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福建三明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福建三明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福建三明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福建三明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对于复活故事情节的叙述 有误 的两项是( 4分) A卡秋莎对掌班瞧瞧 ,但接着突然把视线移到陪审员那边,停留在聂赫留朵夫身上。她的脸色变得严肃甚至充满恼恨了。她那双恼恨的眼睛有一只斜睨着。这双异样的眼睛对聂赫留朵夫瞧了相当久。这是在法庭上玛丝洛娃与聂赫留朵夫见面的情景。玛丝洛娃认出了聂赫留朵夫,聂赫留朵夫心情非常复杂。 B “不消说,这是惊人的、使人震惊的巧事!我一定要做一切能做的事减轻她的厄运。而且要赶快做。马上就动手。 ”聂赫留朵夫要为马斯洛娃做的事是为她请一个著名的律师上诉到最高法院。 C
2、“有什么关系呢,这是好事嘛。不过这里头好像还有什么风流韵事。嗯,那你就讲一讲吧。 ”聂赫留朵夫到了彼得堡的姨母家住下,姨母询问他帮助犯人的缘由,聂赫留朵夫就把他跟马斯洛娃的关系原原本本地讲了一遍。 D这个消息使他愣住了。他心里的感触近乎于人们听到意外的大祸临头的消息以后所生出的那种感触。他心里很难过。 “这个消息 ”是指看门人告诉他的 马斯洛娃因为与一个医生吊膀子而被主任医师打发走的事。听到这个消息以后,他首先感到羞愧和可笑,他开始质疑自己所做的一切,终于决定改变自己的决心,马丝洛娃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再也不管她的一切了。 E “我并没有受苦,我一直觉得挺好。而且,要是可能的话,我以后还想为您
3、出力。 ”聂赫留朵夫表示他并没有认为与马斯洛娃一起生活在流放地是受苦,他极愿意帮助马斯洛娃。 马斯洛娃拒绝了他,她与西蒙松什么也不需要了,她很感谢聂赫留朵夫为她做的一切。 答案: (4分 )A、 D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要在记忆中搜索关于名著的情节,然后仔 细阅读个选项表述,确定其有无错误。题中, A项错误是:她并没有认出他。 D项错误是:聂赫留朵夫虽然对此觉得可笑,但仍坚定他的决心,仍要做他的良心要求他做的事。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层级为 A。 下列各项中,对于子夜故事情节的叙述 有误 的两项是( 4分) A吴荪甫在家里为父亲吴老太爷办丧事,就在这次聚会
4、上,赵伯韬找到吴荪甫和他的姐夫杜竹斋,拉拢他们联合资金结成公债大户,想要在股票交易中贱买贵卖,从中牟取暴利。 B办好吴老太爷的丧事后,吴荪甫收到了家乡发的电报知道家乡正在发 生农民暴动,吴荪甫开始为他在家乡双桥镇的当铺、钱庄、米厂之类的资产担忧他的脸上显出连老太爷过世都没露出过的忧愁。 C冯云卿在公债库券中翻了跟头,不得不另寻出路。何慎庵提醒他对赵伯韬使用美人计,这美人就是冯云卿自己的女儿。冯云卿很难为情地同女儿提起这事,眉卿非常懂得父亲的用意,非常乐意地答应了。 D吴荪甫限屠维岳三天之内把工潮事件解决,并且下令端午赏工一天,开除姚金凤,升薛宝珠为稽查,众人纷纷埋怨这种不公平的评判。 E为和赵
5、伯韬斗法,吴荪甫决定把益中公司当作大本营大干一场。同时,妄图收购朱吟秋的丝厂,为此,他不得不让杜竹斋力劝赵伯韬放弃对朱吟秋的融资。 答案: (4分 )B、 C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要在记忆中搜索关于名著的情节,然后仔细阅读个选项表述,确定其有无错误。题中, B 项错误是:应在吴老太爷的葬礼上收到信的;C项错误是:眉卿误会了父亲的用意,以为只是通过刘玉英的关系套赵伯韬的消息。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层级为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她永远只有 6岁 陈墨 她 6岁生日时收到 17万份礼物,包括自澳大利亚的两只小袋鼠和一名随行饲养员。截至
6、 1941年,饱受经济危机之苦的美国公众共计花费 4500万美元购买以她为原型的 7款秀兰娃娃。 “望子成星 ”的好莱坞妈妈们把砖绑在孩子的头上,为了让她们和秀兰 邓波儿一样矮小。 自 1934年拍摄歌舞片起立欢呼之后, 6岁的邓波儿成了好莱坞红极一时的明星。仅此一年,便拍摄了 10部电影,并以此 “不朽的惊人的巨大成就 ”获得奥斯卡特别奖,成为有史以唯一一个获得该奖项的孩子。 1935年到 1939年,她都在美国最受欢迎的十大明星之列。事实上,她 56个发卷的金色卷发、不笑时都有的甜美酒窝、胖嘟嘟红扑扑的小脸几乎成了美国人的精神慰藉,在电影院看看这个小天使唱唱跳跳,就能暂时忘掉大萧条和希特勒
7、。媒体赞她是 “大萧条中的 抹亮色 ”,罗斯福总统在炉边谈话中感慨: “只要我们国家还有秀兰 邓波儿,我们就会没事的。 ” 没有人希望邓波儿长大。具有远见的福克斯公司 1934年把她的年龄从 6岁改成5岁,并抹去了她 3岁时曾在舞蹈学校受训的经历,这朵 “好莱坞保护叶下洒满露珠的小花 ”无忧无虑的童年点亮了很多美国人的生活。 而实际上,邓波儿几乎没有真正的童年。 3岁上舞蹈校, 3岁半 参演第 部系列剧, 4岁半参加第一次面试。 “我是秀兰 邓波儿, ”她对导演说, “我受过很好的指导。如果您想用我,请告诉我什么时间和该穿什么衣服。 ” 每个工作日她都要戴着 56个发卷入睡。在嘈杂的片场练就了
8、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这使她能够同时收听两个广播节目而互不打扰。她懂得如何与最善于抢戏的老戏骨争镜头,也知道如何天真地避开记者不怀好意的提问。 1939年,福克斯公司依然让她穿着娃娃裙拍摄了小孤女。当身体的曲线代替了头发的曲线,她失去了吸引力。华盛顿邮报刻薄地嘲笑她, “秀兰开始发胖,十一岁时骨节嘎嘎响,生活就 是这样。 ” 切光环都在离她而去:观众受不了他们最爱的小宝贝已经长大的事实,男演员难以和这个几年前还在膝头玩耍的小女孩儿逼真地谈情说爱。 1950年, 22岁的邓波儿正式退出舞台。 邓波儿上世纪六十年代进入政界。尽管她在参加加州第十一国会区补选时曾试图淡化自己的过往经历,却依旧铩羽而归。她
9、无奈地认识到,即便自己已经 40岁了, “我在他们心中的形象还是那个 6岁的邓波儿 ”。 1969年,邓波儿出席联合国大会,这一次,童星秀兰为她打开了一扇门。自所有国家的代表都觉得已与她相识已久,这让她在联各国的工作顺利却不轻松,“如 果我做得不好,小秀兰帮我打开的门就会关上 ”。她每天只睡 5小时 读书到两点,七点继续工作。晚年的邓波儿依然收到大量自粉丝们的邮件,坐在电脑前的人们被那个洋娃娃般的小萝莉萌化了,就和 70年前坐在电影院里的人们一样。 “我想他们中的很多人以为我还是只有 6岁。 ”秀兰说。 她于 2014年 2月 10日逝世,终年 85岁。她活在 42部电影里,活在 3个子女和无
10、数影迷的心中。此外,这个永远的童星还以另一种形式被记住 款以她名字命名的经典鸡尾酒。 这款 “秀兰 邓波儿 ”没有酒精,面向孩子,为了让他们体验一回当大人的感觉。 (选自中国青年报 2014年 02月 19日,有删改 ) 【小题 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 的两项是 (5分 ) A福克斯公司抹去邓波儿曾在舞蹈学校受训的经历,使她的童年显得无忧无虑,是为了迎合观众的情感需要。 B媒体、观众和同行都无法接受邓波儿长大了的事实,失去了吸引力的她迫于无奈只好选择退出了演艺舞台。 C邓波儿参加加州补选铩羽而归,表明那时美国观众渐渐淡忘了这个曾给他们带慰藉的童星,揭示了炎凉的世态。 D晚年的邓波
11、儿仍然收到大量粉丝的邮件,她洋娃娃般可爱的形象在网络时代依旧深入人心,对此邓波 儿倍感欣慰。 E能让孩子体验当大人的感觉,既是 “秀兰 邓波儿 ”鸡尾酒的独特之处,又暗含作者对邓波儿人生际遇的理解。 【小题 2】第一段文字在文中有何作用 ( 4分) 【小题 3】六岁成名的经历对邓波儿说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 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 答案: 【小题 1】 C、 D 【小题 2】 第一段文字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通过影迷的行为表现邓波儿的地位和影响; 结构上,引出下文对邓波儿演艺成就的叙述, 与结尾呼应,表现邓波儿永恒的艺术魅力。(每点 1分,答对三点得满分) 【小题 3】示例:【观点一】 6岁
12、成名的经历对邓 波儿说是幸运的。首先,她的形象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一个国家的精神慰藉;其次,为她在联合国工作打开通道,并激励她努力奋斗。再次,她的荧幕形象成为经典,被永远铭记。因此, 6岁成名的经历给邓波儿带了众人难以企及的成就,她是幸运的。【观点二】 6 岁成名的经历对邓波儿说是不幸的。首先,邓波儿过早地接触成人世界,失去了真正意义的童年;其次,限制了她的戏路,观众很难再接受长大的邓波儿;再次,还影响了她的仕途,让她在选举中经历挫败。因此, 6岁成名的经历让她始终难以超越 6岁的自己,她是不幸的。(观点 1分。理由 4分:答对一点, 2分;两点, 3分;三点, 4分。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
13、1】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题中, C项中并非 “那时美国观众早已淡忘 ”,而是她 6岁的形象太深入人心,观众难以接受她长大的事实, “揭示炎凉的世态 ”也于文无据; D项 “对此邓波儿倍感欣慰 ”有误,应是略显。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既要根据此段文字所述的内容,也要注意此段处于文章第一段的特殊位置。此段并没有直接写邓波儿,而是写她收到的礼物,因此这属于侧面烘托,通过影迷的行为表现邓波儿的地位和影响;由于此段是文章第一段,所以有利于引出下文对邓波儿演艺成就的叙述,同时与结尾呼应,
14、表现邓波儿永恒的艺术魅力。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探究试题,答案:并不唯一,可以认为邓波儿是幸运的,也可以认为她是不幸的。若认为她是幸运的,可从邓波儿的 经历谈起,她 6岁就成名,他人难以企及这方面谈起。若认为邓波尔是不幸的,可从她过早地接触成人世界,失去了真正意义的童年;同时戏路受到限制,还影响了她的仕途,让她在选举中经历挫败等方面谈起。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张益州 画像记 苏洵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
15、寇至边,边军夜呼,野无居人。妖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 “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虽起,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 ,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 ”乃推曰: “张公方平其人。 ”天子曰: “然。 ”公以亲辞。不可,遂行。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 “寇在吾,无尔劳苦。 ”明年正月朔 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 眉阳苏洵言于众曰: “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 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 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醋褂诘亍 殴 沧
16、 谄渑裕 丈 槐洌 炱鸲 日 腿 u而退,无矜容。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 尔 以生,惟尔父母。且公尝为我言: 民无常性,惟上所待。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 之 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 以 绳盗贼之法。重足屏息之民,而以砧斧 令,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至于急之而生变,虽齐鲁亦然。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 ,吾不忍 为 也 。呜呼!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 ”皆再拜稽首,曰: “然 ”。 苏洵又曰: “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
17、以像为也。且公意不欲,如何? ”皆曰: “公则何事于斯,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今夫平居闻一 善 ,必问其人之姓名,与其邻里之所在,以至于其长短大小美 恶 之状。甚者,或诘其平生所嗜好,以想见其为人,而史官亦书之于其 传 。意使天下之人,思之于心,则存之于目。存之于目,故其思之于心也 固 。由此观之,像亦不为无助。 ”苏洵无以诘,遂为之记。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节) 注 张益州:古人往往以官名称呼,张方平为益州太守,故称 “张益州 ”。 朔:农历每月初一日。 : yi,犹 “实 ”。 砧斧:是古代的刑具,这里代指严刑竣法。 齐民:齐等的民众,指无辜的善良百姓。 【小题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
18、实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以至于其长短大小美 恶 之状 无羞 恶 之心,非人也 B 故其思之于心也 固 固 国不以山溪之险 C 今夫平居闻一 善 善 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D 而史官亦书之于其 传 于 传 有之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待 之 以待盗贼之意 吾将 良人之所 之 也 B 既正,油然 而 退 环而攻之 而 不胜 C 以威劫齐 民,吾不忍 为 也 鸡鸣而起,孳孳 为 善者 D 而绳之 以 绳盗贼之法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 以 其存心也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张益州在
19、蜀地发生祸乱, “京师震惊 ”之际,临危受命,赶赴蜀地。由于措施得当,祸乱很快被平息, “蜀人相庆如他日 ”,从此,蜀地相安无事。 B张益州治蜀,反对施行严刑竣法。他认为,施行严刑竣法只会使百姓沦为与盗贼为伍,酿成大乱;反之,用礼义、法律教化、差使百姓,那么蜀人是很容易管理的。 C作者认为,爱惜蜀人如此深切,对待蜀人如此厚道,在张公之前,自己还未曾见过;即使不用画像,张公的恩情也会世世代代记在蜀人的心中。 D张益州是 “为天下牧小民不倦 ”的封建官吏的形象,他有文治武功之才,采取安抚办法宽政爱民,使之安居乐业,博得人心。 【小题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 1)有乱之萌,无乱
20、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 4分) (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2分) 答案: 【小题 1】 (3分 )D 【小题 2】 (3分 )C 【小题 3】 (3分 )A 【小题 4】( 6分)( 1)有祸乱的苗子,没有祸乱的表现,这叫做将要发生祸乱。祸乱将发未发之际最难治理;既不能因为有祸乱苗子而操之过急,也不能因为还没有形成祸乱而放松警惕。( “是 ”“以 ”“弛 ”各 1分,句意 1分,计 4分)( 2)敬重自家的长辈,而推广到敬重别人家的长辈,爱护自家的孩子,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天下可以运转于掌上了。(关键词: “老 ”“
21、幼 ”“以及 ”,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D项的 “传 ”都作名词,传记。 A项,前 “恶 ”作形容词,丑;后 “恶 ”作动词,憎恶。 B项,前 “固 ”作形容词,长久,久远 ;后 “固 ”是使动用法,使 坚固。 C 项,前 “善 ”相当于动宾短语,做好事;后 “善 ”作形容词,好的。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C项的 “为 ”都作动词,做。 A项的 “之 ”,前者作代词,指代百姓;后者作动词,去,到。 B 项的 “而 ”,前者作连词,表修饰;后者作连词,表转折。D项的 “以 ”,前者作介词,相当于 “用 ”;后者作介词,表
22、原因,相当于 “因为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可将个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 容加以比照,以确定正误。题中, A项错误在于, “蜀地发生祸乱 ”“祸乱很快被平息 ”不合文章内容。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第( 1)句中的 “是 ”作指示代词,指
23、代上文的 “有乱之萌,无乱之形 ”这种情况; “以 ”作介词,相当于 “因为 ”; “弛 ”即松弛, 在这里是 “放松警惕 ”之意。第( 2)句中的 “老 ”,第一个作动词,尊重之意,第二个作名词,老人之意;第一个 “幼 ”作动词,爱护之意,第二个 “幼 ”作名词,小孩之意; “以及 ”是两个词, “以 ”作介词,相当于 “把(这种尊重或爱) ”, “及 ”作动词,施加、推广之意。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宋仁宗 )至和元年秋天 ,蜀地一带有人传说 ,有敌寇将要侵犯边界 ,驻边军士夜里惊呼 ,四野百姓全都逃光 ,谣言流传开 ,京城上下大为震动恐惧 ;朝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福建 三明 中高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