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带解析) 单选题 回顾上个世纪,物理学在半导体、集成电路、激光、磁性、超导等方面的发展是信息革命的科学基础,为生物、医疗、地学、农业提供了强大的探测手段和研究方法,促进了化学、天文、材料、能源、信息等学科的发展,同时它又极大地推动了哲学的发展。上述材料说明 A各门具体科学随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B各门具体科学是哲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D各门具体科学与哲学研究对象相同 答案: B 试题分析:通读材料和选项后发现,本题考查的是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 A的说法错误,因为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随着具
2、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C的说法本身正确,但是和材料不符合, D的说法错误,因为具体科学研究的是具体,而哲学研究的是一般,正确答案:是 B。 考点: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 点评:考生首先要能准确判断本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然后依据对书本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先筛选掉选项中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然后再看剩下的选项是否与材料相符合,不符合的排除。 阅读漫画巧用压力,面对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是压力,更 是考验。当前,中国经济赖以保持高速增长的低成本竞争优势正在逐步被削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才能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这说明 A矛盾的存在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B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不具有客
3、观性 C矛盾具有同一性 D矛盾具有斗争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是压力,更是考验,压力和考验构成了一对矛盾,从漫画中来看,如果巧用压力,就可以变压力为动力,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这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是矛盾的同一性,正确答案:是 C。 考点: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 点评:本题是漫画题,考生需要仔细的看清漫画中的每一个字,并且仔细的分析漫画的内容,以确定漫画所要反映的主旨,从而找到对应的选择项。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从古至今,我国的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治水使中华民族走向融合和统一。但时至今日,洪涝灾害频繁仍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
4、,被称之为 “最大硬伤 ”、 “明显短板 ”。 “最大硬伤 ”、 “明显短板 ”表明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整体的功能状态会影响部分的功能 要善于抓住重点,解决主要矛盾 要善于抓矛盾的主次 方面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洪涝灾害于国家建设而言,属于部分,时至今日,洪涝灾害频繁仍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被称之为 “最大硬伤 ”、 “明显短板 ”。 “最大硬伤 ”、 “明显短板 ”,这表明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要善于抓住重点,解决主要矛盾, 正确; 不符合题意, 的说法错误,解决矛盾要分清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正确答案:是 D。 考
5、点: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 点评: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这两个知识点历 来都是考生学习哲学的难点,考生要能准确区分什么是整体什么部分,材料强调的是整体还是强调的部分,对于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也是如此。 在物理研究中,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很小,各种物体就能被看作只有质量而无体积和形状的质点。质点忽略了复杂且次要或无关的因素,注重研究运动和受力时物体对系统的影响。这体现的哲学思想方法是 从事物的个性中把握其共性 解决复杂问题时要突出重点 认识事物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要坚持从局部入手认识整体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的关
6、键句是 “质点忽略了复杂且次要或无关的因素 ”,物理研究,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是不同的,这是个性,物体都有质量,这是共性,物理研究忽略了复杂且次要或无关的因素,这体现从事物的个性中把握其共性,解决复杂问题时要突出重点, 符合题意; 与题意不符合,排除,正确答案:是 A。 考点: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解决复杂问题时要突出重点 点评:材料中很多的词句给了考生充分的提示,如本题中的 “质点忽略了复杂且次要或无关的因素 ”就是如此,考生如果能准确的把握关键句,把它和选项相对应,即可很快确定正确答案:。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处处闪烁着辩证法思想的光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
7、、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所蕴含的哲学道理依次是 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看事物要抓主流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体现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祸兮福所倚, 福兮祸所伏 ”体现的是;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体现的是;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体现的是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看事物要抓主流,正确答案:是 D。 考点:矛盾的同一性,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8、看事物要抓主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点评:本题关键是要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这样才能找到其中蕴含的哲理。这就需要对古代文学有一定的积累。本题中的名句比较常见,所以容易选出正确答案:。 过敏是让很多人烦恼的事情,但英国的一项研究显示,过敏反应可被机体组织用来防癌,因此,如果在被过敏困扰的时候想可能患癌的风险下降了,也许 心情就会变好一些,过敏带来的痛苦也会减少一些。这进一步佐证了 意识对人体生理的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过敏与烦恼之间是自在事物的联系 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人的心情决定过敏反应的影响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也许心情就会变好一些,过敏带来的痛苦也会减少一些,这句话体现了意
9、识对人体生理的活动具有调节作用;过敏令人烦恼,但是过敏可被机体组织用来防癌,这体现了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符合题意。自在事物是自然界本来就存在的事物, 错误; 是唯心主义,正确答案:是 C。 考点:意识对人体生理的活动具有调节作用,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点评:考生在读材料的时候,要披沙拣金,剔除无关的内容,迅速抓住材料的关键句和关键词,确定材料的主旨,然后根据主旨排除无关的和说法错误的选项,确定要选项。 洞穴鱼类中有些鱼一生都不离开黑暗无光的溶洞,因为对洞穴生活的高度适应,作为摆设的眼睛退化直至消失,它们也被称作 “盲鱼 ”。视觉的消失使得嗅觉器官变得更为重要,洞穴鱼甚至通过嗅觉
10、来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洞穴鱼的这些现象表明 A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B生命物质具有自觉反映的特性 C生命物质具有主动选择的特性 D部分功能的弱化是系统优化的前提 答案: A 试题分析:鱼本来是有眼睛,有视觉的,但是鱼在黑暗无光的洞穴中,眼睛就成了摆设,所以就退化了,视觉的消失使得嗅觉器官变得更为重要,由此可见,事物的否定是自身的否定。 B 和材料没有关系。洞穴鱼是被动选择的, C 不选;D的说法没有道理,正确答案:是 A。 考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用排除法来做比较好,排除的原则一个是和材料不符合,另一个原则是说法不正确的要排除。 “面子 ”一词,有着
11、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在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化底蕴的国度,面子囊括了人的地位、财富、尊严、人格等,是人们进行社交活动的外观表征,代表着他人、社会对自身的综合评价。尽管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人们重 “面子 ”的观念依旧。这说明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物质是运动的同时又是相对静止的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的关键句是 “尽管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人们重 “面子 ”的观念依旧 ”,这说明虽然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但是两者却不一定同步,社会意识有时先于社会存在,有时又落后于社会存在,即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正确答案:是 C。 A
12、BD本身说法没有错误,但是与材料不符合。 考点: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只要考生对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这个考点理解比较透彻,在读材料的时候即能发现材料和其相关性,从而将其确定为正确答案:。 中国古人在生活实践中留下许多富含哲理的谚语与诗句 。下列对谚语和诗句所蕴涵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是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3、指的是看事物的角度不同,所以看法就不同,不是反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反映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是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 对独立性, 对应错误,正确答案:是 A。 考点: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点评:做这类题,一是需要考生能准确理解谚语和诗句的本意,二是需要考生对哲学知识点能深刻理解,这样才能判断两者的对应是否正确。 一个冬天下起了大雪,商人、秀才、地主和樵夫在路边山神庙躲雪。商人提议作诗解闷,来了句 “大雪纷纷坠地 ”,秀才一心想考取功名,和了一句 “都是皇家瑞气 ”,地主想今年是个丰收年,就跟上一句 “再下三年何妨 ”,樵夫家里穷
14、得揭不开锅,脱口而出 “放你娘的狗屁 ”。这表明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 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没有统一的标准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商人、秀才、地主和樵夫,由于他们的社会地位不同,所以对下雪的反映也不同,这说明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的说法错误,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正确答案:是 C。 考点: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考生提取和
15、解读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在做哲学选择题时,在读材料的时候,考生必须具备准确提炼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这样才能确定材料的主旨,确定正确答案:。 近五年来,全国选派 l4 3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各种服务。各地各部门十分注意服务与管理相结合、使用与培养相结合,既让大学生在基层发挥作用,也为其成长成才创造环境、提供条件。这表明 A实现个人价值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 B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C服务基层是个人实现价值的必由之路 D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的关键句是 “既让大学生在基层发挥作用,也为其成长成才创造环境、提供条件 ”,
16、由此可见,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A的说法错误,实现个人价值需要多方面因素,并非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个人实现价值的必有之路是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C 不选; D 是唯心主义,正确答案:是 B。 考点: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点评:我们在排除了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后,如果还剩下两项以上的本身说法正确的选项,考生就要使用 “和材料是否相一致 ”的排除原则了。 1968年某天,罗伯 舒乐博士立志要在加州用玻璃建造一座水晶大教堂,但预算要 700 万美元。这超出了他的承受能力,周围人也都认为 “不可能 ”实现。但舒乐博士却想出了一个方法,他写道: 找 1笔 70
17、0万美元的捐款; 找 7笔 100万美元的捐款; 找 14笔 50万美元的捐款; 找 700笔 1万美元的捐款; 卖出教堂 1万扇窗户的署名权,每扇 700美元。 结果舒乐博士历时一年多筹集到了足够的款项,大教堂后来成为了加州胜景。舒乐博士的成功告诉我们 A发展是循环往复的过程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要辩证地看问题, 促进新事物成长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的关键句是 “卖出教堂 1 万扇窗户的署名权,每扇 700 美元。 ”,一扇 700美元, 1万扇就是 700万美元了,这体现了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A错误; CD和材料无关,正确答案
18、:是 B。 考点: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获得和提取材料中有效信息的能力,考生必须能准确的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这样才能获得材料的有效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找到正确的答案:。 据统计,驾驶员酒后开车,其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为没有饮酒情况下的 16倍。道路安全法规定,饮酒后驾驶暂扣 1 3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200 500元罚款;醉酒后驾驶处 15日以下拘留和暂扣 3 6个月驾驶证,并处500 2000元罚款。区分饮酒驾驶与醉酒驾驶关键是每 100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如下图所示: 鉴于饮酒后驾驶与醉酒后驾驶的处罚在限制人身自由方面有质的不同,对此,下列判断确的是 A每 100
19、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在 20 mg以上的任何变动均属于量变 B每 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在 20 mg和 79 mg之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质变 C每 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在 20 mg以上的任何变动均属于质变 D每 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在 20 mg和 79 mg之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量变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图示中可以清晰的看出,每 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在 20 mg和79 mg之间,这是饮酒后驾驶,在这个范围内变动是量变,当达到 80mg后,就是醉酒后驾驶,就由量变达成了质变,因此 ABC 的说法都是错误的,正确答案:是 D。 考点: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点评:要做对本题,考生
20、就要弄清楚质变和量变的关系,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但当量 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012年 3月 4日,杭宁高铁的铺轨已完成湖州到德清段,计划在今年 10月进行联调联试。杭宁高铁将在年底建成通车,届时,长三角高铁的 “一小时都市圈 ”正式形成,这也将带动长三角沿线城市的经济、旅游等产业,带动投资与消费。这说明了 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离开了事物的真实联系,人们就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没有在人的意识之外的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调整改变事物状态 A B C D 答案 : B 试题分析:不论是自
21、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都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由此判断 错误,排除了 ,正确答案:就在 BC 之间,由 BC 的结构来看, 肯定正确,比较 ,可以看出 的说法是错误的,离开了事物的真实联系,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是这样的实践是不能获得成功的,比如科学史上的 “永动机 ”就是如此。正确答案:是 B。 考点:联系的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调整改变事物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点评:对于比较难的题目,当考生一时难以判断几个选项的对错时,可以首先找到一个比较容易判断的选项,判断其对还是判断其为错,都可以大大的缩小正确答案:的范围,从而提高正确率。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高
22、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实践性是指 A以认识客观世界为目的 B有效提供改造客观世界的观点和方法 C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 D正确阐明整个世界发展最普遍的规律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可以从实践的含义中找答案:,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也就是说实践指的是能引起客观世界改变的直接现实性活动,认识世界、提供 改造客观世界的观点和方法、正确阐明整个世界发展最普遍的规律,这些都不是实践,正确答案:是 C。 考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 点评:我们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灵活机智,当我们无法直接判断答案:时,我们可以考虑从其他途径来寻找答案:线索,例如本题,考生如果不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指的是什么,
23、可以从熟悉的实践的含义中来分析。 王夫之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在哲学上的贡献主要是总结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唯物主义。以下说法中最可能是他说的是 A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C理生万物,理在气先,理为气本 D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已经告诉我们王夫之是唯物主义哲学家,那么我们只要判断四个选项中哪个是唯物主义观点即可, A 中的 “气 ”便是物质, A 是唯物主义观点,B认为 “心 ”C 认为 “理 ”是世界的本原,这两者都是唯心主义, D 是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没有历史唯物主义,因此正确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重庆市 重庆 中高 上学 期末考试 政治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