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东省佛山市佛山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广东省佛山市佛山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广东省佛山市佛山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广东省佛山市佛山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地球上的某点,其南侧是中纬度,北侧是低纬度,西侧为东半球,东侧为西半球,该点是: A 300N, 1600E B 300N, 200W C 300S, 200W D 300S, 1600E 答案: D 试题分析: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为 30, “其南侧是中纬度,北侧是低纬度 ”,故判断该点位于 30S;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 20W和 160E, “西侧为东半球,东侧为西半球 ”,故判断该点位于 160E。 考点:本题考查经纬 度的综合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属于基础性试题。掌握中低纬度和东西半球
2、的分界线是解题的关键,并能根据两侧的纬度差异和东西半球具体的位置判断其经纬度,建议画图解题可更直观。 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A亚洲和太平洋 B北美洲和大西洋 C南极洲和北冰洋 D亚洲和北冰洋 答案: C 试题分析:南极洲位于南极点周围,故跨经度 360,为跨经度最多的大洲,而北冰洋位于北极点周围,故跨经度 360,为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概况。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抓住世界七大洲四 大洋的分布位置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极点周围的经度跨度大。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中的 “春风 ”是 A东风 B西风 C冬季风 D夏季风 答案: D 试题分析:我国
3、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限大致以:大兴安岭 阴山 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 冈底斯山为界;玉门关恰好处在非季风区内,因此夏季风 春风也就吹不到玉门关。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气候。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掌握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基本划分是解题的关键,并能大致结合玉门关的地理位置判断即可。 图为某假想陆地的一部分,读图回答题。 【小题 1】乙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小题 2】 F为一小岛, 1月份小岛西侧 A月平均气温大于 0 ,降水量较大 B月平均气温小于 0 ,降水量较大 C月平均气温大于 0 ,降水量较小 D月平均气温小于 0 ,降水量较小
4、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判断气候类型的分布,乙地位于 40-60之间的 大陆西岸,故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而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小题 2】根据图示 F大约位于 35N的大陆东侧,应大致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而该地为小岛,受海洋影响较大,故判断冬季均温大于 0C,由于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冬季盛行西北季风,故小岛的西侧为西北季风的迎风坡,故降水量较大。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形、海陆分布对气候特征的影响等内容。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能根据理想大陆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5、的分布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海陆分布对冬季气温的影响,地形对降水 的影响分析即可。 下列气候类型排序与图序相同的是 A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热带雨林气候;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图示的气温、降水量信息判断: 图终年高温多雨,故判断为热带雨林气候; 图最低月温在 0C以上,雨热不同期,故判断为地中海气候; 图最低 月温在 0C以上,降水量集中于夏季,故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
6、题。能根据图示的气温、降水量分布特征判断气候类型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利用 “以温定带,以水定性 ”的基本原则。 下图中的两幅图是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 1】导致全球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原因是 ( ) A大气环流 B洋流 C地形 D太阳辐射 【小题 2】 沿岸气候类型为 (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小题 3】对图中, 三地叙述错误的是 A 地气候的形成与地形有关 B 地 7月份炎热干燥, 1月份温和多雨 C 地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D影响 地气候类型的主要因素是西风带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B
7、 试题分析: 【小题 1】全球气候差异最主要是由于地球表面温度的差异造成的,而地球表面的温度差异主要是受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影响。 【小题 2】根据图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 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终年受副热 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故终年高温少雨,而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小题 3】图示 地受东侧安第斯山脉的阻挡,故使该气候类型限于西部沿海呈狭长分布, A项正确。 地位于南纬 30-4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 7月为当地的冬季,则温和多雨,而 1月为当地的夏季,则高温少雨,故 B项错误。 地位于 40-60之间的海岛,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故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C、 D项正确; 考点:本
8、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气候类型的分布等内容。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掌握影响全球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的纬度 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分布规律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世界局部区域的气候类型分布和主要的影响因素具体分析。 下图所示为 “2326S的海陆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题。 、 、 分别是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该剖面图的经过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 表示太平洋;甲表示南美洲; 表示大西洋;乙表示非洲; 表示印度洋;丙表示澳大利 亚。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地理概况。 点评
9、:本题难度一般,掌握世界海陆分布和能根据经纬度位置准确定位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掌握世界海陆分布的相对位置关系。 人的异地避寒犹如候鸟南来北往,故称候鸟式旅游。其特点为: 地带性突出。避寒仅属于高纬度地带的居民行为。 局限于某些群体。候鸟式异地避寒远行者,多为中高龄人士中的悠闲族或有休假权的亚健康状态者。下图为世界 1月适宜避寒区范围示意图,图中斜线据此回答题。 【小题 1】世界避寒带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不正确的是 A呈带状分布,主要是纬度因素影响造成的 B沿海面积大于内陆,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C我国避寒带纬度较低,主要是季风造成的 D非洲避寒带面积最广,主要是受洋流影响 【小题 2】图中
10、没有发展成为国际著名的避寒胜地的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图中可以直接读出。非洲的避寒带面积广,主要位于北非的撒哈拉沙漠地区,主要与纬度位置、大气环流等因素影响,故 D项错误。 【小题 2】非洲避寒带主要分布于北部撒哈拉沙漠, 该地 1月份气温较高,但是由于降水少、气候干旱、没有发展成为避寒胜地。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的气候分布和读图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能从图示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并能掌握非洲北部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和主要的成因即可判断。对于此类试题,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培养学生从图示中提取信息并结合课本基
11、础知识综合分析的思维习惯。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5分) 材料 1:某海域海底地形剖面图 (图 1)。 图 1 材料 2:读亚洲大陆沿 30N的地形剖面图 图 2 材料 3: 2005年 4月 2日,我国远洋科学考察船 “大洋一号 ”从青岛港徐徐起航,开始执行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任务。根据计划, “大洋一号 ”科学考察船将东出太平洋,途经巴拿马运河、好望角、马六甲海峡,横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此间将分别在 6个作业区进行作业,历时约 300天, 2006年 1月 22日上午,完成历史使命的 “大洋一号 ”科考船缓缓驶入青岛港。 材料 4: “大洋一号 ”环球示意图 ( 1)
12、图 1中字母 A、 B、 C、 D、 E代表不同的海底地形,其中 B是 , E是 (2分 ) ( 2)图 2中 C是 为世界陆地海拔最高点, C形成的原因是 。( 3分) ( 3)图 2中 B、 D两地纬度相当,但气候差异明显,请说出两地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4分) ( 4) “大洋一号 ”科考船穿越的大洋中完全处在东半球的是 洋。( 1分) ( 5) “大洋一号 ”环球过程中穿越的大洲分界线有 ( ) ( 1分) 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 ( 6) “大洋一号 ”环球过程中穿越的板块有 ( ) ( 1分) A 1个 B 3个 C 5个 D 6个 ( 7) 2005年 11月 2
13、3日, “大洋一号 ”驶离开普敦向印度洋进发,当时开普敦的气候特征为 _,该种气候类型形成的原因为 _ _,科考人员在当地看到的植被类型为 _。( 3分) 答案: (1)海沟 大陆架( 2分) (2)珠穆朗玛峰( 1分) 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隆起上升形成的。( 2分) (3)B地全年炎热干燥, D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控制, D地受季风影响显著。( 4分) (4)印度 ( 1分) (5)A ( 1分) (6)C ( 1分) (7)炎热干燥 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3分) 试题分析:( 1)图示 B处位于海底深处,最深处
14、,故判断为海沟。 E处位于陆地边缘,水深较浅,故判断为大陆架。( 2)世界陆地最高点为珠穆朗玛峰,其成因主要是板块运动的结果。( 3)根据图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 B位于西亚阿拉伯半岛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由于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 带控制,故终年高温少雨; D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4)在世界大洋分布中完全位于东半球的只有印度洋。( 5)根据图示的航线线路和世界七大洲的分布判断,航线经过了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巴拿马运河。( 6)结合世界板块分布判断,航线依次经过了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
15、块。( 7) 11月应为南半球的夏季,开普敦受地中海气候影响,夏季高温少雨。地中海气候的成因主要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角度分析。地中海气候下的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地理概况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较强,但考点较多,区域跨度大,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利用海底地形的分布位置和水深差异判断不同的海底地形; 能利用板块位置判断世界著名地形区的形成原因; 能根据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判断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并掌握其成因、气候特征的分析; 无图考图,掌握世界六大板块的分布; 注意南北半球的季节差异。 读下面一组海峡轮廓图,其中表示欧洲和非洲分界线的是: A A
16、B B C C D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图示的海陆轮廓判断, A表示直布罗陀海峡; B表示土耳其海峡; C表示曼德海峡; D表示霍尔木兹海峡。故直布罗陀海峡属于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地理概况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低,掌握世界著名海峡的轮廓特征是解题的关键。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读图、判图能力的训练,尤其是对世界重要的地理位置应进行经纬度位置、海陆轮廓等要素的综合判读。 下列四幅图中位于低纬度并联系两大洋的海峡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分布判断, 表示英吉利海峡; 表示马六甲海峡; 表示麦哲伦海
17、峡; 表示曼德海峡。低纬度是指纬度低于 30,故 错误;而 曼德海峡连接红海和阿拉伯海,都属于印度洋,而不符合 “联系两大洋 ”的要求,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概况。 点评:本题难度低,能抓住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进行准确的区域定位是解题的关键,并能利用题干要求和世界著名海峡的地理 位置概况判断即可。 读图某区域小比例尺等温线分布图,若 ab,阴影部分为陆地,则图中所示为 A北半球 7月等温线分布 B南半球 1月等温线分布 C南半球 7月等温线分布 D北半球 1月等温线分布 答案: C 试题分析:若 a b,说明等温线温值越往北气温渐高,图示区域应在南半球;图示陆地(阴影区
18、)等温线向北凸出,即 “凸高为低 ”,故判断陆地气温较同纬度的海洋低,故判断应为当地的冬季,南半球的冬季为 7月,故 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等 温线的分布与南北半球、海陆分布的关系。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掌握南北半球等温线的分布差异、冬夏季节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等值线 “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的基本原理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南北半球季节的差异。 读某局部经纬网图,有关图中各点之间的最短距离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到 的最短航线方向是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B 到 的最短距离是 555千米 C 到 的最短航线方向是正南 D 到 的最短距离是 555千米 答案: B 试题分析:图示 位于同一纬线上,连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广东省 佛山市 佛山 中高 学期 第一次 段考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