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河北枣强县中学高一上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河北枣强县中学高一上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河北枣强县中学高一上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河北枣强县中学高一上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 ,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B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 瓜田李下 的田园生活。 C漂亮而有个性的新车型越来越多,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可以 择善而从 。 D中国整容业兴起近十年,二十万张脸被毁,这绝不是 耸人听闻 ,中国作为全球第三整容大国,整容机构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整容手术风险高涨。 答案: D 试题
2、分析: A项, “巧舌如簧 ”指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B项, “瓜田李下 ”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C项,B择善而从:指选择好的向他学习,也指采纳并实行正确意见。属于使用范围错。 D项,耸人听闻:故意夸大事实,使人惊奇。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点评:在词语运用中理解、揣摩词语,并不断地积累、丰富自己的语言仓库。在平时的阅读和写作中,要把自己遇到的陌生的字词、不熟悉的词语想办 法用到自己日常会话中和写作中。要注意养成勤翻字典、词典,勤用工具书的好习惯,这是最基础的工作,必须进行。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3、)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 _。 _,_, _。 _, _。 一阵晨风拂过 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中茅庐 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 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她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 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 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 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描写的应该是未成熟的向日葵,才有 “高亢的欢叫 ”状,应在 后,排除 B; 句后面应接着描写,第四空后是句号,可排除 C; AD都以 续前, 写晨风,后面 作描写,似乎可以,但 在其后不当,且第四空后为句号,故排除 D。 考点:语言表达连贯。 点
4、评:本题考到了连贯题中常用的方法:话题一致、前后照应,是一道较好的连贯题。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和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3分) A中国平均每年有近 20个天然湖泊消亡。近日,水利部专家指出,由于过度围湖造田,将大面积湖泊分割成小湖泊,是造成天然湖泊及其湿地面积锐减的主要因素。 B防止考试作弊的手段已从道德层面延伸到技术层面,手机探测仪、录像监控设备等将对防止考生作弊起到震慑作用。 C根据旅美作家严歌苓的同 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金陵十三钗近日在全国公映,该片代表中国内地参加了第 8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角
5、逐。 D只要将更多的科学合理的指标纳入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体系,并加强打击腐败的力度,是有可能逐步扭转地方经济被开发商绑架。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平均 ”和 “近 20个 ”自相矛盾;结构混乱,删去 “是 的主要因素 ”。 B “对防止考生作弊起到震慑作用 ”中 “防止 ”赘余。 D缺宾语,在 “绑架 ”后加上 “的局面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点评:做题思路通常是:疏理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看成分是否残缺或者赘余,看句子的主要成分即主、谓、宾之间,句子的枝叶即定、状、补与中心语之间是否搭配 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语序是否恰当 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表意是否明确,特
6、别注意标志性病句。 现代文阅读 微力量 -微博彰显影响力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微博在中国快速地发展和普及,大量传统媒体、政府机构、公私企业、公众人物入驻微博。随着微博对社会生活的日益渗透,微博充分彰显了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 长期以来,传统媒体一直身兼双重角色 信息中介者和议题主导者。受众作为信息传播的终端,对新闻信息的处置是完全被动的。微博的兴起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 “专业主义壁垒 ”,为普通公众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话语平台。这是一个 “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时代 ”。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定的技术知识和设备,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甚至成为 “公民记者 ”。微博关于突发事件的报道已
7、达到 “秒互动 ”地步,它可在几秒钟内向用户报道事件实况,用户甚至可以不到 1分钟就做出反馈,其实时性、现场感以及快捷性,超过了传统媒体。 微博带来的改变已经不 只是媒介传播方式的改变,而且是新闻传播主体的移位。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信息瞬息万变,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涌现;受人力、物力等条件的限制,任何传统媒体不可能在全国各地都设立分支机构,更不可能将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数量庞大的微博则不同,它散布世界各地,就像是无所不在的眼睛,可以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以一种旁观和参与兼备的姿态,注视和记录着身边发生的大小事件,并以更为多元化的观点和方式对事件进行传播和诠释。 微博在直接发
8、掘新闻议题的同时,也从传统媒介那里 “抢 ”走了部分议题设置权。目前国内正在形 成一种新的舆论机制,即微博率先报道,传统媒体不断跟进,通过议题互动,共同掀起舆论高潮。 2011年 1月 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某教授设立的 “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 ”微博,仅开通 10余天,粉丝数量达到 16万多人,有 1000余张网友拍摄的乞讨儿童照片被发布在微博上。截至 3月 8日,通过网上照片辨认,已发现被拐卖儿童 6个,目前他们已被解救。 作为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媒介节点,微博在用 “微力量 ”改变中国媒介生态的同时,也见证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目前,微博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
9、网数据中心调查报告 显示,微博用户使用微博发布信息、记录心情、消磨时光、结交朋友、拓展知识、讨论同感兴趣的话题、关注有兴趣的名人等。由此,微博延展了社交的网络,重塑了社会关系的总和。它甚至聚集民众的智慧与力量,通过关注来改变社会,微博的社会救助和社会公益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透视中国的 “微博热 ”,碎片化的信息形式、裂变式的传播方式、日益深化的媒介融合,决定了微博的影响力及其发展趋势。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化,越来越多的机构与个人入驻微博,微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将更为显著。 【小题 1】下列有关微博 “打破传统媒体的 专业主义壁 垒 的说法,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微薄的
10、兴起可让普通公众从新闻信息的受众变为信息的传播者。 B微博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比传统媒体更快捷更易抢得报道先机。 C微博具有强大的直接发掘议题的能力并决定着公共舆论的走向。 D微博可以一种更为多元化的观点和方式对事件进行传播和诠释。 【小题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微博直接对传统媒体的权威地位形成挑战,独特的优势使受众不再是信息传播的终端。 B “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 ”的事件说明,微博已形成了新的舆论 机制且对社会有所改变。 C微博信息形式、传播方式决定了其影响力和发展趋势,它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D微博成为了公众新的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它促进了社
11、会的交往,对社会关系的总和进行了重塑。 【小题 3】 “微力量 ”体现在哪些方面?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博主要给传统媒体在媒介传播方式和新闻传播主体两方面带来了改变 B微博因其无所不在的 “自由 ”精神,使其所发布的信息都是真实可靠的 C微博具有强大的设置议题能力,影响公共舆论。 D微博对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影响。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 “并决定着公共舆论的走向 ”错。文章谈到国内新的舆论机制时说,“微博率先报道,传统媒体不断跟进,通过议题互动,共同掀起舆论高潮 ”,所以,微博对公共舆论有影响,但并不意味着 “决
12、定 ”。 【小题 2】 A项, “直接对传统媒体的权威地位形成挑战 ”错,属外加信息; “受众不再是信息传播的终端 ”错,有违事实。 B项, “已形成了新的舆论机制 ”错,不合文意。根据文意,应是微博的出现引起社会形成新的舆论机制,而不是 “微博 ”本身。 C项, “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错,将未然 推断为必然。 【小题 3】因 “微博 ”的自由精神,事实上无法保证每个博客所发的信息都是真实可信的。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点评:获取信息的途径 1、从文章的基本概念中获取信息: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的文章总是要运用概念的,基本概念的含意就是文章的重要
13、信息所在,在阅读中要重视对下定义句子的理解。 2从重要的句子中获取信息:重要句子主要是指集中表述作者观点态度、介绍某种情况,或集中反映文章主旨的句子;也指那些结构复杂、信息量大的句子。 3从运用的材料中获取信息:文章运用的 材料总是明示或隐含着一定的信息,把它提取出来是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 莫言自述:我平时是孙子写作时色胆包天 1957年,我家来了个大学生邻居。他讲,当时他在济南的时候,认识一个山东省比较 “腐败 ”的作家。这个作家究竟 “腐败 ”到什么程度呢?一天三顿吃饺子。我们当时一年也吃不上一次饺子。我当时就问他: “叔叔,如果我将来能够写出一本小说来,我是不是能一天三顿吃饺子。 ”所以
14、,我想我最初对文学对当作家的梦想,就是冲着一天三顿吃饺子开始了。我后来把村里面的书借来看了以后,头脑当中才真正有关于文学的概念。 我的想象力还是不错 的,为什么不错呢?因为我的想象力是饿出来的。童年时赶上自然灾害,为了填肚子,野草、树皮,什么都吃,甚至连煤块都敢啃。1961年春天,村里的小学拉来了一车亮晶晶的煤块,和小伙伴一拥而上,每人抢起一块煤,咯嘣咯嘣啃起来,觉得那煤块越嚼越香,还说着 “味道好极了 ”。 我小学五年级就被学校赶出来了,就一个人牵着两头牛放牧。那时候我就能从牛的眼睛里边看到自己的倒影。有时候躺在草地上,看到天上的白云,听到鸟叫,听到周围青草生长的声音,和大地发出的气味。这种
15、跟大地接触的机会,这种很长时间孤独地跟动物在一起的状态,都让我想入非非。 直到现在,我依然动用的还是我二十岁以前积累的生活资源。我二十岁以后的东西,基本上还没有正儿八经地去写。 想象力,也有外来接受的地方。我们山东高密这个地方,离写出聊斋志异的蒲松龄的故乡也不远,隔了三百多里路。我听老人讲了很多很多关于鬼神的故事。上世纪 六十年代,死人非常多。我们村子里最高纪录是一天死了 18 个人。一出门就看到原野里有鬼火在闪烁,而且经常有各种各样火一样的球在天空中飘来飘去。我当医生的姑姑就告诉我,这是狐狸在恋爱。人一旦进入这种环境,就会有一种恐惧,你就觉得你周围充满了一些神秘的生物,你在走路的时候经常听到
16、脚后面有一个声音在跟随着你。 我的小说语言也是比较庞杂的,这里面既有古典的书面型的语言,也有一些读西方翻译过来的小说这样的语言,更多的还是来自乡土。 我们山东话的许多方言土语,一旦写到书上,是非常典雅古朴的古语,反而能够被人理解。我们说一把 刀锋利,不说锋利,而说 “风快 ”。说一个姑娘漂亮,也不说漂亮,我们讲 “奇俊 ”。说今天天气很热,我们不说很热,而说 “怪热 ”。 这些方言土语,写到小说里,完全可以看得懂,而且有非常强的感染力。一个真正的文学家,就是应该千方百计地丰富本民族的语言。不能仅仅把方言土语用到小说人物的对话中,而要把方言土语用到叙述中。 我从小就是一个非常爱说话的孩子。在我们
17、农村叫做 “炮孩子 ”。后来我写了小说叫四十一炮,里面就有一个 “炮孩子 ”,其中也有我个人的经历。也因为我喜欢说话,喜欢说真话,给我们的家里带来了很多的麻烦。所以过了几 十年以后,当我要写小说准备发表时,使用的笔名叫 “莫言 ”。就是告诫自己要少说话。 事实证明,我一句话也没有少说,而且经常在一些特别庄严的场合,说出实话来。我觉得讲真话毫无疑问是一个作家宝贵的素质。 如果一个作家讲假话,不但对社会无益,也会大大影响文学的品格。因为好的文学作品,肯定有一个真实的东西在里边,尤其是真实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群众的生活面貌。 我有一种偏见,我觉得文学艺术,它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
18、,揭示社会的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人性中恶的部分。 所以我的很多小说一旦发表以后,有些读者也不高兴。因为我把有些黑暗暴露得太彻底。当然我不会迎合这样的读者,而牺牲自己文学创作的原则。我最近写了一部长篇小说(指生死疲劳),写了一个后记,最后一句话就是说 “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样写 ”。 有人说我为获奖,作品特意贴中国标签?什么是中国标签?我不知道。我在檀香刑后记里面说,我想在语言上有我自己的特色,根本不是想写给外国翻译家看。 一个作家不可能把自己的写作追求限定在一个什么奖上,也没听说哪一个作家为了得什么奖调整了自己写作的方向,改变了自己写作的方法 。
19、而且,即便你想改变,变得了吗?该怎么写,还怎么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以是孙子,是懦夫,是可怜虫,但在写小说时,我是贼胆包天、色胆包天、狗胆包天。 【小题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文章第一段通过回忆大学生邻居的故事交待了作者文学梦想及文学概念的来源,也让我们对那个历史时期群众物质极其匮乏的生活状态有所感知。 B为莫言的写作源源不断提供素材的是他二十岁以前积累的生活资源,二十岁以后就基本上没有什么正儿八经的东西去写了。 C鬼神妖怪的各种传说在莫言 的家乡很盛行,尤其是许多老人讲的鬼神故事对莫言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以 “莫言
20、”为笔名,意在提醒自己少说话,他却一句话也没少说,这种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也属于作者自己要揭示的人性中恶的部分。 E.这篇文章是莫言被授予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后的自述,平易如话家常,没有故作深沉的情感和晦涩的词汇,一如作者的小说语言一样平实朴素。 【小题 2】文学创作的成功需要有作者有非凡的才情和丰富的想象力,莫言的想象力是如何获得的 请结合全文概述。( 6分) 【小题 3】文末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以是孙子,是懦夫, 是可怜虫,但在写小说时,我是贼胆包天、色胆包天、狗胆包天。 ”如何理解莫言这句话的内涵?请结合原文简析。( 6分) 【小题 4】老托尔斯泰虽未曾得到诺奖,但他的言说成为诺奖一
21、个隐蔽的信条 “ 写你的村庄,你就写了世界。 ”作为世界的基本细胞,作为主体感知的源头和存在的基础,村庄提供了我们感知世界的基本图式,成为我们想象世界的首要依据。莫言几十年如一日地开垦 “高密东北乡 ”(莫言家乡的象征)的文学王国,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对中国文学的启示是什么?请结合原文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案: 【小题 1】答 E给 3分 ,答 C给 2分,答 A给 1分,答 B、 D不给分。 【小题 2】 莫言的想象力首先来源于童年饥饿的记忆。童年时赶上自然灾害,为了填肚子,野草、树皮,什么都吃,甚至连煤块都说 “味道好极了 ”。 莫言的想象力来源于乡村的生活资源。能从牛的眼
22、睛里边看到自己的倒影。有时候躺在草地上,看到天上的白云,听到鸟叫,听到周围青草生长的声音,和大地发出的气味。这种跟大地接触的机会,这种很长时间孤独地跟动物在一起的状态,都让我想入非非。 莫言的想象力来源于恐惧。小时候听了很多鬼神妖怪的故事,当时的生活环境就会有一种恐惧,莫言就觉得周围 充满了一些神秘的生物,想象力就产生了。 【小题 3】) 这句话的含义是:作为一个普通人,莫言可以卑微懦弱,忍受委屈,但作为一个作家一定要有勇气敢说话敢做事,不会有所顾虑和畏惧。 莫言觉得讲真话是一个作家宝贵的素质。如果一个作家讲假话,对社会无益,也会影响文学的品格。他坚持有一个真实的东西在文学作品,他要真实地反映
23、下层人民群众的生活面貌。 他不把文学作为唱赞歌的工具。他认为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人性中恶的部分。 敢于讲黑暗彻底暴露, 不会因为迎合部分读者,而牺牲自己文学创作的原则。“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样写 ”。 答对一点 2分,三点 6分,意思答对即可。 【小题 4】)示例一:各个民族的民间文学都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并能被世界范围的读者所理解。中国乡土文学有着深厚的魅力。 莫言谈自己的文学创作灵感主要来自于二十岁以前积累的生活资源,而那种生活是属于乡村的生活。原文中关于放牧一段描述,就是最好的说明。 原文中莫言说自己的小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河北 枣强县 中学 上期 期末考试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