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 a, b、 c、 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 a处:秦朝结束了分裂,实现了思想统一 B b处:西汉改造了儒学,糅合了法家、道家和墨家等思想 C c处:魏晋南北朝隋唐 “三教合一 ” D d处:明朝思想批判的推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处应是秦朝实行 “焚书坑儒 ”,打压儒学; b 处应是西汉改造了儒学,糅合了法家、道家等思想,没有墨家思想; d处应是宋明理学发展的推动,故ACD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2、新儒学)、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儒学新发展 程朱理学。 “五年计划 ”,指的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从 l953 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个 “五年计划 ”和两个 “五年规划 ”,目前 “十二五 ”规划正在实施进行。下图是我国某一 “五年计划 ”时期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单位:万吨)。在该 “五年计划 ”时期 A社会 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 B “左 ”倾错误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C国民经济逐渐陷入了瘫痪状态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 答案: B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 20世纪 5070 年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解题的关键在于观察材料反映的经济发展状况,这一阶段经济结构不合理,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农业两头好中间差,重工业和农业相反,符合 19561966 年十年探索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故属于 “二五 ”计划。正确答案:为 B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革 ”动乱。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 20世纪 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
4、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 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 ”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A世界格局即将呈现 “一超多强 ”局面 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C “冷战 ”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D多极化格局的形 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 “20世纪 50年代后 ”这一时间点,可排除 A、 B两项, A项一超多强局面产生于两极格局结束后, B项美苏两极格局结束是在 1991年苏联解体。根据材料中各国、地区势力的兴起可知 “冷战 ”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D 项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说法材料中没有
5、体现。故选 A。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当今国际局势。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 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优秀小说。小说主人公保 尔 柯察金在一次会议上对自己做出剖析: “我们过去所受的教育,只知道对资产阶级要怀有刻骨的仇恨,所以新经济政策以来,我们便认为是反革命。 其实党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新形式。 ”保尔的这一剖析说明当时他已认识到新经济政策 A是利用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B是国内战争时期战胜敌人的一种手段 C在一定范围内恢复资本主义而曾遭反对 D是解除国内政治危机的途径 答案:
6、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经济政策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 “其实党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新形式 ”反映的是新经济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利用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故选 A。 国内战争时期战胜敌人采用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除 B; CD与保尔的认识不符。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 “除了受日本的外来入侵、派系政客及新军阀的内部倾轧之威胁外,国民政府还面临着来自共产党的更大、更根本的挑战。 ”下列四幅地图最能体现这一时期共产党对国民政府挑战的地区是 A B C D 答案: D 试
7、题分析:根据材料信息 “除了受日本的外来入侵、派系政客及新军阀的内部倾轧之威胁外,国民政府还面临着来自共产党的更大、更根本的挑战。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是指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民政府面临内忧外患,外有日本侵略,内有中共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而此时农村革命根据地主要集中于南方,故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A马丁 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 “上帝直接对话 ” B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 “神创说 ”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
8、,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 D赫胥黎创立人猿同祖论,否定 “上帝造人说 ” 答案: B 试题分析:马丁 路德是在 16世纪掀开宗教改革的的序幕,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是在 17世纪,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创立进化论,冲击了 “神创说 ”, 赫胥黎创立人猿同祖论是在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之后,故选 B.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达尔文与进化论 。 一位史学家讨论英国妇女地位的变化说:政府部门急剧膨胀与男子短缺,使妇女的社会经济力量突然获得进展。妇女就业人数增长到 297万人,增加了80万人。过去,她们充当女侍,或待在父母身边,或依附丈夫;现在,她们离家工作,甚至远离家乡,取得独立的
9、社会地位。这里描述的历史现象所处的历史时期是 A北美洲独立战争期间 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世界经济大危机期间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信息 ”英国妇女地位的变化 ” “政府部门急剧膨胀与男子短缺 ”,可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情况,由于大批男子送上前线,它客观上提供了妇女更多的就业机会,故选 C。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下图反映了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历程。以下对这一历程解读不正确的是 16世纪的手工工场 19世纪的机器工厂 20世纪的跨国公司 A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步调整 B工业化和经济一体化是必然趋
10、势 C其产生都是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D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特征 答案: C 试题分析: 16世纪的手工工场 到 19世纪的机器工厂到 20世纪的跨国公司,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步调整以及生产的阶段特征,生产组织形式由手工工场到机器工厂再到跨国公司,体现了工业化和经济一体化是必然趋势,故ABD解读正确; C说法过于绝对化,如 16世纪的手工工场出现就不是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故选 C。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 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河北某法院墙上写着古罗马谚语: “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 ”(如右
11、图),可以看出罗马法的特点 A强调诉讼是必须环节 B强调审判的实用有效性 C强调遵循法律程序 D强调判决以证据为准 答案: D 试题分析: “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 ”大意是说如果不能举出证据,那么只有败诉,体现了罗马法重视证据的原则,故选 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乾隆帝和华盛顿是同一时期东西方世界的杰出人物。 l796年两者同时选择了让出权力,乾隆帝禅位于嘉庆帝,而华盛顿则留下了告别辞,谢绝再次被列为总统候选人,飘然远去。下列关于两人行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对君主专制体制的否定 为政治民主化做出典范 让位有着本质的不同 让位都是无奈之举 A B C D
12、 答案: A 试题分析:乾隆帝禅位于嘉庆帝仍然是王位世袭制,并没有否定君主专制体制,更谈不上为政治民主化做出典范,与华盛顿辞职所体现的民主精神有着本质的不同,华盛顿辞职并非无奈之举,而是淡泊名利,维护美国民主。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 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和影响;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 年宪法。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高度赞扬了我国宋朝时期的成就, “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这里的 “商业革命 ”具体表现在 城市布局打破了坊与市的界限 商业活动不受官府
13、的直接监视 市的启闭不受统一时间的限制 政府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政府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在宋代之前就存在; 不对,统治者仍奉行 “重农抑商 ”的政策, 宋代商业发展的一大表现是城市布局打破了坊与市的界限、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 内藤湖南是日本近代中国学的重要学者,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创始人之一。他提出的 “唐宋变革说 ”认为,自唐朝开始,中国社会发毕深刻的变化,宋朝以后进入到 “近世 ”时期,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新的特征。以下关于唐宋时期中国社会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文化生
14、活明显出现市民化 趋势 B中枢机构分权制约了君主专制 C经济重心转移逐渐完成 D商品货币在经济中影响增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 ACD都是关于唐宋时期中国社会变化的正确叙述, B叙述不正确,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分散相权,加强皇权,宋代设有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权力以加强皇权,故 B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省六部制、北宋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综合题 ( 15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 东亚之安定而出此。 自交战以来 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阁残酷之
15、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 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二 在二战结束 50周年的时刻,我们愿向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的受难者,表示哀悼。我们回顾世界现代史上殖民统治和侵略的种种行为,我们承认过去进行这类行为和给其他国家公民特别是亚洲人民所造成的痛苦的事实,深表遗憾。 日本众议员 1995年 6月 9日终战决议 请回答: ( 1)驳斥 材料一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被迫接受联合公告的原因。( 9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终战决议。( 6分) 答案:( 15分) ( 1)驳斥: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争夺
16、霸权,日本的对外战争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3分) 原因:中国: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全民族的抗战; 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苏联出兵东北,消灭日本关东军; 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失道寡助,损失惨重。( 6分) ( 2)决议中没有 “谢罪 ”、 “道歉 ”等字样,说明没有认罪的诚意。决议 “种种行为 ”和受难者 ”等含糊词语,回避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性质,不顾对外侵略的历史;日本以侵略者的历史观和战争观对历史进行歪曲和辩解。( 6分) 试题分析:( 1)第一小问主要是从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和影响方面,驳斥材料一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日本发动战争是为
17、了争夺霸权,日本的对外战争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第二小问注意材料信息 “敌方最近使阁残酷之炸弹 ”,可知是指美国对日使用原子弹,再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抗战、日本自身的角度分析原 因。 ( 2)根据材料信息 “我们愿向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的受难者,表示哀悼 ”“我们回顾世界现代史上殖民统治和侵略的种种行为,我们承认过去进行这类行为和给其他国家公民特别是亚洲人民所造成的痛苦的事实,深表遗憾 ”,结合所学知识,日本显然对战争的反思不够深刻,如只是表示 “遗憾 ”, 决议中没有 “谢罪 ”、“道歉 ”等字样,说明没有认罪的诚意。决议 “种种行为 ”和受难者 ”等含糊词语,回避日本发动侵略
18、战争的性质等。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 日本投降。 (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 关问题。 材料一 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在那里事无巨细均由相互制约的大衙门审理, 中国的一切政事都通过这些衙门的自我调节。 伏尔泰 材料二 英国 “光荣革命 ”(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 “控制者 ”的办法。 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 。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西省 南昌市 第一次 模拟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