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642-2010 小麦三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pdf
《DB41 T 642-2010 小麦三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 T 642-2010 小麦三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6422010 小麦三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Wheat se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order 3 报批稿 2010 - 10 - 18发布 2010 - 12 - 18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41/T 642201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新乡市农业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科技学院、河南省种子管理站、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新乡市种子管理站、河南百农种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欧行奇、李照河、梁增灵、曹廷杰、成立群
2、、袁文莉、李新华。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武英霞、代海芳、樊川川、姜桂枝、窦克华、贺乾刚、任 静、乔 红、 李 琳、赵 晖、王惠敏、崔桂堂。 DB41/T 6422010 1 小麦三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三级种子的术语和定义、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生产、种子田检验、加工和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小麦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和原种生产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543.13543.7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 44
3、04.12008 粮食作物种子 禾谷类 GB/T 7414 主要农作物种子包装 GB 204642006 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 NY/T 6112002 农作物种子定量包装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三级种子 按种子质量标准和世代高低,分成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和原种三级,原种用于大田生产。 3.2 育种家种子 品种通过审定时,由育种者直接生产的原始种子。具有该品种的典型性,主要性状整齐一致,遗传性稳定,纯度不低于99.98。使用白色并有左上角至右下角的紫色单对角条纹标签作标记。 3.3 原原种 由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而来,纯度不低于99.95,产量、品质及其它主要性状与育
4、种家种子基本相同。用黄色标签作标记。 3.4 原种 由原原种繁殖的第一代种子,纯度不低于99.90,遗传性状与原原种相同,直接作为大田用种。用蓝色标签作标记。 4 育种家种子生产 DB41/T 6422010 2 4.1 育种家种子生产方式 4.1.1 育种家种子生产由育种者负责,在专门设立的育种家种子圃进行繁殖。 4.1.2 原始株系繁殖法。第一年,在优良株系中,田间选择典型单株,经过室内考种,决选优良单株,分别脱粒保存。第二年,对各株行逐一进行比较,田间评定与室内考种相结合,严格汰劣留优,将符合本品种典型性的株行种子混合。第三年,混合繁殖育种家种子。在低温干燥条件下贮藏,供以后分年利用。新
5、品种权转让时,能够提供一部分育种家种子。 4.1.3 株系循环法。在原始株系繁殖法的株行圃中,将符合本品种典型性的各株行分别取一部分种子单独保存,种植保种圃。以后每年在保种圃各株系中选留若干单株,供下年继续种植保种圃,其余植株混合脱粒作为育种家种子。 4.1.4 自身扩繁法。以原始株系繁殖法或株系循环法生产的育种家种子为种源,采用单粒点播的方法,通过逐株鉴定,分期去杂去劣,混合收获生产新的育种家种子。 4.2 育种家种子生产技术 4.2.1 设置隔离圃 育种家种子圃空间隔离距离达到300m以上,且在育种家种子圃四周设2m3m保护区,保护区内种植同品种的育种家种子。 4.2.2 地块选择 选择土
6、壤肥沃、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地块。 4.2.3 整地 深耕细耙,打好畦埂,沟渠配套,施足底肥,禁施麦秸肥,并做好土壤处理。 4.2.4 播种 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播种期。按株系或混合种植,均单粒点播。行长2m3m,行距20cm30cm,株距6cm10cm,行端留0.8m1.0m走道,以便鉴定去杂。按株系种植时,每株系种植4行8行。足墒播种,确保苗全、齐、匀、壮。 4.2.5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同高产麦田管理。各项技术措施精细一致。生产主要记载要求见附录A。 4.2.6 鉴定去杂 在全生育期,按典型性和整齐度对株系或单株进行鉴定,人工拔除异型株系、异株和混杂植物。去杂应在开花前进行。若在开花后又
7、发现杂株,应将其周围半米内植株全部拔除。拔除的杂株带出田块,妥善处理。 4.3 收获及贮藏 4.3.1 收获 对当选株系或混合群体收获,进行单收、单运、单脱、单晒、单存,种子袋内外附上标记,严防DB41/T 6422010 3 机械混杂。 4.3.2 贮藏 种子水分控制在13以下,并进行药剂熏蒸,防止虫蛀、霉变及鼠、雀为害。 5 原原种生产 5.1 原原种生产方式 利用育种家种子,在育种单位或育种者授权单位的原原种圃生产原原种。 5.2 原原种生产技术 5.2.1 设置隔离圃 原原种圃空间距离达到100m以上,且在原原种圃四周设2m3m保护区,保护区内种植同品种的原原种。 5.2.2 地块选择
8、 按4.2.2的要求。 5.2.3 整地 按4.2.3的要求。 5.2.4 播种 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播种期。单粒播种时,行长2m3m,行距20cm30cm,株距6cm8cm。精量播种时,亩播量1.5kg3.0kg,畦背50cm,以便鉴定去杂。 5.2.5 田间管理 按4.2.5的要求。 5.2.6 鉴定去杂 逐株鉴定,整株去杂。其余按4.2.6的要求。 5.3 收获及贮藏 5.3.1 收获 混合收获。其余按4.3.1的要求。 5.3.2 贮藏 按4.3.2的要求。 DB41/T 6422010 4 6 原种生产 6.1 原种生产方式 利用原原种,在育种单位或育种者授权单位的原种圃生产原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1 642-2010 小麦三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642 2010 小麦 三级 种子 生产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