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毫米的认识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毫米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 三 单元的第一节课。学生已经认识了厘米、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本节课是继续学习长度单位毫米。教材中的例 1采取让学生估计、测量、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明确毫米产生的意义,然后利用学生尺让学生认识毫米,理解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并通过 一些“好又多、易初莲花、海王星辰”等会员卡 帮助学生建立 1毫米的长度观念。做一做和实际测量等活动进一步巩固深化了这部分内容。学习好本课的内容是以后学习长度单位、估测和实际测量的重要基础。 学情分析 每 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和一定的文化感受,从而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知
2、识基础,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对于本节课学生并不陌生,从知识角度方面来讲有厘米、米的认识做基础,从经验角度来讲在每个学生的尺上都有毫米的刻度。可以说对此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在学习程中尽可能多地经历数学交流的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感受别人获取知识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 教学 目标: 1、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 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厘米、毫米单位之间的关 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会用毫米做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4、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初步的
3、估算能力、应用意识 。 教学重点: 建立 1毫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 ; 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 教学难点: 体验 1毫米的 实际长度, 会用毫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课前小研究、尺子、会员卡、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 1)量一量。 在二年级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和厘米) 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 1米有多长? 1厘米有多长吗? 如果我 们要量课室的长我们就要用到“米”作单位,如果要量课本的长我们就要用到“厘米”作单位,那好上次布置小朋友量书本的长度,请小朋友来汇报一下,课本长大约是( ) -( )厘米,宽大约是( ) -( )厘米,厚大约是( ) -(
4、)厘米。 ( 2)师小结: 我们发现数学书的长、宽、厚都不是整厘米数, 实际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小物体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数,为了比较准确的测量它,我们就要学习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毫米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汇报课前小研究。 1、小组 交流。 2、个别展示。 3、师小结:看来小朋友真棒!知道了“毫米”这么多知识,老师实在佩服大家!现在梁老师抽一些知识来讲,看看大家是否真得学懂了。 ( 二 )认识毫米,感知 1毫米的长度 1、 请拿出尺子, 你能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到毫米吗?试一试,找到后指给同桌看。 2、指名到投影上来找毫米。(师放大尺子) 生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毫米 认识 教学 设计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