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甘肃省渭源二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甘肃省渭源二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甘肃省渭源二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甘肃省渭源二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梭伦改革的哪一项措施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 A颁布 “解负令 ” 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C废除 “六一汉 ”制度 D恢复长老会议制度 答案: B 下列哪一史实不符合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的内容或成果 A修建马哈茂德运河 B设立咨议会,限制了君权 C创办学校,建立印刷厂 D废除雇佣兵制,实行征兵制 答案: B 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导致国内市场狭小 导致自由劳动力缺乏 不利于工业资本的积累 暴力斗争不断 A B C D 答案: C 俄国激进派代表
2、人物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基本主张是 A继续保留农奴制 B对农奴制进行平缓的改革 C主张让农奴向地主赎买份地 D主张无条件地给予农奴自由和土地 答案: D 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推行的措施主要有 实行封建等级制度 实行闭关锁国 鼓励派遣留学生 支持尊攘运动 A B C D 答案: A 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的标志事件是 A黑船事件 B大盐平八郎起义 C “大政奉还 ”事件 D “戊辰战争 ” 答案: D 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发生的新变化主要有 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 由半殖民地状态走向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封建等级制被形式上的平等所取代 A B C
3、D 答案: C 根据 1889年日本宪法 A议会是唯一的立法机关 B内阁只对天皇负责 C枢密院成为咨询机关而非决策机关 D实行君主立宪,天皇解散议会是违法行为 答案: B 明治维新后,日本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最先侵略的国家或地区是 A台湾 B朝鲜 C菲律宾 D琉球群岛 答案: D 西方列强开始在中国开设工厂,直接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进行经济侵略开始于 A鸦片战争后 B甲午战争后 C明治维新后 D戊戌变法后 答案: B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的文章中倡导在中国实行 A君主立宪制 B民主共和制 C三权分立制 D君民共主制 答案: A 下列法令中与戊戌变法无关的是 A京师设立铁路、矿务总局 B改革财政
4、,创办国家银行 C实行铁路国有政策 D准许民间创办报馆,鼓励私人办学 答案: C 下列国家通过改革摆脱了殖民危机并走上了狄立发展道路的是 俄国 日本 中国 埃及 A B C D 答案: D 下列国家的改革明显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是 英国的 “清教徒 ”运动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戊戌变法 A B C D 答案: C 下列改革取得成功的有 梭伦改革 戊戌变法 穆罕歇德 阿里改革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A B C D 答案: D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土地制度的主要内容或成果有 取消包税制 取消宗教地产的免税权 分配国有土地给新兴地主和农民 确立了土地私有 A. B. C. D 答案: C
5、穆罕默德 阿里建立政权后主要的外部威胁是 A.奥斯曼土耳其 B.希腊 C.马木路克 D英法等国 答案: D 首次在天主教神权统治体系中打开了一个缺口的改革是 A阂采尔起义 B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 C加尔文宗教改革 D亨利人世宗教改革 答案: B 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的改革是 A梭伦改革 B克利斯提尼改革 C伯利克里改革 D庇西特拉图改革 答案: A 春秋战国时期,为实现富国强兵,最早提出实行 “尽地力之教推行 “平籴法 ”的是 A.管仲改革 B.李悝改革 C吴起变法 D.商软变法 答案: B 商鞅变法中,哪一项措施确立了新型的生产关系,使土地私有成为合法化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耕战 C废除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甘肃省 渭源 中高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