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福建省龙海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福建省龙海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福建省龙海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福建省龙海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玛丝洛娃上诉被驳回,是因为枢密官斯科沃罗德尼科大认为聂赫留朵夫出于道德要求决定同卡秋莎结婚的想法,实在可恶之至。最终他以撤销原判理由不足驳回上诉。(复活) B得知妻子瑞珏在城外难产而死,觉新痛哭流涕地说: “我是杀死她的凶手。不,不单是我,我们这个家庭,这个社会都是凶手! ”(家) C扩大实业规模后,面对资金短缺等各种困难,吴荪甫仍坚信 “只要国家像个国家,政府像个政府,中国工业一定有希望的。 ”(子夜) D送别夏尔后,欧也妮买了一幅世界地图,钉在镜子
2、旁边。她天天看着地图,好像自己也在船上,跟着堂弟航海去印度。(欧也妮 葛朗台) E伽西莫多递给爱斯梅拉达一只小铁哨,告诉她紧急时就吹响铁哨。爱斯梅拉达珍藏这只铁哨,并靠它免受克洛德的凌辱。(巴黎圣母院) 答案: BE 试题分析: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 B这是鸣凤投湖自 杀后,觉慧在湖畔对觉民说的话。E 伽西莫多没有递小铁哨,而是把它放在地上便走了出去; 爱斯梅拉达没有把小铁哨拾起来,更没有 “珍藏这只铁哨 ”。所以选 BE。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层级为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3、 马歌东:我崇尚 “自讨苦吃 ”的人生 吴 锦 2010年 5月,上海世博园展示区,人们对着一幅形体修长、圆润飘逸的书法作品惊叹不已: “这是哪种字体 以前从来没见过 !”媒体也竞相把镜头对准了创作者 学者、书法家马歌东教授。 头发灰白、略显疲惫的马歌东 依然淡定: “这是马氏中山篆,是我根据河北省平山县出土的 2 300多年前的古中山国铭文创补的字体。 ” 恰如粲然耀亮的闪电,这种新字体引起的震撼前所未有:媒体纷纷报道,专家们称其 “金招玉式,美不胜收 ”, “精妙构图,下笔如剑,精气凝于笔端,神法剑入纸背 ”,是古文字学和书法艺术的完美结合。为此精研 26年,几乎耗尽了全部心力的马歌东却无
4、暇停留,完成了一场迁延已久的手术后,他在病床上又开始了 “书谱 ”的修订。 一 1944年农历 5月 5日,马歌东出生在河南开封。祖父马振波是当地文化名人,17岁中举,素工声韵,多有著述,后任 省文史馆馆员。父亲马可仲曾就读上海美专,尤擅国画。上小学时,马歌东总能看到祖父读书吟咏、改删旧稿,书房摆满了线装佩文韵府资治通鉴及李杜诗集等典籍。浸润在醇厚浓郁的古典文化氛围中,他吸纳着先贤智慧,早早就开始追寻诗意人生。 1981年,马歌东在西安留校任教,讲授中国古典文学,撰写论文,崭露头角。然而,他很快发现,这个古老学科研究多年,如果不能开拓新领域、采用新方法,势必陷入困境。 偶然一次机会,马歌东遇到
5、了日本汉诗,也就是日本人写的中国古典式诗歌作品。仿佛是命定的宿缘, “我与汉诗相互选中,这是一个知识 分子的使命,也出自我心灵深处朝圣的本能。 ”他自学日语,五年苦读,终能流利地落笔成章。 1987年春,马歌东赴日本福井大学讲学。当时国内罕见的诗集日本汉诗二十卷本让他眼界大开,原来日本 “曾经有过一个庞大的不能消失的汉诗创作群体和一段辉煌的汉诗兴盛史。这是一片被冷落已久的荒原,它深蕴着世界文明发展史的奇迹 ”。他不顾一切地扑了上去,确立了日本汉诗溯源比较课题。十数年如一日的翻检,书断线、卷坠页已是常事,甚至不得不 “孤芳自赏,我行我素 ”,面对不合时宜的窘迫。 2004年 1月,专著问世,被誉
6、为 “当今研究日本汉诗最 为全面、精致之作 ”。国内专家赞叹他 “耐住了寂寞,越过了坎坷 ”,日本学者感念他 “把日本汉诗介绍到了汉诗的故乡 ”。 二 创补 “马氏中山篆 ”新字,则是马歌东人生的另一个高峰。 创补新字,关键在于科学严谨。马歌东确立了三原则,即符合古文字结构的发展规律,有古文资料依据,遵循约定俗成法则。他参照 “中山三器 ”铭文特征,确定了 414个基准字,结合传统 “六书 ”字体结构,利用说文解字古文字类编金文编等十余部文献,一笔一画地抠。有时本已反复考证,却又被新发现的 “铁证 ”推翻,一些字甚至经过几年摸索才能确定下来。 创补 新字的过程犹如 “补天 ”,是对人耐力极限的
7、考验。整日埋首书堆,常常是对面小学的陡然寂静提醒他又过去了一星期。马歌东就这样按迹循踪,反复斟酌,创作出了 5 000余字,命名为 “马氏中山篆 ”。 2008年年底,收录 40余幅书法创作的 “作品集 ”先行出版。更为精审繁难的 “书谱 ”四易其稿,即将面世。湮没了 2 300余年的中山篆书重见天日,由此正式迈入书法艺术殿堂。 “夫妻共砚,人生一幸 !”夫人张芳谦和沉静,志趣高雅,有着精湛的书法才艺,被誉为 “海棠人物 ”。他们夫妻 “既是知音,亦是诤友 ”,生活中相濡以沫,工作上苛刻挑剔。如今 ,孩子们事业有成,他们的二人世界温馨淡定。张芳回忆,“先生常伏案于北屋窗下,我涂鸦在南屋阳台,合
8、作时两人聚首中间的书房。每天的 课间休息 ,我们或在小客厅打康乐球,或下到颐养着我们的小花圃里莳花弄草 ”。 马歌东说:真正的学者不能 “安分守己 ”,我崇尚 “自讨苦吃 ”的人生。 (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马歌东取得的成就与他受到的家庭熏陶有莫大关系,尤其是祖父教导了他古典文化,为他以后的从教、研究打好了基础。 B在学术上马歌东有着敏感的发现:中国古典文学这个古老学科研究多年,如果不能开拓新领域、采用新方法,势必陷入困境。 C “我与汉诗相互选中,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也出自我心灵深处朝圣的本能。 ”因此,马歌东与汉诗有着命定的
9、宿缘。 D确定了汉诗研究的方向,马歌东十数年如一日地钻研、探究。功夫不负有心人,马歌东在这一领域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E创补 “马氏中山篆 ”新字,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但马歌东经受住了考验,历经坎坷,使湮没了 2 300余年的中山篆书重见天日。 【小题 2】马歌东做了哪些 “自讨苦吃 ”的 事?具体吃了哪些苦?( 4分) 【小题 3】马歌东不 “安分守己 ”崇尚 “自讨苦吃 ”的人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6分) 答案:【小题 1】 AC 【小题 2】( 1)从事日本汉诗研究。 他自学日语,五年苦读,终能流利地落笔成章。 汉诗研究是冷落已久的荒原,需耐得住寂寞,进行十数年如一日的翻检。 甚
10、至不得不 “孤芳自赏,我行我素 ”,面对不合时宜的窘迫。 ( 2)创补 “马氏中山篆 ”新字。 确定基准字时,参考各种资料,一笔一画地抠。 有时本已反复考证,却又被新发现的 “铁证 ”推翻,一些字甚至经过几年摸索才能确定下来。 创补新字的过程犹如 “补天 ”,是对人耐力极限的考验。 【小题 3】马歌东是颇有成就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却转而从事日本汉诗研究 20余年;他可以选择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却投入极大的热情与精力去创补 2300余年前的一种古老文字。他这种不 “安分守己 ”,崇尚 “自讨苦吃 ”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此外,马歌东的事迹还启示我们:在生活中不能固步自封,夜郎自大;在学术上更
11、要 积极开拓新领域、采用新方法,使自己活起来,使工作活起来。选择 “自讨苦吃 ”的人生,认准学习的方向,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打击,最后一定会取得成功。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将选项代人原文,进行仔细的辨识,找出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 A项 “祖父教导了他古典文化 ”不恰当,根据文中的意思,应是祖父自身的博学无意中营造的古典文化氛围影响了他。 C项,强加因果关系。所以选 AC。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 息并整合概括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从整体上感知文本内容,然后
12、从文本中找到与马歌东 “自讨苦吃 ”相关的语段,从文章的结构即可看出马歌东做的两件大事,遭遇的困难从文中筛选即可,组织答案:时,要注意要点要全面条理。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解答此题,首先要结合着文本内容,简要概述马歌东自讨苦吃的一些事迹,并做出评价,然后从学术、工作、学习、生活等角度来探究马歌东这种自讨苦吃的精神给我们的人生启示。只要观点合理即可。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 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15分) 独 乐 园 记 司马光 孟子曰: “独乐乐
13、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 ”此王公大人之乐,非贫贱者所及也。孔子曰: “饭蔬(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 ”颜子 “一箪食,一瓢饮 ”, “不改其乐 ”;此圣贤之乐,非愚者所及也。若夫 “鹪鹩 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各尽其分而安之。此乃迂叟 之所乐也。 熙宁四年迂叟始家洛 ,六年,买田二十亩于尊贤坊北关,以为园。其中为堂,聚书出五千卷,命之曰读书堂。堂 南有屋一区,引水北流,贯宇下,中央为沼,方深各三尺。疏水为五派,注沼中,若虎爪;自沼北伏流出北阶,悬注庭中,若象鼻;自是分而为二渠,绕庭四隅,会于西北而出,命之曰弄水轩。堂北为沼,中央有岛,岛上植竹,圆若
14、玉 ,围三丈,揽结其杪,如渔人之庐,命之曰钓鱼庵。沼北横屋六楹,厚其墉茨 ,以御烈日。开户东出,南北轩牖 ,以延凉 ,前后多植美竹 ,为清暑之所,命之曰种竹斋。沼东治地为百有二十畦,杂莳草药,辨其名物而揭之。畦北植竹,方若棋局,径一丈,屈其杪 ,交桐掩以为屋。植竹于其前,夹道如步廊,皆以蔓药覆之,四周植木药为藩援, 命之曰采药圃。圃南为六栏,芍药、牡丹、杂花 ,各居其二,每种止植两本,识其名状而已,不求多也。栏北为亭,命之曰浇花亭。洛城距山不远,而林薄茂密,常若不得见,乃于园中筑台,构屋其上,以望万安、 辕,至于太室,命之曰见山台。 迂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源,探礼乐
15、之绪,自未始有形之前,暨四达无穷之外,事物之理,举集目前。所病者,学之未至,夫又何求于人,何待于外哉!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执 采药,决渠灌花,操斧伐竹,濯热盥手,临高纵目,逍遥相羊,惟意所适。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行无所牵,止无所 框,耳目肺肠,悉为己有。踽踽焉,洋洋焉,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因合而命之曰独乐园。 或咎迂叟曰: “吾闻君子所乐必与人共之,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 ”迂叟谢曰: “叟愚,何得比君子?自乐恐不足,安能及人?况叟之所乐者薄陋鄙野,皆世之所弃也,虽推以与人,人且不取,岂得强之乎?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 【注】 鹪鹩( jio l
16、io):一种鸟。 “若夫 ”四句:语出庄子 逍遥游。 迂叟:作者自称。 熙宁四年(公元 1071年),作者在政治上失意,便退居洛阳,全力编修资治通 鉴。 ( rn):纺织。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熙宁四年迂叟始 家 洛家:定居,安家 B杂 莳 草药莳:种植,移植 C各 居 其二,每种止植两本居:占,占有 D而林 薄 茂密薄:靠近,迫近 【小题 2】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作者 “独乐 ”情趣的一组是( ) 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开户东出,南北轩牖以延凉 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执 采药 行无所牵,止无所框,耳目肺肠悉为己有 不知天壤
17、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 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引用孟子、孔子、颜子、庄子等人关于乐趣的论述,目的是通过对比,引出下文对独乐园的描写。 B作者精心具体地描绘了独乐园的布局及构筑,每一处都突出了他对独乐园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写了作者置身其内伺花弄草、自得其乐的闲趣。 C整篇作品,不论是对独乐园的写景状物还是抒情议论,除作者外,没有提及第二位家人或友人,这一构思符合文章 “独乐之趣 ”的宗旨。 D本篇名为叙写作者居住于 “独乐园 ”的种种乐趣,实则表达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退隐洛阳的孤独寂寞、愤世嫉俗、不再出仕
18、的情感。 【小题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所病者,学之未至,夫又何求于人,何待于外哉! 吾闻君子所乐必与人共之,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D 【小题 4】( 1)所担忧的是学来有所成,对人又有什么祈求,对外又有什么依靠(期待)呢 ( 2)我听说君子有所快乐必定和别人共享,现在您只为自己获得满足却不顾及别人,这难道可以吗 ”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
19、词义, D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内容可知, D项, “薄 ”为 ”“草木茂盛 ”意, “林薄 ”为 “交错丛生的草木 ”,楚辞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王逸注 :“丛木曰林,草木交错曰薄。故选 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类题可先疏通选项句意,然后根据文意及句意来判断是否全都能表现作者 “独乐 ”情趣。 是介绍 “独乐园 ”的情况, 是别人对作者的评论,不是作者自己的情趣表现。所以选 B。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要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
20、当。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 D项,文中并未表达作者不再出仕的意思。所以选 D。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 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病、至、于、之、独、及。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 孟子说:一个人欣赏音乐的乐趣,不如与别人一起欣赏更快乐,与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的乐趣,不如与众
21、人一起欣赏更快乐。这是王公贵族的乐趣,不是贫贱的人所能达到的(境界)。孔子说: “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睡觉,其中也自有它的乐趣。颜回 “一箪饭(盛饭的圆形竹器),一瓢水 ”, “不改变他的乐趣 ”。这是圣人贤 人的乐趣,不是愚笨的人所能达到的(境界)。像那 “鹪鹩( jio lio, 是一类小型、短胖、十分活跃的鸟)在林中筑巢,不过占据一根树枝;偃鼠到河中饮水,不过喝饱肚子 ”,各尽自己的本分而相安无事。这才是我(迂叟)所追求的乐趣。 熙宁四年,我才举家定居洛阳,六年,在尊贤坊北关买了二十亩田作为家园,它的中间作为厅堂,(在堂中)集中了五千卷书,把它命名为读书堂。读书堂的南边有一处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福建省 龙海 中高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