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勾 当( u) 轴 线( zhu) 赍 发( li)得鱼忘 筌 ( qun) B下 乘 ( chn) 捧 袂 ( ju) 涸 辙 (h)咬文 嚼 字( ju) C 朔 风( shu) 岑 寂( cn)央 浼 ( mi)命途多 舛 ( chun) D讥 诮 ( qio) 棹 舟( zhu) 巢 穴( cho) 数 见不鲜( sh)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勾当( u ) “勾 ”作 “事情,多指坏事 ”时读 u,其它读第一声,可以用记少不记多的方法记住。赍发( j
2、) “赍 ”与 “赉 ”字很容易混淆。; B捧袂( mi),可根据 “举袂成阴,挥汗如雨 ”这个成语来识记。咬文嚼字( jio),这个字的读音只能死记。 D棹舟( zho),可根据字形来识记,还可根据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来识记。数见不鲜( shu), “数 ”作 “多次 ”解时读“shu”,要依义定音。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布署搭讪 满腹经论 深恶痛绝 B坍圮 水榭 义愤填鹰 逸兴湍飞 C鳟鱼 纰邻 沽名钩誉模棱两可 D干燥 回廊 和盘托出 渔舟唱晚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部署, “部署 ”与 “
3、布署 ”是现实生活中常常混用的两种写法, 两者为异形词关系,是现代汉语发展亟待规范的内容, “布署 ”是错误的写法。满腹经纶, “经纶 ”本义是整理过的蚕丝,都与 “丝 ”有关,本词可依义定形; B义愤填膺, “膺 ”为 “胸 ”之意,该词为义愤之情填满了胸中。要依义定形。逸兴遄飞,“遄 ”为 “快速 ”之义,而 “湍 ”为 “水流急 ”之义,所以应是 “遄 ”。 C毗邻, “毗 ”为“与 相邻 ”之义, “纰 ”为 “疏忽 ;谬误 ”之义,要依义定形。 沽名钓誉。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 不恰当 的一项是 A在生活和学习中要树立
4、自信心,自信心不是 天花乱坠 吹来的,大话空话说多了反而会让自信心丧失。 B专家的几句话让人有 醍醐灌顶 的感觉,没曾想这个困扰我多年的难题,他却有如此精妙独到的理解。 C公仆履新,要有 诚惶诚恐 、如履薄冰的心态,更要有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胸怀。 D到人才市场应聘机会很多,可谓 洋洋洒洒 ,人的水平却参差不齐,用人单位很难物色到有真才的人。 答案: D 试题分析: D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也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此处对象误用。 A天花乱坠:本指佛祖讲经说法,今多形容说话非常动听,但空洞不切实际。 B醍醐灌顶:比喻给人灌输智慧,使之从迷惑中醒悟或彻底觉悟
5、。 C诚惶诚恐:惶恐不安。原是君主时代臣下给君主奏章中的套语。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地方政府对铁路的投资很积极,尤其是获得城际铁路建设主导权以后,城际铁路 的建设开始提速。 B国庆期间,因扎堆外出人数增加,交通拥堵、景区游客滞留、餐饮及住宿难保障等问题频频出现。 C在老龄化进程加快和基础养老金支付压力日渐增大的背景下,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迫在眉睫。 D家具污染已成为继建筑污染、装修污染以后室内环境污染的新问题,是室内环境三大污染源之一。 答案: A 试题分析: 成分残缺,应改为 “对城际铁路的建设开始提速 ”。 考点:辨析并
6、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竿翠竹,一支横笛。生命简约如此,简约到一支竹笛。游子吹, _;闺中少妇吹, _。征人吹, _;诗人吹, _。 是思君令人老 是思发在花前 是江城五月落梅花,是白鸟成行忽惊起 是风起塞云断,夜深关月开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出自薛道衡人日思归,抒发的是游子思乡心切之情; “思君令人老 ”,出自古诗十九首 冉冉孤生竹,写闺中少妇怨别之 情; “风起塞云断,夜深关月开 ”,出自李益 (一说戎昱 )边塞诗闻笛,写征人思乡之情; “江城五月落梅花 ”“白鸟成行忽惊起 ”
7、,分别是李白和潘阆描写笛声的诗 (词 )句。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共 23分) 草屋的声音 赵伟平 史记里说虞舜戴着斗笠披着衣衫精心修筑的是草屋,杜甫吟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茅屋本质上也是草屋。 上世纪 70年代一些移民迁徙到刚刚围塘还泛着盐渍的土地上,开始 “筑巢 ”。这建造的方式实在是太简单了,几根竹木扎起来,屋面是铺展均匀的一束束稻草,屋墙是缚住竹竿的一扇扇稻草,源于土地的稻草裹掖着屋子,阳光下金灿灿的,抬头望着齐厚齐厚的稻草屋檐,会有一种知足的温煦掠过。 小时候,不知是听母亲还是乡人说
8、过这句话: “只有懒的人,没有懒的田。 ”其实,海边的田地即使不懒也够坑人的。芦苇根、柳条藤草之类像一张网罩着地面,盘根错节,密密匝匝,都在疯长,种地人垦植庄稼往往会如游击战、拉锯战一样地与它们争斗。然而,最终是那些芦苇一样坚韧的人征服了草屋后的一片片土地。 春天一来拼起一幅嫩绿的画景。夏天绿得更深、更翠,像湖,像海,碧波欣欣。几把闪电,几度雷鸣,几经风雨,青黄相融,一幅幅逼真的水彩,当之无愧。秋色染过,又一幅金色的秋景图,慢慢向田野展开来 。收获最后的田野,草屋的灯光亮了,里面的主 人抹一把额头上发亮的汗珠,洗一洗长满老茧的双手,便从门缝里传出几声纯朴而又憨厚的笑声。 草屋是温馨的。但草屋有
9、时会经历一些惊险,无奈和战栗。常常在汛期的时段里,村口的防汛喇叭一响,草屋里的男女老少提锹带箕奔赴海边。这是一场义无反顾的战争,一心想缚住大海疯狂的手脚。一次,海浪冲破了堤岸,草屋灰黄色的屋顶浮在浊黄的水面上。海水退后,草屋几乎还是完好的,草屋能挡得了寒冷与酷暑,对水从来都留着通道,这正像无边的大水漫过一丛丛热爱生命的草,它们聪明地匍匐在大地上,水过后,阳光一照,依然能够旺盛地向上长! 草屋留在 我记忆中的更多的是宁静。我曾住在一幢两间半的草屋,挡门墙的草栓周围终年种着一圈茗 草,有点像兰花的叶子,这草终年不枯,似乎也终年点燃着草屋的绿意。草屋的前后有两棵树,其中屋东北角的是一棵高大的梧桐,梧
10、桐的枝桠粗犷而大气,一到初夏,盆底大的叶子和小号一样紫色的花便一起高高地摇曳;屋西南角则长着一棵枝细叶茂的枣树,我常会在屋檐下,看飒飒落下的枣花,再看着米粒一样的枣儿怎样长成姑娘般的丰满与红润,然后,又会算计着折一支长长的竹竿渐次敲落那些美味。一前一后的两棵树,庇护着草屋,草屋便更加安宁而有情致了。 冬天的雪 对于草屋来说,是一道别样的风景,隔着砧板大的天窗仰望雪片飘摇而来,先是与稻草摩挲的声音,再是 “沙沙 ”“沙沙 ”雪花与雪花挤在一起的声音。满世界银妆素裹,草屋上的雪层已经盖过了草层,一间间草屋早已成了一个个意味无穷的童话了。融雪的时候,那些剥离草屋的水的精灵似乎很不愿意真的离去,在经过
11、屋檐的刹那间,在空中凝住了,这凝结的雕塑越结越大,越挂越长,几乎每一根稻草顶端都挂起这样的冰凌串儿,远望去,冰凌串就像在琴键上高低跳跃的音符。 草屋无言。但我相信,从草屋里出来的人都会有对草屋的种种理解,都能聆听到草屋里发出的种 种声音! (选自 2007年 8月 7日解放日报,略有删改) 【小题 1】 根据文章,试归纳种种 “草屋的声音 ”。(不少于 3个方面)( 6分) 【小题 2】下面的语句在写景上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6分) 春天一来拼起一幅嫩绿的画景。夏天绿得更深、更翠,像湖,像海,碧波欣欣。几把闪电,几度雷鸣,几经风雨,青黄相融,一幅幅逼真的水彩,当之无愧。秋色染过了又一幅金色的
12、秋景图,慢慢向田野走来了。 【小题 3】第 段中写到茗 草、梧桐和枣树,对描写草屋起到什么作用?( 5分) 【小题 4】文章以 “草屋的声音 ”为题,末了又说 “草屋无言 ”,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小题 1】从古到今人们筑草屋有声,收获后主人知足的憨笑声,汛期草屋有惊无险的战栗声,草屋静处时感动于草、树生长的无言,冬雪与稻草的摩挲、挤压声,融雪的时感受到冰凌串像跳跃的音符。(每个要点 2分,答对 3个即可) 【小题 2】 以季节变换为序,描绘了被征服土地上出现的动人 “画景 ”。( 2 分) 由嫩绿深绿、青黄相融到金色,突出了 “画景 ”的色彩变化;( 2分) 运用比喻、
13、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表现不同季节土地的美景。( 2分) 【小题 3】写茗 草、梧桐和枣树装饰和庇护着草屋, ( 2分)并以草、树的动态反衬出草屋的宁静,( 2分)也使草屋更富有生活的情致。( 1分) 【小题 4】不矛盾。一方面,文章从草屋的修筑写到草屋见证了人对土地、灾难的征服, (2分)留下了太多与草屋有关的自然之声和人生之声; (2分)另一方面,草屋本无言,说它有声,是从草屋里出来的人对它的理解, (2分)住过草屋里并热爱美好生活的人,能用心感受到草屋发出的种种声音。 (2分)(每个要点 2分,答对 3点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 “草屋的声音 ”的含义,并不
14、是说草屋有声音,而是指建造草屋的人感受到了草屋的声 音,也指建造草屋的人自己的心声。根据这个理解,再结合文中谈到的声音进行归纳概括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 首先要看清题干中的限制语 “写景的特色 ”,而不是 “景物的特色 ”。其次要正确理解 “写景的特色 ”,即手法、构思、语言等方面的特色,换个说法就是 “写作特色 ”,所以答题时要从这些方面进行分析,解说。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对语段中心意思的理解。本语段结构很清晰,中心句 “草屋留在我记忆 中的更多
15、的是宁静 ”概括了本段的中心是:描写草屋的宁静。结论句 “一前一后的两棵树,庇护着草屋,草屋便更加安宁而有情致了 ”,直接点明了树的作用。段落中间部分写茗 草的艳丽,写梧桐和枣树动态都是为了写草屋的宁静,所以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同样在于理解 “草屋的声音 ”的含义。此处的 “声音 ”并非实指的声音,而是人们对草屋的感悟,是心声。后文的 “草屋无言 ”是实指,所以二者不矛盾。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 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16、共 17分) 边城(节选) 沈从文 白日里,老船夫正在渡船上,同个卖皮纸的过渡人有所争持。一个不能接受所给的钱,一个却非把钱送给老人不可。正似乎因为那个过渡人送钱气派有些强横,使老船夫受了点压迫,这撑渡船人就俨然生气似的,迫着那人把钱收回,使这人不得不把钱捏在手里。但到船拢岸时,那人跳上了码头,一手铜钱向船舱里一撒,却笑眯眯的匆匆忙忙走了。老船夫手还得拉着船让别一个人上岸,无法去追赶那个人,就喊小山头的孙女: “翠翠,翠翠,为我拉着那个卖皮 纸的小伙子,不许他走! ” 翠翠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当真便同黄狗去拦着那第一个下船人。 正说着,第二个商人赶来了,就告给翠翠是什么事情。翠翠明白了,更紧拉着
17、卖纸人衣服不放,只说: “不许走! ”黄狗为了表示同主人的意见一致,也便在翠翠身边汪汪汪地吠着。其余商人都笑着,一时不能走路。祖父气吁吁地赶来了,把钱强迫塞到那人手心里,并且搭了一大束草烟到那商人的担子上去,搓着两手笑着说: “走呀!你们上路走! ”那些人于是全笑着走了。 翠翠说: “爷爷,我还以为那人偷你东西同你打架! ” 祖父抿着嘴把头摇摇,装成狡猾得意神气笑着,把 扎在腰带上留下的那枚单铜子取出,送给翠翠,且说: “礼轻仁义重,我留下一个。他得了我们那把烟叶,可以吃到镇 城! ” 远处鼓声又蓬蓬地响起来了,黄狗张着两个耳朵听着。翠翠问祖父听不听到什么声音。祖父一注意,知道是什么声音了,便
18、说: “翠翠,端午又来了。你记不记得去年天保大老送你那只肥鸭子?早上大老同一群人上川东去,过渡时还问你。我们这次若去,又得打火把回家;你记不记得我们两人用火把照路回家? ” 翠翠还正想起两年前的端午一切事情哪。但祖父一问,翠翠却微带点儿恼着的神气,把头摇摇,故意说: “我记不得,我记不得,我全记不得! ”其实她那意思就是 “你这个人!我怎么记不得? ” 祖父明白那话里意思,又说: “前年还更有趣,你一个人在河边等我,差点儿不知道回来,天夜了,我还以为大鱼会吃掉你! ” 提起旧事,翠翠嗤地笑了。 “爷爷,你还以为大鱼会吃掉我?是别人家说我,我告给你的!你那天只是恨不得让城中的那个爷爷把装酒的葫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湖南省 师大附中 高二上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