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2006年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专升本类试卷]2006年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类试卷]2006年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06 年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A)王安石(B)欧阳修(C)苏轼(D)曾巩2 有“曲状元 ”之称的元代散曲家是(A)马致远(B)王实甫(C)关汉卿(D)白朴3 “赋”作为一种文体,形成于(A)战国时代(B)秦代(C)汉代(D)三国时代4 议论文的“ 三要素” 是(A)论点、论据、结论(B)引论、论据、结论(C)立论、驳论、正论(D)论点、论据、论证5 风波、断魂枪、苦恼的作者依次是(A)鲁迅、契诃夫、老舍(B)契诃夫、鲁迅、老舍(C)鲁迅、老舍、契诃夫(D)契诃夫、老舍、鲁迅6 柳永八
2、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句子是(A)不忍登高临远(B)叹年来踪迹(C)渐霜风凄紧(D)是处红衰翠减7 红楼梦中,在宝玉挨打后,众人纷纷前来探望。请根据人物性格,判断下列哪句是薛宝钗的问候(A)“我的娘 !怎么下这般的狠手! 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到这个份儿。幸而没有动筋骨;倘或打出个残疾来,可叫人怎么样呢?”(B) “你从此可都改了罢!”(C) “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D)“可好些了 ?想吃什么?叫人往我那里取去。”8 诗经中的氓属于(A)颂(B)大雅(C)小雅(D)风9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A)七言古诗(B
3、)七言律诗(C)七言排律(D)七言绝句10 下列作品中,属于叙事诗的是(A)白居易杜陵叟(B)屈原 国殇(C)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陶渊明饮酒(其五)11 下列人物形象出自同一篇作品的是(A)沙子龙、赵七爷(B)王三胜、七斤(C)姚纳、德拉(D)黄省三、李石清12 “举案齐眉 ”、“乘舟梦日”、“鲈鱼堪脍” 三个典故所涉及的人物依次是(A)孟光、季鹰、伊尹(B)孟光、伊尹、季鹰(C)伊尹、孟光、季鹰(D)季鹰、伊尹、孟光13 “祸起萧墙 ”、“望洋兴叹”、“日薄西山” 三个成语依次出自(A)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庄子.秋水 (B) 寡人之于国也、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C) 季氏将伐颛臾
4、、庄子.秋水、陈情表(D)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陈情表 14 下列关于作品、作者、国别搭配正确的是(A)论学问培根英国(B) 麦琪的礼物欧.亨利德国(C) 米龙老爹屠格涅夫俄国(D)门槛莫泊桑法国1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是(A)鲁迅的D 内喊、茅盾的子夜和巴金的家,都是我国 20 世纪 30年代著名的长篇小说。(B)我国现代著名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是雷雨、日出和茶馆。(C)闻一多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指的是“ 音乐的美” 、“绘画的美”、“ 建筑的美”。(D)沈从文边城生动地展现了浙东小镇淳厚古朴的民风。16 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
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奇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4)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A)比喻、夸张、排比、对偶(B)排比、比拟、比喻、夸张(C)对偶、比拟、比喻、夸张(D)对偶、比喻、排比、夸张17 下列句子中,含有使动用法的是(A)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B)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C)彼以艰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D)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18 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是(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逸豫可以亡身:贪图安逸享乐只
6、能使自身灭亡。(B)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皆感激为云泣下:都感激南霁云而掉下眼泪。(C)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千金,重币也:千金是很多的钱。(D)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无由会晤:没有理由见面。19 下列带点的字解释正确的是(A)臣侍汤药,未尝废离。汤:菜汤(B)君臣相顾,不知所归。顾:照顾(C)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当:应当(D)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就:担任20 下列句子中,“ 乃” 字可译为 “才”的是(A)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B)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C)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D)(马伶)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二、古文阅读题20
7、 阅读侯方域马伶传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 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 日侍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于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呼!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21 这段文字赞扬了马伶怎样的从艺精
8、神?22 “分宜”指的是谁?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3 “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 一句影射了什么?23 阅读陆游关山月一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暗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24 统领全诗的是哪一句?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25 这首诗写了哪三个场景?26 诗人是怎样将三个场景联系在一起的?26 阅读刘义庆世说新语.石崇与王恺争豪一文,然后回答下面小题。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
9、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 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惘然自失。注:石崇:东晋时的富豪。王恺:晋武帝的舅舅。 扶疏:繁茂分披的样子。27 请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比:讫:疾:恨: 28 这篇小说表现了石崇怎样的性格特征?最能表现这一特征的是哪个细节?29 文章为什么要介绍王恺的身份及珊瑚树的来历?三、现代文阅读题29 阅读梁实秋谈时间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有人说:“时间即生命。” 也有人说:“时间即金钱。”二说均是,因为有
10、人根本认为金钱即生命。不过细想一下,有命斯有财,命之不存,财于何有?有钱不要命者,固然实繁有徒,但是舍财不舍命,仍然是较聪明的办法。所以淮南子说:“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我们幼时,谁没有作过“ 惜阴说”之类的课艺?可是谁又能趁早体会到时间之“ 难得而易失 ”?我小的时候,家里请了一位教师,书房桌上有一座钟,我和我的姊姊常乘教师不注意的时候把时钟往前拨快半个钟头,以便提早放学,后来被老师觉察了,他用朱笔在窗户纸上的太阳阴影划一痕记,作为放学的时刻,这才息了逃学的念头。时光不断在流转,任谁也不能攀住它停留片刻。“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我们每天撕一张日历,日历越来越薄,快
11、要撕完的时候便不免矍然以惊,惊的是又临岁晚,假使我们把几十册日历装为合订本,那便象征我们的全部的生命,我们一页一页地往下扯,该是什么样的滋味呢?“ 冬天一到,春天还会远吗 ?”可是你一共能看见几次冬尽春来呢?30 请概括第一段文字的大意。31 作者举出自己幼年逃学的事例想说明什么问题?32 文中所引淮南子的话属于事实论据还是理论论据?32 阅读冰心往事(一之十四)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我们谈着海潮,海风,海舟最后谈到海的女神。涵说:“假如有位海的女神,她一定艳如桃李,冷若冰霜 的。” 我不觉笑问:“这话怎么讲?”涵也笑道:“你看云霞的海上,何等明媚;风雨的海上,又是何等的阴沉!”杰两
12、手抱膝凝听着,这时便运用他最丰富的想象力,指点着说:“她,她住在灯塔的岛上,海霞是她的扇旗,海岛是她的侍从;夜里她曳着白衣蓝裳,头上插着新月的梳子,胸前挂着明月的璎珞,翩翩地飞行于海波之上”楫忙问:“大风的时候呢?”杰道:“她驾着风车,狂飙疾转的在怒涛上驱走;她的长袖拂没了许多帆舟。下雨的时候,便是她忧愁了,落泪了,大海上的一切都低头静默着。黄昏的时候,霞光灿然,便是她回波电笑,云发飘扬,丰神轻柔而潇洒”这一番话,带着画意,又是诗情,使我神往,使我微笑。揖只在小椅子上,挨着我坐着,我抚着他问着:“你的话必是更好了,说出来让我们听听!”他本静静地听着,至此便抱着我的臂儿,笑道,“ 海太大了,我太
13、小了,我不会说。”我肃然涵用折扇轻轻的击他的手,笑说:“好一个小哲学家!”涵道:“姊姊,该你说一说了。” 我道:“好的都让你们说尽了我只希望我们都像海!”杰笑道:“我们不配做女神。也不要艳如桃李,冷若冰霜 的。”他们都笑了我也笑说:“不是说做女神,我希望我们都做个海化的青年。像涵说的,海是温柔而沉静。杰说的,海是超艳而威严。揖说得更好了,海是神秘而有容,也是虚怀,也是广博”33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赞美了大海怎样的品格?34 作者赞美大海的意图是什么?这是一种怎样的表达方式?35 这段文字是采用何种手法来描绘大海的风姿的?35 阅读陶行知创造宣言一文,然后回答下面小题。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
14、。最高的造出上帝,其次造出英雄之神,再其次造出财神、土地公、土地婆来供自己崇拜。省事者把别人创造的现成之神来崇拜。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飞帝亚斯、米开朗基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赛布(Lesseps)竞能在沙漠中造成苏伊士运河,把地
15、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辞。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何须乎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但是当你把莫扎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加尔(Pascal)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可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惠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惠能说:“ 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可见无能也是借口。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
16、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得通,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变得过来。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罗丹说:“恶是枯干。 ”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
17、果,繁殖创造之森林。注:现译为菲狄亚斯。 现译为米开朗琪罗。 现译为帕斯卡。即慧能。36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陶行知先生怎样的教育思想?37 本文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这种方法的好处在哪里?38 作者为什么说生路是用勇气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四、作文题39 烈日。沙漠。两个焦渴疲惫的旅人,取出唯一的水壶,摇了摇。一个说:“哎呀,太糟糕了,我们只剩下半壶水了!”而另一个却高兴地说: “真幸运,我们还有半壶水!” 其实,人生中的许多事就像那半壶水一样,换一种眼光,换一个角度,就有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答案。请根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 800 字。2
18、006 年的作文形式应属于话题作文。首先,考生应该将话题作文与传统的给材料作文加以区分。传统的给材料作文,作文的主题不但必须直接从所提供的材料中提炼、挖掘,并且材料还必须运用到写作中。而话题作文的主题是从所给的话题中引发出来的,材料的作用在于阐发话题,启发学生的作文思路。就材料本身而言,既可以运用到写作中,也可以不被采用。考生梳理出写作角度,然后进行筛选,选择自己有话可说、有理可论的角度落笔。作文的构思过程一般可以分为这样几个步骤:一、打开思路,发散思维;二、集中思路,确立主题;三、选取适用且新鲜的素材。话题作文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如果能够熟练掌握以上步骤,科学地运用构思技巧
19、,写好作文就不是一件难事了。在写作过程中,因为规定了文章必须写成议论文,所以应当时刻围绕着议论文的三要素来构思布局。确立好角度,定好题目之后,文章的中心论点也应该随之明确下来。根据所给材料,确立的论题应该大致围绕着“看问题角度不同,做事的效果、事情的结果就会不同” 来展开,偏离这点就是基本没有把握住要领。剩下的工作就在于如何合理而精彩地运用论据展开论证。议论文的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大类。我们可以选取自己熟知的各种各样的材料作为论据来证明论点。例如,在我国古代,就不乏这样的史实事例。燕昭王在齐国破燕之后继承王位,对大臣郭隗有一番图强的表白,郭隗随即讲了个故事:“古之人君,有以千金使涓人求
20、千里马者。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而返。君大怒,涓人曰:死马且实之,况生者乎,马今至矣。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郭隗用这个故事打动昭王,如想厚币致士,得先从我开始。“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 ,于是“士争趋燕 ”,名将乐毅就是这之后得来的。买一个死马头,在君主看来就是买了一个不值一文的死马头;而在贤者看来,却是珍惜人才的表现。上面的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如果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就会有不同的效果,也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心情,所以,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果自然也会不一样。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和名言比比皆是,考生平时既要做到注意观察积累,考试时又要善于快速选取相应的素材。学会运用事实说话,远远胜于大套空洞的理
21、论和说教。2006 年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大纲第二部分作家作品知识中“作家在文学史上的贡献”的掌握情况。对于中国文学史上的不同著名作家,建议考生一定要注意总结出其不同的贡献并牢记。错误防范 注意掌握古代作家在文学史上的不同贡献。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也是诗文革新运动的有力推动者,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托情言志、激情豪放的创作手法,开创了宋词豪放派的先河;曾巩接受了欧阳修先道而后文的古文创作主张,也是唐宋八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卷 2006 年专升 大学语文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