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辽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辽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辽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辽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2012年 7月 1日,备受社会各界瞩目的居民阶梯电价正式实施。阶梯式电价方案将居民用电实行分档定价 ,用电越少价格越低 ,用电越多价格越高。居民用电价格应由 _ _决定。 A供电成本 B居民的收入水平 C供求关系 D居民的用电量 答案: A 试题分析:价值决定价格。这是价格变动的根本因素。供求关系影响价格,这是影响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供电成本是影响价格变动的根本因素。故本题选 A项。 BC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价格的影响因素知识点。 点评:正确解
2、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影响价格变动的根本因素还是主要因素,然后逐项分析进行排除。本题难度适中。牢记影响因素和决定因素不同。影响价格的因素是高考经常考查的内容,务必把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和价值对价格的决定因素区分开来,更不能把供求关系当成影响价格变动的唯一因素。 深一点,才能真一点。 “从地里长出来的 ”记者陈中华坚持用脚跑新闻,向我们诠释一个并不深奥的道理 :“真一点 ”是价值观, “深一点 ”是方法论, “真一点 ”是新闻追求, “深一点 ”是现实路径。这一并不深奥的道理其哲学依据是 学好哲学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新闻的发源地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A
3、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真一点 ”是价值观是世界观, “深一点 ”是方法论,深一点,才能真一点。说明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从地 里长出来的 ”记者陈中华坚持用脚跑新闻, “真一点 ”是新闻追求, “深一点 ”是现实路径。说明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新闻的发源地。故本题选 B项。 考点: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实践出真知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把握能力,选项必须和材料密切相关,和材料无关的选项不能选,如本题的 ,尽管本身说法很正确,但是也不能选,因为材料没有反映。与材料主旨不符。 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两个对子 ”,下列选项中
4、与上述 “两个对子 ”相对应的是 指鹿为马 乐极生悲 形谢神灭 理生万物 盲人摸象 削足适履 沧海桑田 断章取义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上的 “两个对子 ”。 形谢神灭是唯物主义观点,理生万物是唯心主义观点。沧海桑田是运动变化,是辩证法观点。断章取义是片面的观点。故本题选 C项。 考点:哲学上的 “两个对子 ” 点评:本题真正理解哲学上的 “两个对子 ”是作对本题的关键。此类考题,要求学生掌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并需根据所给材料做出判断。这是高考命题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方式,由于紧贴实际 生活,学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5、本题难度适中。 “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 ”告诉我们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停和闲两字是不运动的意思也就是静止。 “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 ”说明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故本题选 A项。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点评:本题一方面是检验学生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检验学生从古诗文中抽象概括出相应哲学观点。此题难度适中。解答好此题关键有两点:一是对教材相关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二是对古诗文的准确解读。 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
6、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 “暂时性失忆 ”。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这表明 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答案: D 试题分析: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说明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故本题选 D项。意识不是人脑的分泌物。社会实践是意识产生的源泉。故 AB项错误。 C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点评:本题题目难度适中。解答好此类试题关键有两点:一是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要准确,二是要用知识解
7、释做到以上两点,就不难选出正确答案:。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这是毛泽东所写的十六字令。从中可以看出 A不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人脑不能如实地反映外界事物 答案: B 试题分析: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十六字令中所写的山,不只是 “我见青山多妩媚 ”的爱恋,也不再是自然界中的真实山川,而是经过作者的艺术想象而升华出的山的原型。也就是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正确的意识能如实地反映外界事物。故 D项错误。本题选 B项。AB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
8、: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点评:学生灵活调动和运用教材的有关知识分析理解古诗词是做好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适中。解答本题的关键:一是能正确理解诗句的内涵和意境,二是能准确掌握教材相关知识。本题难度适中。 在 2011年到来前的午夜,印象 普陀在舟山首演。印象普陀首先打动观众的不是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而是它的主题 “ 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世界就是美丽的 ”。这一主题体现了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客观存在与主观思维相互依赖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人的认识活动受主观因素制约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思维,客观存在可以脱离主观思维而存在,不是相互依赖的。故 项错误
9、。 “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世界就是美丽的 ”。说明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人的认识活动受主观因素制约。本题选 C项。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人的认识活动受主观因素制约 点评:本题是二二制组合式单选题,最简洁的解法,就是排除错误或与题干无关的选项。本题就是排除无关选项或排除错误。本题难度适中。 在 2012年两会中,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中国时报记者提问时引用了“情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 会有时 ”的诗句。此诗蕴含的哲理是 A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B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C规律是客观的,但可以认识和利用 D规律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
10、的统一 答案: C 试题分析:月圆月缺有本身运动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情天再补虽无术说明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情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会有时 ”说明规律是客观的,但可以认识和利用。故本题选 C项。 AB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规律是客观的,但可以认识和利用 点评:哲学题经常考查名言警句、谚语、古诗等包含的哲学道理。也是高考经常考查的题型。做此类题,一是要理解材料的寓意。二是要找准对应点也就是找准材料对应的哲学道理。本题难度适中。 下图既可以看成各种植物的叶子,也可以看成一个时尚轿车。这表明 A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是遵循客观规律的 B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
11、观世界 C人们的认识结果往往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 D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对同一副画的认识人们可以看成各种植物的叶子,也可以看成一个时尚轿车。说明意识 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本题选 D项。人们的认识结果往往受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影响的。故 C项错误。 AB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 点评:本题是学生运用知识获取和解读漫画、运用哲学道理分析问题。难易程度较难。解答本题一是要分析漫画,了解漫画的寓意和体现的哲学道理。二是要分析四个题肢,明确体现的哲学道理。本题难度适中 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
12、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唇亡齿寒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水滴 石穿 一切从实际出发 见仁见智 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胸有成竹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水滴石穿 注重量变的作用。见仁见智 人们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识。故 项错误。唇亡齿寒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胸有成竹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本题选 C项。 考点:成语的哲学寓意 点评:哲学题经常考查名言警句、谚语、古诗等包含的哲学道理。也是高考经常考查的题型。做此类题,一是要理解材料的寓意。二是要找准对应点也就是找准材料对应的哲学道理。本题难度适中。 2011年 12月 9日据中科院
13、紫金山天文台消息: 10日晚 10时 06分至 10时57分,一次壮观的 “月全食 ”天象即将上演,市民将看到一轮美丽的红月亮高悬夜空,而最精彩的时间达 51分钟。这是继 2001年之后,我国观测条件最好的一次月全食。这主要说明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B物质决定意识 C实践决定认识 D真理具有客观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据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预测 10日晚 10时 06分至 10时 57分,一次壮观的 “月全食 ”天象即将上演。说明人们对 “月全食 ”的额预测,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故本题选 A项。 BC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14、考点: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点评:本题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预测 “月全食 ”为背景,是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现实问题。题目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在于认真读懂题意,理解题意并抓住关键词是作对本题的关键。 在发展西藏乡村远程教育方面,习近平曾说,远程教育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西藏地区特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体现的唯物论道理有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规律是客观的 ,我们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远程教育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说明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西藏地区特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说明
15、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故本题选 A项。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唯物论知识 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涉及到了多个知识点,需要考生有一定的分析归纳能力,考生要利用逻辑思维,一点一点的进行分析判断,需要对知识的进行整合。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本题难度适中。 2012年 “6 5”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确定为 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 这一主题旨在强调绿色消费理念,唤起社会公众转变消费观念和行为,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这要求我们 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消费观,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按自然规律办事,自觉适应自然界的变化 发挥主观能动性,加速对自然
16、利用的进程 坚持联系的观点,统筹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按自然规律办事,不是自觉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而是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自然,利 用自然。不是加速对自然利用的进程。故 项错误。主题旨在强调绿色消费理念,唤起社会公众转变消费观念和行为,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说明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消费观,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联系的观点,统筹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本题选 C。 考点:意识的作用,联系的观点 点评:本题以 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 这一主题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哲学常识中部分相关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试题难度适中。解
17、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教材知识的整合,如考生不能熟练掌握知识则极易丢分。 我国每年生成的 8亿多吨秸秆的综合利用 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某公司深入研究秸秆的材质特性,另辟蹊径,利用秸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产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捕捉到他人视而不见的商机,是因为 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 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 尊重客观联系,发挥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作用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是人们只看到它的表面现象。某公司深入研究秸秆的材质特性,
18、另辟蹊径,利用秸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说明某公司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本题选 A项。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联系的作用,而不是偶然的联系。故 项错误。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联系 点评:解答此类题,我们应注意:一仔细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语句,认真审题,弄清题意,明确设问方向和范围。二抓住要点,运用课本知识结合社会生活,联系学 生实际,做到正确选择。 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 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 A
19、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相对独立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说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故 ABD项错误。本题选 C项。 考点: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点评:本题是学生运用教材的相关知识,分析理解材料观点。题目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准确 理解材料的观点。记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而不是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比 ”“从 ”“北 ”“化 ”四个字由 “人 ”字以不同结构构成(右图为甲骨文),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 ,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在逻辑体系。我们可以体会到,与人 “比 后 ,总会模仿学习他人的优点,即 “从
20、”;之后会产生叛逆 ,即 “北 ;最后,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一切为我所用 ,进入 “化 “的阶段。上述材料说明 哲学智慧概括了人们的生活与实践,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四个字人字以不问结构构成,高度概括了人生 的成长历程 ,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在逻辑体系 ”体现 。哲学智慧概括了人们的生活与实践,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这四个字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正确。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
21、主观映象。题中不是研究哲学的产生和作用, 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 C项。 考点:哲学,意识 点评:本题以漫画为背 景,学生调动和运用教材知识解决分析问题。题目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2012年 8月 15日,中国保钓人士冲破日本军警的重重阻拦,登上钓鱼岛并插上了五星红旗,向全世界宣布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此举大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国保钓人士的壮举体现了 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时刻保持团结统一 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爱好和平
22、的精神风貌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中国保钓人士的壮举是爱国主义的体现。中国保钓人士的壮举体现了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故本题选 A项。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中华民族精神 点评:本题是学生运用课本基础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难度较大。不能从材料中提取准确的信息是本题错选的主要原因,做好本题的关键在于必须正确理解和解读材料的内容。本题难度适中。 2012年 1月,澳门两家发钞银行为龙年发行第 1款农历新年 10元纸币。关于澳门两家发钞 银行为龙年发行 10元纸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银行发行的 10元纸币可以执行流通手
23、段职能 两家发钞银行决定这些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10元纸币的面额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规定 银行发行的 10元纸币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足值的金银条块才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纸币不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故 项错误。国家有权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额,但国家不能随意发行纸币,更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纸币的购买力由流通中世纪需要的货币量决定。本题选 B项。 考点:纸币 点评:本题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本题难度适中。记住关于纸币的 “三有一无 ” 原则即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纸币的发行多少,每种面值的纸币发行多少,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很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辽宁 瓦房店市 高级中学 高二上 学期 期中考试 政治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