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一(中外法制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一(中外法制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一(中外法制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国家司法考试卷一(中外法制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西周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民事契约关系的发展。周礼载:“听买卖以质剂” 。汉代学者郑玄解读西周买卖契约形式:“大市谓人民、牛马之属,用长券;小市为兵器、珍异之物,用短券。”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6 年卷一 15 题,单选)(A)长券为“ 质” ,短券为“剂”(B) “质” 由买卖双方自制,“ 剂”由官府制作(C)契约达成后,交“质人”专门管理(D)买卖契约也可采用“傅别” 形式2 春秋时期,针对以往传统法律体制的不合理性
2、,出现了诸如晋国赵鞅“铸刑鼎” ,郑国执政子产“ 铸刑书” 等变革活动。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16 年卷一16 题,单选)(A)晋国赵鞅“ 铸刑鼎” 为中国历史上首次公布成文法(B)奴隶主贵族对公布法律并不反对,认为利于其统治(C)打破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壁垒(D)孔子作为春秋时期思想家,肯定赵鞅“铸刑鼎”的举措3 左传云:“ 礼,所以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系对周礼的一种评价。关于周礼,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2015 年卷一 16 题,单选)(A)周礼是早期先民祭祀风俗自然流传到西周的产物(B)周礼仅属于宗教、伦理道德性质的规范(C) “礼不下庶人”
3、强调“礼”有等级差别(D)西周时期“ 礼” 与“刑”是相互对立的两个范畴4 关于西周法制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3 年卷一 16 题,单选)(A)周初统治者为修补以往神权政治学说的缺陷,提出了 “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政治法律主张(B) 汉书陈宠传称西周时期的礼刑关系为“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C)西周的借贷契约称为“书约”,法律规定重要的借贷行为都须订立书面契约(D)西周时期在宗法制度下已形成子女平均继承制5 秦律明确规定了司法官渎职犯罪的内容。关于秦朝司法官渎职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2014 年卷一 16 题,单选)(A)故意使罪犯未受到惩罚,属
4、于“纵囚”(B)对已经发生的犯罪,由于过失未能揭发、检举,属于“见知不举”(C)对犯罪行为由于过失而轻判者,属于“失刑”(D)对犯罪行为故意重判者,属于“不直”6 据史书载,以下均为秦朝刑事罪名。下列哪一选项最不具有秦朝法律文化的专制特色?(2011 年卷一 16 题,单选 )(A)“偶语诗书 ”(B) “以古非今”(C) “非所宜言”(D)“失刑”7 汉宣帝地节四年下诏日:“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 亲亲得相首匿”正式成为中国封建法律原则和制度。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0 年卷一 13题,单选)(A)
5、近亲属之间相互首谋隐匿一般犯罪行为,不负刑事责任(B)近亲属之间相互首谋隐匿所有犯罪行为,不负刑事责任(C) “亲亲得相首匿” 的本意在于尊崇伦理亲情(D)“亲亲得相首匿 ”的法旨在于宽宥缘自亲情发生的隐匿犯罪亲属的行为8 元代人在唐律疏议序中说:“乘之(指唐律) 则过,除之则不及,过与不及,其失均矣。” 表达了对唐律的敬畏之心。下列关于唐律的哪一表述是错误的?(2016年卷一 17 题,单选)(A)促使法律统治“ 一准乎礼” ,实现了礼律统一(B)科条简要、宽简适中、立法技术高超,结构严谨(C)是我国传统法典的楷模与中华法系形成的标志(D)对古代亚洲及欧洲诸国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其立法渊源9
6、 唐永徽年间,甲由祖父乙抚养成人。甲好赌欠债,多次索要乙一祖传玉坠未果,起意杀乙。某日,甲趁乙熟睡,以木棒狠击乙头部,以为致死(后被救活),遂夺玉坠逃走。唐律规定,谋杀尊亲处斩,但无致伤如何处理的规定。对甲应当实行下列哪一处罚?(2015 年卷一 17 题,单选)(A)按“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应处斩刑(B)按 “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 ”,应处绞刑(C)致伤未死,应处流三千里(D)属于“十恶 ”犯罪中的“不孝”行为,应处极刑10 唐律名例律规定:“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 。关于唐代类推原则,下列哪一说法是正
7、确的?(2014 年卷一 17 题,单选)(A)类推是适用法律的一般形式,有明文规定也可 “比附援引”(B)被类推定罪的行为,处罚应重于同类案件(C)被类推定罪的行为,处罚应轻于同类案件(D)唐代类推原则反映了当时立法技术的发达11 杜甫有诗云:“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对诗歌涉及的典当制度,下列哪一选项可以成立?(2009 年卷一 13 题,单选)(A)唐代的典当形成了明确的债权债务关系(B)唐代的典当契约称为“质剂”(C)唐代的典当称为“活卖”(D)唐代法律规定开典当行者构成“坐赃”12 南宋时,霍某病故,留下遗产值银 9000 两。霍某妻子早亡
8、,夫妻二人无子,只有一女霍甲,已嫁他乡。为了延续霍某姓氏,霍某之叔霍乙立本族霍丙为霍某继子。下列关于霍某遗产分配的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6 年卷一 18 题,单选)(A)霍甲 9000 两(B)霍甲 6000 两,霍丙 3000 两(C)霍甲、霍乙、霍丙各 3000 两(D)霍甲、霍丙各 3000 两,余 3000 两收归官府13 宋承唐律,仍实行唐制“七出” 、“三不去”的离婚制度,但在离婚或改嫁方面也有变通。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变通规定? (2012 年卷一 16 题,单选)(A)“夫外出三年不归,六年不通问” 的,准妻改嫁或离婚(B) “妻擅走者徒三年,因而改嫁者流三千里,妾各减一等
9、”(C)夫亡,妻“若改适( 嫁 ),其见在部曲、奴婢、田宅不得费用 ”(D)凡“夫亡而妻在 ”,立继从妻14 关于宋代法律和法制,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09 年卷一 14 题,单选)(A)宋刑统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印颁行的法典(B)宋代法律因袭唐制,对借与贷作了区分(C)宋仁宗朝敕、例地位提高,“凡律所不载者,一断于敕、例 ”(D)宋建隆四年颁行“ 折杖法”15 “名例律”作为中国古代律典的 “总则”篇,经历了发展、变化的过程。下列哪一表述是不正确的?(2013 年卷一 18 题,单选)(A)法经六篇中有“具法” 篇,置于末尾,为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法律原则的规定(B) 晋律共 20
10、篇,在刑名律后增加了法例律,丰富了刑法总则的内容(C) 北齐律共 12 篇,将刑名与法例律合并为名例律一篇,充实了刑法总则,并对其进行逐条逐句的疏议(D)大清律例的结构、体例、篇目与大明律 基本相同,名例律置首,后为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16 关于中国古代法律历史地位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2 年卷一 18题,单选)(A)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B) 北魏律在中国古代法律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C) 宋刑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印颁行的仅含刑事内容的法典(D)大明会典以元典章为渊源,为大清会典 所承继17 关于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
11、的?(2010 年卷一 15 题,单选)(A)“八议”制度自曹魏魏律正式入律,其思想渊源为周礼秋官的“ 八辟丽邦法”之说(B) “秋冬行刑” 制度自唐代始,其理论渊源为礼记月令关于秋冬季节“戮有罪,严断刑” 之述(C) “大诰” 是明初的一种特别刑事法规,其法律形式源自尚书大诰周公对臣民之训诫(D)“明刑弼教 ”作为明清推行重典治国政策的思想基础,其理论依据源自尚书大禹谟 “ 明于五刑,以弼五教 ”之语18 清乾隆律学家、名幕王又槐对谋杀和故杀的有关论述:(2011 年卷一 18 题,单选)“谋杀者,蓄念于未杀之先;故杀者,起意于殴杀之时。”“谋杀则定计而行,死者猝不及防、势不能敌,或以金刃,
12、或以毒药,或以他物,或驱赴水火,或伺于隐蔽处所,即时致死,并无争斗情形,方为谋杀。”“故杀乃因斗殴、谋殴而起,或因忆及夙嫌,或因畏其报复,或虑其控官难制,或恶其无耻滋事,或恐其遗祸受害。在兄弟,或利其赀财肥己;在夫妻,或恨其妒悍不逊。临时起意,故打重伤、多伤,伤多及致死处所而死者是也。”据此,下列最可能被认定为谋杀者的是哪一选项?(A)张某将浦某拖倒在地,骑于身将其打伤。浦某胞弟见状,情急之下用木耙击中张某顶心,张某立时毙命(B)洪某因父为赵某所杀,立志复仇。后,洪某趁赵某独自上山之机,将其杀死(C)卢某欲拉林某入伙盗窃,林某不允并声称将其送官。卢某恐其败露欲杀之,当即将林某推倒在地,揢伤其咽
13、喉并用腰带套其脖颈,林某窒息而死(D)雇主李朱氏责骂刘某干活不勤,刘某愧忿不甘,拿起菜刀将李朱氏砍倒。刘某逃跑之际,被李朱氏 4 岁的外孙韩某拉住衣服并大声呼救,刘某将其推倒在地并连砍数刀,致其立时毙命19 根据清朝的会审制度,案件经过秋审或朝审程序之后,分四种情况予以处理:情实、缓决、可矜、留养承嗣。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4 年卷一 18 题,单选)(A)情实指案情属实、罪名恰当者,奏请执行绞监候或斩监候(B)缓决指案情虽属实,但危害性不能确定者,可继续调查,待危害性确定后进行判决(C)可矜指案情属实,但有可矜或可疑之处,免于死刑,一般减为徒、流刑罚(D)留养承嗣指案情属实、罪
14、名恰当,但被害人有亲老丁单情形,奏请皇帝裁决20 折狱龟鉴载一案例:张泳尚书镇蜀日,因出过委巷,闻人哭,惧而不哀,遂使讯之。云:“ 夫暴卒。 ”乃付吏穷治。吏往熟视,略不见其要害。而妻教吏搜顶发,当有验。乃往视之,果有大钉陷其脑中。吏喜,辄矜妻能,悉以告泳。泳使呼出,厚加赏方,问所知之由,并令鞫其事,盖尝害夫,亦用此谋。发棺视尸,其钉尚在,遂与哭妇俱刑于市。关于本案,张泳运用了下列哪一断案方法? (2012 年卷一 17 题,单选)(A)春秋决狱(B) “听讼” 、“ 断狱”(C) “据状断之”(D)九卿会审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 5
15、1-90 题,每题 2 分,共 80 分。21 秦汉时期的刑罚主要包括笞刑、徒刑、流放刑、肉刑、死刑、羞辱刑等,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徒刑?(2012 年卷一 56 题,多选)(A)候(B)隶臣妾(C)弃市(D)鬼薪白粲22 董仲舒解说“ 春秋决狱 ”:“春秋之听狱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其论轻。”关于该解说之要旨和倡导,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2013 年卷一 57 题,多选 )(A)断案必须根据事实,要追究犯罪人的动机,动机邪恶者即使犯罪未遂也不免刑责(B)在着重考察动机的同时,还要依据事实,分别首犯、从犯和已遂、未遂(C)如犯罪人主观动机符合儒家“忠”、“ 孝
16、”精神,即使行为构成社会危害,也不给予刑事处罚(D)以春秋经义决狱为司法原则,对当时传统司法审判有积极意义,但某种程度上为司法擅断提供了依据23 唐律疏议贼盗载“祖父母为人杀私和” 疏: “若杀祖父母、父母应偿死者,虽会赦,仍移乡避仇。以其与子孙为仇,故令移配。”下列哪些理解是正确的?(2013 年卷一 56 题,多选)(A)杀害同乡人的祖父母、父母依律应处死刑者,若遇赦虽能免罪,但须移居外乡(B)该条文规定的移乡避仇制体现了情法并列、相互避让的精神(C)该条文将法律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统一考虑,表现出唐律较为高超的立法技术(D)该条文侧面反映了唐律“礼律合一” 的特点,为法律确立了解决亲情与法律
17、相冲突的特殊模式24 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八年(公元 1385 年)至洪武二十年(公元 1387 年)间,手订四编大诰,共 236 条。关于明大诰,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2014 年卷一 57 题,多选)(A)大明律中原有的罪名, 大诰一般都加重了刑罚(B) 大诰的内容也列入科举考试中(C) “重典治吏” 是大诰的特点之一(D)朱元璋死后大诰被明文废除25 乾隆五十一年,四川发生一起杀人案:唐达根与宋万田本不相识,因赴集市买苞谷遂结伴同行。途中山洞避雨,宋万田提议二人赌钱。后宋万田得赢,唐达根将钱如数送上。归途,宋万田再次提议赌钱,唐达根得赢。宋万田声称唐达根耍骗不肯给钱,唐达根与之争吵进
18、而双方互殴,争斗中唐达根将宋万田打死。依据大清律例及大清律辑注,你认为唐达根有可能被官府认定犯下列哪些罪行?(2010年卷一 58 题,多选)(A)唐达根系没有预谋、临时起意将宋万田打死,应定 “故杀”(B)唐达根系恼羞成怒,欲夺赌钱故意将宋万田打死,应定“谋杀”(C)唐达根系无心之下,斗殴中不期将宋万田打死,应定“斗殴杀”(D)唐达根系无怨恨杀人动机,“以力共戏” 将宋万田打死,应定“ 戏杀”26 清乾隆年间,甲在京城天安门附近打伤乙被判笞刑,甲不服判决,要求复审。关于案件的复审,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2 年卷一 57 题,多选)(A)应由九卿、詹事、科道及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等重
19、要官员会同审理(B)应在霜降后 10 日举行(C)应由大理寺官员会同各道御史及刑部承办司会同审理(D)应在小满后 10 日至立秋前 1 日举行国家司法考试卷一(中外法制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质”,是买卖奴隶、牛马所使用的较长的契券;“剂”,是买卖兵器、珍异之物所使用的较短的契券。故 A 项正确。 “质 ”、“剂”均由官府制作,并由“质人”专门管理,故 B 项错误。买卖契约写在简牍上,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份,而非交由“质人”。故 C 项错误。西周的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司法 试卷 国家 考试卷 中外 法制史 历年 汇编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