有些困惑。后来,我扩大了的回忆的范围,把当时所有同我有关的事情都包括在里面。不管我是怎样喜欢院子里那些马缨花,回忆的范围一扩大,同它们联系在一起的不是黄昏,就是夜雨,否则就是迷离凄苦的梦境。我好像是在那些可爱的马缨花上面从来没有见到哪怕是一点点阳光。然而,今天的马缨花,却仿佛总是在光天朗日之下。即使是在深夜里,我看到的马缨花仿佛总是生气勃勃,同浴在阳光下一样。它们仿佛想同灯光竞赛,同明月争辉。同我记忆中的那些马缨花比起来,一个是照相的底片,一个是洗好的照片;一个是影,一个是光。影中的马缨花是值得留恋的,
5、但是光中的马缨花不是更可爱吗?我从此就爱上了这光中的马缨花,我也爱藏在我心中的这一个光与影的对比。我愿意马缨花永远在这光中含笑怒放。1962 年 10 月1 文中画线的两处,请分别解说它们的含义。(1)等到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2)即使是在深夜里,我看到的马缨花仿佛总是生气勃勃,同浴在阳光下一样。2 文中所说的“ 光与影的对比 ”具体指什么?3 文章写马缨花有什么寓意?3 如果你为四郎哭泣龙应台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可能找得出 100 个方式来回答“文化为什么重要”这个问题,但是我可以从一场戏说起。有一天台北演出四郎探母,我特地带了 85 岁的父亲去听。从小听他唱
6、“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我好比虎离山,受了孤单;我好比潜水龙,困在了沙滩”,老人想必喜欢。遥远的 10 世纪,宋朝汉人和辽国胡人在荒凉的战场上连年交战。杨四郎家人一一壮烈阵亡,自己被敌人俘虏,娶了敌人的公主,在异域苟活 15 年。铁镜公主聪慧而善良,异乡对儿女已是故乡,但四郎对母亲的思念无法遏止。悲剧的高潮就在四郎深夜潜回宋营探望老母的片刻。卡在“汉贼不两立” 的政治斗争之间,在爱情和亲情无法两全之间,在个人处境和国家利益严重冲突之间,已是中年的四郎跪在地上对母亲痛哭失声:“ 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我突然觉得身边的父亲有点异样,侧头看他,发现他已是老泪纵横,泣不成声。父亲 16 岁那年,
7、在湖南衡山乡下,挑了两个空竹篓到市场去,准备帮母亲买菜。路上碰见国民党政府招兵,这 16 岁的少年放下竹篓就跟着去了。此后在战争的炮火声中辗转流离,在两岸的斗争对峙中仓皇度日,70 年岁月如江水漂月,一生不曾再见到那来不及道别的母亲。他的眼泪一直流,一直流。我只好紧握着他的手,不断地递纸巾。然后我发现,流泪的不只他。斜出去前一两排一位白发老人也在拭泪,隔座陪伴的中年儿子递过纸巾后,将一只手环抱着老人瘦弱的肩膀。谢幕以后,人们纷纷站起来,我才发现,啊,四周多的是中年儿女陪伴而来的老人家,有的拄着拐杖,有的坐着轮椅。他们不说话,因为眼里还有泪花。中年的儿女们彼此不识,但是在眼光接触的时候,沉默中仿
8、佛已经交换了一组密码。是曲终人散的时候,人们正各奔东西,但是在那个当下,在那一个空间,这些互不相识的人变成了一个关系紧密、温情脉脉的群体。在那以后,我陪父亲去听过好几次四郎探母,每一次都会遇见父辈们和他们的中年子女;每一次都像一场灵魂的洗涤,感情的疗伤。从四郎探母,我有醍醐灌顶似的发觉,是的,我懂了为什么伊底帕斯能在星空下演两千年仍让人震撼,为什么李尔王在 400 年后仍让人感动。文化,或者说,艺术,做了什么呢?它使孤独的个人为自己说不出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义。少小离家老大失乡的老兵们从四郎的命运里认出了自己不可言喻的处境,认出了处境中的残酷和荒谬,而且,四郎的语言“ 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
9、 ”为他拔出了深深扎进肉里无法拔出的自责和痛苦。艺术像一块沾了药水的纱布,轻轻擦拭他灵魂深处从未愈合的伤口。文化艺术使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门,走出去,找到同类。他发现,他的经验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体的经验,他的痛苦和喜悦,是一个可以与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悦。孤立的个人因而产生归属感。它使零散的、疏离的各个小撮团体找到连结而转型成精神相通、休戚与共的社群。四郎探母把本来封锁孤立的经验变成共同的经验,塑成公共的记忆,从而增进了相互的理解,凝聚了社会的文化认同。白发苍苍的老兵,若有所感的中年儿女,或者对这段历史原本漠然的外人,在经历过四郎探母之后,已经变成一个拥有共同情感而彼此体谅的社会。人本是
10、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而公民社会,因为不依赖皇权或神权来坚固它的底座,因此文化便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4 文中画线的两处,请分别解说它们的含义。(1)沉默中仿佛已经交换了一组密码。(2)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5 这篇文章的标题很有特色,请试加以分析。6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主旨是什么?6 鸟的犹疑包光潜一只鸟从你的头顶飞过,也许你并不在意,像一切没有发生那样,平静如常地往前赶路,或迟缓,或匆匆,顶多习惯性地用手碰碰帽檐。如果一群鸟从你的头顶掠过,甚至砉响,鸣唳不止,逢这种场景你无论如何不能忽视,更无法漠视。当你举头仰望,它们也许在你的
11、视野中渐渐地遁失,你难免长吁短叹,惊鸿一瞥,心波荡漾。天空已经破碎,要经过很长时间才会修复。空气呼呼啦啦,与之相关的一切发生了微妙而不易觉察的变化。干脆扬弃原有的静思默想,索性想一些与鸟有关的问题,诸如鸟为什么会光临这座城市?它们都是些什么鸟? 这座城市的周遭有鸟的乐园绿色的森林吗?城市化的进程飞快,城市的触角刺痛了乡村的宁静,有点急不可待。很难想像雁阵、鸟群莅临我们城市的上空,即使有之,我们也无暇顾及,更没有深层次的冥想思索。乡土的气息在舞厅、吧座里迷离恍惚。我们无须矫情地痛斥城市的空气越发糟糕,城市的节奏越发快捷。你完全有可能因此焦虑失眠,心神不宁,心乱如麻。我们有一万个理由享受城市的高度
12、文明,多情浪漫的爱情,也有一万个理由诅咒城市的沦丧、龌龊、迷茫、失足但没有一个理由能让你绝然地抛弃城市,尽管老是怀念乡野,思念亲人,甚至品咂如桑葚一样酸甜的初恋。你要么被城市抛弃,要么被城市同化、包容。城市不会拒绝任何人的憧憬,包括拾荒者、小偷、无赖随着城市人口的膨胀,鸟们也大批地来到城市,接着是兽了。旧时王谢堂前燕也来凑热闹。我看见一幢刚竣工不久的现代楼房的犄角就有燕的家。它们非常恬静安然,没有半点水土不服的感觉。我想乡村的老房子恐怕越来越少了,即使有适宜燕子啄泥筑巢的地方。燕子只好背井离乡,在城市找个落脚的地方,兴许还会碰到旧时的主人。至于其他的鸟类大概闻了浓重的农药味,便有了忧患意识。既
13、然不能改造环境,何不另栖高枝,图个捷足先登呢!所以我现在居住的地方也常有鸟们的啁啾呢喃。虽然只有几棵树,但毕竟没有弹弓、农药构成威胁,况且市政府已经作出决议,扩建大公山森林公园。这些鸟或许就是早期的拓荒者,趁早找个好地段,谋个好位置。当然也不排除是倦飞的鸟找个落脚的地方,休憩调整一下心态,养精蓄锐以图更高更远地飞翔。有好几次,我在阳台隔成的厨房里烧饭做菜,透过玻璃,发现鸟们蹲在水杉的枝丫上嘻嘻哈哈,打情骂俏,便停下手中的活,专心致志地观察。首先我想知道它们的名字。翻了有关鸟类的书籍,还是不清楚。鸟名和人名一样只是个代号,知道不知道都无关紧要,关键是有鸟好几只鸟出现在我的庸常的生活中。有时五只,
14、有时九只,多为奇数,从未超过十只的。灰灰的羽翅,红红的眼珠,黑黑的眼眶,黄黄的喙吻。它们并不漂亮,就像城市的市民不一定个个都有气质,个个都美丽。我揣测,鸟们总在我做饭时飞来,莫非闻到了人食的馨香,还是我这个人“慈眉善眼”心地好它们老是朝我啁啾,像是诉说什么,可惜我不懂鸟语。它们当着我的面毫不隐讳地缠绵交吻,情深意长,难免让我想起法国人多情浪漫的街头之吻,绵长,温婉,热烈。我观察鸟们的一举一动,鸟们也在注视我的面部表情,我们平等、心有灵犀地揣摩对方的心理。鸟们清纯的眼神我已好久没有体察过了。这种清如水、淡如水、纯如水的眼眸在我生活的人类中确实罕见。终于有一天,我突发奇想,想做一个像鸟的眼神一样清
15、纯的人,惠施善心,从米袋里舀了半碗米盛在一个塑料盒子里,搁在窗外的钢筋筐内。我退避到门后,透过门缝看鸟是否飞过来吃食。等了很久很久没有动静,我实在耐不住了,便从门后踅到阳台鸟的眼神阴鸷,不再清纯,盈溢着慌恐和犹疑。看来鸟们没有把我当成它们的知己,误解了我的用心。我异常懊恼,情致丧失殆尽。也许它们或它们的父辈有过这样的遭遇,因为贪食,思想麻痹被捕捉,对人类不得不再三戒备,以防再陷入彀中。尽管如此,我仍然祈望得到鸟的信任和理解。希望它们明天再来,后天再来即使一天半碗米,我也在所不惜,乐此不疲。但是现实令我沮丧失望,十多天过去了,那半碗米纹丝未动,那几只不甚美丽的鸟再也没有光顾那几棵水杉。水杉依旧挺
16、拔,秋风来了,枝柯婆娑,叶子枯了,落了,就是不见鸟的踪影。树因少了鸟的栖居似乎缺了一些意境。我和树一样无可奈何地步入忧郁伤感的冬天。(选自文化月刊2008 年第 1 期)7 文中画线的两处,请分别解说它们的含义。(1)城市的触角刺痛了乡村的宁静,有点急不可待。(2)灰灰的羽翅,红红的眼珠,黑黑的眼眶,黄黄的喙吻。8 通读全文,简要概述鸟们大批移居到城市的原因。9 结尾说“我和树一样无可奈何地步人忧郁伤感的冬天” ,应如何理解?9 湖 泊王小妮带着一根擀面杖,德国的朋友坐两小时火车来和我们共同包一顿饺子。如果他不来,我们就得一律用细酒瓶擀面。吃过了中国饭喝过了中国酒,朋友说,这附近有一个熊湖,很
17、值得一看。随后的一星期,找熊湖成了大事情。树林茂密,又不会问路,我们捉迷藏一样乱走。几次遇到一个跑步的德国小伙子,后背像扎武装带满满地扎了一排,远看像一排手榴弹。我们经常见他,细看时背后捆扎的竟是饮用水。别人的湖啊,你在哪儿?秋天了,橡树、核桃树、栗子树的果子劈劈啪啪又砸头又硌脚,路上采了我所见过的最大蘑菇,直径有 30 厘米。举着蘑菇见到了湖。哪里有熊,只有野鸭子在红黄绿各色树叶的粼粼倒影里。湖边有一个小酒吧,两层楼,有人端坐在高处看水,有人坐在水边晒太阳,我估计那一天有 30 人在熊湖边,一丝人声都没有。离熊湖几公里远有大停车场,车辆到那里为止,不能再接近湖。除林间偶尔有原木的秋千木椅外,
18、没有什么设施。从公路到熊湖边,至少步行一小时的沙石路。林间几家原住户,外墙高处挂着鹿角猎枪松枝,湖区不供游人留宿。这以后的又一年秋天,我们早回了国回到东北,去看长白山脉的一串火山湖。夜里听到当地人讲各种熊瞎子的故事,熊瞎子掰苞米,熊瞎子偷蜂蜜,熊瞎子和老虎打架在阵阵笑声中,那又笨拙又憨实的家伙,竞引起了我们的兴趣。于是让我想起了熊湖。在中国的东北部更应该有熊湖,一百年前这一带还完全蛮荒。德国的纬度和中国东北差不多。在德国中部平原上,能闻到中国北方旷野中浓烈的草香。特别在秋天,湖水山色完全相似,只是居住的人不同。10 月的东北,过了旅游季节,立刻萧瑟,紧临火山湖修建的宾馆正要锁门过冬,松林间拉根
19、电线,洗衣机整日整夜突突地响,脏水冲着飞旋的落叶直接流进湖里。有个清凉的早上,想到一个人的两句诗:德意志啊德意志,得到了意志,丧失了激情。和德国人比,中国人的激情实在太高涨了。这几年旅游业兴起,每逢旺季,或举家出行,或单位公款出游,大小车辆涌向这里,成排地挤满湖边。东北宾馆里的人说,来这儿的客人多数是彻夜打麻将,有时候下湖一会儿,主要是打鱼。谁看湖?拔凉拔凉的水有什么好看?中国东北最有名的湖是松花湖,10 月中旬去,水边的简陋木屋全上了锁。说服老板开一间最豪华的,但是一打开房门,看到的竟是满天花板黑压压地爬满快冻僵的瓢虫,有电视机,没卫生间。在德国刚好相反,可以没电视机,干净的卫生间是必须的。
20、德国的家庭旅馆还会送过来一份果盘,或者一束鲜插野花。在松花湖过的那一夜,老板送过来一只超长手电筒,专门叮嘱我们,出门就可以方便,不要走远,惹得狗叫。别人的东西不要羡慕,因为你自己也会有,我的长辈这么告诉我。但是,我怎么告诉我的孩子?10 文中画线的两处,请分别解说它们的含义。(1)在德国中部平原上,能闻到中国北方旷野中浓烈的草香。(2)德意志啊德意志,得到了意志,丧失了激情。11 本文将中国人和德国人在旅游的情趣和对自然的保护方面进行对比,这样做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12 解释文章最后一段的含意,写出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12 生命的暗示欧阳斌清凉的秋雨送走了一个燥热的苦夏,燥热的心总算静默下来了
21、。在这秋虫唧唧的黑色的秋夜里,我骤然从昏睡中惊醒。远方的钟楼上,响起了悠长的钟声。又一列火车隆隆驰过。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 是生命的暗示吗 ?我在想,秋虫因何要昼夜而鸣?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识么? 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须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么?是因为它那生命的全部价值,都隐含在这微弱却令人感泣的生命绝响里么?那么人呢? 仅仅因为生命比秋虫千百倍的绵长,就可以以生理需求为由,将千百个最美丽最令人激动的黎明慷慨地遗弃么?这是一个荒诞的联想。惟有钟声,以其绝对接近精确的殊荣,当之无愧地充当了生命的量尺。它那周而复始的切切欢呼里,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提醒,然而昏睡了的那些人是不知道的,在混混沌沌
22、之间,生命就这样一部分一部分地丧失了。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当它最充分地展示出黑暗、龌龊、卑鄙、虚伪的一面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当它展示出光明、纯洁、崇高、真诚的一面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在这样两极之间交错延伸的。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渺小的存在,当物欲、情欲、利欲,在蝼蚁般的人群中横行恣虐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伟大的结晶,当它在强暴、苦难、灾害中显示出牺牲的悲壮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渺小和伟大的“混血儿” ,由此我们也就没有理由产生绝对的崇拜和蔑视,再伟大的巨人也有他渺小的瞬间,再渺小的凡人也有他伟大的片刻。绝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有一种珍
23、惜生命的本能,似乎没有一个人来到世上就梦寐求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在心灵中会无限地增值。毕竟,生命只属于这一个人,而且仅仅只有一次。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只要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理由绝望。因为失去的一切,又可能在新的层次上复得。当然,在极少数的时候,我们也渴望着悲壮的牺牲,那是因为苟且偷生已严重地亵渎了神圣的生命。那时,死亡反而变得令人仰止,生命反而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生命的价值只有在历史的天平上才能清晰地显示出它本来的刻度。一代又一代的人来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了,他们的生命价值何在?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
24、默无闻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这一切绝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一时一事的得失,似乎永远困扰着我们,永远是生命的烦恼之泉。倘若能真正将其置之度外,烦恼就真正超脱了。其实,真正值得烦恼的命题在于: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作何种转化。对于这个千古之谜,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回答,却没有任何一本哪怕是世界上最权威的教科书能给出最完美的答案。人其实是最难认识自己的,也就更难找到自己生命的转化方式,这正是一些人拥有一个失败的人生之根源。更悲惨的结局则在于,自以为找到了答案而其实完全是南辕北辙。所谓天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卷 浙江省 大学语文 阅读 分析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