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云南省昆明一中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2012届云南省昆明一中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云南省昆明一中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届云南省昆明一中高三 12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这位曾在伦敦留学、现任上海一家经贸公司总经理助理的上海女孩机不可失地打开相机拍下了警察粗暴对待中国妇女的现场情景。 B有的同学平时不注意书写,以致一到考试写作文时难免字迹潦草,让阅卷老师不忍卒读。 C极端个人主义者总以为人都是为自己的,在他们看来,那些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行为简直匪夷所思。 D我默念了一下射击要领,下定决心, “砰 ”地打响第一枪,眼睛情不自禁地眨了两下,身体也随之一震。 答案: C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名著重拍应有
2、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担当, _。 _,_,_,_。_,其未来的发展就会像逐浪的浮萍,难以找到自己的根系。某些名著重拍对民族文化的肆意放逐,实际上反映了创作者艺术良心的普遍缺失,缺乏担当意识的名著重拍其艺术生命一般不会走得很远。 用当代文化去激活民族优秀文化 不应是肆意的精神放逐 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放弃了对优秀民族文化精神家园的坚守 故名著重拍既要守望优秀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 名著重拍本应该是用民族优秀文化去烛照当代文化 更要拥抱当代文化的新境界与新天地 A B C D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 12月 6日,市教育局召开市直学校德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明年
3、市直学校德育工作,并仔细解读了市直班主任职级评定。 B本次 “瘦肉精 ”中毒事件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外省个别不良生猪养殖户使用违禁“瘦肉精 ”喂养生猪,生猪经销者伪造检疫合格证逃避检验所造成的。 C当时全校不止有一个文学社团,我们的 “海风社 ”是最大的,参加的学生纵跨三个年级,并出版了最漂亮的文学刊物贝壳。 D在美丽的天山脚下,随处可以听到牧民动听的歌声,不用说那些即兴哼唱的小调,就是那些出类拔萃的民歌,也能给人充分的艺术享受。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警惕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 所谓 “视觉文化时代 ”,也称 “读图时代 ”,是指全球化以来,文化 出现了一种从以文字和语言为中
4、心的理性形态,转向以图像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形态的变迁。 20世纪最后十年,伴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地向人类社会渗透,审美日益摆脱精英姿态而向社会生活领域渗透和泛化,最终结果是艺术和审美的生活化、普泛化,而其伴随的表现形态就是生活世界的视觉化、图像化。可以说,图像的展现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趣味正在深刻地影响和规范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生活的逻辑形式。 然而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在视觉文化时代这一大背景下,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人的创造力的美育,却面临着诸多困难。我们以当 代视觉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电影中的 “奇观化 ”以及 “暴力美学 ”为例,分析美育在内容和方法上面临着何种冲击与
5、影响。 在视觉文化时代,电影格外青睐一种被称为 “奇观化 ”的艺术表现方式。 “奇观化 ”主要指电影借助高科技手段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奇幻影像,作为一种电影表现手法,它轻叙事而重场景,因此契合了视觉文化时代影像的诸多特征。视觉文化时代的电影更将奇观效应作为电影构成的主要支撑,注重场景的铺陈和空间的展示,弱化时间,突出空间,大幅度地削弱情节和叙事。 奇观虽然带来了审美的震撼,满足了观众追求视觉刺激的猎奇心理,但它往往忽视了这种奇观表面下人们对精神和文化的审美需求,忽视了一部作品所蕴涵的深层次的文化力量。 “奇观化 ”带来了对美育的消解,因为以图像来传达意义,注重眼睛的 “可视 ”而忽视了人脑的 “可
6、思 ”,审美停留在视听享乐中,将导致当代大众思维方式的退化,形成被动思维和平面思维,这对美育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暴力美学 ”是一种在纯粹暴力趣味的追求中发展起来的美学,在电影艺术中,它主要发掘枪战、武打动作或其他一些血腥暴力场面的形式感,并将这种形式感发扬到精美绝伦的程度。暴力美学竭力弱化艺术作品的教化功能,在影片中规避直接的道德评价 ,因此它是一种把美学选择和道德判断还给观众的电影观。由于图像时代的全面来临,暴力美学与现实世界呈现出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它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美育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暴力美学通过对暴力内容的美学化的处理,降低了作品的社会功能,宣扬人们内心潜
7、藏的暴力倾向,放大了人们对血腥的本能嗜好。所以,尽管暴力影片在形式上眩目诱人,但它严重干扰了人的道德评价。 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预示着美育在内容、特征和方法上发生着诸多变化。图像渗透至社会生活,以其感官性(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听觉)、生动性(图像使人身临 其境)、普泛性(图像的接受不受主体自身文化条件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实现图像面前人人平等)等特点为人所接受,在带给人极大的感官享受的同时,实现了现代审美教育的目的。作为现代美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图像美育注重人的感性特征,在图像的审美接受过程中人的整个感性生命投入其中。但不可忽视的是图像中 “奇观化 ”和 “暴力美学 ”对现代美育构成了冲击,这是视觉
8、文化时代美育遭受的困境之一,这昭示着传统美育在现代性进程中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与时代同步对其进行调整和改善。这样审美教育才能真正做到在视觉文化时代恢复人性完整,唤醒 人的感性,建构全面和谐人格,按照美的内在尺度塑造人类文化的创造主体,促使人类文化健康发展。 【小题 1】下列不属于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的一项是:( 3分) A “奇观化 ”带来了对美育的消解,使审美停留在视听享乐中,导致大众的被动思维和平面思维。 B “暴力美学 ”竭力弱化艺术作品的教化功能,干扰了人的道德评价,宣扬了人们内心潜藏的暴力倾向,放大了人们对血腥的本能嗜好。 C “暴力美学 ”与现实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
9、这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干扰了人们的道德评价。 D作为电影的一种表现手法, “奇观化 ”重场景而轻叙事,给人以视觉审美的震撼,契合视觉文化时代影像的诸多特征。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伴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地向人类社会渗透,图像的展现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趣味正在深刻地影响和规范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生活的逻辑形式。 B “奇观化 ”这种电影表现手法是把 “双刃剑 ”,一方面它满足了观众追求视觉刺激的猎奇心理,带来审美的震撼,另一方面它往往忽视了作品所蕴涵的深层次的文化力量,将导致当代大众思维方式的退化。 C当代视觉 文化的表现形式是电影
10、中的 “奇观化 ”和 “暴力美学 ”,二者在内容和方法上冲击与影响着现代美育。 D “暴力美学 ”是在追求纯粹暴力趣味中发展起来的美学,是一种把美学选择和道德判断还给观众的电影观。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到社会生活中,一个 “读图时代 ”必将到来,美育的内容、特征和方法上也会发生诸多变化。 B作为现代美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图像美育注重人的感性特征,而图像中的“奇观化 ”和 “暴力美学 ”满足人的视觉刺激,因而 “奇观化 ”和 “暴力美学 ”是现代图像 美育的具体体现。 C传统美育在现代性进程中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与时代同步
11、对其进行调整和改善。 D警惕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改善 “奇观化 ”的表现手法,反对 “暴力美学 ”,有利于恢复人性的完整,促进人类文化健康发展。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B 阅读下面的文字,( 25分) 攀登物理高峰 寻找 J粒子的丁肇中 20世纪 50年代,丁肇中就对探索新的基本粒子发生了兴趣。前辈科学家们的著作和思想,对丁肇中有巨大的吸引力,他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基本粒子的新世界。但是,正在这时,非议和疾病向他袭来。 l966年至 l970年粒子研究的 5年是他科学道路上最为艰苦的 5年。他和研究小组的科学家们制定攻克新粒子的实验计划,忙着
12、设计制造仪器设备,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但所得到的结果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始终找不到使人欣慰的新粒子。丁肇中陷入困境之中,然而科学研究的责任心鞭策着他不能停步。他和同事们不断地修改实验方案,反复进行实验,经常日 夜奋战在仪器旁,实验室成了他们的卧室。就这样,他们艰苦奋战 5个春秋,科学实验数据仍然不能令人满意。正当他们的实验处于困境的时刻,学术界对他们发出了种种议论。有的说,丁肇中所设想的寻找新粒子的实验是异想天开,已走到了死胡同啦 ! 1966年至 l970年,丁肇中为了在高能物理最厚的地方钻孔,寻找新的基本粒子,弄得精疲力尽,全身无力,他虚脱了,不得不去医院治疗。医生在他的病历表上写着:
13、 “因经常劳累患神经衰弱症。 ”医生看看病历表,按一按他的脉搏,又看看丁肇中无力支撑自己身子的样子,耐心地说: “我劝你最好休息一年。 ”医生的话晴空霹雳似的向他击来,他顿时感到束手无策。丁肇中叹了一口气,用祈求的口吻说: “大夫,难道没有别的方法吗 ”医生斩钉截铁地说: “这是唯一的办法 !” 医生的决断,无疑对丁肇中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5年的汗水将毁于旦夕,他只好在医院中痛苦地回忆过去,思索着未来。 5年来,他领导美国和西德两个实验研究小组,夜以继日的埋头在实验室之中,希望能揭开高能物理的新天地。在这 5年里,他受到不少同行的指责,他抛开家庭的天伦之乐,难道这条路走错了吗?他依然有一个信念
14、: “在某一个能量阶层内,一定存在着未被发现的基本粒子。 ” 丁肇中 回顾了 5年来的物理实验工作,更加坚定地认为, 5年的道路方向是正确的,在这条道路上,还需要扫除许多障碍。他下定决心,进一步总结过去 5年来的得失,着手修改实验计划。一年来的休假,经过医生的治疗,妻子细心的照顾,丁肇中的体质逐渐恢复过来了。经过冬去春来的考验,他现在精力更加充沛。随着春天的到来,他对未来的事业充满了信心,比以往更加坚定不移,像一颗永恒的星在宇宙中闪光。他说: “我要寻找到宇宙的真相 !” 丁肇中的研究是从揭示基本粒子的内部结构开始的。尽管在这以前,科学界曾对基本粒子结构提出种种设想,他们都坚持基本粒子 是由
15、3个更基本的粒子所组成的。但丁肇中并没有邯郸学步,而是另辟蹊径。他这样提出问题:难道基本粒子只有 3个更基本的粒子组成吗 它为什么不会有更多的基本粒子组成呢 研究小组经过长期的观测, l974年 8月把能量控制在 30 40亿电子伏特时,计数器开始显示出结果了。丁肇中的研究小组对所观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他们发现一个重大的事实:那就是,在 31亿电子伏特附近反应数目急剧增加而形成了一个极端显著的尖锋。丁肇中对这一奇迹般的现象进行分析研究,认定在这个尖锋处有一个新粒子存在。为了慎重起见,丁肇中迟迟不向外公开他们的实 验结果,而丁肇中的研究小组的同事一直坚持要尽快地发表他们的实验结果。研究组的陈先
16、生曾对丁肇中博士说: “有一只鸟在手中总比在森林中的两只鸟好。 ” 经过 l0 年的艰苦奋战,丁肇中领导的研究小组终于在物理学这个皇冠上添加了一颗珍珠。在丁肇中发现新粒子的同时,美国西海岸的伯顿 里希特博士领导的研究组也发现了性能相同的新粒子。二人一同获得 1976年诺贝尔物理奖。 (节选自鲍振元丁肇中 跨世纪科学家的典范,有删节) 【小题 1】下列对传记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 1966年至 l970年的 5年中, 丁肇中和研究小组的科学家们进行一次次实验,虽然一次次失败,始终没有找到使人欣慰的新粒子,但是却为后来获得成功打下了基础。 B在学术界对他的研究发出的种种议
17、论,以及不少同行的指责和谩骂中,丁肇中认为 “在某一个能量阶层内,一定存在着未被发现的基本粒子 ”,是信念支撑他获得了成功。 C由于前辈科学家们的著作和思想对丁肇中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他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基本粒子的新世界,所以他的研究是有继承性的。 D科学界都坚持基本粒子是由 3个更基本的粒子所组成的,但丁肇中认为基本粒子是由更多的基本粒 子组成的,他率先发现 J粒子的事实也证明了他的说法。 E本文对丁肇中发现新的粒子的研究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尤其是对他因寻找新的基本粒子累病,不得不去医院治疗的描述,表现出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的研究精神。 【小题 2】作为科学家,丁肇中具有怎样的研
18、究精神?请概括说明。( 6分) 【小题 3】丁肇中得病后休假一年,这对他发现新的粒子( J粒子)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4】在认定有新粒子存在的情况下,丁肇中和他的同事想法不同,丁肇中是 “迟迟不向外公开他们的实验结果 ”,而同事 “坚持要尽快地发表他们的实验结果 ”。请任选其中一个观点,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案: 【小题 1】 【小题 2】 【小题 3】 【小题 4】 阅读下面的文字( 25分) 雕花烟斗 冯骥才 他被这一大盆金光灿灿的凤尾菊迷住了。 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道瀑布 静止、无声
19、、散着浓香的瀑布。 不知不觉间,他掏出一个挺大的核桃木雕花烟斗,插在嘴角,突然意识到花房里不准吸烟,他慌忙四下窥探,忽见身旁几片肥大浓绿的美人蕉叶子中间,有一张黑黑的老汉的脸直对着他。一双灰色的小眼睛牢牢盯着他嘴上的烟斗,他刚要承认过错,那老汉却和气地说: “没关系,到这边来抽吧! ” 这里便是花房的一角,这老汉是花农老范。老范坐在他对面, “唐先生,您还画画不 ” 他怔住了。 “您怎么知道我姓唐 还知道我画画 ”“先前,您带学生到这儿来画过花儿,您画得美,美呀 ” 老范赞美的语气是由衷的,他不禁泛起一阵酸楚和温暖的感动。像他这样一位 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好比高高悬挂的闪烁辉煌的大吊灯,如今被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云南省 昆明 中高 12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