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微生物学及检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细菌耐药性检测、微生物自动化检测)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微生物学及检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细菌耐药性检测、微生物自动化检测)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微生物学及检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细菌耐药性检测、微生物自动化检测)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微生物学及检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细菌耐药性检测、微生物自动化检测)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0 A头孢他啶B青霉素C亚胺培南D头孢曲松E氨曲南1 对产 AmpC 酶菌株临床治疗有效的药物是2 一般情况下 ESBLs 不能水解的抗生素是3 NCCLSCLSI 药物敏感性试验中规定的药物分类,“C”组代表的药物是(A)针对医院感染的药物(B)仅用于治疗泌尿道感染的药物(C)常见首选药敏试验药物(D)替代性药物(E)仅用于研究的药物4 下列关于 KB 纸片扩散法操作的描述,错误的是(A)各纸片中心距离不24mm(B)纸片距平板内缘不应15mm(C)直径 90mm 的平皿可贴
2、 6 张纸片(D)纸片贴牢后避免移动(E)培养 1618 小时后读结果5 培养基的 pH 过低时,其抑菌圈可扩大的是(A)米诺环素(B)庆大霉素(C)红霉素(D)诺氟沙星(E)头孢菌素6 ESBL 菌株感染者治疗应选用(A)青霉素(B)氨苄青霉素(C)头孢氨苄(D)亚胺培南一西司他丁(E)氨曲南7 可同时做测定某种药物对多株菌的 MIC 的方法为(A)纸片琼脂扩散法(B)肉汤稀释法(C)琼脂稀释法(D)E 试验(E)直接药敏试验8 下列可使 K-B 法抑制圈直径扩大的因素是(A)测量时未经过纸片中心(B)接种细菌浓度为 1 麦氏比浊(C)孵育时间 36 小时(D)药敏纸片失效(E)培养基厚度为
3、 3 mm9 最低杀菌浓度的测定中,杀菌终点的标准是(A)1最初接种菌量(B) 01最初接种菌量(C) 001最初接种菌(D)0001最初接种菌量(E)10最初接种菌量10 治疗 MRSA 所致感染的抗生素是(A)亚安培南(B)头孢唑啉(C)头孢他定(D)万古霉素(E)青霉素11 产生 ESBLs 最常见的细菌是(A)痢疾志贺菌(B)肺炎链球菌(C)肺炎克雷伯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E)阴沟肠杆菌12 下列既是 ESBLs 的主要产生菌,又是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的是(A)大肠埃希菌(B)肺炎克雷伯菌(C)阴沟肠杆菌(D)铜绿假单胞菌(E)伤寒沙门菌13 K-B 法试验中,头孢他定的抑菌环直
4、径为 20mm,头孢噻肟的抑菌环直径为22mm,正确判断是(A)报告头孢他定和头孢噻肟都敏感(B)报告头孢他定耐药,头孢噻肟敏感(C)可排除该菌产生 ESBLs(D)怀疑该菌产生 ESBLs(E)可确认该菌为 ESBLs 菌株14 碘测定法测定 -内酰胺酶阳性结果是(A)无色(B)蓝色(C)棕色(D)黄色(E)红色15 纸片法筛选 PRP 时所用的苯唑西林纸片含量为(A)1g(B) 2g(C) 4g(D)8g(E)10g16 第三代自动血培养系统通常采用的原理是(A)放射性标记(B)光电监测(C)荧光标记(D)测压(E)测导电性17 Malthus Microbiological Growth
5、 Analyser 系统判断有无微生物生长,是通过检测培养基的(A)光电信号(B)荧光信号(C)瓶内压力(D)导电性或电压(E)放射性18 ESP 系列自动血培养系统的检测原理是(A)导电性的改变(B)电压的改变(C)培养瓶内压力的改变(D)荧光信号的改变(E)光电信号改变19 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第三代自动血培养系统检测目标为(A)H 2(B) N2(C) NO(D)O 2(E)CO 220 BacTAlert 自动血培养系统判断阴性或阳性,是通过(A)感受器颜色的变化(B)电压的变化(C)导电性的变化(D)荧光信号强度的变化(E)放射性强度变化21 Bactec9000 系列自动血培养
6、系统的检测手段是(A)同位素标记(B)测压力(C)荧光法(D)测导电性(E)颜色变化22 BacTAlert 血培养瓶的底部含一个传感器,用于检测(A)荧光(B)二氧化碳(C)同位素(D)压力(E)导电性23 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的工作原理是(A)光电比色原理(B)荧光检测原理(C)化学发光原理(D)微生物数码鉴定原理(E)呈色反应原理24 自动化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的实质是(A)KB 法(B)琼脂稀释法(C)肉汤法(D)扩散法(E)微型化的肉汤稀释试验25 自动化抗生素敏感性试验主要用于测定(A)抑菌圈(B) MBC(C) MIC(D)MIC 50(E)MIC 9026 VITEK 微生物自动鉴定
7、及药敏分析系统是(A)采用光电比色法,测定微生物分解底物导致 pH 值改变而产生的不同颜色,来判断反应的结果(B)采用传统呈色反应法,同时采用敏感度极高的快速荧光测定技术来检测细菌胞外酶(C)采用荧光增强技术与传统酶、底物生化呈色反应相结合(D)底物中加入酶基质,不同的细菌作用于不同的底物,激发出不同强度的荧光(E)利用微生物对不同碳源代谢率的差异27 MicroScan WalkAway 微生物自动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是(A)采用光电比色法,测定微生物分解底物导致 pH 值改变而产生的不同颜色,来判断反应的结果(B)采用传统呈色反应法,同时采用敏感度极高的快速荧光测定技术来检测细菌胞外酶(C)
8、采用荧光增强技术与传统酶、底物生化呈色反应相结合(D)底物中加入酶基质,不同的细菌作用于不同的底物,激发出不同强度的荧光(E)利用微生物对不同碳源代谢率的差异28 PHOENIX 微生物自动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是(A)采用光电比色法,测定微生物分解底物导致 pH 值改变而产生的不同颜色,来判断反应的结果(B)采用传统呈色反应法,同时采用敏感度极高的快速荧光测定技术来检测细菌胞外酶(C)采用荧光增强技术与传统酶、底物生化呈色反应相结合(D)底物中加入酶基质,不同的细菌作用于不同的底物,激发出不同强度的荧光(E)利用微生物对不同碳源代谢率的差异29 SENSITITRE ARIS 微生物自动鉴定及药
9、敏分析系统是(A)采用光电比色法,测定微生物分解底物导致 pH 值改变而产生的不同颜色,来判断反应的结果(B)采用传统呈色反应法,同时采用敏感度极高的快速荧光测定技术来检测细菌胞外酶(C)采用荧光增强技术与传统酶、底物生化呈色反应相结合(D)底物中加入酶基质,不同的细菌作用于不同的底物,激发出不同强度的荧光(E)利用微生物对不同碳源代谢率的差异30 Biolog 微生物鉴定系统是(A)采用光电比色法,测定微生物分解底物导致 pH 值改变而产生的不同颜色,来判断反应的结果(B)采用传统呈色反应法,同时采用敏感度极高的快速荧光测定技术来检测细菌胞外酶(C)采用荧光增强技术与传统酶、底物生化呈色反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临床医学 检验 技师 初级 微生物学 抗菌 药物 敏感 试验 细菌 耐药性 检测 微生物 自动化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867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