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浙江省金华一中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浙江省金华一中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浙江省金华一中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浙江省金华一中高二 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中国史书有不同的体裁:纪事本末体、编年体、纪传体、典章体。在学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时,要想了解以某一人物为中心的生平事迹,最好参考上述哪一体裁的史书 A纪事本末体 B编年体 C纪传体 D典章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基本史学观念内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中国史书的编写体例或模式中, A纪事本末体以重大历史事件的记载为核心, B编年体以时间先后顺序为核心编写史书, C纪传体以记录重大历史人物活动为核心,末尾加以适当的评价, D典章体主要记载中国古代各方面的典章制度,如政治制度,所以了解某一历史人物的生
2、平事迹最好参考纪传体的史书,故答案:为C。 考点:中国古代史书的编写体例 点评:近年来高考对基本史学理论知识的考查日趋频繁,总结其中的考查角度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从新历史观的角度出发重新解读历史,常见的是考查五大历史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阶级斗争史观和社会史观; 正确评估史料的价值,其一,考查具体史料和传统历史观点的关系,其二新发掘出的史料体现出的价值表现; 传统史学中的常识,如天干地支,十二生肖 重要史书的体例等方面,希引起学生平时加强这些方面的积累。 独立宣言声明: “政府从被统治者的同意获得公正的权力 ”, “任何政府一旦破坏这些目的,人民即有权变革或废除它,并且建立新的
3、政府,根据这些原则奠定它的基础,并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民的安全和幸福的方式组织它的权力 ”。以下是关于这段表述的评论,其中恰当的是 体现社会契约论的思想 承认国家主权属于人民 这是北美人民赢得独立斗争胜利的标志 表明北美人民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料节选自北美的独立宣言,从节选内容来看,它体现了人民主权和社会契约论的主张,所以 三项正确,而 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独立宣言的发表时,美国独立战争刚刚打响,并未胜利。 考点:美国独立战争 点评:美国独立战争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是影响世界最为深远的三次大革命,尽管三次
4、革命的形式有重大差别,但就去性质而言则是资产阶级革命,他们对推动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和启蒙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平时学习中应该加以对比和总结。 华盛顿一生有四次著名的 “出山 ”和 “归隐 ”,其中第三次离开维农山庄之际,美国是 A英国的殖民地 B联邦共和国 C封建帝国 D邦联制国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材料考查华盛顿一生四次远离家乡而参与重大事件的史实,结合教材内容可知,第三次离开山庄康德目的是为了组建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而当时的邦联政府松散无力,故 D项符合题意, ABC 三项均不符合题目要求,答案:选 D项。 考点: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 华盛顿
5、点评:对华盛顿的历史评价长期以来几乎处于一种全面肯定的状态,但不容 忽视的是任何一个伟大人物必然会存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华盛顿也不例外,在资本主义已经快速发展的年代其依然赞同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产生巨大阻碍作用的奴隶制和实行对印第安人的民族歧视政策,这不能不说是其局限性的表现。 美国 1787年宪法中规定 “依据本宪法制定之合众国之法律及合众国授权已经缔结或将来缔结之条约均为全国最高法。 ”这一规定体现了 A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B加强中央权力的原则 C社会契约的原则 D人民主权的原则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强调了 1787年宪法的至高无上的地
6、位,同时也说明了依据该宪法制定的具体法律也具有崇高性和强制性,各州必须遵守,故这些内容体现了美国已结束了原先松散的邦联体制,而组建了中央拥有实权的联邦共和国,所以 B项符合要求, 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点:美国 1787年宪法 点评:美国 1787年宪法是美国联邦共和政体建立的标志。高考对此问题的考察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联邦宪法的内容; 联邦宪法确立的几项重大原则; 联邦宪法的影响,本题的考察角度是 。 1815 年,一场决定欧洲历史命运的大决战在布鲁塞尔以南约 20 公里处展开。这场战役彻底结束了拿破仑的军事生涯和政治生命。此战即是 A土伦战役 B奥斯特里茨战役 C莱比锡会战
7、D滑铁卢战役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拿破仑军事生涯中的最后失败是 D滑铁卢战役,而 C莱比锡会战也是决定拿破仑成败的一场关键战役,这场战役早于滑铁卢战役,最后拿破仑失败,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 A 土伦战役和 B 奥斯特里茨战役也是拿破仑军事生涯中的著名战役,拿破仑在这两场战斗中取得了巨大胜利,成为杰出的军事家,所以本题答案:选 D项。 考点:伟大的资 产阶级革命家 拿破仑 点评:对拿破仑的个人评价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史学中争论的一个焦点,如何正确评价这位历史人物也成为我们高考中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对此我们还是应该坚持生产力标准作为评判历史
8、人物的主要依据,当然还应该注意的是要结合道德评判标准。 拿破仑加冕称帝时说: “我是做一个加冕的华盛顿 ”。拿破仑与华盛顿的共同点有 都是通过选举而上台执政 都领导了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 都为本国的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专制作出贡献 执政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称帝与华盛顿当选总统的途径不同,拿破仑是不经过选举,因此 不合题意,与法国不同,美国国内不存在封建势力,因此 错误,拿破仑领导法国民众多次打败了反法同盟军,华盛顿领导北美人民展开了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抵御斗争直至战争胜利,二人都是本国资产阶级政权
9、的建立者,执政期间,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 正确,符合题意,答案:选 A项。 考点: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 拿破仑与华盛顿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对于历史的比较分析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 关注的重点,就比较问题本身而言,关键是比较项的选取问题,这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题目中已经确立了比较项,其二是自己寻找比较项,前者难度较低,后者难度较大,多出现在材料题中。 “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历史上有许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之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但最终总是会走向失败。 ”上述议论最可能出自 A华盛顿 B拿破仑 C甘地 D爱因斯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
10、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材料中的语言富含哲理和思辨,结合自身时感绝望而又不断斗争的实际,在领袖选项中只有甘地符合题意要求,甘地一生都在倡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以反抗英国对印度长期的殖民统治, A 华盛顿和 B拿破仑是杰出的政治家,而 D 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科学家,故答案:选 C项。 考点:亚洲革命的先驱 甘地 点评:甘地是亚洲革命的先驱,印度的民族解放的领袖和精神导师,高考对其的考查主要侧重于 “非暴力不合作 ”思想内涵的理解,以及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当然还应该多关注的是 “非暴力不合 作 ”运动本身所产生的影响。 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 a、 b、 c、 d四
11、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 a处:秦朝 “焚书坑儒 ” B b处: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C c处:魏晋南北朝隋唐 “三教合一 ” D d处:明朝批判思想的推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结合儒学在中国发展的阶段特征可知 d处表述错误, d处是儒学发展的又一高峰,应是宋明理学的发展,再者明清时期的思想批判也不会阻碍儒家思想的发展,所以 D项符合题意要求, ABC三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 考点:儒家思想的发展 点评:儒家思想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先秦时期民本思想浓厚,西汉时期神学化色彩浓郁,两宋时期又体现出了哲学化和思辨化的内涵,明末
12、清初又有了新的发展开始出现了民主色彩。 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教授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的发展“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 (在东亚发展过程中)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 ”材料表明 A儒家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 B儒家学说难以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融合 C西方发展模式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 D东亚发展既吸取西方文明,又继承儒家文明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强调了东亚各国的文化一方面受到了西欧和美国的影响,同时又和中国的儒家文化血肉相连,故 A项表述错误, BC 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3、出来, D项符合题意要求。 考点:儒家思想的影响 点评:高考对中国古代诸子百家思想的考查比较频繁。今年来,随着中国内地国学热的兴起和世界各地相继设立孔子学院,儒家思想对当今社会产生了越发重要的作用。今后高考的命题方向可能会朝此方向集中。 历史学 家评论某一政权,指出: “他的帝国实为新、旧秩序的混合。一方面,他改变国家的社会与经济结构,保留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是新秩序的保卫者;另一方面,他虽号称革命之子,实为开明专制的精神后裔,忽略主权在民而行绝对君权,强调平等而不重视自由,注重秩序与阶级。 ”评论中的“他 ”是指 A建立法兰西帝国的拿破仑 B成立清教政权的克伦威尔 C背叛民国而称帝
14、的袁世凯 D妄想征服全世界的希特勒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的文字 “他的帝国实为新、旧秩序的混合。一方面,他改变国家的社会与经济结构,保留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 ”可知,这符合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时代特征,所以A项符合题意,克伦威尔没有建立帝国,所以 “他 ”一定不是克伦威尔,因此 B错误, C D两项也与资产阶级革命无关,因此答案:选 A项。 考点:法国大革命 点评:法国大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是影响世界最为深远的三次大革命,尽管三次革命的形式有重大差别,但就去性质而言则是资产阶级革命,他们对推动资本主 义的快速发展和启蒙思想的
15、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高考对其的关注主要侧重于其革命进程中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瑞士著名的国际法学者瓦特尔在 1758年发表的国际法中说: “均势的核心意义是妥协安排国际事务,没有一个国家能居于至高无上的主宰、支配他国的地位。 ”1907年,英国外交部在克劳备忘录中谈到: “英国的政策是维持均势,把自己的力量加在这一边或那一边,但是总是加在一边以抵制某一时期内最强大的国家或集团的政治霸权。这几乎成为一个历史上的真理。 ”英国 “均势 ”政策的表现不包括 A参加反法同盟, B巴黎和会上反对法国 过分削弱德国 C英法俄组成协约国 D与法国联合,与美国争夺国联领导权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16、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英国的政策是维持均势,把自己的力量加在这一边或那一边,但是总是加在一边以抵制某一时期内最强大的国家或集团的政治霸权。这几乎成为一个历史上的真理。 ”强调了英国 “均势 ” 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国际力量的均衡,所以 ABC三项均符合英国的 “均势 ”政策,而 D项英法联合与美国争夺国际联盟的领导权目的是统治和支配世界而不是为了维持国际力量的均衡,故答案:选 D项。 考点:近代以来英 国外交政策 点评: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一直是世界上最强的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一直推行自由贸易的主要,但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快速推进其经济地位日益受到来自美国和德国的挑战
17、,此时英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便显得益发重要。 右面是 1921年西欧各国工业生产指数(以 1913年为 100) 。 图中的数据主要说明 A一战使西欧的工业生产严重下降 B德法实力与英国难以抗衡 C英国仍然是世界第一工业大国 D一战对英国打击很小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从图表中不难发现英、德、法三国 1921年的工业生产指数明显低于 1913年的水平,说明了 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西欧各国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所以 A项符合题意, BCD三项没有体现材料的意图,故答案:选 A项。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点评:创设新情境,挖掘新史料重新认识和解读历
18、史是当下高考命题方式的主流方向和趋势,而图片和图表信息的解读即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解读图片和图表信息时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准确识别图中的信息,其二注意图中材料的来源或出 处,最后就是要仔细观察图中是否有时间线索,只要有时间提示就为解题提供了较多的历史背景知识,因此一定要对此多加留意。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 1926年写道: “这场用鲜血覆盖了整个欧洲的战争 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 在过去几年中 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上述材料反映了战争的影响是 A引发了十月革命 B促进了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C和平主义思潮兴起 D欧洲各国发生了无产阶级革命运 答案: B 试题分
19、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强调说明了 “一战 ”对世界的影响之一 “ 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 ”,即推动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和独立运动的开展, B项符合题意, A 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D项表述错误,答案:选 B项。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点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长期以来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对其的考查进入了选修层面,但不能忽视的是这两次重要战争对世界造成的影响直至今日仍旧存在,尤其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仍 有必然对其进行深刻反思。 1920年,美国参议院共和党人亨利 洛奇说: “不能
20、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 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 ”这段话反映了美国 A对威尔逊总统 “十四点和平纲领 ”的支持 B对苏维埃俄国新生政权发动军事围攻 C在华盛顿会议上限制日本在远东的扩张 D对英法操纵国联不满,拒绝参加国联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认为不能因世界利益而损害美国的利益,强调了美国利益是最高利益的原则,结合相关历史知识可知, 1920年前 后,国联为英法所专控,美国对此表示了强烈的不满, AB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C项举措符合美国的利益,故答案:为 D项。 考点:近代以来美国的外交活动 点评:第一次世界
21、大战之后美国综合的国力迅速提升,尤其是在经济方面超越了英国而成为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伴随着国力的上升美国已经不再固守传统的 “孤立主义 ”的主张而转向积极的对外扩张和对世界殖民利益的争夺之中。 下列学术观点与科学家相匹配的是 “一切物体皆有引力,而且与各自所含的质量成正比 ” “外力并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只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 “物体在发射 辐射与吸收辐射时能量的交换或变化,是以一定数量值的整数倍跳跃式变化的 ” “人的结构和其他动物一样,尤其和猿更接近 ” A 牛顿 爱因斯坦 普朗克 达尔文 B 爱因斯坦 牛顿 玻尔 达尔文 C 伽利略 玻尔 爱因斯坦 达尔文 D 牛顿 伽利
22、略 普朗克 达尔文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 是英国科学家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的观点, 是德国科学家普朗克的量子假说, 是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故答案:选 D项。 考点:西方近代自然科技的成就 点评: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在文艺复兴以后快速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不仅推动了自然科学本身的发展,也极大地解放了人类的思想。牛顿的经典力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平时学习中必须对此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下列关于亚里士多德的表述正确的是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是他的名言 师从苏格拉底 被认为是最博学多才的科学天才之一 其很多自
23、然科学成就后被证明是错误的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结合材料中的内容可知, 都 是对亚里士多德的正确表述, 项表述不符合亚里士多德生平实际,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因此答案:选 C项。 考点:古代西方的先哲 亚里士多德 点评:本题属组合型选择题,此类选择题试将同一类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的选择题,解答此类型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大体可以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即可;否定筛选法即是排除法。 拿破仑法典 阐述的原则是:私有财产不可侵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浙江省 金华 中高 10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