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劳动经济学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劳动经济学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劳动经济学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劳动经济学练习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不选、错选均不得分。1 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 )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 (A)观察研究方法 (B)实证研究方法(C)对比研究方法 (D)规范研究方法2 规范研究方法重点解决客观经济现象( )的问题。 (A)是什么 (B)怎么样(C)应该是什么 (D)本质3 劳动力供给弹性是( ) 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A)劳动力供给增加量 (B)劳动力供给量(C)劳动力需求增加量 (D)劳动力需求量4 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 )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
2、A)劳动力需求 (B)劳动力供给(C)劳动力需求量 (D)劳动力供给量5 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Es1 (B) Es1(C) Es0 (D)Es06 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 )。 (A)调节资源的配置 (B)决定就业量与工资(C)解决生产什么的问题 (D)解决如何生产的问题7 实际工资计算公式是( )。 (A)货币工资/价格 (B)货币工资/价格指数(C)货币工资 价格 (D)货币工资价格指数8 ( )实际上是计时工资的一种转化形式。 (A)等级工资 (B)岗位工资(C)绩效工资 (D)计件工资9 一般而言,正常的收入差距范围的基
3、尼系数水平是( )。 (A)0.10.3 (B) 0.20.3(C) 0.20.4 (D)0.20.510 当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基尼系数接近( )时,收入便接近于绝对不平等。 (A)0 (B) 0.5(C) 1 (D)0 或 111 当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基尼系数接近( )时,收入便接近于绝对平等。(A)0 (B) 0.5 (C) 1(D)0 或 112 ( )包括国家通过立法规定的工时制度、延长工作时间(加班加点)的条件及最高限额、休息休假制度等,其立法宗旨在于确保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的实现。 (A)最长劳动时间标准 (B)基本劳动时间标准(C)最低社会保障 (D)最低工资标准13 收入差距的衡
4、量指标是( )。 (A)国民收入 (B)基尼系数(C)人均 GDP (D)需求弹性14 ( )是政府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 (A)财政政策 (B)收入政策(C)金融政策 (D)货币政策15 在劳动力总量过剩的情况下,不同的资源个体因其自身条件和所处的环境不同,不会出现( )的状况。 (A)隐蔽性失业 (B)技术性失业(C)潜在性失业 (D)公开性失业16 周期性失业属于( ) 失业。 (A)选择性 (B)结构性(C)摩擦性 (D)总量性17 实际上,不论是出于工资水平的考虑,还是出于岗位技能等级考虑的选择性失业,都有 ( ) 的
5、色彩。 (A)自愿性失业 (B)周期性失业(C)摩擦性失业 (D)结构性失业18 总量性失业是指( ) 。 (A)劳动力需求数量大于社会对它的供给量 (B)劳动力供给数量大于社会对它的需求量(C)劳动力供给数量等于社会对它的需求量 (D)劳动力供给结构小于对它的结构需求量19 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称为( )。 (A)摩擦性失业 (B)技术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20 ( )是造成非正常失业的主要原因。 (A)劳动生产率提高 (B)气候的变化(C)市场经济的动态性 (D)总需求不足21 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造成劳动力供求结构上的失衡所引致的失业称为( )。 (A
6、)摩擦性失业 (B)技术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22 总供给等于( ) 之和。 (A)消费+ 储蓄 (B)投资 +储蓄(C)投资 +收入 (D)消费+ 收入二、多项选择题以下备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符合题目要求,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23 资源的稀缺性的属性包括( )。 (A)暂时的稀缺性 (B)绝对的属性(C)相对的稀缺性 (D)永久的属性(E)消费劳动资源支付手段的稀缺性24 现代劳动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劳动力是指( )。 (A)能从事劳动的人(B)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C)在一定年龄之内(D)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E)一定范围内的人口25 人口年龄结构对
7、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就业人口总量 (B)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构成(C)劳动年龄人口占人口总体比重 (D)劳动年龄组外部年龄构成(E)劳动年龄人口占失业人口比重26 ( ),与其它市场相比具有显著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导致劳动力市场与其他市场的重大区别是劳动经济学产生的基础。 (A)劳动力市场配置的资源是劳动力 (B)劳动力市场交换的商品是劳动力(C)劳动力具有交换价值 (D)劳动力具有流动性(E)劳动力的无形性27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有( )。 (A)充分就业 (B)同质劳动力获同样工资(C)体现丁资差异 (D)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E)增大工资总额28 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
8、构要素有( )。 (A)工会 (B)最低社会保障(C)劳动力需求量 (D)最低劳动标准(E)劳动力供给量29 福利所具有的特征包括( )。 (A)福利支付以劳动为基础 (B)法定性(C)企业自定性 (D)灵活性(E)公平性30 影响货币工资的因素有( )。 (A)货币工资率 (B)工作时间长度(C)劳动力数量 (D)价格指数(E)工资制度31 现代经济学中对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主要有( )。 (A)洛伦茨曲线 (B)基尼系数(C)库兹涅茨比率 (D)人口众数组分布频率(E)帕累托定律32 下列失业类型中,主要是由于个人方面原因造成的是(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C)技术性失业
9、(D)季节性失业33 对失业造成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失业造成家庭生活困难(B)失业造成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C)失业是劳动力资源浪费的典型形式(D)失业直接影响劳动者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E)失业有利于国民收入的增长34 下列对摩擦性失业表述正确的是( )。 (A)是高效率利用劳动资源的需要 (B)是一种正常性失业(C)是动态性市场经济的一个自然特征 (D)是一种岗位变换之间的失业(E)表明劳动力经常处于流动过程之中35 均衡国民收入等于( )。 (A)消费与储蓄 (B)总需求(C)投资与储蓄 (D)总供给(E)消费与投资36 失业类型分为( ) 。 (A)摩擦性失业 (B)
10、技术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E)阶段性失业37 财政政策的手段包括( )。 (A)调节利率 (B)增减预算支出水平(C)增减政府税收 (D)调节法定准备金率(E)公开市场业务38 劳动者工资差距的内容包括( )。 (A)产业部门差异 (B)地区差异(C)职业差异 (D)教育程度差异(E)年龄性别差异39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措施有( )。 (A)扩大政府购买 (B)减少政府购买(C)增加政府转移支付 (D)增加税收(E)降低税率40 常用的反映失业程度的指标有( )。 (A)平均劳动时间 (B)失业率(C)就业人数 (D)失业人数(E)失业持续期41 政府支出包括( ) 。 (A
11、)赠与 (B)政府购买(C)税收 (D)转移支付(E)政府呆坏账42 我国就业服务体系的内容包括( )。 (A)职业介绍 (B)就业政策(C)就业训练 (D)失业保险(E)劳动就业服务43 收入政策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包括( )。 (A)有利于经济的稳定 (B)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C)有利于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 (D)有利于限制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及其危害(E)有利于物价的稳定劳动经济学练习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不选、错选均不得分。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是认识
12、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知识模块】 劳动经济学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要说明所要研究的对象本身是好还是坏,对社会具有积极意义还是具有消极意义。【知识模块】 劳动经济学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其计算公式是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知识模块】 劳动经济学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
13、程度定义为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其计算公式是: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知识模块】 劳动经济学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劳动力供给弹性的不同取值,劳动力供给弹性可分为若干类:当 Es=1 时,单位供给弹性,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同。当 Es1 时,供给富有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当 Es1 时,供给缺乏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知识模块】 劳动经济学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供求的运动,同时决定一个经济社会的就业规模和获得的工资量。从生产要素
14、投入的视角观察,劳动力市场供求运动调节着劳动资源的配置;从收入的视角观察,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运动决定着工资。就业量与工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知识模块】 劳动经济学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实际工资是指经价格指数修正过的货币工资,用以说明工资的实际购买能力,其计算公式为: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知识模块】 劳动经济学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计时工资是依据工人的工资标准(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与工作时间长度支付工资的形式;计件工资是依据工人合格产品数量(作业量)和计件工资率计算工资报酬的工资支付形式。计件工资实际上是计时工资的一种转化形式。【知识模块】 劳动经济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劳动 经济学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