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07 T 075-200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程.pdf
《DB1307 T 075-200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307 T 075-200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程.pdf(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PB河j匕省张家口市地方标准DB1307/TO75-200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程2002-11-13发布2002-11-13实施张家口市质嗜誉技术监督局舫DB 130仇门075-002前 灬曰 贡本标准由张家口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张家口市水务局、琢鹿县水务局、琢鹿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同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曲毅、祁海宁、朱文、王育新、王立志。DB 1307/T075-200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程1 9 M本标准规定了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分类,适应条件和具体做法。本标准适用于我市的水蚀与风蚀治理。2规 ,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
2、引用文件,其随后所育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稗,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6453.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厅16453.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GB/T16453.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GB/T16453.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GB1T16453.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GB/T16453.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崩岗治理技术3本规定3. 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在水土流失区,选用农、林、牧
3、、水利等综合措施,如修筑梯田,实行等高耕作,带状种植,进行造林、植草,以及修建谷坊、塘坝等治理措施,借以涵蓄水源,减少地表径流巩固上壤表层,防止土壤侵蚀的工作。3. 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的分类I1)B1307厅075-20023. 2. 1第一类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应用工程原理达到保持水土,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防治水土流失危害而修筑的各项工程,包括坡面工程:主要有梯田、截水沟、水窖等。沟道工程:主要有谷坊、淤地坝、沟头防护、塘坝等。蓄水引水工程:主要有蓄水池、引洪漫地等。3.2.2第二类水上保持植物措施。通过造林、种草、抚育管理和封禁治理,达到增加地面植物覆被、涵养水源、保持水上的治理措施。3.
4、 2. 3第三类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在坡耕地上,采用改变坡面微小地形,增加地面糙率,增加植物被覆,增加土壤抗蚀性能,以保水保土,减轻土壤侵蚀,提高作物产量的耕作方法。包括:等高耕作,等高带状间作,粮草轮作,留茬播种等。4一类水土保持工程措施4. 1坡面工程4. 1. 1梯田4. 1. 1. 1梯田布设4. 1. 1. 1. 1应根据规划确定梯田数量4. 1. 1. 1. 2梯田位置应距村近,土质好,坡度缓(250 ),交通方便,近水源。4. 1. 1. 1. 3沿等高线布设,大弯就势,小弯取直。4. 1. 1. 1. 4梯田地段连片集中,田、路、渠、林结合。4. 1. 1. 1. 5应考虑梯田防
5、冲措施。4. 1. 1. 2梯田类型的选用4. 1. 1. 2. 1对坡耕地土层深厚,当地劳力充裕的地区尽可能一次修成水平2DB了307/T075-2002梯田。4. 1. 1.2.2在坡耕地土层较薄或当地劳力较少的地方,可以选修坡式梯田,经逐年向下翻土耕作,减缓田面坡度,逐步变成水平梯田。4.1.1.2.3在地多人少,劳力缺乏,同时年降雨量较少,耕地坡度在15 -20的地方,可以采用隔坡梯田,平台部分种庄稼,斜坡部分种牧草;暴雨中利用斜坡部分地表径流增加平台部分上壤水分。4. 1. 1. 2. 4一般土质丘陵和源台地区修土坎梯田,在土石山区或石质山区,坡耕地中夹杂大量石块、石砾的修梯田时,结
6、合处理地中石块、石砾,就地取材修成石坎梯田。4. 1. 1. 3梯田设计4. 1. 1. 3. 1水平梯田设计4. 1. 1. 3.王. 1断面设计田坎高度H=BxS切e,(1)原坡面斜宽fax=HCos 0 . (2)、几了、了、,了Qd卩口J产1、了资、了叮、田坎占地宽b二Hctg a 田面毛宽Bm=Hctg0田坎高度H二Bmtan 0,田面净宽B=Bm-b二H (ctg 0-ctg a) 一(6)式中:a一梯田田坎坡度(), a二700-750。一原地面坡度(0), 0=3。一2504. 1. 1. 3. 1. 2水平梯田规格a)田面水平DB 1307/!“075-002b)田面宽度应考
7、虑作物需要,坡度为3-15”时田面宽不小于8米;坡度为15。25。时,田而宽度不小于4米。)需有从坡脚到坡项,从村庄到田间的道路。路面一般宽2,3米,比降不超过15%。在地面坡度超过153的地方,道路采用“S形,盘绕而上,减小路面最大比降。d)地边埂高度应能栏蓄设计频率暴雨,超标准暴雨应设排水沟、溢水口排出田面。一般地边埂高度不小于0.35米,顶宽大于0.3米,内坡1: 1.5,外坡为I:1,埂顶水平。e)每隔305。米加筑一道横档,其高度略低于地边埂。f)田坎坚固稳定,干容重不低于1.4七/m3 0S)有灌溉要求时,田面纵坡为1/5001/30004. 1. 1. 3. 24 . 1 . 1
8、 . 3 . 2 .石坎梯田设计1 oT面设计石坎高度H=Btan卜,(7)田面净宽B二2 (T-h) ctg A .一(8)式中:T一土层厚度,Iffh一挖方处保留的土层厚度,h;:-:0.5m。一原地面坡度(。)4. 1. 1. 3.2. 2石坎梯田规格a)田面水平,净宽不小于4.5米,坎高1一5米,外坡1: 0.2,内坡垂直。坎顶宽。.3一。.4米,并应高出田面。.2一。.3米。b)石坎梯田过沟应封沟打坝,使沟台地和梯田连片。DB 13071丁075-0024. 1. 1. 3. 3坡式梯田设计3. 3. 1断面设计地埂高度及间距应能全部拦蓄设计频率暴雨的地面径流,来水量可按式(9)计算
9、,地埂间距应按水平梯田要求设计。W- 10F. R. K : (9)式中:W一来水量,mF一一集水面积,hrnR一设计频率u-6h最大降雨深,m。一般采用10年1遇3-6最大降雨K一径流系数,采用当地经验值4. 1. 1. 3. 3. 2式梯田规格a)地埂高度0.5米,顶宽。.35一。.5米,外坡45。一75“,内坡450,b)地埂间距应按耕地坡度、土层厚度及水平梯田规划要求确定。4. 1. 1. 4梯田施14. 1. 1. 4. 1梯田定线在规划确定为梯田区的坡面正中从上到下划一中轴线,再在中轴线上根据设计的田面斜宽B:划出各台梯田的B:基点,从各台梯田的B:基点出发,向左右两端测出其等高线
10、即为各台梯田的施工线。4. 1. 1. 4. 2田坎施工必须清基,分层夯实。4. 1. 1. 4. 3田面平整应就近运土,里切外垫,下切上垫相结合,因地制宜选用人工或机械修筑。田面填方要求上虚下实,并预留一定的沉陷高度。4. 1. 1. 4. 4防止生土裸露,表上还原0.2米以上。表土处理可视具体条件5DB 1307八075-2002选用中间堆置法、逐行置换法、逐台下移法。4. 1. 1. 4.5石坎清基深度。5-0.8米,底宽U. 一1.5米,应挖成外高内低的浅槽。砌石坎应与拣明石挖暗石相结合进行,底石放稳,大石砌下,小石砌上,嵌石咬紧,石缝错开,分层砌筑,不留孔隙,防止鼓凹,侧坡要均匀。石
11、坎过沟,坎子按等高线方向砌成弓形。弓顶向上并应留0.5-1米宽排水口,砌成跌水。保护石坎。田面平整前应将表面小石块拣净并放在坎子内侧。4. 1. 1. 5梯田管理4. 1. 1.5. 1每年汛后和每次较大暴雨后,要对梯田区检查,发现田坎(田埂)有缺口、穿洞等损毁现象及时进行修补。4. 1. 1. 5. 2坡式梯田的田埂,应随埂后泥沙淤积情况,每年从田埂下方取土,加高田埂,保证设计的拦蓄量。4. 1. 1. 5. 3梯田修平后,应在挖方部位深耕30厘米左右,同时多施有机肥,促进生土熟化。4. 1二1.5. 4新修水平梯田,第一年应选种能适应生上的作物,如豆类和马铃薯等。或种一季绿肥作物与豆科牧草
12、。4. 1. 1. 5. 5根据田面宽度、田坎高度与坡度,分别选种经济价值高、对田面作物影响小的树种、草种,发展田坎经济。4. 1. 2截水沟4. 1. 2. 1截水沟布设4. 1. 2. 1. 1当坡面下部是梯田或林草,上部是坡耕地或荒坡时,应在其交界处布设截水沟,当无措施坡面太长,应在此坡面增设几道截水沟。水平沟间距根据地面坡度、土质和暴雨径流情况,通过计算确定。6DD 1307/7Y, 175-20024. 1.2截水沟应按等高线布设,沟中每隔5一拍米修一高20-30厘米的小上墙,防止冲刷。4. 1.2. 1. 3截水沟可与鱼鳞坑相间配合布设。4. 1. 2. 2截水沟设计4. 1. 2
13、. 2. 1防御暴雨标准,按10年一遇24n最大降雨量。4. 1. 2.2.2断面尺寸:沟深U. 5一飞米沟底宽0. 4-0.8米,沟口宽0.8-1. 2米;土埂高0.4-0.7米,埂顶宽0.3-0. 5米,埂底宽1.2-1.5米。4. 1. G. 21. 3截水沟的间距和断面大小,应以保证设计频率暴雨径流不致引起上壤流失为原则。4. 1. 2. 2. 4设计公式单位长度来水量W二d1RKL (10)截水沟最大水平间距L二(V12/人2CKI)COS 0 (11)式中:di一一土壤透水缩减系数,dl=0.8-1.0R一设计频率241,最大降雨量,mmK一径流系数Vi-一临界冲刷系数,m/s;采
14、用当地经验值入一流速系数,人二1-2C一谢才系数,T一降雨强度,mm/min0 -一地面坡度,(“)4. 1.2f)截水沟的施工4. 1. 2. 3. 1测定基线,进行施工放样gBI3071丁075-20024. 1. 2. 3. 2清理土埂基础4. 1. 2. 3. 3按设计断面尺寸挖沟,在沟下方筑埂,层层夯实,截水沟必须从上到下沿坡面一次修成。4. 1. 2. 4截水沟的管理4. 1. 2. 4.4. 1. 2. 4. 2暴雨前后应作好检查补修,及时清沟护埂,保持沟埂完整。沟埂外坡可种植灌太护埂。4. 1. 3水窖4. 1. 3. 1水窖布施4. 1. 3. 1. 1应有充分的水源,力求用
15、水方便。4. 1. 3. 1. 2窖址要远离沟边至少2枷以上,不宜修在大树旁。窖址处应有深厚坚实土层,石质山区宜选在无山洪危害的沟道两侧的不透水基岩中。4. 1. 3. 1. 3水窖分井式水窖和窑式水窖两类。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多选井式水窖,单窖容量30-50m34. 1. 3. 2井式水窖设计4. 1. 3. 2. 1窖休由窖筒、旱窖、水窖三部分组成。窖筒(上接地面窖口,供取水用);直径。.6一。. 7m,深1. 5-2m0旱窖(不蓄水部分)上部与窖筒相连,深2一3米。直径向下逐步放大,到散盘处直径3一米。水窖(蓄水部分)r* 3-5米,从散盘处向下,直径逐步缩小,到底部直径2-3米。4. 1
16、. 3. 2. 2地面建筑物由窖口、沉沙池、进水管三部分组成。窖口:直径0. 6一习.7米用砖或石砌成,高出地面0. 3-0.5米。8DB1307厅075-002沉沙池:位于来水方向路旁,距窖Ca 4-6米。池体呈矩形,长2-3米,宽1-2米,深1. (J-1.5米。四周坡比1; 1进水管:圆形,直径0. 2一以).3米,在沉沙池底向上约2/3处,以1:1坡度向下与旱水窖相连。4. 1. 3. 3水窖施工4. 1. 3. 3. 1井式水窖开挖,从窖口开始,按照各部设计尺寸垂直向下挖,在窖口处吊一中心线,每向下挖深1米,校核一次直径。挖好的窖壁要平顺光滑,对需用胶泥防渗的水窖,还需在窖壁开挖呈“
17、品”字形分布的码眼,供钉胶泥用。4. 1. :3. 3. 2 x壁 1必须作好防渗层,可根据具体条件选用红胶泥泥窖法或水泥、白灰沙浆泥窖法。4. 1. 3. 3. 3防渗层表面应涂以防渗剂(黑矾水,a石粉)。4. 1. 3. 4水窖的管理4. 1. 3. 4. 1水窖修成后应及时放入适当水量,正式蓄水取水时,不能将水取尽并经常加盖保持窖内湿度,防止窖壁窖底干涸裂缝。4. 1. 3. 4. 2暴雨中收集地表径流时,应有专人现场看管,窖中水位不能超过设计的蓄水高度,防止旱窖蓄水泡塌。4. 1. 4其它坡面工程的标准可参照GB/T1645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执行。4. 2沟道工程42. 1谷坊
18、4二2 . 1 . 1谷坊布设一DB13071丁075-20024. d2 . 1 1. 1谷坊工程必须在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中,与沟头防护、P地坝等沟壑治理措施互相配合,以收到共同控制沟壑侵蚀的效果。4.2 1. 1. 2谷坊工程主要修建在底比降较大(5%-10或更大),沟底下切剧烈发展的沟段。其主要任务是巩固并抬高沟床,制止沟底下切,同时也稳定沟坡,制止沟岸扩张。4. 2. 1. 1.3谷坊工程在制止沟蚀的同时,应利用沟中水土资源,发展林果牧生产和小型水利,作到除害与兴利并举。4. 2. 1. 1. 4谷坊一般布设在支毛沟中地质条件好,工程量小,拦蓄径流泥沙多,工程材料充足的地
19、方。4. 2. 1. 2谷坊设计4. 2. 1. 2. 1谷坊工程的防御标准为10-20年一遇3-6h最大暴雨。谷坊间距计算: L二H/ (i-il) . . .一(12)式中:L一谷坊间距,mH一谷坊底到溢水口底高度,m工一原沟床比降,工一谷坊淤满后的比降,不同淤积物资,淤满后形成的不冲比降见表10表1:淤积物粗沙(夹石砾)粘土粘壤土沙土1. 0 0 . 8 0. 54. 2. 1. 2. 2谷坊高度可根据不同的建筑材料选用表2经验值。对不透水性谷坊,必须在设计高度上加0.25-0.5米的安全超高。土石谷坊断面一般为梯DBI3071TO75-2002形,可参照表2拟定尺寸。表2谷坊类别断面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307T0752002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技术规程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