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外国文学史(18世纪文学)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外国文学史(18世纪文学)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外国文学史(18世纪文学)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外国文学史(18 世纪文学)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 以“理性”为武器,反对封建势力的残余,并揭露资本主义制度所暴露出的阴暗面,这种启蒙文学发生在( ) 。(A)英国(B)法国(C)德国(D)意大利2 以写家庭日常生活为题材,并以书信体形式结构小说的作品帕美拉的作者是( )。(A)菲尔丁(B)斯摩莱特(C)斯泰恩(D)理查生3 斯威夫特在英国文学中所开创的传统是( )。(A)现实主义传统(B)浪漫主义传统(C)讽刺传统(D)空想社会主义传统4 取材于现实生活并以“ 第三等级 ”的现代人作为主人公的 费加罗的婚姻的作者是法国启蒙作家(
2、 ) 。(A)狄德罗(B)孟德斯鸠(C)博马舍(D)伏尔泰5 狄德罗的作品中被恩格斯称为“辩证法的杰作” 的是 ( )。(A)私生子(B) 修女(C) 宿命论者雅克(D)拉摩的侄儿6 老实人中宣称“ 一切都是尽善尽美 ”的人物是 ( )。(A)布鲁图斯(B)查第格(C)老实人(D)邦葛罗斯7 将中国元代杂剧赵氏孤儿改编为悲剧中国孤儿的作家是( )。(A)孟德斯鸠(B)伏尔泰(C)狄德罗(D)卢梭8 卢梭阐释培养“ 自然人”教育思想的经典名著是( )。(A)新爱洛伊丝(B) 爱弥儿(C) 老实人(D)忏悔录9 德国第一部市民悲剧是莱辛的( )。(A)萨拉萨姆逊(B) 明娜封巴尔赫姆(C) 爱密丽
3、亚迦绿蒂(D)拉奥孔10 “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够作自由与生活的享受” 出自诗剧( )。(A)哀格蒙特(B) 浮士德(C) 普罗米修斯(D)塔索11 席勒在扉页上题词“ 打倒暴虐者 ”的作品是( )。(A)强盗(B) 阴谋与爱情(C) 华伦斯坦(D)威廉退尔二、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12 1719 年,笛福发表了_,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诞生。13 格列佛游记表现了高度的讽刺技巧,它对英国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它是_的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14 作为 18 世纪英国最重要的小说家,菲尔丁将小说与史诗相提并论,称自己的小说为_。1
4、5 代表英国 18 世纪现实主义最高成就的小说是菲尔丁的代表作品_。16 勒萨日是法国 18 世纪初期的重要作家,他的长篇小说_是欧洲现实主义小说发展史上一部有深远影响的作品。17 18 世纪哲理小说的开创性作品是_。18 “种自己的园地要紧 ”的名言,表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这句名言出自一部小说的结尾。这部小说是_。19 “感伤主义 ”这个名称来源于 _的感伤的旅行 。20 德国民族文学的奠基人莱辛的美学著作_,第一次明确区分了画与诗在反映现实上的区别。21 女主人公露易丝所呼喊的“等级的限制都要倒塌,阶级可恨的皮壳都要破裂!人都是人!”体现了 18 世纪德国进步青年反对封建等级制度,
5、要求自由、平等的时代心声。露易丝出自席勒的悲剧作品_。22 启蒙运动23 哲理小说24 狂飙突进运动25 感伤主义文学26 简论新爱洛伊丝对人的“天性” 和“美德”关系的处理。27 分析歌德的浮士德形象。28 分析浮士德对善与恶辩证关系的体现。29 简论莱辛的拉奥孔的美学思想。30 简述笛福鲁滨逊漂流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31 请说明作为启蒙运动组成部分的启蒙文学的政治倾向。32 请说明菲尔丁等作家的现实主义小说对 19 世纪文学的影响。33 请说明伏尔泰和狄德罗哲理小说的特点。34 为什么说卢梭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35 论述“狂飙突进 ”运动在德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36 论述歌德的求索
6、与“ 浮士德精神 ”。37 论述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思想意义。38 论述浮士德的艺术成就。外国文学史(18 世纪文学)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18 世纪文学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18 世纪文学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18 世纪文学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18 世纪文学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18 世纪文学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18 世纪文学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18 世纪文学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18 世纪文学9 【正确答案】 A
7、【知识模块】 18 世纪文学1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18 世纪文学1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18 世纪文学二、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12 【正确答案】 鲁滨逊漂流记【知识模块】 18 世纪文学13 【正确答案】 斯威夫特【知识模块】 18 世纪文学14 【正确答案】 “ 散文滑稽史诗 ”【知识模块】 18 世纪文学15 【正确答案】 汤姆琼斯或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知识模块】 18 世纪文学16 【正确答案】 吉尔布拉斯【知识模块】 18 世纪文学17 【正确答案】 波斯人信札【知识模块】 18 世纪文学18 【正确答案】 老实人【知识模块】 1
8、8 世纪文学19 【正确答案】 斯泰恩【知识模块】 18 世纪文学20 【正确答案】 拉奥孔【知识模块】 18 世纪文学21 【正确答案】 阴谋与爱情【知识模块】 18 世纪文学22 【正确答案】 启蒙运动发生于 18 世纪,它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思想文化运动。启蒙意指在思想文化领域以“知识、理性” 之光,“照亮”人们蒙昧无知的头脑,摆脱封建专制与宗教迷信的蒙昧主义思想的桎梏,引领人们解放思想,获得政治意识的觉醒。这场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它以“ 理性 ”作为启蒙教化、批判旧制度和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
9、理性的王国” 。启蒙运动具有更加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政治色彩。声势浩大的法国启蒙运动更是直接为 1789 年的法国大革命做好了思想和舆论的准备。【知识模块】 18 世纪文学23 【正确答案】 哲理小说是 18 世纪法国启蒙作家创立的一种新型小说。这种小说往往通过带有明显寓意的形象表现作者对哲学、政治与社会等问题的见解,而不重视对现实生活本身的描绘和人物性格的刻画,形式有书信体、对话体、叙事体等。哲理小说追求的是通过形象巧妙地表现哲理,它是最能体现启蒙思想的文学样式之一,但由于忽视典型人物形象的性格刻画,人物缺乏个性和真实感,小说中的主人公往往成为作者哲学思想的代言人,因此作品缺乏一定的艺术感
10、染力。代表作品有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狄德罗的拉摩的侄儿、伏尔泰的老实人与天真汉等。【知识模块】 18 世纪文学24 【正确答案】 狂飙突进运动是 1770 年至 1785 年发生于德国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运动,它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主要人物有赫尔德尔、歌德、席勒等。运动的名称来源于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与突进。这一运动的作家们强调文学的民族性,要求发扬文学的民族风格,反对封建束缚,强调“天才” ,强烈要求个性解放,他们还接受卢梭的“ 返回自然 ”思想的影响,歌颂理想化的大自然和淳朴的人民。狂飙突进运动的中心在斯特拉斯堡;运动的理论家和领导者是赫尔德尔;重要作品有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和席勒
11、的阴谋与爱情。狂飙突进运动在德国促进了民族意识和个性的觉醒,把启蒙文学推向了更为繁荣的新阶段。【知识模块】 18 世纪文学25 【正确答案】 感伤主义文学产生于 18 世纪后期的英国,后来影响到法、德、俄等国,它由斯泰恩的小说感伤的旅行而得名。它是软弱的中小资产阶级情绪的一种反映。他们不满工业革命后的社会现实,同情人民的贫困既不满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掠夺,又无力反抗;他们不理解社会变化的必然性,在对“理性” 社会表示失望的同时,把目光转向已逝的宗法社会。感伤主义文学同情不幸者的遭遇,醉心对人物感伤心理的描写,置感情于“理性” 之上,因此成为 19 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它喜用的体裁是哀歌、旅行记
12、和书信体小说,主要作家有斯泰恩和哥尔德斯密。【知识模块】 18 世纪文学26 【正确答案】 卢梭在新爱洛伊丝中强调女主人公尤丽和男主人公圣普乐之间的爱情,是合乎人性的自然之爱,是“天性” 。这种不可抑制的激情的爱,是人类最纯真、美好、崇高的感情。只有建立在自然情感基础上的结合才是合乎“自然道德”的,才是完美的结合。这是卢梭关于婚姻、家庭的一种理想。但是小说中,由于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门第观念,阻碍了贵族小姐尤丽与平民教师圣普乐之间的爱情发展,悲剧的直接制造者是尤丽的父亲德丹热男爵这个封建社会道德的象征。这种“社会道德 ”是压制“天性”的野蛮道德。但是,朱莉不得不屈从于这种 “社会道德”。尤丽屈从
13、了父亲,维护了孝道和亲情,嫁给了俄国贵族沃尔玛,却失去了爱情。婚后,一直处在情欲与理智的矛盾中的尤丽依然维护着婚姻与家庭,把做忠实贤良的妻子与母亲视为应尽的天职和应遵循的美德。小说告诉我们,为了自然的家庭和社会的秩序,必须以美德克制情欲。尤丽和圣普乐都恪守着这样的“美德” 。新爱洛伊丝对“ 天性”与“美德”的这种处理,既肯定了 “天性”(情感)的合理性,也倡导“天性 ”与“美德”( 理性)的和谐。【知识模块】 18 世纪文学27 【正确答案】 浮士德是一个具有多重内涵和很强的概括力的人物形象。首先,浮士德在很大程度上是歌德的化身,他的追求与歌德十分相似,他追求的性格特征寄寓着歌德自己的生命活力
14、。其次,他的一生是不断追求、探索美和理想的一生,在他身上囊括了一部资产阶级进步人士个人灵魂的发展史和时代精神的发展史。他挣开中世纪的精神枷锁,摆脱低级的官能享乐和狭隘的个人爱情,走出为封建王朝服务的迷津,丢掉向古代艺术美寻求出路的幻想,最后终于认清生活的真谛,“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够作自由与生活的享受”,要用劳动创造人间幸福的乐园。他的探索历程概括了文艺复兴到 19 世纪初 300 年间欧洲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精神探索的道路。最后,浮土德是人类积极进取精神的象征。浮士德自强不息、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既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精神风貌,又体现了人类不知疲倦、永不满足、不断探索真理的
15、意志。【知识模块】 18 世纪文学28 【正确答案】 在诗剧中,浮士德与靡非斯特,一善一恶,一正一反,相克相生,相反相成,构成辩证的统一体。首先,浮士德与靡非斯特的性格是对立的。浮士德代表积极进取、不断追求与探索、敢于创造的肯定精神,他肯定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人性善的化身;靡非斯特则代表虚无、怠惰、怀疑、破坏的否定精神,他否认人的追求和努力,嘲笑人的理想和作为,是人性恶的代表。二者在本质上水火不容,不可调和。其次,浮士德与靡非斯特又是相互依存、不可或缺的统一体。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靡非斯特的“作恶” 在客观上有 “造善”的功能,他是浮士德探索人生的“恶动力 ”。另一方面,浮士德的 “内宇
16、宙”也是一个善恶统一体,他贪恋美色,沉湎于物质、感官享受,爱慕虚荣与权势,自私自利,唯利是图这些内在的恶劣品质,与外在的靡非斯特遥相呼应,才使得靡非斯特一次次得逞。在浮士德的深层性格中,就潜伏着靡非斯特。最后,浮士德的善与靡非斯特的恶,共同构成完整人性的两面(资产阶级的二重性),即天使的一面和魔鬼的一面,从现象上看是两个,从本质上讲是一体。我们每个人身上,浮士德精神与靡非斯特性格同时并存。歌德就十分赞赏法国评论家安培尔对浮士德的评价:“主角浮士德的阴郁的、无厌的企图,就连那恶魔的鄙夷的态度和辛辣的讽刺,都代表着我自己性格的组成部分。”【知识模块】 18 世纪文学29 【正确答案】 莱辛的美学名
17、著拉奥孔探究的是诗与画的界限。作者一反“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无声的诗” 的传统观点,从两种艺术的媒介、目的、效果方面进行比较,认为诗表现的是连续的动作,是性格形成过程;而画、雕塑则只是性格的完成或那富有包孕性的片刻,因此,诗比画更有表现力。作者还借诗歌与绘画对古希腊荷马史诗中拉奥孔父子被毒蛇缠死这一题材的不同处理,探讨了古代艺术审美的特征。【知识模块】 18 世纪文学30 【正确答案】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曲原始积累时期资产者的颂歌。主人公鲁滨逊是笛福时代英国商业资产者的典型。他不安于天命,不愿意过舒适平凡的家庭生活,三次追求冒险,矢志离家干一番事业。他在荒岛上为了活下去与大自然顽强搏斗,在改造荒岛
18、的自然面貌和生活环境中经历了各种困难和考验,最后以顽强的毅力取得成功。鲁滨逊的经历十分生动形象地向读者揭示了一条人生哲理:只要有志气,有毅力,不怕艰难困苦,通过顽强的拼搏,通过辛勤的劳动,就可以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创造出人间奇迹。鲁滨逊的奋斗史乃是人类文明史的寓言和缩影,正是鲁滨逊的这种精神才促进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鲁滨逊的形象是欧洲小说史上的一个创举,他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的正面形象。在艺术上,鲁滨逊漂流记用第一人称主人公自述的方式,通过逼真的细节描写和朴实的语言使人感觉到真实可信,但刻画人物较粗糙,结构比较简单,表现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发展初期的不足。【知识模块】 18 世纪文学3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外国 文学史 18 世纪 文学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