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诗看古代交通.doc
《从古诗看古代交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古诗看古代交通.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八年级下册主题探究学习:从古诗看古代交通 主题探究学习:从古诗看古代交通 教学要求: 初步了解和体验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掌握收集、分析、归纳信息的方法和步骤,学习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查找资料。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运用语文、历史、地理等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探求、了解古代诗歌里所沉淀的古代社会、文化、人任知识。培养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的意识、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 教学内容: 一、探究准备 1.从诗歌中了解古 代交通状况。 2.了解古代交通工具的情况。 3.从古代赠别诗中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阅读材料 1.蜀道难:李
2、白在诗中描绘了古代的道路 栈道。栈道又名阁道,是古代人为了生活及战争的需要而修建的。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三十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可见当时的交通是多么的不方便。 2.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骊山,林木葱茏,花草繁茂,宫殿楼阁耸立其间,宛如团团锦绣。山顶上那座雄伟壮观的行宫,忽然一道接着一道缓缓地打开了。宫外,一名专使骑着驿 马风驰电掣般疾奔而来,身后扬起一团团红尘;宫内,妃子嫣然而笑了。新唐书 杨贵妃传: “ 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 从这首诗来看,唐代使用的交通工具有马,其交通设施是驿站。民
3、间通信主要靠专使骑着驿马,一站一站送达。 3.送元二使安西: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从汉代以来,阳关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 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 “ 西出阳关 ” ,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古代陆路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见难,所以送行就成了人们表达深情厚谊的一种形式,也成了诗人
4、们争相歌咏的题材。 4.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晁监(衡),即阿倍仲麻吕,随遣唐使入唐。仕于唐,并受玄宗皇帝重用。与李白,王维等交往颇深。 753 年,回国途中,遇狂风暴雨阻挡,重返唐,死于长安。虽然唐代造船和航海 技术的巨大进步(如船体比前加大,结构更加坚固,指南针、牵星术、航海图以及季风助航普遍应用),航海活动进人了繁荣时期,但海上的风浪还是阻挡了晁监回国的路。 三、推荐网址 1. http/ 2. http/ 3. http/ 四、探究活动 1.围绕三个方面,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第 1 组负责了解古代交通状况;第 2 组负责了 解古代交通工具的情况;第3 组负责从古代赠别诗中体会诗人的情感。
5、 2.温习以前所学过的古诗中有关交通的内容,搜集阅读材料中有关古代交通的信息以及涉及古代交通的诗歌。 3.采取讨论的方式,对古代产生众多的送别诗进行探索。 4.每组组长在班上进行专题发言。 5.将探究的成果写成小论文,与同学、老师交流。 五、有关资料 1.古代交通事业发展的历程。 先秦时期我国古代交通初具规模,陆路修筑许多通行战车的道路,沿途设有驿站,水陆交通不仅利用黄河、长江天然水道,而且相继开凿了胥河、邗沟、鸿沟等人工运 河。 秦汉时期水陆交通形成全国网络,秦统一中国后,颁布 “ 车同轨 ” 的法令,并建成遍及全国的驰道。挖掘灵渠,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起来,汉朝开辟了汉帝国和罗马帝国的
6、海上航线。 隋唐时期,古代交通进入高峰时期,唐都长安成为国内外交通枢纽和中心,构成了以长安为中心的遍及全国的驿路系统。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和沟通海上贸易的海上 “ 丝绸之路 ” 使水陆交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宋元时期,古代交通进入鼎盛时期,宋朝将指南针应用到海船上,航海技术大大提高。元朝继续开挖运河。京杭运河全线通航。大都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交通中心。 明清时期,我国古代交通由盛而衰。明代出现造船高蜂,郑和七下西洋,把我国古代航海活动推向顶峰。不久以后明清两朝相继实行了海禁,航海事业从此一蹶不振。 2.中国古代出行交通素描 我国古代的出行交通工具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先民们为了出行方便,就已经学会了
7、制造和利用代步工具了。传说黄帝之时,曾 “ 刳木为舟 ” ,即用一个大原木从中剖开制独木小舟以济深行远。 传说,中国最早的的车子是由夏代的车正奚仲发明创造的。从史记 夏本纪所记的大禹治水 “ 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辇 ” 的记载可见,夏 代之时已经出现了适应于不同用途的交通工具。 据古代文献记载,商族的先公相土作乘马,王亥作服牛,即训练牛马等家畜以驾辕驱车。到商汤之时,已将马车作为战车用于征伐阵战,商汤正是凭借着这一先进于夏王朝的坚船利炮, “ 革车三百乘 ” ,一举打败了夏桀王,而建立了商王朝。从甲骨文内容来看,除了用于征战以外,商代的车子也用于商王及贵族们的出行和田猎。从商代
8、晚期殷墟遗址已经发现了的车马坑来看,车子已有复杂的构造和精美的装饰,当时已由发达的车马制造业。从甲骨文“ 舟 ” 字等字形来看,商代已经出现了木板船,木板船的出现,是我国古代水 上交通工具发展史的一大进步。 道路 径、途、道、路、阡、陌。 3.古代主要的交通工具 车、马、牛、舟、船、轿。 4.涉及交通和交通工具的古诗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晋 陶渊明饮酒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唐 王湾次北固山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元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唐 李白渡荆门送别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 古代 交通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