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2016年四川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2016年四川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2016年四川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6 年四川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1 教育2 教学3 六艺4 白板说5 学习动机6 问题解决7 简述孔子的教学思想。8 简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体系。9 简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10 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11 论述教育的社会制约性。12 论述杜威的教育思想。13 论述培养和提高教师的素养的主要途径。14 试述教学过程应该处理好哪几种关系?2016 年四川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
2、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一定的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教育类型,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正规教育、成人教育、技术教育、特殊教育、终身教育等。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具有保证人类延续、促进人类发展以及促进社会发展等功能。2 【正确答案】 教学是指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3、,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其特点为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掌握,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教学的基本形式包括:课内、课外、班级、小组、个别化等。教学的基本任务包括: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世界观、审美、劳动等观念及相应的行为方式;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教学不仅在促进个人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也是社会历史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的讲授为基础的,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引导下,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3 【正确答案】 六艺是西周国学的教育内容,礼、乐、射、御、书、数六种
4、科目的合称。礼是政治伦理课,包括奴隶制社会的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规范和仪礼。乐是综合艺术课,是音乐、诗歌、舞蹈结合为一,传说其内容包括六代之乐。射和御是军事训练课。书和数是基础文化课。六艺中以礼为中心,文武兼备,代表我国奴隶社会全盛时期的教育水平。其中书、数为小艺,主要在小学阶段学习;礼、乐、射、御为大艺,主要在大学阶段学习。4 【正确答案】 白板说是 17 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继承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蜡块说而提出的。洛克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只有通过经验的途径,心灵中才有了观念。经验是观念的惟一来源。观念分为感觉的观念和反思的观念两种,感觉来源于感官感受外部世界;反思则来源
5、于心灵观察本身。两种观念是知识的惟一来源。洛克的白板说是不彻底的经验主义认识论,白板说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新的社会环境特别是社会上层对人才的需求,构成了洛克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和主要思想基础。5 【正确答案】 学习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能直接激起、调节、维持或停止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它常以愿望、兴趣、理想等形式表现。按照不同的标准,学习动机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依据学习动机的来源,可划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类;奥苏贝尔则将动机分为认知的动机、自我提高的动机、附属的动机这三类;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与低级的动机或者是正确的与错误的动机;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的范围不同,可将学习动
6、机分为一般动机与具体动机或性格动机与情境动机。学习动机不仅具有激发个体产生某种行为、使个体的行为指向某一目标以及使个体的行为维持一段时间的一般作用,而且具有影响学习的方向、进程和效果的独特作用。良好的学习动机不仅使个体的学习行为朝向具体的目标,激发和维持某种学习活动,而且还控制着学习的进程,并决定了何种结果可以得到强化,提高信息加工的水平,改善学习行为。6 【正确答案】 问题解决一般是指个体通过应用并超越过去所学规则以产生一个新答案的过程。用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问题解决是人在没有明显的解决方法的情况下,将给定情境转化为目标情境的认知加工过程。换言之,问题解决是有目的的认知活动,而非自动化
7、的加工。从某种程度上讲,它是个人行为,对某个人成为问题的事,可能对另一个人来说,就不是问题。例如,有一辆汽车需要开走,对于初学开车的人来说是个大问题,对于熟练的司机来说就不是问题。7 【正确答案】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他的教育思想包括万象,具体如下:(1)教育的作用和地位教育和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的关系孔子提出“ 为政以德” ,认为通过文化教育可以影响政治;又提出“庶、富、教”,说明教育受经济制约;提出“足食、足兵、民信” ,强调通过教育取得民众的信任,是立国的根本;认为教育比政令刑律更加重要和有效。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孔子提出“ 性相
8、近也,习相远也 ”,认为教育在人一生中的任何发展阶段中都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人的早期教育,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教育目的孔子提出“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教育就是要培养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3)教育内容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体系中,包含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两大部分,以前者为重心。对弟子们普遍传授的主要教材是诗书礼乐。(4)教育对象孔子提出“ 有教无类” 的主张,扩大了教育的范围,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不论贫富贵贱及“国别” ,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5)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包括立志乐道、自省自克、身体力行和改过迁善等。(6)教学方法和原则孔子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归结
9、为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即掌握知识、进行思考、见诸行动,简称学、思、行。基于对教学过程的这种基本认识,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由博返约等教学原则和方法。(7)教师修养孔子在四十多年的教师生涯中,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教育实践,树立了一个优秀教师的典范,谈到许多有关教师修养的意见,具体包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等。8 【正确答案】 “生活教育 “是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一项重要思想,是贯穿其全部教育活动的基本思想。陶行知曾赴美国留学,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进步教育运动的影响。回国后,在反对传统教育,从事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的实践活动
10、中,他提出了“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理论不仅指导了当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实践,还给后世教育以重大的现实启示。(1)生活教育理论的内容“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 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强调生活是教育的源泉,生活就是教育,人过什么生活就受什么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为生活向前、向上的教育。a教育与生活具有一致性陶行知认为教育与生活是融合的,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b教育对生活具有从属性这是指生活决定教育,即生活决定了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和方法等方面。c教育对生活具有改造性这是指教育绝不是被动地适应生活,而是应当对生活起巨大促进作用。“生活即教育“ 强调教育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
11、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尽管它在生活与教育的区别和系统的知识传授方面有所忽视,但在破除传统教育脱离民众、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 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重要主张,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a“社会即学校“是指“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或者说“以社会为学校“ 。陶行知鼓励劳动群众在社会中学习、向社会学习,而他本人也在社会上先后办过各种方便劳动群众及其子弟的学习场所,通过社会的大学校,使他们受到教育。b“社会即学校 “是指“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即学校通过与社会生活结合,一方面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动员学校的力量,帮助社
12、会进步,使学校真正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社会即学校“ 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和作用,对传统的学校观、教育观有所改变。“社会即学校“ ,还可以使被传统学校拒之门外的劳苦大众能够受到起码的教育,贯穿了普及民众教育的思想。“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 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对事是做,对己之长进是学,对人之影响是教。“教学做合一 “包含以下要点:a“教学做合一“要求“在劳力上劳心“;b“教学做合一 “是因为 “行是知之始“;e“教学做合一“要求
13、“有教先学“和“有学有教“ ;d“教学做合一 “是对注入式教学法的否定。(2)对生活教育理论的评价意义生活教育论是以“生活“ 为逻辑的起点和归宿,以 “生活“为中心和基础,以生活与教育的辩证关系为基本矛盾而展开的。生活教育要培养自觉追求真理,能为真理而献身的人;能为整个国家谋幸福,为整个人类谋利益的人;有道德的人;具有健康的体魄、劳动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团体自治的能力和改造社会的精神的人;具有创造精神的人,能为实现真理去创造,去探索,去奋斗的人。生活教育论成为陶行知实践普及教育和民主教育理想的重要理论和方法。局限性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把生活与教育混同,没有意识到生活与教育之间的区别
14、与内在联系,忽视了教育的特殊性。9 【正确答案】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1)知识观在知识观上,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建构主义强调,个体的知识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对事物的理解不仅取决于事物本身,事物感觉刺激本身并没有意义,意义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它同时取决于我们原来的知识经验背景。不同的人由于原有经验的不同,对同一种事物会有不同的理解。(2)学习观学习并不是简单的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
15、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学习者的这种知识建构过程具有三个重要特征: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3)教学观由于知识的动态性和相对性以及学习的建构过程,教学不再是传递客观而确定的现成知识,而是激发出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 ,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以促成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教学要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推理、分析、鉴别等高级的思维活动,同时给学生提供丰
16、富的信息资源、处理信息的工具以及适当的帮助和支持,促进他们进行自身建构意义以及解决问题的活动。10 【正确答案】 科尔伯格继承了皮亚杰的理论,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来研究道德发展问题,在 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包括三种水平六个阶段。(1)前习俗水平该水平的道德大约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低中年级阶段。该时期的特征是,儿童遵守规范,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主见,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与关心自身的利害。这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缺乏是非善恶观念,因为恐惧惩罚而避免违反道德,认为免受处罚的行为都是好的,遭到批评指责的事都是坏的。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行为的好
17、坏按行为的后果带来的赏罚来确定,得赏者是正确的,受罚者是错误的,没有主观的是非标准。对自己有利就好,对自己不利就是不好。(2)习俗水平该水平的道德出现在小学中年级以上,一直到青年、成年,这时期的特征是个人由于认识到团体的行为规范,进而接受并付之实践,这时期分为两个阶段: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个体按照人们所称“ 好孩子 ”的要求去做,以得到别人的赞许。如 “偷”不对,“ 互助”是对的。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服从团体规范,“ 尽本分 ”,要尊重法律权威,这时判断是非已有了法制观念,如他“偷”药是不对的。(3)后习俗水平这个阶段已经发展到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达到完全自律(自己支配)的境界。年龄上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2016 四川 师范大学 教育 硕士 EDM 综合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