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浙江省乐清市第二中学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浙江省乐清市第二中学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浙江省乐清市第二中学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浙江省乐清市第二中学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 ) A 譬 (p)如 (kng)荷 蒉 (ku)八 佾 (y) B鸡 黍 (s)(ku)僭 (jin)越食 夫 (f)稻 C 偃 (yn)鄙 ( b)哉刑罚不 中 ( zhng) 瞽 (g)者 D 箪 (dn)食 肱 (gng)哂 (shn)之钻 燧 (su)改火 答案: B 试题分析: B. 鸡 黍 (sh)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点评:拼音不仅是我们学习汉字、学好普通话的工具,更是我们的一项语言技能。像这样类
2、似的错音还有很多,都可以分类进行记忆,最好贯穿到平时教学中,让学生多积累。汉语拼音侧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考查内容兼顾课内课外,涉及范围很广。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积累,阶段总结等。 下列各项中,对下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颜渊问仁。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 “请问其目。 ”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 “虽回不敏,请事斯语矣 。 ”(论语 颜渊篇) A孔子以仁来规定礼,认为依仁而行就是礼的根本要求。 B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就是说行仁德全在于自己,不在他人。表明了孔子对
3、待人生所采取的积极进取态度,一个人能否为 “仁 ”根本上在于自身能否自觉做到 “克己复礼 ”。 C “克己复礼 ”的 “克 ”是克制、约束、抑制的意思。 “己 ”,自己,这里指一己的私欲。 “复 ”的意思是回复。 D仁是儒家学说中含义非常广泛的一种道德观念,包括了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内容。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孔子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就是仁。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理解句子先要翻译句子,才能理解句子所包含的意思。 下列各项是对下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子贡问曰: “乡人皆好
4、之,何如 ”子曰: “未可也。 ” “乡人皆恶之,何如 ”子曰: “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论语,子路 ) A孔子认为,全乡的人都喜欢的人,不一定是好人。 B孔子认为,全乡的人都讨厌的人,不一定是坏人。 C孔子认为,应当以众人的好恶 为依据来判断一个人的好坏。 D孔子认为,不应当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来判断一个人的好坏。 答案: C 试题分析: C. 孔子认为,也不能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来判断一个人的好坏。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理解句子先要翻译句子,才能理解句子所包含的意思。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5、) 子曰: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学而) A “敬事而信 ”,要求执政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信任老百姓。 B “节用而爱人 ”就是 执政者要节约用度,爱护下属人民。体现了孔子的政治理想。 C “使民以时 ”,施政应立足于百姓,充分考虑人民利益,役使百姓应该不违背农时。 D孔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其基本思想仍是 “为政以德 ”。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就应当严肃认真、恭恭敬敬的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讲求信用,而不欺愚百姓;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6、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下列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哀公问于有若曰: “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对曰: “盍彻乎? ”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对曰: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 (鲁国所征的田税是十分之二的税率,即使如此,国家的财政仍然是十分紧张的。这里,有若的观点是:改行 “彻税 ”,改善国家的财政收入。) B “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 (孔子认为如果你觉得不守丧已经可以心安理得了,那么也可以一年为底线。) C子出,门人问
7、曰: “何 谓也? ”曾子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子贡曰: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子曰: “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在曾子看来,孔子的道可有 “忠恕 ”二字来概括,孔子所言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是 “忠 ”的具体化) D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孔子说 “均无贫 ”,这个 “均 ”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 “均贫富 ”的 “均 ”都是平均主义思想的体现)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这 里,有若的观点是,削减田税的税率,
8、改行 “彻税 ”即什一税率,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了。这种以 “富民 ”为核心的经济思想有其值得借鉴的价值。 B. 宰我向孔子感叹服三年之丧时间太长,问是否可以改成服一年之丧。孔子反问宰我如果改成服一年之丧是否心安。宰我回答说心安。孔子便告知宰我:心安,你就做吧。君子于心不安,所以不做。现在你心安,那你就做吧。 D. 不管是诸侯还是大夫,不担心财富少,就担心财富不均,不担心人口少, 就担心境内不安定。因为财富平均,就无所谓贫穷;国内上下和谐,就不会使人民流散减少;境内安定,国家就不会倾覆。
9、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 “信 ”(准确无误)和 “达 ”(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高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下列对句子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谓仁,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行得通,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行得通。) B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现仁的方法了。) C其
10、未得之也,患得之。(他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 D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桓公杀公子纠,杀不死,管仲又去辅助他。) 答案: D 试题分析: D. 齐桓公杀公子纠时,管仲不能为公子纠殉死,反做了齐桓公的宰相。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翻译句子时应注意找准得分点,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这些都很容易被设置为得分点。 下列对句子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老百姓就不能存在了。) B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如果是大夫操纵了国家政令,传至三
11、代很少有不失掉的) C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鸟兽不可跟世人同群,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 D行有余 力,则以学文。(自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化典籍。)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自古以来谁也免不了一死,没有粮食不过是饿死罢了,但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 B. 大夫的家臣操纵了国家的政令,传至三代很少有 不失去的。 C. 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 ” 考点:本题考查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
12、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我们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翻译句子时应注意找准得分点,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这些都很容易被设置为得分点。 下列各组成语不是完全出自论语的一项是( ) A陈力就列大动干戈化若偃草手足无措 B患得患失舍生取义与民同乐任重道远 C分崩离析发愤忘食无所不至仁人志士 D往者不谏来者可追一以贯之博施济众 答案: B 试题分析: B.与民同乐出自孟子。 考点: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点评:本题是看学生对论语的熟悉程度,只要 比较熟悉论语,那么那些出自论语的成语自然知道。 下列句式不完全一样的一项是( ) A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
13、B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无乃尔是过与? C士志于道八佾舞于庭 D吾道一以贯之而谁以易之 答案: C 试题分析: C.不是特殊句式 /状语后置。 A、判断句 ; B、状语后置; D、宾语前置句 考点:考查学生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 级。 点评: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无外乎就那么几种: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省略句等。 下列划线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 必 不得已而去(如果) 陈力 就列(发挥能力) B季氏将 有事 于颛臾(战争) 钻 燧 改火,期可已矣(燧石) C礼云礼 云 (表强调)不敢不 告 也(报告) D使子路问 津 焉(渡
14、口) 泛 爱众(广泛)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陈力:贡献才力。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本题是检查课文中实词的掌握,这些词都是常见词,活用的比较多,容易记混,所以要加强记忆。 下列划线的实词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深则 厉 ,浅出揭(穿着衣服涉水过河)斯 己 而已矣(守己) B非尔所 及 也(做到)而耻 恶 衣恶食者(厌恶) C 摄 乎大国之间(参与)少者 怀 之(关心) D天下 归 仁焉(赞许) 苟 患失之(那么) 答案: A 试题分析: B. 恶:不好的; C.摄:迫近; D.苟:如果。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常
15、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 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既富矣,又何加 焉 子为政, 焉 用杀? B人 而 不仁 ,如礼何?不义 而 富且贵 C微管仲,吾 其 被发左衽矣尧舜 其 犹病诸 D吾道一以贯 之 不知老 之 将至云尔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语气词 /哪里; B.如果 /表顺承; C.代词; D.代词 /主谓间。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常见文
16、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这种题型是考虚词题最常见的题型,相对而言也比较简单,只要能将各个句子看懂,分辨出这几个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就行了。 下列每个句子中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则民无所措手足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B盖阙如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C见其二子焉 何事于仁 D今之从政者殆而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答案: B 试题分析: B. 阙,缺。无,毋。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这种题型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大多数通假字都很常见,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多积累就行。很多通假字都是同音形异字,可以根据句意来帮助理解。
17、下列词类活用不同于其他句子的一项是( ) A则 礼乐 征伐自天子出 B 不义 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C愿车 马衣轻裘 与朋友共 D子见齐衰者,冕 衣裳 者与瞽者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B、 D都是用作动词, C用作状语。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点评:对于词类活用,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是相对简单的,一般学生都能判断出来。就是一 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和名词活用为状语学生不好区分,如果该词后面跟的是名词,那么这个词就是活用作动词,如果后面跟的是动词,那就是活用作状语。 下列词类活用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士不可以不弘毅 于斯三者何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浙江省 乐清市 第二 中学 第二次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