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0及答案与解析.doc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0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0及答案与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0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秦某以虚构言论、合成图片的手段在网上传播多条“警察打人” 的信息,造成恶劣影响,县公安局对其处以行政拘留 8 日的处罚。秦某认为自己是在行使言论自由权,遂诉至法院。法院认为,原告捏造、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不属于言论自由,为法律所明文禁止,应承担法律责任。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7 年卷一 8 题)(A)相对于自由价值,秩序价值处于法的价值的顶端(B)法官在该案中运用了个案平衡原则解决法的价值冲突(C) “原告捏造、散布虚假
2、事实的行为不属于言论自由 ”仅是对案件客观事实的陈述(D)言论自由作为人权,既是道德权利又是法律权利2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115 条规定:“公安机关依法实施罚款处罚,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实行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收缴的罚款应当全部上缴国库。”关于该条文,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16 年卷一 8 题)(A)表达的是禁止性规则(B)表达的是强行性规则(C)表达的是程序性原则(D)表达了法律规则中的法律后果3 赵某与陈女订婚,付其 5000 元彩礼,赵母另付其 1000 元“见面礼” 。双方后因性格不合解除婚约,赵某诉请陈女返还该 6000 元费用。法官根据婚姻法和最高法院关于
3、适用(婚姻法) 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的相关规定,认定该现金属彩礼范畴,按照习俗要求返还不违反法律规定,遂判决陈女返还。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3 年卷一 12 题 )(A)法官所提及的“ 习俗” 在我国可作为法的正式渊源(B)在本案中,法官主要运用了归纳推理技术(C)从法理上看,该判决不符合婚姻法第 19 条“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 之规定(D)婚姻法和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均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4 最高法院的裁判文书是针对特定人之间发生的具体案件而作出的,不具有“规范性”,也不具有 “普遍”的法律效力,故 B 项“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 ”的表述错
4、误,C项“具有最高的普遍法律效力” 的表述错误。司法解释应当具有普遍约束力。故 D项表述也是错误的。以该国的整个法律体系为基础,也就是说,他必须对该国的法律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和掌握,更为重要的是他要选择一个与他确定的案件事实相切合的法律规范,他不仅要理解和掌握法律的字面含义,还要了解和掌握法律背后的意义。”关于该表述,下列哪一理解是错误的?(2017 年卷一 12 题)(A)适用法律必须面对规范与事实问题(B)当法律的字面含义不清晰时。可透过法律体系理解其含义(C)法律体系由一国现行法和历史上曾经有效的法构成(D)法律的字面含义有时与法律背后的意义不一致5 张某到某市公交公司办理公交卡退卡手续时
5、,被告知:根据本公司公布施行的某市公交卡使用须知,退卡时应将卡内 200 元余额用完,否则不能退卡,张某遂提起诉讼。法院认为,公交公司依据某市公交卡使用须知拒绝张某要求,侵犯了张某自主选择服务方式的权利,该条款应属无效,遂判决公交公司退还卡中余额。关于此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5 年卷一 12 题)(A)张某、公交公司之间的服务合同法律关系属于纵向法律关系(B)该案中的诉讼法律关系是主法律关系(C)公交公司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是同时产生和同时消灭的(D)某市公交卡使用须知属于地方规章6 原告与被告系亲兄弟,父母退休后与被告共同居住并由其赡养。父亲去世时被告独自料理后事,未通知原告参加
6、。原告以被告侵犯其悼念权为由诉至法院。法院认为,按照我国民间习惯,原告有权对死者进行悼念,但现行法律对此没有规定,该诉讼请求于法无据,判决原告败诉。关于此案,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2014 年卷一 12 题)(A)本案中的被告侵犯了原告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B)习惯在我国是一种非正式的法的渊源(C)法院之所以未支持原告诉讼请求。理由在于被告侵犯的权利并非法定权利(D)在本案中法官对判决进行了法律证成7 某市政府为缓解拥堵,经充分征求广大市民意见,做出车辆限号行驶的规定。但同时明确,接送高考考生、急病送医等特殊情况未按号行驶的,可不予处罚。关于该免责规定体现的立法基本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不准
7、确的?(2011 年卷一 10 题)(A)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B)民主立法(C)注重效率(D)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8 卡尔马克思说:“ 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法官除了法律没有别的上司。” 对于这句话,下列哪一理解是正确的?(2015 年卷一 14 题)(A)法官的法律世界与其他社会领域(政治、经济、文化等)没有关系(B)法官的裁判权不受制约(C)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但必须是法律的奴仆(D)在法律世界中(包括在立法领域),法官永远是其他一切法律主体 (或机构)的上司9 关于法的适用,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5 年卷一 15 题)(A)在法治社会,获得具有可预测性的法律决定是法的适用的唯
8、一目标(B)法律人查明和确认案件事实的过程是一个与规范认定无关的过程(C)法的适用过程是一个为法律决定提供充足理由的法律证成过程(D)法的适用过程仅仅是运用演绎推理的过程10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赌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在计算机网络上建立赌博网站,或者为赌博网站担任代理,接受投注的,属于刑法第三百零三条规定的开设赌场”。关于该解释,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2014 年卷一 14 题)(A)属于法定解释(B)对刑法条文做了扩大解释(C)应当自公布之日起 30 日内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D)运用了历史解释方法11 某法院在审理一起合同纠纷
9、案时,参照最高法院发布的第 15 号指导性案例所确定的“法人人格混同 ”标准作出了判决。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17 年卷一 11 题)(A)在我国,指导性案例是正式的法的渊源(B)判决是规范性法律文件(C)法官在该案中运用了类比推理(D)在我国,最高法院和各级法院均可发布指导性案例12 法律格言说:“ 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关于该法律格言,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14 年卷一 9 题)(A)每个人在法律面前事实上是平等的(B)在任何时代和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都是一项基本法律原则(C)法律可以解决现实中的一切不平等问题(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并
10、不禁止在立法上作出合理区别的规定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 51-90 题,每题 2 分,共 80 分。13 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通过法律程序保证实现的社会规范。关于法的这一特征,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2013 年卷一 55 题 )(A)法律具有保证自己得以实现的力量(B)法律具有程序性,这是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特征(C)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观点,法律主要依靠国家暴力作为外在强制的力量(D)自然力本质上属于法的强制力之组成部分14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 18 条第 1 款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
11、年人。”关于该条款,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3 年卷一 54 题)(A)规定的是确定性规则,也是义务性规则(B)是用 “规范语句” 表述的(C)规定了否定式的法律后果(D)规定了家庭成员对待老年人之行为的“应为模式”和“ 勿为模式”15 甲公司派员工伪装成客户,设法取得乙公司盗版销售其所开发软件的证据并诉至法院。审理中,被告认为原告的“陷阱取证” 方式违法。法院认为,虽然非法取得的证据不能采信,但法律未对非法取证行为穷尽式列举,特殊情形仍需依据法律原则具体判断。原告取证目的并无不当,也未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且该取证方式有利于遏制侵权行为,应认定合法。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12、?(2017 年卷一 58 题)(A)采用穷尽式列举有助于提高法的可预测性(B)法官判断原告取证是否违法时作了利益衡量(C)违法取得的证据不得采信,这说明法官认定的裁判事实可能同客观事实不一致(D)与法律规则相比,法律原则应优先适用16 特别法优先原则是解决同位阶的法的渊源冲突时所依凭的一项原则。关于该原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6 年卷一 58 题)(A)同一机关制定的特别规定相对于同时施行或在前施行的一般规定优先适用(B)同一法律内部的规则规定相对于原则规定优先适用(C)同一法律内部的分则规定相对于总则规定优先适用(D)同一法律内部的具体规定相对于一般规定优先适用17 林某与所就职
13、的鹏翔航空公司发生劳动争议,解决争议中曾言语威胁将来乘坐鹏翔公司航班时采取报复措施。林某离职后在选乘鹏翔公司航班时被拒载,遂诉至法院。法院认为,航空公司依合同法负有强制缔约义务,依民用航空法有保障飞行安全义务。尽管相关国际条,约和我国法律对此类拒载无明确规定,但依航空业惯例航空公司有权基于飞行安全事由拒载乘客。关于该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6 年卷一 56 题 )(A)反映了法的自由价值和秩序价值之间的冲突(B)若法无明文规定,则法官自由裁量不受任何限制(C)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是正式的法的渊源(D)不违反法律的行业惯例可作为裁判依据18 张某与王某于 2000 年 3 月登记结
14、婚,次年生一女小丽。2004 年 12 月张某去世,小丽随王某生活。王某不允许小丽与祖父母见面,小丽祖父母向法院起诉。要求行使探望权。法官在审理中认为,我国婚姻法虽没有直接规定隔代亲属的探望权利,但正确行使隔代探望权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故依据民法通则第 7 条有关“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 的规定,判决小丽祖父母可以行使隔代探望权。关于此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2 年卷一 53 题 )(A)我国婚姻法和民法通则均属同一法律部门的规范性文件,均是 “基本法律”(B) “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的规定属于命令性规则(C)法官对判决理由的证成是一种外部证成(D)法官的判决考虑到法的安定
15、性和合目的性要求19 杨某与刘某存有积怨。后刘某服毒自杀。杨某因患风湿病全身疼痛,怀疑是刘某阴魂纠缠,遂先后 3 次到刘某墓地掘坟撬棺,挑出刘某头骨,并将头骨和棺材板移埋于自家责任田。事发后,检察院对杨某提起公诉。一审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302 条的规定,认定杨某的行为构成侮辱尸体罪。杨某不服,认为坟内刘某已成白骨并非尸体,随后上诉。杨某对“尸体” 的解释,属于下列哪些解释?(2012 年卷一 55 题)(A)任意解释(B)比较解释(C)文义解释(D)法定解释20 “社会的发展是法产生的社会根源。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需要新的社会规范来解决社会资源有限与人的欲求无限之间的矛盾,解决
16、社会冲突,分配社会资源,维持社会秩序。适应这种社会结构和社会需要,国家和法这一新的社会组织和社会规范就出现了。” 关于这段话的理解,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2 年卷一 51 题)(A)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相反,法律应以社会为基础(B)法律的起源与社会发展的进程相一致(C)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认为,法律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资源有限与人的欲求无限之间的矛盾(D)解决社会冲突,分配社会资源,维持社会秩序属于法的规范作用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 91-100 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21 “法律只是在自由的无意识的自然
17、规律变成有意识的国家法律时,才成为真正的法律。哪里法律成为实际的法律。即成为自由的存在,哪里法律就成为人的实际的自由存在。” 关于该段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6 年卷一 88 题)(A)从自由与必然的关系上讲,规律是自由的,但却是无意识的,法律永远是不自由的,但却是有意识的(B)法律是“人的实际的自由存在”的条件(C)国家法律须尊重自然规律(D)自由是评价法律进步与否的标准22 张某因其妻王某私自堕胎,遂以侵犯生育权为由诉至法院请求损害赔偿,但未获支持。张某又请求离婚,法官调解无效后依照婚姻法中“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的规定判决准予离婚。对此,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2015 年
18、卷一 88题)(A)王某与张某婚姻关系的消灭是由法律事件引起的(B)张某主张的生育权属于相对权(C)法院未支持张某的损害赔偿诉求,违反了“有侵害则有救济 ”的法律原则(D)“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属于概括性立法,有利于提高法律的适应性23 在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安东尼与夏洛克订立契约,约定由夏洛克借款给安东尼,如不能按时还款,则夏洛克将在安东尼的胸口割取一磅肉。期限届至,安东尼无力还款,夏洛克遂要求严格履行契约。安东尼的未婚妻鲍西娅针锋相对地向夏洛克提出:可以割肉,但仅限一磅,不许相差分毫,也不许流一滴血,惟其如此方符合契约。关于该故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16 年卷一 90
19、 题)(A)夏洛克主张有约必践,体现了强烈的权利意识和契约精神(B)夏洛克有约必践(即使契约是不合理的)的主张本质上可以看作是“恶法亦法”的观点(C)鲍西娅对契约的解释运用了历史解释方法(D)安东尼与夏洛克的约定遵循了人权原则而违背了平等原则24 2011 年 7 月 5 日,某公司高经理与员工在饭店喝酒聚餐后表示:别开车了,“酒驾”已入刑,咱把车推回去。随后,高经理在车内掌控方向盘,其他人推车缓行。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如机动车未发动,只操纵方向盘,由人力或其他车辆牵引,不属于酒后驾车。但交警部门指出,路上推车既会造成后方车辆行驶障碍,也会构成对推车人的安全威胁,建议酒后将车置于安全地点,或
20、找人代驾。鉴于我国对“酒后代驾”缺乏明确规定,高经理起草了一份 酒后代驾服务规则 ,包括总则、代驾人、被代驾人、权利与义务、代为驾驶服务合同、法律责任等共六章二十一条邮寄给国家立法机关。关于交警部门的推车前行不属于“酒驾” 的解释,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2011 年卷一 90 题)(A)属于司法解释(B)属于行政解释(C)直接运用了类比推理(D)运用了演绎推理25 “一般来说,近代以前的法在内容上与道德的重合程度极高,有时浑然一体。近现代法在确认和体现道德时大多注意二者重合的限度,倾向于只将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转化为法律义务,注意明确法与道德的调整界限。”据此引文及相关法学知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21、:(2010 年卷一 91 题)(A)在历史上,法与道德之间要么是浑然一体的,要么是绝然分离的(B)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是可以转化的(C)古代立法者倾向于将法律标准和道德标准分开(D)近现代立法者均持“恶法亦法” 的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立场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0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相对于自由价值,秩序价值低于自由价值,故 A 项错误。所谓个案平衡原则,是指在处于同一位阶上的法的价值之间发生冲突时,必须综合考虑主体之间的特定情形、需求和利益,以使得个案
22、的解决能够适当兼顾双方的利益。该案中,法官认定秦某的行为不涉及言论自由。换言之,本案中不存在自由与秩序价值的冲突,自然没有“运用个案平衡原则解决法的价值冲突”。故 B 项错误。“原告捏造、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不属于言论自由”是根据法律规定对案件事实所进行的判断,而非“仅是对案件客观事实的陈述”。故 C 项错误。言论自由属于人权之一。人权首先是一种道德权利,属于应有权利的范畴,即基于人的本性和本质所应该享有的权利。人的“应有权利”只有法律确认为“法定权利”后才有实现的可能,故人权也是法律权利。故 D 项正确。【知识模块】 法理学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禁止性规则规定的是“不得”、“禁止”
23、某种行为,而该条文规定的是“应当”作出某种行为,故表达的是命令性规则,而非禁止性规则,A 项错误。行为人对强行性规则必须遵守。该条表达的是义务,公安机关必须履行,故 B 项正确。该条规定的是实体性义务,而非程序性的,故 C 项错误。该条未表达法律后果,D 项错误。【知识模块】 法理学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习俗”在我国仅可作为法的非正式渊源。故 A 项错误。在本案中,法官主要运用了演绎推理,故 B 项错误。赵某与陈女并未结婚,仅仅订婚而已,故本案不能适用婚姻法第 19 条规定,故 C 项错误。 婚姻法属于法律,关于适用(婚姻法) 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属于司法解释,均属于规范性法律
24、文件,故 D 项正确。【知识模块】 法理学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为选非题。法律体系,也称为部门法体系,是指一国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法律体系是一国现行法构成的体系,反映一国法律的现实状况,它不包括历史上废止的已经不再有效的法律,一般也不包括尚待制定、还没有生效的法律。故 C 项错误。【知识模块】 法理学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按照法律主体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不同,可以分为纵向的法律关系和横向的法律关系。纵向的法律关系,是指在不平等的法律主体之间所建立的权力服从关系;横向法律关系,是指平权法律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司法 试卷 国家 考试卷 法理学 历年 汇编 2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