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公务员制度自考题-24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公务员制度自考题-24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公务员制度自考题-24及答案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公务员制度自考题-24 及答案解析(总分:7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7,分数:27.00)1.符合思想政治素质较高、工作能力较强、工作作风较好、能够完成本职工作、廉洁自律标准的考核等次是_ A.优秀 B.称职 C.基本称职 D.不称职(分数:1.00)A.B.C.D.2.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相比,现行公务员法在公务员考核等次划分上的科学性体现的是增加了_ A.优异等次 B.满意等次 C.基本称职等次 D.基本不称职等次(分数:1.00)A.B.C.D.3.依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不属于公务员考核等次的是_ A.优秀 B.称职 C.基本称职 D.不称职(分数
2、:1.00)A.B.C.D.4.国家公务员的考核结果分为_ A.称职、不称职两个等次 B.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等次 C.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 D.优秀、良好、中等、称职、不称职五个等次(分数:1.00)A.B.C.D.5.我国公务员考核的等次分为_ A.3 等 B.4 等 C.5 等 D.6 等(分数:1.00)A.B.C.D.6.某机关公务员 500 人,年度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人数最多不超过_ A.50 人 B.75 人 C.100 人 D.150 人(分数:1.00)A.B.C.D.7.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人员,一般掌握在本机关参加年度考核的公务员总人数的_以内。
3、 A.16% B.18% C.15% D.20%(分数:1.00)A.B.C.D.8._是根据公务员的行为表现对公务员进行比较排序,以此得出相对优劣的评价结果。 A.行为对照表法 B.等级鉴定法 C.行为锚定法 D.主观评价法(分数:1.00)A.B.C.D.9.公务员思想素质一般,或履行职责的工作能力较弱,在其考核时可被确定为哪个等次?_ A.称职 B.不称职 C.优秀 D.基本称职(分数:1.00)A.B.C.D.10.行政首长负责制原则的具体体现是_ A.平时考核 B.定期考核 C.领导考核 D.定性考核(分数:1.00)A.B.C.D.11.下列关于公务员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的关系,说法
4、不正确的是_ A.平时考核为定期考核提供充分可靠的根据 B.平时考核是定期考核的基础 C.定期考核是对平时考核的一种阶段性概括和总结 D.与定期考核相比较,平时考核产生具体而有效力的考核结果(分数:1.00)A.B.C.D.12.将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两种公务员考核方法相结合,就是定性考核必须以定量考核为_,定量考核要以定性考核为_。 A.客观基础,基本目的 B.基本目的,客观基础 C.基本保障,客观结果 D.客观结果,基本保障(分数:1.00)A.B.C.D.13.考核者由于特别看重被考核人的某项特性,从而影响他对被考核人的其他方面作出客观的评定,这种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心理因素属于_ A.从众
5、心理 B.趋中误差 C.近因效应 D.晕轮效应(分数:1.00)A.B.C.D.14.非领导成员公务员年度考核的第一项程序是_ A.领导评价 B.群众评价 C.个人总结 D.本机关负责人评价(分数:1.00)A.B.C.D.15.负责组织、指导、协调本部门各单位考核工作的是_ A.被考核公务员 B.主管领导 C.考核委员会 D.机关负责人(分数:1.00)A.B.C.D.16.在公务员考核过程中,考核委员会或考核小组的职责主要是_ A.指导公务员写个人总结 B.提出公务员的考核等次 C.审核主管领导提出的考核等次意见 D.决定公务员的考核等次(分数:1.00)A.B.C.D.17.下列不属于定
6、期考核程序中考核准备的内容的是_ A.拟定考核方案 B.组建考核组 C.民意测验 D.组织考核人员培训(分数:1.00)A.B.C.D.18.下列选项中,不通知公务员本人考核结果的国家是_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分数:1.00)A.B.C.D.19.关于定期考核结果的反馈,我国公务员法规定_ A.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 B.以口头形式通知本人 C.不把考核结果通知本人 D.公务员对考核结果不得申请复核(分数:1.00)A.B.C.D.20.法国公务员考核结果被定为“免职”的分数是_ A.80 分 B.70 分 C.65 分 D.60 分(分数:1.00)A.B.C.D.21.考核
7、工作的归宿和落脚点是_ A.考核结果的反馈 B.考核的方法 C.考核的内容 D.考核结果的使用(分数:1.00)A.B.C.D.22.根据我国现行公务员法,是对公务员进行奖惩、培训、调整职务等相关管理的直接或间接依据。_ A.公务员重点考核结果 B.公务员定期考核结果 C.公务员录用考察结果 D.群众定量考核意见(分数:1.00)A.B.C.D.23.连续两年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应当予以_ A.免职 B.撤职 C.辞退 D.开除(分数:1.00)A.B.C.D.24.公务员在所定级别对应工资标准内晋升一个工资档次的条件是_ A.累计两年被确定为基本称职以上等次的 B.累计两年被确定为称
8、职以上等次的 C.累计五年被确定为基本称职以上等次的 D.累计五年被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的(分数:1.00)A.B.C.D.25.公务员连续_以上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可以在晋升职务时优先考虑。 A.2 年 B.3 年 C.5 年 D.4 年(分数:1.00)A.B.C.D.26.公务员年度考核被确定为基本称职等次的,可以_ A.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 B.晋升一个工资档次 C.不享受年度考核奖金 D.享受年度考核奖金(分数:1.00)A.B.C.D.27.我国公务员当年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应予以_ A.辞退 B.开除 C.免职 D.降职(分数:1.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
9、总题数:9,分数:18.00)28.1993 年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将公务员考核等次分为_ A.非常优秀 B.优秀 C.称职 D.基本称职 E.不称职(分数:2.00)A.B.C.D.E.29.公务员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情形有_ A.思想政治素质一般 B.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不能适应工作要求 C.工作责任心或工作作风差 D.能基本完成本职工作 E.存在不廉洁问题,且情形较为严重(分数:2.00)A.B.C.D.E.30.下列属于公务员考核的主观评价法的是_ A.简单排序法 B.强制分布法 C.配对比较法 D.交错排序法 E.行为对照表法(分数:2.00)A.B.C.D.E.31.公务员考核的
10、方法中,属于客观评价法的是_ A.简单排序法 B.交错排序法 C.关键事件法 D.目标管理法 E.行为锚定法(分数:2.00)A.B.C.D.E.32.公务员考核中将领导考核与群众考核相结合,这种考核方法要求_ A.领导人员考核与群众参与考核相结合 B.在有关行政领导人员主持下进行 C.群众对考核结果拥有最后决定权 D.领导人员对考核结果拥有最后决定权 E.走群众路线,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分数:2.00)A.B.C.D.E.33.从考核主体角度看,影响考核结果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_ A.从众心理 B.趋中误差 C.蝴蝶效应 D.近因效应 E.晕轮效应(分数:2.00)A.B.C.D.E.34.
11、负责本机关公务员年度考核工作的考核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包括_ A.本机关的全体公务员 B.本机关领导成员 C.公务员管理及其他有关部门人员 D.上级机关领导成员 E.公务员代表(分数:2.00)A.B.C.D.E.35.公务员考核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_ A.制定考核工作计划 B.拟定考核的具体方法和标准 C.向本部门公务员公布考核计划 D.组织、协调本部门各单位的考核工作 E.监督考核程序(分数:2.00)A.B.C.D.E.36.公务员定期考核结果是对公务员进行_的直接或间接的依据。 A.奖励 B.培训 C.辞退 D.调整职务、级别 E.调整工资(分数:2.00)A.B.C.D.E.三、B简答题
12、/B(总题数:5,分数:20.00)37.简述 2006 年颁布的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对考核范围所作的补充规定。(分数:4.00)_38.简述公务员考核的标准。(分数:4.00)_39.简述我国公务员考核的基本方法。(分数:4.00)_40.简述领导考核与群众考核相结合的重要性。(分数:4.00)_41.简述 2007 年 1 月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中对公务员年度考核结果使用的具体规定。(分数:4.00)_四、B案例分析题/B(总题数:1,分数:11.00)2008 年年底,某市农业局对公务员进行年度定期考核。科员张某写了个人总结,并在科室进行了述职,科室领导提出了考核等次建议,最后由局考
13、核委员会确定考核结果。张某自认为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都符合称职的等次标准,没有再关注自己的考核结果。机关领导没有找他谈话,由于有关工作人员的疏忽,他还享受了该年度考核奖金。次年,农业局举行了副科长职位竞争上岗,张某报名参加,但没有通过资格审查。后从人事部门得知自己的上年度考核结果为基本称职。张某回想上年度考核结束后,自己未曾收到考核结果的书面通知,遂向市公务员主管机关提出申诉。问题:(分数:11.00)(1).根据非领导成员公务员定期考核程序的规定,分析案例中对张某的考核是否符合程序。(分数:5.50)_(2).根据考核结果使用的规定,分析农业局对张某考核结果的使用是否违反相关规定。(分
14、数:5.50)_公务员制度自考题-24 答案解析(总分:7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7,分数:27.00)1.符合思想政治素质较高、工作能力较强、工作作风较好、能够完成本职工作、廉洁自律标准的考核等次是_ A.优秀 B.称职 C.基本称职 D.不称职(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确定为称职等次须具备的条件有:(1)思想政治素质较高;(2)熟悉业务,工作能力较强;(3)工作责任心强,工作积极,工作作风较好;(4)能够完成本职工作;(5)廉洁自律。2.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相比,现行公务员法在公务员考核等次划分上的科学性体现的是增加了_ A.优
15、异等次 B.满意等次 C.基本称职等次 D.基本不称职等次(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新颁布的公务员法吸收了各地、各部门的意见,将公务员考核等次划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相比增加了基本称职等次。3.依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不属于公务员考核等次的是_ A.优秀 B.称职 C.基本称职 D.不称职(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我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将公务员的考核等次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等次。4.国家公务员的考核结果分为_ A.称职、不称职两个等次 B.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等次 C.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
16、 D.优秀、良好、中等、称职、不称职五个等次(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国家公务员考核等次划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5.我国公务员考核的等次分为_ A.3 等 B.4 等 C.5 等 D.6 等(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我国新颁布的公务员法吸收了各地、各部门的意见,将公务员的考核等次划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6.某机关公务员 500 人,年度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人数最多不超过_ A.50 人 B.75 人 C.100 人 D.150 人(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人数,一
17、般掌握在本机关参加年度考核的公务员总人数的 15%以内,最多不超过 20%。500 人20%=100 人。7.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人员,一般掌握在本机关参加年度考核的公务员总人数的_以内。 A.16% B.18% C.15% D.20%(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在我国,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人数,一般掌握在本机关参加年度考核的公务员总人数的 15%以内,最多不超过 20%。8._是根据公务员的行为表现对公务员进行比较排序,以此得出相对优劣的评价结果。 A.行为对照表法 B.等级鉴定法 C.行为锚定法 D.主观评价法(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主观评价
18、法是指根据公务员的行为表现对公务员进行比较排序,以此得出相对优劣的评价结果。9.公务员思想素质一般,或履行职责的工作能力较弱,在其考核时可被确定为哪个等次?_ A.称职 B.不称职 C.优秀 D.基本称职(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确定为基本称职等次:(1)思想政治素质一般;(2)履行职责的工作能力较弱;(3)工作责任心一般,或工作作风方面存在明显不足;(4)能基本完成本职工作,但完成工作的数量不足、质量和效率不高,或在工作中有较大失误;(5)能基本做到廉洁自律,但某些方面存在不足。10.行政首长负责制原则的具体体现是_ A.平
19、时考核 B.定期考核 C.领导考核 D.定性考核(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领导考核工作是行政首长负责制原则的具体体现,是最基本、最主要的考核形式。11.下列关于公务员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_ A.平时考核为定期考核提供充分可靠的根据 B.平时考核是定期考核的基础 C.定期考核是对平时考核的一种阶段性概括和总结 D.与定期考核相比较,平时考核产生具体而有效力的考核结果(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平时考核是定期考核的基础,但平时考核并不产生具体而有效力的考核结果。12.将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两种公务员考核方法相结合,就是定性考核必须以定量考
20、核为_,定量考核要以定性考核为_。 A.客观基础,基本目的 B.基本目的,客观基础 C.基本保障,客观结果 D.客观结果,基本保障(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将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就是定性考核必须以定量考核为客观基础,定量考核要以定性考核为基本目的。13.考核者由于特别看重被考核人的某项特性,从而影响他对被考核人的其他方面作出客观的评定,这种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心理因素属于_ A.从众心理 B.趋中误差 C.近因效应 D.晕轮效应(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晕轮效应主要表现为考核者由于特别看重某人的某项特性,而影响对他其他方面作出客观的评定。14.非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公务员制度 考题 2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