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发病机制.ppt
《肝癌的发病机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癌的发病机制.ppt(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肝癌的发病机制,一 总述,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胃、食道而居第三位。在我国每年约有11万人死于肝癌,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 45%。研究表明原发性肝癌的预后比较差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特异的早期诊断指标和治疗手段,而研究肝癌的发病机理有助于提高肝癌的早期诊断 率,指导肝癌的正确治疗。,综合国内外研究结果,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食物被黄曲霉素(AFB)污染、家族遗传因素、饮水污染、吸烟、饮酒等因素有关。原发性肝癌是多因素长期暴露的综合结果,肝炎病史、乙肝病毒感染、丙肝病毒感染、肝癌家族史等因素起强烈作用。,二 分 述,肝癌的发病的原因: 1 癌症
2、发生的分子机理 2 引起肝癌发生的多种因素,1 分子机理,2 引起肝癌发生的多种因素,(1)黄曲霉毒素(AFB)的作用 (2)调节性T细胞与CD8T细胞与肝癌的发生 (3)HCV与肝癌发病的关系 (4)HBVx及COX-2的作用 (5)抑癌基因 p53的作用 (6)抑癌基因Tg737的作用 (7)TGFB1/Smads信号转导通路 (8)胞嘧啶脱氨酶ApOBEC3s在肝细胞肝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1)黄曲霉毒素(AFB)的作用,(2)调节性T细胞与CD8T细胞,调节性 T 细胞广泛存在于人体血液和组织器官中,是一类发挥免疫抑制功能的免疫细胞,在维持人体自身免疫稳定和调节免疫应答过程中起着关键作
3、用;而人体中CD8T 淋巴细胞能够发挥有效的抗癌功能,在控制癌症发生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临床实验研究证实病人体内异常增加的调节性 T细胞可以与自身的 CD8T淋巴细胞直接接触,从而破坏CD8T淋巴细胞,使之失去有效的抗肿瘤效应,从而促进了肝癌细胞的恶性增殖。该成果还为肝癌的免疫细胞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3)HCV与肝癌发病的关系,随着分子生物学与流行病学的发展,国内外研究已证实丙型肝炎是肝细胞肝癌(Hapatitis C carcinoma,HCC)的重要病因。目前研究HCV感染后,首先造成肝细胞损伤,引起病程慢性化,最后导致肝组织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肝细胞损伤包括: HCV直接杀
4、伤作用 宿主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 细胞调亡,最近有研究发现HCV NS3蛋白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HCV NS3蛋白抑制活性caspase3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调亡,提示HCV NS3可能通过抑制细胞调亡促使肿瘤形成。,(4)HBVx及COX-2的作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epatitisB virusX protein, HBVx)是一个重要的诱癌因素, 环氧化物酶-2(COX-2)在结肠癌、胰腺癌、食管癌、胃癌和相应癌前病变中均有较高表达。HBVx可以通过信号传导激活下游COX-2表达,而COX-2高表达又可以促进癌变的发生。可以认COX-2与HCC病情进展有关,随着HCC的发展,肿瘤基因在
5、突变过程中可能将整合于HCC肿瘤细胞基因中的HBVx基因部分或全部丢失而丧失表达。实验初步发现HBVx可以通过下游因子调节COX-2的表达参与HCC发病过程。,(5)抑癌基因 p53,肝癌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 涉及了一系列基因和细胞因子。同时表明肝癌的发病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HBV 和 AFB1 是两个非常重要的致癌因子,他们可通过激活癌基因或使抑癌基因失活而发挥作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因为 p53,p53 249 编码子的突变在肝癌发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p53 249 编码子的突变可使 p53 功能丧失,同时也可使与p53相关的信号传导路径发生改变,并与其他因子共同作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肝癌 发病 机制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