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执业护士儿科护理学(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执业护士儿科护理学(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执业护士儿科护理学(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执业护士儿科护理学(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1 小东,男,10 个月。因面色苍黄 2 个月收治入院。血常规:血红蛋白 70gL,红细胞 2510 12L。该患儿的贫血程度为 ( )(A)正常血常规(B)轻度贫血(C)中度贫血(D)重度贫血(E)极重度贫血2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常见的发病年龄是( )(A)16 个月(B) 6 个月-2 岁(C)学龄前期(D)学龄期(E)67 岁小儿3 缺铁性贫血患者出现非血液系统症状的原因是( )(A)影响肌红蛋白的合成(B)影响酶的活性(C)影响线粒体的能量代谢(D)影响 DNA 的合成(E)影响脂蛋白的形成4 铁与原卟啉结合成血红素,
2、结合的地点在( )(A)骨髓幼红细胞内(B)网织红细胞内(C)肠黏膜细胞(D)骨髓成熟红细胞内(E)末梢血幼红细胞内5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服用液体铁剂的正确方法是( )(A)液体铁剂宜于饭前服用(B)服用时不宜用水送服(C)应用吸管或滴管服用(D)首次剂量加倍服用(E)服用后若大便变黑应立即停药6 对缺铁性贫血患儿的喂养指导,正确的是( )(A)因铁的含量较高,提倡牛奶喂养(B)婴儿在母乳喂养期间可不添加辅食(C)婴儿 6 个月后减少奶量,增加含铁的固体食物(D)婴儿喂鲜牛奶时不予加热(E)婴儿 3 个月后减少奶量,增加含铁的固体食物7 缺铁性贫血患儿应多食( )(A)动物肝脏(B)淡茶(C
3、)咖啡奶(D)麦麸食品(E)植物纤维8 年龄 6 个月以上婴儿易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多为( )(A)慢性腹泻(B)钩虫病(C)生长发育快(D)未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E)储存于肝脾和骨髓内的铁耗尽9 关于髓外造血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正常小儿的主要造血场所(B)是儿童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当病因祛除后又恢复正常(C)其表现为肝大,脾及淋巴结不肿大(D)末梢血中可出现异常淋巴细胞(E)是学龄儿童主要的造血功能代偿形式10 小儿出生时的红细胞数为( )(A)(4 0100)10 12L(B) (4070)10 12L(C) (50100)10 12L(D)(5 070)10 12L(E
4、)(40 50)10 12L11 治疗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口服铁剂的最佳时间是( )(A)餐前(B)餐后(C)两餐之间(D)晨起顿服(E)睡前12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是( )(A)去除病因及添加辅食(B)去除病因及输血(C)去除病因及补充铁剂(D)母乳喂养及补充铁剂(E)输血及补充铁剂13 对小儿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应强调( )(A)母乳喂养(B)混合喂养(C)及时添加蔬菜、果汁(D)及时添加肝、瘦肉(E)及早口服铁剂预防14 小儿发生缺铁性贫血最主要的原因是( )(A)胎儿时期从母体获得的铁量不足(B)低铁食品喂养而未及时添加辅食(C)儿童生长发育快,所需铁量相对增加(D)胃肠道吸收不良(E)出
5、血性疾病导致慢性失血15 生理性贫血时,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叙述正确的是( )(A)30 10 12L,120 gL(B) 3010 12L ,110 gL(C) 2010 12L ,100 gL(D)20 10 12L,90 gL(E)1010 12L,80 gL16 生理性贫血出现在小儿( )(A)生后 1 个月以内(B)生后 23 个月(C)生后 45 个月(D)生后 6 个月(E)生后 7 个月17 诊断 6 个月6 岁小儿贫血的标准是血红蛋白量为( )(A)90 gL(B) 100 gL(C) 110 gL(D)120 gL(E)130 gL18 关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最主要的特征描
6、述是( )(A)婴幼儿易发生(B)起病缓慢,病程较长(C)皮肤黏膜苍白(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E)骨髓涂片铁幼粒细胞减少 19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起病的症状大多是( )(A)鼻、牙龈出血(B)颅内出血(C)呕血、便血(D)血尿(E)皮肤黏膜出血20 关于胚胎期造血叙述不正确的为( )(A)首先出现在卵黄囊并持续整个胚胎期(B)肝脏造血自怀孕第 8 周开始,至胎儿 6 个月后减退(C)胚胎第 3 个月在脾脏开始参与造血(D)脾脏造血的成分主要是淋巴细胞和红细胞(E)胎儿后期骨髓成为胎儿后期造血的主要场所21 营养性贫血的病因不包括( )(A)先天获得不足(B)后天摄人不足(C)生长发育过快,
7、不能满足其需要(D)吸收障碍(E)代谢障碍22 下列哪项不属于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临床特点( )(A)患者面色苍黄,乏力,毛发稀黄(B)红细胞数较血红蛋白减少更明显(C)红细胞体积变小(D)骨髓中出现巨幼红细胞23 参与髓外造血的器官有( )(A)肝脏(B)骨髓(C)胰腺(D)胸腺(E)卵黄囊24 关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A)儿童患病大多以急性型为主(B)起病前大多有急性病毒感染史(C)食用过敏性物质为诱发因素(D)在小儿出血性疾病中最常见25 缺铁性贫血患者经铁剂治疗至血红蛋白正常后,仍需继续服用铁剂多长时间( )(A)立即停止(B) 1 个月(C) 12 个
8、月(D)36 个月(E)2 个月26 急性白血病患者经化疗诱导缓解后出现头痛、呕吐、视力障碍甚至瘫痪,最可能发生( )(A)脑出血(B)脑血栓(C)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D)脑膜炎(E)蛛网膜下腔出血27 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高危因素是( )(A)反复上呼吸道感染(B)长期接触苯(C)细菌感染(D)营养缺乏(E)长期服用抗生素28 ITP 发病的相关因素是( )(A)凝血因子缺乏(B)血管脆性增加(C)体内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致血小板破坏(D)接触了有害化学物质(E)接触了射线29 新生儿血容量占体重的( )(A)68(B) 810(C) 12(D)15(E)1030 患儿,1 岁,逐渐苍白 2
9、 个月,单纯母乳喂养,肝肋下 25cm,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 31012 L,红细胞中心浅染区扩大,网织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都正常,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 )(A)营养性缺铁性贫血(B)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St 血(C)营养性混合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地中海贫血31 患儿,8 个月,生后 6 个月内生长发育好,近 2 个月呆滞,面黄。检查:四肢及唇舌抖、舌炎,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血常规:血红蛋白 65gL,红细胞1510 12L,白细胞 4 5109L,中性粒细胞 15,淋巴细胞 80,单核细胞 5,中性粒细胞有核右移,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脑性瘫痪(B)营养性缺铁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执业 护士 儿科 护理 血液 系统疾病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