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教学工作的方法、组织形式与评价)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教学工作的方法、组织形式与评价)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教学工作的方法、组织形式与评价)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4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学(教学工作的方法、组织形式与评价)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每小题 1分。以下每道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方法就是 ( )。 ( A)教学原则 ( B)教学方法 ( C)教学机制 ( D)教育体制 2 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是 ( )。 ( A)讲授法 ( B)谈话法 ( C)讨论法 ( D)读书指导法 3 教师向学生系统而全面地描 述事实,通过分析、论证来归纳和概括科学的结构的过程的教学方法是 ( )。 ( A)讲述 ( B)讲解 (
2、C)讲演 ( D)讲话 4 在上课前,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准备好谈话的问题和顺序以及如何从一个问题引出和过渡到另一个问题,这是哪种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 )。 ( A)演示法 ( B)练习法 ( C)讨论法 ( D)谈话法 5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这是 ( )。 ( A)参观法 ( B)讨论法 ( C)练习法 ( D)谈 话法 6 读书指导法属于 ( )的教学方法。 ( A)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 ( B)以直接感知为主 ( C)以实际训练为主 ( D)以引导探究为主 7 参观法属于 ( )教学方法。 ( A)以引导探究为主 ( B)
3、以直接感知为主 ( C)以实际训练为主 ( D)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 8 教师演示各种实物,运用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是 ( )。 ( A)实验法 ( B)演示法 ( C)参观法 ( D)实习作业法 9 教学方法的特点具有形象性、直观 性和真实性,指的是 ( )。 ( A)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 ( B)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 C)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 D)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10 通过练习、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巩固和完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方法,这是 ( )。 ( A)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 ( B)以直接感知为主
4、的教学方法 ( C)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 D)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11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与变化,探求事 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这是 ( )。 ( A)实验法 ( B)演示法 ( C)练习法 ( D)实习作业法 12 对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促进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都具有重要作用的教学方法是 ( )。 ( A)实验法 ( B)演示法 ( C)练习法 ( D)实习作业法 13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和研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是 ( )
5、。 ( A)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 ( B)以直接感知为主 的教学方法 ( C)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 D)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14 现代教学提倡以 ( )的观点为指导来选择和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 A)系统 ( B)整体 ( C)发展 ( D)变化 15 最早对班级授课制进行研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的是 ( )。 ( A)凯洛夫 ( B)赫尔巴特 ( C)夸美纽斯 ( D)杜威 16 提出了课的类型和结构的理论,使班级授课这个组织形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的著名教育家是 ( ) ( A)夸美纽斯 ( B)凯洛夫 ( C) 赫尔巴特 ( D)陶行知 17 我国采用班级
6、授课制最早始于 ( )。 ( A)唐代 ( B)民初 ( C)清末 ( D)新中国成立 18 教师以教年龄大的学生为主,而后由他们中的佼佼者 “导生 ”去教年幼的或学习差的学生,这是 ( )。 ( A)特朗普制 ( B)贝尔一兰喀斯特制 ( C)道尔顿制 ( D)文纳特卡制 19 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地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这是 ( )。 ( A)特朗普制 ( B)贝 尔一兰喀斯特制 ( C)道尔顿制 ( D)文纳特卡制 20 以重视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为显著特点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 ( A)道尔顿制 ( B)班级授
7、课制 ( C)贝尔一兰喀斯特制 ( D)分组教学 21 课程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按照学科,通过个别教学进行;一部分通过团体活动进行,这是 ( )。 ( A)分组教学 ( B)班级授课制 ( C)小队教学 ( D)文纳特卡制 22 分组教学最早出现于 ( )。 ( A) 19世纪初 ( B) 19 世纪中叶 ( C)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 D) 2O世纪中叶 23 特朗普制又称为 “灵活的课程表 ”,提出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统一的上课时间,以大约 ( )为计算课时的单位。 ( A) 20分钟 ( B) 30分钟 ( C) 45分钟 ( D) 60分钟 24 道尔顿制的创立者是 ( )
8、。 ( A)道尔顿 ( B)柏克赫斯特 ( C)贝尔 ( D)文纳特卡 25 试图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这是 ( )。 ( A)道尔顿制 ( B)班级授课制 ( C)特朗普制 ( D)文纳特卡制 26 ( )最显著的优点在于它比班级授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 A)分组教学 ( B)班级授课制 ( C)小队教学 ( D)文纳特卡制 27 采取两名或两名以上的教师合作施教,根据他们的能力和特长组成 “互补性 ”的结构,通过分工协作,在教学工作中分别承担不同的角色和任务,共同负责一个班或几个
9、平行班的教学工作,这是 ( )。 ( A)班级教学 ( B)分组教学 ( C)小队教学 ( D)合作教学 28 在班级教学中,学生群体的组 织形式有三种,即合作的、竞争的和不相干的,这是 ( )的观点。 ( A)班级教学理论 ( B)分组教学理论 ( C)小队教学理论 ( D)合作学习理论 29 当前,在我国和其他许多国家的教学实践中,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 A)班级教学 ( B)分组教学 ( C)小队教学 ( D)合作教学 30 把课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这是根据 ( )来划分。 ( A)教学方法 ( B)教学任务 ( C)教学效果 ( D)教学过程 31 一节课
10、包含哪些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 部分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这就是( )。 ( A)课的类 ( B)课的程序 ( C)课的结构 ( D)课的步骤 32 ( )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 A)备课 ( B)上课 ( C)布置作业 ( D)测验 33 教师钻研教材有一个深化的过程,一般要经过 “懂 ”、 “透 和 ( )三个阶段。 ( A) “明 ” ( B) “通 ” ( C) “练 ” ( D) “化 ” 34 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就是( )。 ( A)教学 过程 ( B)教学任务 ( C)教学形式 ( D)教学评价 35 教学
11、评价的结果,不仅可以为教师判定教学状况提供大量的反馈信息,而且也可以为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好坏优劣提供直接的反馈信息。这说明教学评价具有( )的功能。 ( A)诊断教学问题 ( B)提供反馈信息 ( C)调控教学方 ( D)检验教学效果 36 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指的是 ( )。 ( A)相对性评价 ( B)绝对性评价 ( C)诊断性评价 ( D)形成性评价 37 根据评 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的不同,可以分为 ( )和绝对性评价。 ( A)总结性评价 ( B)相对性评价 ( C)诊断性评价 ( D)形成性评价 38 通过所谓的摸底考试,从而查明学生
12、已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情况以及学习上的优缺点,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这实际上是 ( )。 ( A)客观性评价 ( B)整体性评价 ( C)诊断性评价 ( D)形成性评价 39 教学评价应在指出教师和学生的长处、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性意见,使被评价者能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前进,指的是 ( )。 ( A)客观性原则 ( B)发展性原则 ( C)整体性原则 ( D)指导性原则 40 具有甄选性强的特点,因而可以作为选拔人才、分类排队的依据,这是 ( )的特点。 ( A)相对性评价 ( B)绝对性评价 ( C)形成性评价 ( D)诊断性评价 二、填空题 每小题 1分。请在下列各题的空白处填入合
13、适的答案。 41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方法。 42 在教学工作中,根据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和 的特点,可以把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以语 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和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43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 。 44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讲授法可以分为讲述、讲解和 三种。 45 是教师向学生对概念、原理、规律、公式等进行解释和论证的过程。 46 谈话法又叫 ,是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问答
14、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47 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谈话,都应设计不 同类型的问题,开展不同形式的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发挥谈话法作用的关键所在。 48 讨论法是学生在 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49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 来获得知识、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方法。 50 读书指导法主要包括指导学生预习、复习、 、自学教材。 51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通过对实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和 等,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52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 法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和 。 53
15、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演示法和 。 54 能够打破课堂和教科书的束缚,使教学与实际生活、生产密切地联系起来,扩大学生的视野,在接触社会中受到教育。 55 以 ,是指通过练习、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巩固和完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方法。 56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和 。 57 练习法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 的方法。 58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 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与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59 对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促进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劳动观
16、点和劳动技能,都具有重要作用。 60 以 ,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和研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61 发现教学、探究教学和 都属于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62 教学组织形式主要研究教师是如何把学生组织起来进行教学活动、如何分配教学时间、 等问题。 63 在教 学活动中,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方法的运用、课程的开设等,都必须凭借和运用一定的 一来落实。 64 在古代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被统治阶级垄断,受教育的人数不多,学校教育普遍采用 形式。 65 德国教育家 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理论 (即明了、联想、系统、方
17、法 ),班级授课得以进一步完善而基本定型。 66 我国采用班级授课。始于清代同治元年 (1862年 )于北京开办的 。 67 贝尔 -兰喀斯特制又称为 ,产生于 18世纪末 19世纪初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工业过渡的时 期,其创始人是英国一位名叫贝尔的牧师和一位名叫兰喀斯特的教师。 68 道尔顿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重视学生的 ,在良好的条件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 69 贝尔一兰喀斯特制仍然以班级为基础,但教师并不是直接面向全班学生,而只是面向一部分学生 “”。 70 在文纳特卡制中,课程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按照学科进行,通过个别教学进行;另一部分通过 进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在职 教育 硕士 教育学 教学工作 方法 组织形式 评价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