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河北省灵寿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河北省灵寿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河北省灵寿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河北省灵寿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两国代议制的相同点是 A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B国家元首拥有大权 C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 D代议制都名不副实 答案: B 下列改革措施中,不属于梭伦改革内容的是 A让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B为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津贴 C组建陪审法庭 D限制第四等级公民的部分政治权利 答案: B 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说: “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 ”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 A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祥地 B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 C波斯当时实行君主立宪制 D
2、古希腊的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 答案: D 苏格拉底说: “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 ”他批评的是 A人民主权的虚假 B直接民主的泛滥 C轮番而治的弊端 D行政官员的腐败 答案: C 在公元前 5世纪的时候,雅典人集会的普尼克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在半圆形的中心地带,矗立着一块立方体的岩石,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体现古希腊民主开放的政治理念 B从侧面反映了雅典民主政体的情况 C形成的根源是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 D与
3、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息息相关 答案: C 亚里士多德说: “人是城邦的动物。 ”有四位同学对此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其中有错误的是 A这里的 “人 ”是指 “城邦 ”中的男子 B这里的 “城 邦 ”实际是指公民集团 C公民的公众形象代表他所在的城邦 D公民把城邦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答案: A 恩格斯说: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 ”。比较近代以来,两次中日战争一胜一败的结局,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最重要的“补偿 ”是 A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B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C壮大了人民的力量 D赢得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 答案: B “根据统计,国民政府在 19381940 年先
4、后组织的大战役有: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 1939年冬季攻势、桂南战役、绥西作战和枣宜会战等。这七次战役规模相当大,地域涵盖华东、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每次日军投入的兵力均在 810 万,中国军队投入的兵力至少在 20万以上。 两年间,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 263, 251人,同时也付出了 1, 019, 911人的重大伤亡。 ”材料要说明的观点是 19381940 年间 A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B国民党积极抗战,给日军沉重的打击 C国共合作抗战,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D人民群众积极支持抗战,给日寇沉重的打击 答案: B 1940年八路军总部电令:由于 “国际情势的变动、
5、我西南国际交通被截断、国内困难增加,敌于八月进攻西安,截断西北交通之消息 因此,我军应积极的行动 ” 从中可推测我军采取的行动是 A召开洛川会议,开辟敌后战场 B配合国民党军队进行淞沪会战 C在华北对日军进行百团大战 D在敌后根据地发起局部反攻 答案: C 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田中正明说: “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 ”。对此评价你认为正确的是 A传闻(口述)主观因素多,不能作为考证历史的有效证据之一 B田中正明的言论肯定了传闻(口述)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 C此观点正确反映了日本对华历史的态度,符合中日两国的利益 D田中正明的言论否定了日本侵略的历
6、史,是为南京大屠杀翻案 答案: D 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 “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 行政官 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 ”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 A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 B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 C结构松散但有普遍的适用性 D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答案: D “大抵欧洲各国的政治,悉根源于罗马旧制,言政法者必先言罗马,犹中国学者必先首推周秦。 ”这是因为罗马法 A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B维护和巩固了欧洲各国的统治 C其法律观念具有普遍性 D给予自由民
7、和奴隶以公民权 答案: C “无视、遗忘或蔑视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 国民议会(指制宪议会)在上帝面前并在他的庇护之下确认了十七条权利。 ”这一发表于 1789年的 “宣言 ” A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B宣告了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C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D以法律形式否定了王权、神权和封建特权 答案: D 某位启蒙思想家说: “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个部分运动起来。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 ”这一观点突出强
8、调的是 A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 B议会至上,以法治国 C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答案: B 如图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就职典礼演出上发表讲话时拍摄的、以林肯纪念雕像为背景的照片,被称为具有深刻历史寓意的 “千古绝唱 ”。这张照片的深刻历史寓意是 A黑人正式成为美利坚民族的一员 B两者都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 C奥巴马直接受益于林肯废除黑人奴隶的政策 D美国民主制度日益完善 答案: D 近代一位历史人物认为: “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 ”这描述的是 A君主专制 B民主共和 C中体西用 D君主立宪 答案: D
9、“(美国宪法)为了限制众议院的权力,他们便在众议院上面设置了参议院 因为参议院是各州立法会议选出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权力制衡原则 B突出了议会至上原则 C扩大了各州权力 D加强了联邦政府权力 答案: A 伏尔泰在评论某国的政治时说: “这个国家的人民曾抵抗过其君主,遂使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他们建立了一个明智的政体,使其君主有能力做好事,而无法做恶事;其贵族很有势力,但不仗势欺人;其平民能够参与政治,却并未导致混乱。 ”伏尔泰评论的这个国家应是 A光荣革命后的英国 B大革命后的法国 C独立战争后的美国 D统一后的德意志 答案: A “正是这个设计 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
10、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 乡巴佬 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 ”这段话称颂的 “设计 ”应是 A英国的权利法案 B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 C美国的 1787年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答案: C 有学者研究表明。 18世纪的英国商人在印度经商致富后回国,第一件要做的事便是在乡村购买田地或与土地贵族联姻,比如建立英国在盂加拉霸权的 克莱武和创办怡和洋行的马地臣,回国后都变成了地主,但他们还是被传统贵族所排斥;这一现象后来得到改变的背景应该是 A责任制内阁确立 B宪章运动展开 C 1832年议会改革 D两党政治确立 答案: C “
11、1689 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 ”(欧洲文化史)它说明 A当时英国还没有建立民主政治 B当时英国由封建贵族统治 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还没有掌权 D大部分英国人没有选举权 答案: D 纵观整个历史,每逢较弱的社会受到较强的、好战的社会威胁时会产生两种反应:一种是割断同入侵势力的一切联系,撤回到与世隔绝的境地中,在传统的信念和习惯中寻求安慰;另一种却是力图采纳外国社会的许多特别吸引人的东西,作为以平等地位对付、抵抗的工具。以下属于第一种反应的是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答案: B 七七事变是因日本驻军在北平附近宛平县城外卢沟桥演习,无
12、理挑衅而引起。日军有权驻扎北平附近,所依据的条约 A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开放了包括杭州在内的新的通商口岸 C由英、美、俄、德等多国共同参与签订 D标志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答案: C 孟德斯鸠说: “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 “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 ”含义的史实是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C清朝设置军机处 D元朝建立行省制度 答案: C 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行例。到宋朝,皇帝观阅
13、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 “记注官泄密 ”这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 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D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 答案: B 元史百官制中说: “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 在外者,则有行省 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 ” 这 充分说明 A元代职官与宋代相比没有变化 B地方机构长官为蒙古人和汉人,掌握实权 C反映了当时民族团结和融合 D元代地方设行省,行省之下则有路、府、州、县 答案: D 如图是古代中国某朝代中枢机构示意图(局部),这一朝代应该是 A秦朝
14、B西汉 C唐朝 D宋朝 答案: D 马克斯 韦伯说: “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联合起来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 ”这一制度是 A世官制度 B察举制度 C九品正中制 D科举制度 答案: D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 (注:指分封制 )、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的第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不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是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 C百家争鸣向儒学独尊转型 D “公天下 ”转向 “家天下 ” 答案: D
15、 春秋时期,赵简子说: “-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 ”这突出表明春秋时 A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 B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C工商皆本的经济思想风行 D以郡县为地方行政区划的中央集权制形成 答案: A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 “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 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 ”王国维这段话的主要说明了 A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 B嫡长子继承制是历史的继承 C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 D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 答案: D 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河北省 灵寿 中学 第一次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