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435-2007 鲜食杏无公害生产综合技术.pdf
《DB11 T 435-2007 鲜食杏无公害生产综合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1 T 435-2007 鲜食杏无公害生产综合技术.pdf(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DB11/T 4352007 鲜食杏无公害生产综合技术 Comprehensive technique of apricot nuisanceless production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 ICS 65.020.20 B 31 备案号:20154-2007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2007-03-15实施 2007-01-11发布 DB11/T 4352007 I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鲜食杏产地环境条件. 2 5 苗木生产. 3 6 杏园建立. 7 7 栽培管理技术. 9 8 病虫害防治. 11 9 采收
2、 12 10 果品分级、包装和贮运. 13 附 录 A 14 附 录 B 15 附 录 C 19 附 录 D 20 DB11/T 4352007 II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B、C、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果林分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王玉柱、张瑞、孙浩元、方建辉、杨丽、付占芳、张俊环、李松涛。 DB11/T 4352007 1 鲜食杏无公害生产综合技术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鲜食杏生产基地环境质量要求,育苗、杏园建立和管理、杏果包装、运输、贮 藏
3、等技术要求及杏果实外观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无公害鲜食杏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285-19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8407.2-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 NY/T 496-2002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 696-200
4、3 鲜杏 NY 5112-2005 无公害食品 落叶核果类果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199号(2002年5月24日)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杏产地 producing area of apricot 具有一定面积和生产能力的杏栽培地域。 3.2 环境条件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影响杏生长、发育和果品质量的空气、灌溉水和土壤等自然条件。 3.3 临界温度 critical temperature 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环境温度的上限或下限。 3.4 主栽品种 leading variety 是建园前规划确定的主要栽植品种。 3.5
5、 授粉树 pollenizer 建园时选用的与主栽品种花期一致、花粉量大、授粉亲合力强的品种,以一定的比例同主栽品种栽 植在同一果园中。 3.6 定干 leader branch cutting 栽植后在确定部位剪截杏苗,叫定干;从地面至剪截部位的高度,为定干高度。 DB11/T 4352007 2 3.7 采收成熟度 maturity degree suitable for harvest 果实达到正常的基本大小,果实底色发生变化,耐贮运,经贮藏后可食用。适宜外运远销。 3.8 鲜食成熟度 maturity degree suitable for fresh marketing 果实具有品种
6、成熟的基本特征。适宜鲜销。 3.9 生理成熟度 fully ripening 果实完全成熟。只能供自采自食。 3.10 果锈 fruit rust 果皮上覆盖的锈状木栓化物质。 3.11 果面缺陷 fruit disfigurement 自然或人为因素对果实表皮造成的损伤。 3.12 碰压伤 transit injury 果实因碰撞或受压造成的人为损伤。轻微碰压伤指伤处果皮未破,伤面轻微凹陷,变色不明显,无 汁液外溢。 3.13 药害 insecticide burn 喷洒农药在果面上残留的药斑及其引起的损伤。轻微药害指点粒细小、稀疏的斑点和不明显的网状 薄层。 3.14 苗龄 seedlin
7、g age 苗木的年龄。以经历一个年生长周期作为一个苗龄单位。 3.15 苗高 seedling height 自苗干基部土痕处至苗顶端的高度。 3.16 苗粗 seedling diameter 嫁接苗接口以上5cm处的直径。 3.17 主根长度 length of principle root 由根颈向下垂直生长的根的长度。 3.18 砧木苗 tree stock 由种子或营养繁殖培育的苗木,为嫁接苗提供砧木。 3.19 嫁接苗 grafting seedling 由接穗嫁接在砧木上形成的苗木。 4 鲜食杏产地环境条件 4.1 产地选择 DB11/T 4352007 3 按 GB/T 18
8、407.2 规定执行。应选择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4.2 产地空气环境质量 无公害杏的产地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无公害杏的产地环境空气质量要求 浓度限值 指标 日平均 1 小时平均 总悬浮颗粒物(标准状态)(mgm 3 ) 0.30 二氧化硫(mgm 3 ) 0.15 0.50 二氧化氮(mgm 3 ) 0.12 0.24 氟化物(标准状态)(gm 3 ) 7 20 注:日平均指任何一日的平均浓度;1小时平均指任何一小时的平均浓度 4.3 产地农田灌溉水质量 无公害杏产地农田灌溉水质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无公害杏的灌溉水质量要求 指标 指标值 指
9、标 指标值 指标 指标值 pH 5.5-8.5 石油类 10 总铅 0.1 氰化物 0.5 总汞 0.001 总镉 0.005 氟化物 3.0 总砷 0.1 六价铬 0.1 注:pH无单位,其余8项指标的单位均为mgL 4.4 产地土壤环境质量 无公害杏产地土壤质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无公害杏土壤中各项污染物的含量限值 含量限值 项 目 pH6.5 pH6.5-7.5 pH7.5 总镉,mg/kg 0.30 0.30 0.60 总汞,mg/kg 0.30 0.50 1.0 总砷,mg/kg 40 30 25 总铅,mg/kg 250 300 350 总铬,mg/kg 150 200 25
10、0 总铜,mg/kg 150 200 200 注:重金属(铬主要为三价)和砷均按元素量计,适用于阳离子交换量 5 cmol(+)的土样,若5 cmol(+)/kg,其 标准值为表内数值的半数。 5 苗木生产 5.1 苗圃建立 5.1.1 苗圃地选择 选择背风,向阳,地下水位1.5 m以下,排灌条件良好,土壤pH值6-8、肥力较高的壤土、沙壤土或 轻质粘壤土作为苗圃地。前茬种植过核果类果树的地块不应选作苗圃。 5.1.2 苗圃整地 播种前苗圃地要进行深翻熟化,耕翻30 cm深左右为宜。耕后及时耙磨保墒。深翻前每667 m 2 施有 机肥2000 kg-3000 kg左右, 将有机肥撒施, 然后将
11、肥料翻入土中并及时耙平保墒, 整地后, 按宽1.2 m, 长 10 m-15 m做畦。 5.1.3 苗圃规划 DB11/T 4352007 4 苗圃应包括母本园、采穗圃和繁殖区三部分。按规划设计出的各区、小畦,要统一编号,对各区、 畦内的品种要认真登记,建档,做到各类苗木准确无误。道路、房舍、排灌系统等设施应本着方便管理, 节省开支,少占土地的原则安排。 5.2 砧木苗培育 5.2.1 砧木种子的选择、采集和保存 5.2.1.1 砧木种子的选择 主要采用普通杏、西伯利亚杏和辽杏的种子培育砧木。 5.2.1.2 种子的采集和保存 采集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在母株上充分成熟的种子繁殖砧木。若选西伯利
12、亚杏为种子,应在果实 充分成熟果肉自然开裂后,采集果实及时剥去果肉,洗净核面的残存果肉和汁液。剥离的种子摊放在阴 凉通风处晾干。晾干后的种子存放在冷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内保存。种子本身的含水量以20%左 右为宜。 5.2.2 种子处理和催芽 5.2.2.1 种子处理 5.2.2.1.1 层积处理法 在播种的前一年11月下旬土壤结冻前,选择通风、背阴、不容易积水的地方挖沙藏沟。沟宽100 cm, 沟深80 cm -50 cm,沟长视种子量而定。挖好沙藏沟后,先在沟底铺一层10 cm厚的湿沙。种核在层积处 理前用清水浸泡3 d -4 d,然后将种核与湿沙按1: 3-5的比例拌好,沙的湿度以手捏
13、成团,但无水滴,松 手后又散开为度。将拌好的沙和种核铺在沟内,一直铺到离地面10 cm处,上面用湿沙铺平。然后再用 土培成高出地面20 cm的土堆,以防雨雪流入。可在沙藏沟四周围设铁丝网或投以鼠药预防鼠害。沙藏 沟内每隔50 cm设置一个草把,高出地面20 cm左右。层积温度在1-5 范围内,一般层积时间80 d-100d 即可。 5.2.2.1.2 堆放法 将种子在清水里浸泡3d左右,然后采取1:3-5的比例与湿沙(沙的湿度同5.2.1.1)拌均匀,堆放在背 阴不积水处,早春往种子堆上洒水以免过于干燥,解冻后翻倒1次,见有75%种核裂嘴后可播种。 5.2.2.2 种子催芽 在播种前20 d左
14、右, 将种子用80 水浸5 min, 其间不断搅动。 然后捞出种子, 放入凉水中浸泡1-2d, 每天换水1-2次。捞出后堆放在温暖潮湿处催芽,经15d左右种核即可裂开。 5.2.3 播种 5.2.3.1 播种时间 5.2.3.1.1 秋播 播种前把种核在清水中浸泡3 d -5 d,然后播种。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土壤上冻前播种均可。 5.2.3.1.2 春播 在3月中下旬土壤刚刚化冻后播种。春播的种子应经过层积或催芽处理。 5.2.3.2 播种方法 5.2.3.2.1 点播 在畦内沿行每隔5 cm-7 cm点播1粒发芽的种子。畦内行距可采用宽窄行(60 cm/30 cm),或行距均 为60 c
15、m,点播深度3 cm-5 cm,播后灌水。 5.2.3.2.2 条播 沿行向开3-5 cm深度的沟,然后撒入种子。种子距离5 cm左右,播种后覆土踏实。出苗前不要灌水。 一般每667 m 2 用种25 kg-50 kg。春播的苗圃可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以提高地温和保墒。 5.2.4 砧木苗的管理 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松土,当苗高5 cm-10 cm时,应用1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和200倍液硫酸铜等 防治幼苗立枯病及根腐病。 对缺苗地段要及时从过密地段间苗补植, 株距5 cm左右为宜。 苗期及时除草,DB11/T 4352007 5 待6-7片叶后,要注意追施复合肥。施肥后灌水1次。 5-6月份
16、干旱时,应及时补水;7月后如果雨水较多, 要注意育苗地及时排水;入冬前应浇1次冻水。 5.3 嫁接苗培育 5.3.1 接穗的选择、采集、贮藏与运输 5.3.1.1 选择接穗的要求 早春枝接要选用生长充实的一年生枝中段做接穗。在7-8月份芽接,要选当年生新梢,采下的新梢 立即摘除叶片,留下部分叶柄。 5.3.1.2 接穗的采集 采接穗时应注意品种之间不可混杂。芽接接穗的采集时间一般在夏末、秋初。枝接接穗一般结合冬 季修剪在冬季至萌芽前采集。 5.3.1.3 接穗的贮藏与运输 芽接的穗条采集后若需长途运输时,应选用洁净的湿布包裹,以保持运输途中的湿度和透气性。夏 末、秋初芽接时,宜就近采集接穗,随
17、采随接。若采集的接穗当天用不完,则应将接穗下端浸泡在清水 中放置在冷凉处。 将枝接用的接穗截成9 cm-12 cm的枝段,进行蜡封处理,方法是:将剪成枝段的穗条一端先放入溶 化的石蜡中速蘸,立即取出;用同样方法蜡封另一端,迅速散放在冷凉处,待接穗完全冷凉,整理打捆 放置在湿润、低温的地窖中备用。蜡封接穗石蜡熔化的温度,以1102为宜。枝接接穗需要长途运输 时,在长途运输前进行蜡封。 5.3.2 嫁接方法 5.3.2.1 芽接 方法有“T”字形芽接和带木质部芽接。 5.3.2.1.1 “T”字形芽接 “T”字形芽接一般在夏末、秋初进行。先把已准备好的接穗在芽的上方0.5 cm-0.7 cm处横切
18、一刀, 深达木质部,然后在芽下方1 cm处斜削一刀至横刀刀口,取下芽片。在砧木阴面距地面5 cm-7 cm处平 滑部位,横切一刀,并将削好的芽片插入切口,用塑料布条包扎紧,外部只露叶芽眼。 5.3.2.1.2 带木质部芽接 在春季、夏末和秋初都可以进行。取带有木质部的芽片,在砧木距地面5 cm-7 cm处向下斜削一刀, 削面应与带木质的芽片削面等长,在刀口的1/3-1/2处再向下横切一刀,取下这块带木质的砧皮。最后将 削好的芽片插入削好的砧木皮上,使上下部边缘与砧木切口齐。若接穗和砧木切口大小有差异,要对齐 一边。最后用塑料布绑紧,将叶柄芽眼露在外边。 5.3.2.2 枝接 方法有切接、腹接、
19、舌接、合接和插皮接等。以下以劈接和切接为例。 5.3.2.2.1 劈接 一般在春季进行。削接穗应在接穗基部3 cm左右处沿两侧各削一刀,削面削好后,被削接穗应内薄 外厚,上宽下窄呈楔形,削面要平滑。将砧木从距地面5 cm-7 cm处剪除,然后用刀子从横断面中央劈 开一切口,深约4 cm左右。最后将削好的接穗插入切口,形成层对齐。接穗插入砧木切口时,在砧木外 应留0.2 cm-0.3 cm削面。接穗插好后用塑料布绑严接口。 5.3.2.2.2 切接 一般在春季进行。把接穗基部削成对应的两削面,一个削面约3 cm,另一削面约1 cm,将砧木在距 地面5 cm -7 cm处剪除。削平断面,沿木质部边
20、缘向下直切,切口长度、宽度和接穗的长面对应,将接 穗插入切口,并使形成层对齐。然后将砧木切口的皮层包于接穗外面,最后用塑料条绑扎严密。 5.3.3 嫁接苗的管理 5.3.3.1 检查成活和补接 在嫁接后20 d左右,对未成活单株及时进行补接,对绑扎过紧者要及时松绑,以免绑缚物陷入皮层。 DB11/T 4352007 6 5.3.3.2 剪砧 秋季芽接的苗,翌年春萌芽前要从接芽上方1 cm处剪除。 5.3.3.3 除萌蘖和副梢 剪砧后,砧木部分发生的萌蘖要及时抹除,同时,如接穗萌发多个芽条,则选留1个位置好的壮条, 并及时抹除副梢。 5.3.3.4 绑支柱 剪砧后,用木棍或树枝插在苗子旁,然后用
21、细绳将苗绑在支柱上固定。 5.3.3.5 肥水和土壤管理 生长季应追施复合肥或磷铵。春季和夏初干旱,要注意及时浇水,后期雨季要注意排水。整个生长 期要注意及时松土除草。 5.3.3.6 嫁接苗的保护 嫁接当年整个生长季要注意病虫害防治,特别是要防治鳞翅目的各种毛虫。冬季用防护网防止野兔 和各种鼠的危害。 5.4 苗木出圃 5.4.1 出圃时间 苗龄为2年根1年干的杏成苗出圃可在秋季也可在春季。秋季起苗应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进行,秋 季起苗可以秋季定植,但要做卧土防寒处理。秋季起苗秋季不定植时,起出的苗木要进行假植。春季起 苗一般在解冻后萌芽前进行,起苗后立即栽植。 5.4.2 起苗 起苗准备:
22、起苗前要注意土壤墒情,如土壤干旱,要在起苗前7-10 d进行灌水,以保证起出苗木有 较多须根。 起苗方法:用起苗犁或人工起苗。 起苗要求:起苗深度30 cm以上,做到少伤根和苗干,起下的苗木要按苗木质量要求进行分级,剔 除不合格苗木。就地分选出的苗木要随时用土将苗根埋严。 5.4.3 苗木生产量、出圃量指标 每 667m 2 产苗6000-8000株,苗木合格率90%以上。 5.4.4 苗木假植 秋季起苗,越冬时应假植。选择避风、地势平坦、不易积水的地块,南北方向开沟,沟深50 cm -70 cm。沟的宽度根据苗量而定。沟底垫5 cm-10 cm沙土,然后按一层苗木一层沙土的程序斜放苗木,使沙
23、 土与根系充分接触。苗木码放后及时培土,厚度以将根系埋严为适度。以后随着气温下降分2-3次增加 培土厚度。假植后,若土壤干燥可少量浇水,以不造成沟内积水为度。 5.4.5 苗木分级和检测 5.4.5.1 苗木分级 杏树嫁接苗合格苗木分1、2两个等级,苗木质量分级标准见表4。达不到二级苗标准的苗木为等外 苗。 DB11/T 4352007 7 表4 杏树嫁接苗苗木质量分级 项目 1 级 2 级 品种纯度 品种纯正 品种纯正 苗高(cm) 100 70-100 苗粗(cm) 0.8 0.6-0.8 主根长度(cm) 25 20-25 侧根数目 6 4-6 侧根分布 均匀 均匀 嫁接愈合 愈合完好
24、愈合完好 整形带芽 饱满 饱满 机械损伤 无 无 苗木生长 充实 充实 检疫对象 无 无 5.4.5.2 苗木检测方法和规则 5.4.5.2.1 苗木检测方法 测量苗粗用游标卡尺,在地面和接口以上5cm处测量,读数精确到0.lcm;测量苗高用钢卷尺测量地 面以上至苗木顶端的高度;测量主侧根长度用钢卷尺分别测量自根颈和侧根基部至先端的长度,读数精 确到0.5cm;侧根数量以符合不同等级苗木侧根和基部2cm处直径要求的侧根数量计数;机械损伤苗木以 地上或地下部分有1cm以上破皮或劈裂者计数。 5.4.5.2.2 检测规则 苗木检测在背阴避风处或室内进行,防止苗木失水。苗木质量检测用随机抽样法,抽样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1 435-2007 鲜食杏无公害生产综合技术 435 2007 鲜食 公害 生产 综合 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