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6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6及答案与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36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一定没有戊糖参与组成的结构或物质是( )。(A)DNA 水解酶(B)核糖体(C)质粒(D)线粒体2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葵花朵朵向太阳 ”属于反射(B)婴幼儿缺乏生长激素会患佝偻病(C) “谈虎色变” 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D)钙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3 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玻璃容器内 CO2 浓度可出现的变化趋势是 ( )。(A)一直降低,直至为零(B)一直保持稳定,不变化(C)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
2、对稳定(D)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4 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线性 DNA 分子上有 3 个酶切位点,如图 1 中箭头所指,如果该线性 DNA 分子在 3 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a、b、c、d 四种不同长度的 DNA 片段。现在多个上述线性 DNA 分子,若在每个DNA 分子上至少有 1 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切后,这些线性 DNA 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 DNA 片段种类数是( )。(A)3(B) 4(C) 9(D)125 将图 2 中甲、乙、丙三支试管按要求处理(加入馒头是等量的)后放入 37左右的温水中510 分钟后各滴入 2 毫升碘液,其结果分析
3、正确的是( )。(A)三支试管均变为蓝色(B)三支试管均不变色(C)甲试管变蓝色,乙试管变浅蓝色,丙试管不变色(D)甲试管变蓝色,乙试管和丙试管不变色6 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蓝藻以群体形式存在,所以单个蓝藻不是一个个体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能进行异养的生物不一定是动物(A)(B) (C) (D)7 下列哪种细胞的全能性最容易得到表达?( )(A)青蛙的皮肤细胞(B)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C)小白鼠的肝脏细胞(D)人皮肤的生发层细胞8 基因突变是指 DNA 分子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关于这种改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4、。若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将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定不能遗传若发生在人的体细胞中有可能发展为癌细胞都是外来因素影响引起的(A)(B) (C) (D)9 为防止甲型 HIN1 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有人建议接种人流感疫苗,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 HIN1 流感的条件之一是:甲型 HIN1 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 )。(A)侵染部位(B)致病机理(C)抗原决定簇(D)传播途径10 下列关于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B)肺泡壁由软骨支撑(C)毛细血管壁是一层上皮细胞(D)肺泡壁也是一层上皮细胞11 下列有关
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进化以个体为基本单位(B)可遗传的变异产生进化的原材料(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12 下列动物都具备消化腔、有口无肛门的一项是( )。(A)蝗虫、蚯蚓、蛔虫(B)水母、涡虫、水螅(C)水蛭、海蜇、涡虫(D)沙蚕、血吸虫、珊瑚虫13 牛和羊是两个物种是因为( )。(A)杂种夭亡(B)杂种不育(C)行为隔离(D)配子隔离14 已知在某 DNA 分子的一条链上 G+C 占 50,A 占 24。另一条链上 A 占整个 DNA 分子的碱基比例为( )。(A)50(B) 26(C) 24(D)1315 在植物细胞有丝分
6、裂中,产生染色体的部位是( )。(A)细胞质(B)细胞膜(C)细胞核(D)液泡16 奶酪是由牛乳腺上皮细胞分泌的乳汁浓缩制成的营养品。检测得知,牛乳汁中含有乳糖,乳脂、酪蛋白、抗体等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双缩脲试剂可检测并鉴别出酪蛋白或抗体(B)乳糖可直接被细胞吸收参与能量代谢(C)乳脂的合成、抗体的加工均需内质网参与(D)酪蛋白可被小肠上皮细胞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17 旅客闭眼坐车时,也能准确辨析汽车行驶速度的变化,以及是否在上下坡行驶,接受这种刺激的感受器位于( )。(A)鼓室和半规管(B)前庭和半规管(C)前庭和耳蜗(D)鼓室和耳蜗18 下列有关人体消化系统的描述中不正
7、确的是( )。(A)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B)小肠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C)所有的消化腺都能分泌消化液(D)所有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19 关于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过程中核遗传物质的分配是随机不均等的(B)分裂期核 DNA 与染色体数目比值为 1:1 或 2:1(C)用显微镜观察其细胞中的叶绿体时,不需要染色(D)将其置于 03g/mL 的蔗糖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20 在模拟探究“ 酸雨对植物的影响 ”实验中,将实验装置放在向阳处的主要目的是 ( )。(A)让植物叶片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B)有助于植物叶片的气孔张开(C)促进酸雨与植物体
8、内有机物反应(D)帮助植物体提高温度21 “通过观察和比较,对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归纳和概括” 是“生物的特征”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该教学目标属于( )。(A)知识目标(B)能力目标(C)过程与方法目标(D)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22 教师在上“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一课前,安排学生课前通过收集报纸、纪录片等有关环境被污染,绿色植被被破坏的资料,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所学内容。这利用的课程资源是( )。(A)学校课程资源(B)家庭课程资源(C)媒体课程资源(D)社区课程资源23 教师以预先设定的、期待的教学目标为评价基准,来衡量评价对象达到程度的评价称为( ) 。(A)配置性评价(
9、B)效标参照评价(C)常模参照评价(D)诊断性评价24 在一节公开课上,教师组织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分析典型案例,结合自己对基因突变的了解,分组讨论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同时要求每个小组邀请一位听课教师参与讨论,这种做法( )。(A)不利于课堂教学的组织(B)使用了更多的课程资源(C)会导致对学习指导的混乱(D)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部分权利25 某同学认为:细胞分化导致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该同学具有的概念是( )。(A)重要概念(B)科学概念(C)跨学科概念(D)前科学概念二、简答题25 高密度水产养殖常会引起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养殖。图 9 为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示意图,箭头所指为水
10、流方向。问题:26 鱼塘大量投饵后,水体常会出现有害的硫化物,这些硫化物最可能是饵料中的分解产生的。27 图示系统在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鱼塘富营养化水还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_元素营养。28 为调查图中稻田害虫的发生状况,可采用_法,分别统计_的种群密度。29 出现藻类水华的鱼塘尾水流经稻田后,B 处水样中藻类数量大大减少。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有_。29 植物甲具有极强的耐旱性,其耐旱性与某个基因有关,若从该植物中获得该耐旱基因,并将其转移到耐旱性低的植物乙中,有可能提高后者的耐旱性。问题:30 理论上,基因组文库含有生物的_基因;而 cDNA 文库含有生物的_基因。3
11、1 将耐旱基因导入农杆菌,并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其导入植物乙的体细胞中,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得到再生植株。要确认该耐旱基因是否在再生植株中正确表达,应检测此再生植株中该基因的_,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再在田间试验中检测植株的_是否得到提高。32 假如用得到的二倍体转基因耐旱植株自交,子代中耐旱与不耐旱植株的数量比为 3:1 时,则可推测该耐旱基因整合到了_(填“同源染色体的一条上” 或“同源染色体的两条上 ”)。三、材料分析题32 材料:探究南瓜种子在万圣节前夕,教师提前一周布置任务,让学生下次课每人带一个大小适中的南瓜来学校。课上,在引入环节,教师首先呈现给学生一些介绍南瓜的文字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学
12、生拿来的南瓜是果实,其中含有种子;南瓜的栽培历史;关于南瓜一词的来历;南瓜的营养价值、南瓜需要较长的生长季节及丰富的肥料、水分等。基于以上资料,教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解释。(1)在一个中等大小的南瓜中,有多少枚种子?(2)南瓜的形状是怎样的?(3)南瓜中种子的数量与南瓜的质量、体积还是密度有关?你推论的依据是什么?学生面面相觑,然后各有各的推测,于是形成了 5 种假说。假说 1:南瓜种子的数量与它的质量有关。假说 2:南瓜种子的数量与它的体积有关。假说若要验证自己的假说,需要收集证据,于是学生开始分小组制订自己的实验方案并实施。教师在教室里放置的材料用具包括水桶、秤
13、、皮尺等,还提供了计算椭球体体积、圆柱体积的公式。每组学生都对南瓜进行了认真的测量,包括质量、体积,并计算出密度。然后,将南瓜剖开,取出所有的种子并计数。数据统计结果出来后,由两位同学在黑板上设计数据记录表汇总全班数据,表中的内容包括学生的姓名、南瓜的质量、体积、密度、种子数量。仝班同学都以此表中的数据绘制种子数量与质量、体积、密度等关系的曲线图。根据曲线图反映的趋势,每组同学判断自己假设的正误,得出自己的结论,然后将结论明确地在全班表达出来。最后阶段是进一步探究和雕刻南瓜装饰以用于学校组织的万圣节晚会。问题:33 此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所体现的科学本质有哪些?34 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科学素养内
14、涵有哪些?34 材料:教师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一节内容教学时,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淀粉遇到碘液会变成蓝色,所以学生能很容易地根据叶片颜色的变化而得出结论。在这里有的学生的实验现象不太明显,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探究性试验强调学生大胆质疑、主动参与、共同合作,在其中设置一些引导性、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学习。教师制订了以下实验步骤: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用黑纸把一片叶的部分从正面和背面盖住,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3 至 4 小时。剪下遮光的叶片,去掉黑纸。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使叶片变色。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
15、然后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问题:35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根据实验目的分类属于哪一种类型?36 生物学实验的结果如何进行分析?四、教学设计题36 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三章的内容,属“课程标准”十大一级主题之一生物的多样性的相关内容。根据课标要求,学生在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方面,应能列举出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如大熊猫、白鳍豚、朱鸦、东北虎、扬子鳄等和珍稀植物如银杉、珙桐等,关注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并且认同保护我国珍稀动植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能够阐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16、,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就地保护。比起知识、能力,本章特别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爱护生物的情感,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要求:37 确定本章的教学重难点。38 设计本章重难点的突破方法。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36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DNA 水解酶是蛋白质,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故 DNA水解酶不含戊糖。而核糖体由蛋白质和 rRNA 组成,质粒是小型环状 DNA 分子,线粒体含有 RNA 和 DNA,RNA 和 DNA 都是由戊糖参与组成的。2 【正确答案】 C【试
17、题解析】 “葵花朵朵向太阳”属于植物对外界的刺激作出的反应,而反射指的是人和高等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婴幼儿缺乏生长激素会患侏儒症,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故 A、B 、D 三项错误,本题选 C。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密闭容器内的植物,密闭容器内的二氧化碳含量有限,随着光合作用的持续进行,二氧化碳逐渐被消耗,浓度降低,进而光合作用强度跟着降低,当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则装置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就保持相对稳定,故本题选 C。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基因工程方面的内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初级 生物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3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