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甘肃省甘谷县甘谷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甘肃省甘谷县甘谷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甘肃省甘谷县甘谷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甘肃省甘谷县甘谷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果蝇的红眼 (W)、白眼 (w)为伴性遗传,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 A纯合红眼 红眼 B白眼 红眼 C杂合红眼 白眼 D白眼 白眼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项,纯合红眼 ( XWXW) 红眼 ( XWY) X WXW、 XWY; B 项,白眼 ( XwXw) 红眼 ( XWY) X WXw、 XwY; C项,杂合红眼 ( XWXw) 白眼 ( XwY) X WXw、 XwXw、 XWY、 XwY; D项,白眼 ( XwXw) 白眼 (
2、 XwY) X wXw、 XwY。只有 B选项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 考点:伴性遗传 点评:本题可以逐一分析,也可用隐性突破法,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已知 A 与 a、 B与 b、 C与 c 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 AaBbCc、AabbCc 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 A基因型 12种,表现型有 8种, AaBbCc个体的比例为 1/16 B基因型 8种,表现型有 8种, aaBbcc个体的比例为 1/16 C基因型 18种,表现型有 8种, Aabbcc个体的比例为 1/16 D基因型 9种,表现型有 4种, aaBbCc个体的
3、比例为 1/8 答案: C 试题分析: AaBbCcAabbCc,基因型 =323=18,表现型 =222=8,由此可排除 ABD。 Aabbcc个体的比例 =1/21/21/4=1/16,答案:选 C。 考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乘法法则的熟练应用,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蛇的黑斑和黄斑是一对相对性状,现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所 有黑斑蛇的亲本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B黄斑是隐性性状 C甲实验中, F1中的黑斑蛇与亲本黑斑蛇的基因组成相同 D乙实验中, F1中的黑斑蛇与亲本黑斑蛇的基因组成也相同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乙实验结果可判断
4、,黑斑是显性性状,黄斑是隐性性状,因此黑斑蛇的亲本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甲实验符合测交实验结果, AaaaAa 、 aa,故 ABC 三项正确。乙实验中, AaAaAA 、 Aa、 aa,由此可见 F1中的黑斑蛇与亲本黑斑蛇的基因组成不同。 考点:显隐性的判断 点评:本题较简单,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落花生是闭花受粉植物,果实 (花生 )的厚皮对薄皮为显性,果子狸毛色深褐色对浅灰色是显性。要鉴定一株结厚皮果实的落花生和一只深褐色的果子狸纯合与否,应采用的简便实验方法分别是( ) A杂交、杂交 B杂交、测交 C自交、自交 D自交、测交 答案: D 试题分析:厚皮落花生自交:若后代无性状分离
5、,则为纯合子;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对闭花受粉的植物而言,自交比测交操作简便。让深褐色的果子狸与多只隐性个体交配:若后代全为深褐色,则可认为是纯合子;若后代有隐性个体出现,则是杂合子。 考点:自交、测交的应用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分清动植物鉴定是否纯合的方法,属于对识记、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调查发现人群中夫妇双方均表现正常也能生出白化病患儿。研究表明白化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判断下列有关白化病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白化病患者与表现正常的人结婚,所生子女表现正常的概率是 1 B如果夫妇双方都是携带者,他们生出白化病患儿的概率是 1 4 C如果夫妇一方是白化病患者,他们所生表现正
6、常的子女一定是携带者 D白化病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 答案: A 试题分析:夫妇双方均表现正常也能生出白化病患儿,可以确定白化病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该夫妇都为携带者,用 Aa 表示,他们生出白化病患儿的概率=1 21 2=1 4。白化病患者与表现正常的人结婚,此表现正常的人的基因型有两种: AA、 Aa。 aaAA,后代子女表现型全部正常; aaAa,后代子女表现型一半正常,一半患病。故 A错误。 考点: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点评:本题属于对基因分离定律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属于简单题。 下列有关如图所示的细胞分裂图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处于减 分裂前期,含有 4个四分 体 B乙图中含有 4
7、条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 C丙图分裂不可能产生次级卵母细胞 D丁图处于减 分裂后期,不含染色单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中,甲图处于减 分裂前期,含有 2个四分体; B项中,乙图中含有 2条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 D项中,丁图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不含染色单体;故 ABD三项错误。丙图细胞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并且细胞质均等分裂,不可能产生次级卵母细胞。 考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点评:做此类题型时,要能根据细胞中染色体行为准确判断细胞分裂时期。本题重在考查学生识图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能 力,属于中档题。 细胞学家发现人类的一种神经细胞中 DNA含量是 a,在某一种器官中可以找到 DNA含量
8、为 0.5a、 a、 2a的细胞,这种器官应该是( ) A骨髓 B肝脏 C卵巢 D皮肤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 DNA含量为 0.5a的细胞属于减数分离过程的细胞,如精子或卵细胞; DNA含量为 2a的细胞是经过 DNA复制后的细胞,如体细胞复制或精原细胞复制。同时出现这两种类型细胞的器官应该是卵巢。 考点:减数分离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简单题。 人类的体细胞有 23 对同源染色体,那么人的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极体中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 A 46、 23、 23、 46 B 23、 46、 23、 23 C 46、 23、 46、 23
9、D 46、 23、 23、 23 答案: C 试题分析:初级精母细胞是由精原细胞染色体复制后形成的 ,着丝点没有分开 ,染色体条数均为 46条。次级精母细胞因初级精母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 ,染色体数目减半。极体由次级卵母细胞着丝点分开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细胞形成 ,含 23条染色体。 考点: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数的变化 点评: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 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简单题。 以下细胞中既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染色单体的是( ) 有丝分裂中期 有丝分裂后期 减 分裂中期 减 分裂中期 减 分裂后期 减 分裂后期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都存在
10、同源染色体,因此可排除 ;染色单体出现在染色体复制之后,消失在着丝点分裂时,因此可排除 ,故答案:选 A。 考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点评:本题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属于简单题。 基因型为 AABBCC 与 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 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 A 4和 9 B 4和 27 C 8和 27 D 32和 81 答案: A 试题分析: AABBCCaaBBccAaBBCc ,利用乘法法则, 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 =212=4, F2的基因型种类数 =313=9,故答案:选 A。 考点:基因自由组合定
11、律的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乘法法则的熟练应用,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用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 F1全部是黄色圆粒, F1自交的 F2, 在 F2中杂合的绿色圆粒有 1000个,推测纯合的黄色皱粒有( ) A 500 个 B 1000个 C 2000个 D 4000个 答案: A 试题分析: F2中杂合的绿色圆粒( yyRr)占 2/16,纯合的黄色皱粒( YYrr)占1/16,杂合的绿色圆粒有 1000个,则可推测纯合的黄色皱粒有 500 个。 考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点评:本题较简单,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
12、自交得 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 F2,从理论上计算, F2中不抗锈病占植株总数的( ) A 1/4 B 1/6 C 1/8 D 1/16 答案: B 试题分析:设基因为 A、 a,杂合子小麦( Aa)自交得 F1( 1/4AA、 1/2Aa、1/4aa)。 淘汰掉其中的 aa,剩下 1/3AA、 2/3Aa,再自交得 F2,不抗锈病植株=2/31/4=1/6。答案:选 B。 考点: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点评: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 B)对卷毛( b)为显性,黑色( C)对白色( 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
13、上)。基因型为 BbCc的个体与 “个体 X”交配,子代的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 3 3 1 1。 “个体 X”的基因型为( ) A BbCc B Bbcc C bbCc D bb 答案: C 试题分析:首先,后代的性状中,直毛:卷毛 =( 3+1):( 3+1) =1:1,由此可推断出,亲代应该是测交类型,即亲代的基因型为 Bb 和 bb。后代的性状中,黑色:白色 =( 3+3):( 1+1) =3:1,由此可推断出,亲代应该是杂合子自交类型,即亲代的基因型为 Cc和 Cc。把亲代的基因型组合起来,应为 BbCc和bbCc。因此此题选 C。 考点:基
14、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点评:本题需学生对每对性状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人类的体细胞有 23对同源染色体,其中包括 22对常染色体和 1对性染色体。男性的体细胞中有两条性染色体 XY,女性的体细胞中有两条性染色体 XX。某男人产生的有些精子中,性染色体为 a( XY)、 b( YY),这两种精子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相应染色体( ) A a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不分离, b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不分离 B a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不分离, b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不分离 C a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不分离, b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不分离 D a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不分
15、离, b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不分离 答案: C 试题分析: X和 Y属于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应该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之所以在一起是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后期没有分离;两条 Y染色体是在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后期 Y染色体着丝点一分为二形成的,如果不分离就会出现在同一个精子中。故正确答案:选 C。 考点:异常配子形成的原因 点评: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根据每个细胞中 DNA相对含量不 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动物细胞归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如下图 l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 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下图 2 所示。下列有关图的分析,
16、不正确的是:( ) A图 l中的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 2中的 AB段 B图 l中的甲组细胞全部位于图 2中的 DE段 C图 l中的丙组细胞有一部分染色体数目加倍 D用药物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丙组细胞数增多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两图,图 l中的甲组细胞位于图 2中的 OA段和 DE段 ,故 B项错误。 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 2 中的 AB段 ,;丙组细胞全部位于 图 2 中的 BC 段,BC 段中后期的染色体数目加倍;用药物抑制纺锤体形成,可使细胞停留在前期,从而导致丙组细胞数增多。 考点:有丝分裂过程中 DNA含量的变化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17、。 一个基因型为 Aa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的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已知卵细胞的基因型为 Ab,则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分别是( ) A. aB、 AB、 ab B. Ab、 aB、 aB C. Ab、 ab、 ab D. Ab、 Ab、 Ab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因此基因型为 AaBb的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子细胞有两种基因型:AB和 ab或者 Ab 和 aB。已知卵细胞的基因型为 Ab,与它由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第二极体的基因型也为 Ab,另外两个极体的基因型则为 aB。故答案:选 B。 考点:减数分
18、裂过程形成配子的种类 点评:本题学生易错选为 A,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 和 B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 C 所示的细胞中不可能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D上述细胞中有 8条染色单体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只有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的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因此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动物睾丸中的精原细胞既可进行有丝分裂增殖,又可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精子,因此可以同时出现以上细胞;上述细胞中有 8条染色单体的是 。故 ABD三项错误。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丝分裂中期不可能
19、发生。 考点: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点评: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区分掌握情况, 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2N,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为 a,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为 a、染色单体数为 b、 DNA分子数为 c。下图中属于该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分别是( ) A (1)(2) B (1)(4) C (2)(3) D (2)(4) 答案: D 试题分析: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2N,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体数加倍,染色单体消失, a=4N、 b=0、 c=4N;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时已经不存在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着丝点也一
20、分为二,也不存在染色单体,故 a=2N、 b=0、 c=2N.故答案:选 D。 考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 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点评:本题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属于中档题。 下表是用棋盘方格对两对基因遗传的子代基因型分析所得的结果,其中阿拉伯数字表示部分未列出的基因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配子 RY Ry rY ry RY 1 3 RrYY RrYy Ry RRYy RRyy 4 Rryy rY 2 RrYy rrYY rrYy ry RrYy Rryy rrYy rryy A. 1、 2、 3、 4的基因型分别为 RRYY、 RrYY、 RRYy和 RrYy
21、B 1、 2、 3、 4的表现型都一样 C在此棋盘方格中, RRYY只出现一次 D基因型出现几率的大小顺序为 4321 答案: D 试题分析: 1、 2、 3、 4的基因型分别为 RRYY、 RrYY、 RRYy和 RrYy,都属于双显性个体,它们出现的几率分别为: 1/41/4=1/16、 1/21/4=1/8、1/41/2=1/8、 1/21/2=1/4。故 D项错误。 考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点评:本题首先补全棋盘格,答案:在棋盘格中都可以找到,但是要善于总结规律。本题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其着丝点数、染色单体数、 DNA数分别是( ) A 2、 4、 4
22、B 2、 8、 4 C 4、 4、 4 D 2、 4、 8 答案: A 试题分析: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包括两条染色体,四条染色单体,每条染色单体上有一个 DNA 分子,因此其着丝点数、染色单体数、 DNA 数分别是 2、 4、4。 考点: 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数量的关系 点评:本题较简单,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将基因型为 Aa 的豌豆连续自交,后代中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的比例如右图曲线所示,据此分析,错误的说法是 ( ) A a曲线可代表自交 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B b曲线可代表自交 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 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 D c曲线可代表后代中
23、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基因型为 Aa 的豌豆连续自交,自交 n代后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1/2n,纯合子(包括 AA和 aa)所占的比例为 1-1/2n,显性纯合子或隐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都为( 1-1/2n) /2。故答案 :选 C。 考点: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能善于总结规律,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可属中档题。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 答案: A 试题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使染色体数目发生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
24、期,由于着丝点的分裂,使染色体数短期加倍,末期再减半,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不变。故答案:选 A。 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的变化 点评:本题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属于简单题。 与有丝分裂相比较,减数分裂所特有的特点是( ) A DNA分子的复制 B着丝点的分裂 C染色质形成染色体 D出现四分体 答案: D 试题分析:出现四分体是减数分裂所特有的特点。四分体是指配对的同源染色体上有四条染色单体,而有丝分裂过程虽有同源染色体,但是不发生配对现象。 考点: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区别 点评:减数分裂相当于特殊的有丝分裂,因此它们之间有很多共同点。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甘肃省 甘谷县 甘谷 中高 一下 学期 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