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6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单色自然光在屏上形成干涉条纹。若在两缝后放一个偏振片则( )。(A)干涉条纹间距不变,且明纹亮度加强(B)干涉条纹间距不变,但明纹亮度减弱(C)干涉条纹的间距变窄,且明纹的亮度减弱(D)无干涉条纹2 将闭合的多匝线圈置于仅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关于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数无关(B)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D)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原磁
2、场方向始终相同3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沿如图所示的过程从状态 A 变化到状态 B,则在这一过程中气体( )。(A)向外界放出热量(B)对外界做了功(C)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D)密度减小4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某同学用黄光作为入射光,为了增大干涉条纹的间距,该同学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 。(A)改用红光作为入射光,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B)改用蓝光作为入射光,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C)改用红光作为入射光,减小双缝到屏的距离(D)改用蓝光作为入射光,减小双缝到屏的距离5 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有一绝缘斜面,斜面上有一带电金属块沿斜面滑下,已知在金属块滑下的过程中动能增加了 12J,金属块克服摩擦
3、力做功80J,重力做功 24J,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块带负电荷(B)金属块克服电场力做功 80 J(C)金属块的机械能减少 12 J(D)金属块的电势能减少 40 J6 半径为 R 的金属球与地连接,在与球心 O 相距 d 处有一电量为 q 的点电荷,如图所示,设地的电势为零,则球上的感应电荷 q为( )。(A)0(B)(C)(D)-q7 如图所示,细而轻的绳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 mA、m B 的球,m A 静止在光滑半球形表面 P 点。已知过 P 点的半径与水平面夹角为 60,则 mA 和 mB 的关系是( )。(A)m A=mB(B)(C) mA=2mB(D)8 如图所示
4、,一物体自倾角为 的固定斜面顶端沿水平方向以 v0,2v 0 的水平速度先后两次抛出,抛出后均落在斜面上,物体与斜面接触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 2,水平距离为 x1、x 2,下落高度为 y1、y 2,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tan 1=2tan(B) 1=2(C) x1:x 2=1:2(D)y 1:y 2=1:4二、简答题9 结合实例谈谈怎样在物理教学中巩固已学概念。10 以“摩擦力 ”的教学为例,简述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三、案例分析题11 物理考试中有这样一道实验题: 在一个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插入一支温度计,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某同学将观察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分析
5、此表可得出的结论是什么?第一类错误答案:冰熔化咸水需要一个过程;加热时间越长,温度变化越明显;冰水混合物以任何一种比例混合,温度总保持 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与冰水质量的多少无关;冰越多,观察时间就越长:随时间的变化,温度没有太大的变化 第二类错误答案:冰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且处于三种状态;冰熔化成水要经过固、液、气三态共存的过程;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比热有关;熔化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第三类错误答案:冰在受热后,有一段时间温度不变;在冰水混合物中,当杯中完全是水时,它的温度升高;只有冰全部熔化成水后,再对它继续加热,温度才会升高
6、;只要水中还有一点冰,温度计示数都为 0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此实验题的设计意图,指出这三种错误产生的原因。(2)结合以上错误,请你就物理实验教学给出自己的建议。12 案例:下面是某教师在讲授平面镜成像之前,了解和评价学生对上一节课所学知识掌握的情况的教学片断。教师: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首先,第一个问题:什么叫反射?学生 1:光遇到水面、玻璃及其它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教师:光的反射定律是什么?学生 2: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教师:这里面,我们把垂直于平面的
7、直线叫做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教师:在反射现象中,光路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光路可逆。教师:好,那么什么叫漫反射?学生:凹凸不平的表面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漫反射。教师:嗯,非常好,看来大家把上一节的内容基本掌握了。接下来学习另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平面镜成像。问题:(1)请对上述教学片断进行评析。(2)针对上述教学片断存在的不足,写出改进后的教学思路。四、教学设计题13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关于“熔化和凝固” 的内容标准为: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
8、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材料二: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1)简述熔化和凝固的概念。(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完成“熔化和凝固”的教学设计。 (不少于 300 字)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6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放一个偏振片后,唯一的影响是投射到屏上的光强变弱。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感应电动势跟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故选 C。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由图可知,A、B 两状态的温度相等,故两
9、状态内能相等、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而 B 点压强大于 A 点压强,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可知,B 点体积要小于 A 点体积,故从 A 到 B 外界对物体做功,B、C 错误;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一定对外放热,故 A 正确;体积减小,故分子密度增大,故 D 错误:故选 A。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可知。欲增大条纹间距可增大双缝到屏之间的距离 l,也可减小双缝间的距离 d。或者采用波长更长的光。所以正确答案为 A。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由题意知机械能减少 12 J,克服摩擦力做功 8 J,则克服电场力做功 4 J,即电势能增加 4J,物体带正电。所以选 C。6 【正确答案】
10、 C【试题解析】 导体球接地,球心处电势为零,即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球在 P 处受力平衡,对 A 球进行受力分析,可列方程 mAgcos60=T=mBg,可得 mA=2mB。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可知 tan1=2tan,故 A 正确。可得 所以时间与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有关,则初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则时间变为原来的两倍,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不变。所以, 1=2,故 B 正确。因为初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运行的时间也变为原来的两倍,根据 x=v0t,水平位移变为原来的 4 倍,因此 x1:x 2=1:4,故C 错误。根据 ,初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运行时间变为原来的两倍,
11、则竖直位移变为原来的 4 倍。因此 y1:y 2=1:4,故 D 正确。二、简答题9 【正确答案】 从学习规律可知,巩固是教学的必要措施,尤其在概念课中特别突出。所谓的巩固是指学生把所建立的概念牢牢保持在记忆里,不断丰富概念的内容,发展物理概念的外延,并能顺利应用概念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一般的深化巩固都采用练习的方法,即针对概念给出一些习题,让学生在做练习的过程之中,不断熟悉和巩固概念。另外,还可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来深化巩固概念。比如,讲“ 摩擦力” 的概念后,可做 “筷子提米”的实验;讲“ 沸腾”的概念后,可做“用纸盒烧水 ”的实验等等。这些有趣的实验将学生带入一个变幻的知识天地,在这些实验
12、的帮助下巩固和提高对概念的认识。另外,也可以让学生用文字描述、制作表格、画流程图等多种形式,对物理概念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进行总结,这样即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概念,也能培养学生的总结和归纳能力。10 【正确答案】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有如下几点:(1)让学生接触科学真实接触科学真实,就是要在物理教学中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亲自去探索科学原理。(2)为建立概念、总结规律提供感性素材通过实验展示物理现象和变化的过程,特别是学生日常生活中难以见到的或者是与学生经验相抵触的现象和过程,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建立正确的概念、认识规律奠定基础。(3)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利用
13、新奇有趣的演示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新鲜感,培养学生初步的学习兴趣。(4)体验过程,感悟方法,培养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实验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向导,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创新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等。(5)培养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态度,形成科学价值观实验是科学的研究方法,要求学生具有实事求是、老老实实的科学态度尊重客观事实,忠于实验数据,不能有丝毫的弄虚作假行为。同时,实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求学生善始善终,具有不怕挫折、坚韧不拔的追求科学的精神。(6)学会合作,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物理实验能够为学生间、师生间的合作交流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初级 物理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