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福建省龙岩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2011~2012学年福建省龙岩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福建省龙岩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 2012学年福建省龙岩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菲( fi)薄行 (hng)伍软着( zho)陆百舸( g)争流 B哄( hng)骗模( m)具一沓( d)纸觥( gng)筹交错 C攒( cun)射弹劾( h)撂( lio)挑子风声鹤唳( l) D踯躅( zh)骁( xio)勇露( lu)马脚安步当( dng)车 答案: C 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想要在有限的生命里获取丰硕的成果,就要负出努力;想不劳 而获,坐想其成,那只能虚渡光阴。 B世乒赛里,中国队常常包揽金牌,国人
2、振奋之余心生感慨:我们的表现固然可以赢得世 界敬佩,却易导致球赛精彩不再。 C邀请企业家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梳理和把脉,有助于纠正大学生的一些片面认识,弥 补他们经验馈乏的缺陷,对其日后成功创业大有补益。 D目前,出口疲软,消费低迷,种种手段难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而固定资产投资却可以产生立杆见影的效果,因而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答案: B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王宝强在电影天下无贼中成功地扮演了 胸无城府 、朴实憨厚的傻根这一角色 B位于 2011西安世园会主轴线上的自然馆,建筑体型独特, 器宇轩昂 ,是2011年西安世 界园艺博览会的标志性建筑。 C他不习
3、惯跟人在这类问题上争论,况且这些意思并不是他独创的见解,教别人听了会嘲 讽 哼,只会 拾人牙慧 ! D西凤酒以弘扬中国酒文化为己任,在包装设计上把现代艺术与历史积淀相互结合,可谓 珠联璧合 ,整个装饰艺术效果更加完美。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 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金属工具和技术推进了农业的发展,导致了脑、体劳动分工、城乡分离、贸易发展。 B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 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C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王充论衡)总理引用这句名言意在说明: 要想了解政策的缺失,就必须深入民间调查。 D中国人听戏,
4、名角儿一亮相,许多人鼓掌叫好,这叫 “碰头彩 ”;角色表演得精彩,全场欢呼喝彩,这是 “满堂彩 ”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不同的法官裁判同一案件,判决的结果却截然不同,这种 “同案不同判 ”的怪现象让法 律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 B记者在此次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了解到,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中国西部的基础设施、民生、生态都有了明显改善。 C这份 “春风送岗位 ”活动宣传材料提醒外出务工人员要到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开设的就业 服务机构求职,以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D中国对于百科全书是舶来品,从倡导编纂中国自己的百科全书到第一版的横空出世,再到第二版的与时俱进,前后历时
5、 30载。 答案: A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 正确的两项是( 5分)( ) A葛朗台得知欧也妮的金子没有了,暴跳如雷,他还威胁女儿,如果她不屈服,就再也不想见到她,而且得关在房间里吃面包喝冷水。欧也妮生来胆子就小,吓得赶紧溜进自己的房间。(欧也妮 葛朗台) B “朝罢谁携两袖烟 ,琴边衾里总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 ,五夜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暮暮 ,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 ,风雨阴晴任变迁。 ”由于元妃送来灯谜,大家都在贾母处猜灯谜。贾政看到大家所作的谜语分别是爆竹、算盘、风筝、海灯等散乱、漂浮之物,心中不免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尤其是宝钗的这一首七律, 更不想是福寿之人所作,
6、左思右想,竟然伤悲感慨,难以成寐。(红楼梦) C为了实施对曹军的火攻,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于是在周瑜与众将商议退敌之策时,黄盖故意大唱反调。周瑜不听诸葛亮等人的劝告,下令将他打得皮开肉绽,卧床不起。随后周瑜派蔡中、蔡和写信给曹操,使曹操相信黄盖,于是黄盖诈降曹操成功。(三国演义) D马丝洛娃调到政治犯队伍后,各方面处境都得到改善,还认识了对她起良好影响的谢基尼娜和西蒙松等人。她又能坦然地面对聂赫留朵夫,感谢他为她出的力,特别是把她调到她目前所处的人们中间来。(复活) E北海太守孔融被黄巾军包围,派人向刘备求救。刘备见孔融居然知道自己的名声,惊喜交加,马上带兵三千前往救援。刘备与黄巾军交战而解了
7、孔融之围,同时又提高了自己的声誉,可谓一举两得。(三国演义) 答案: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永恒的坐标 终于来到奥林匹亚。 没想到这个全人类的体育圣地会有这么好的风景,在快要到达之时就已经是密树森森、清溪浅浅,道路、房舍也变得越来越齐整,空气中洋溢着一种不知来自何处的自然的清香。一脚踏入圣地,你一定会猛然停步,因为被一种阵势吓着了: 无数苍老的巨石, 不管是当年的楼础、殿基还是雕塑,全都从千年的颓废或掩埋中踉跄走出,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大道两旁。就像无数古代老将军烟尘满面地站立着,接受现代人的检阅 。 这条大街看不到尽头,只知道它通向一个最简单的终点:为人类的健康。 见到了宙斯
8、殿和希拉神殿,搞清了古代每次运动会前点燃圣火的路线,抬头仰望昂首云天的无数石柱,不能不承认,健康是他们的宗教。 走进一个连环拱廊,便到了人类黎明期最重要的竞技场。跑道四周的观众看台是一个绿草茵茵的环形斜坡,能坐四万人,中间的几个石座,那是主裁判和贵宾的席位。 漫步在奥林匹亚,我很少 说话,领受着不轻的文明冲撞。我们也有灿烂的文化,但把健康的概念如此强烈的纳入文明,并被全人类接受,实在是希腊文明值得我们永远仰望的地方。古代希腊追求人的双重健康:智力的健康和肢体的健康。智力的健康毋须多言,正如一些西方学者所说,在哲学、伦理学、逻辑学、数学、美学、医学、法学等等领域,我们至今仍是用希腊的基础话语在思
9、考;肢体的健康更有一系列强大的证明,例如今天全世界还在以奥林匹克和马拉松的名义进行体育竞赛,希腊的人体雕塑至今仍是人类形体美无可企及的标本。 把智力健康和肢体健康发挥到极致然后再集合在一起,才是他 们有关人的完整理想。我不止一次看到出土的古希腊哲学家和贤者的全身雕像,大多须发茂密,肌肉发达,身上只披一幅布,以别针和腰带固定,上身有一半袒露,赤着脚,偶尔有鞋,除了忧郁深思的眼神,其他与运动员没有太大的差别。 别的文明多多少少也有这两方面的提倡,但做起来常常顾此失彼,或流于愚勇,或流于酸腐,或追慕骑士,或仿效寒士,很少构想两相溶铸、两相提升的健全状态。因此,奥林匹亚是永恒的世界坐标。 我历来认为各
10、种伟大文明都自我成结构,很难拆开了作局部比较,但在奥林匹亚,我明确无误地感受到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差距,而这个差距 的产生,不是由于局部,而是关及人的整体。中华文明较少关注个体意义和机体意义上的自我,在人际关系上做了太多的文章。结果,真正的健全缺少标志,缺少赛场,只有一些孤独的人,在林泉之间悄悄强健,又悄悄衰老。 (摘自余秋雨千年一叹) 【小题 1】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5分)( ) A作者从奥林匹亚的楼础、殿基和雕塑联想到奥林匹亚的精神,赞颂对两种精神的追求 B希腊文明值得我们永远仰望的原因是这里是人类黎明期最重要的竞技场。 C “或流于愚勇,或流于酸腐,或追慕骑士,或仿效寒士 ”,
11、作者在这里用排比的 句式,强调了别的文明也有智力和肢体这两方面的提倡。 D作者在奥林匹亚领受了不轻的文明冲撞,反思了古代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的差距。 E作者在文中写到不止一次看到出土的古希腊哲学家和贤者的全身雕像,主要是为了表明希腊人体雕塑至今仍是人类形体美无可企及的标本。 【小题 2】从全文看,为什么说奥林匹亚是 “永恒的世界坐标 ”?( 2分) 【小题 3】作者写 “无数苍老的巨石,不管是当年的楼础、殿基还是雕塑,全都从千年的颓 废或掩埋中踉跄走出,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大道两旁,就像无数古代老将军烟尘满面地站立着, 接受现代人的检 阅。 ” ( 1)作者写这段话表达的意思和作用是什么?( 4分
12、) 答: ( 2)这段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分) 答案: 【小题 1】 AD( B项中最早的竞技场不是仰望的直接原因,作者赞颂的是一种精神; C项中别的文明虽然也有这两方面的提倡,但常常顾此失彼,这个排比句说的是顾此失彼的种种表现; E项中写看的雕像是因为这些雕像与运动员没有太大的差别,从而阐明对双重健康的追求。) 【小题 1】( 1)这是全人类的体育圣地。( 1分)( 2)把智力的健康和肢体的健康发挥到极致然后再结合在一起。( 1分) 【小题 1】( 1)这样写突出了圣地虽然年代久远,却仍给人一种威严和庄重的感觉;引起人们对古希腊文明的深沉思考。( 4分)(分析合理即可,意思 2分,作用
13、 2分) ( 2)采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两点,一点 1分,共 2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微力量:微博彰显影响力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微博在中国快速地发展和普及,大量传统媒体、政府机构、公私企业、公众人物入驻微博。随着微博对社会生活的日益渗透,微博充分彰显了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 长期以来,传统媒体一直身兼双重角色 信息中介者和议题主导者。受众作为信息传播的终端, 对新闻信息的处置是完全被动的。微博的兴起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 “专业主义壁垒 ”,为普通公众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话语平台。这是一个 “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时代 ”。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定的技术知识和设备,
14、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甚至成为 “公民记者 ”。微博关于突发事件的报道已达到 “秒互动 ”地步,它可在几秒钟内向用户报道事件实况,用户甚至可以不到 1分钟就做出反馈,其实时性、现场感以及快捷性,超过了传统媒体。 微博带来的改变已经不只是媒介传播方式的改变,而且是新闻传播主体的移位。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信息瞬息万变,各种 新情况、新问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涌现;受人力、物力等条件的限制,任何传统媒体不可能在全国各地都设立分支机构,更不可能将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数量庞大的微博则不同,它散布世界各地,就像是无所不在的眼睛,可以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以一种旁观和参与兼备的姿态,注视和记录着身边发生的
15、大小事件,并以更为多元化的观点和方式对事件进行传播和诠释。 微博在直接发掘新闻议题的同时,也从传统媒介那里 “抢 ”走了部分议题设置权。目前国内正在形成一种新的舆论机制,即微博率先报道,传统媒体不断跟进,通过议题互动,共同掀起舆论高潮。 2011年 1月 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某教授设立的 “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 ”微博,仅开通 10余天,粉丝数量达到 16万多人,有 1000余张网友拍摄的乞讨儿童照片被发布在微博上。截至 3月 8日,通过网上照片辨认,已发现被拐卖儿童 6个,目前他们已被解救。 作为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媒介节点,微博在用 “微力量 ”改变中国媒介生态的同时,也
16、见证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目前 , 微博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数据中心调查报告显示 , 微博用户使用微博发布信息、记录心情、消磨时光、结交朋友、拓展知识、讨论同感兴 趣的话题、关注有兴趣的名人等。由此,微博延展了社交的网络,重塑了社会关系的总和。它甚至聚集民众的智慧与力量,通过关注来改变社会,微博的社会救助和社会公益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透视中国的 “微博热 ”,碎片化的信息形式、裂变式的传播方式、日益深化的媒介融合,决定了微博的影响力及其发展趋势。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化,越来越多的机构与个人入驻微博 , 微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将更为显著。 (摘自现代传播 2011年第 4
17、期) 【小题 1】下列有关微博 “打破了传统媒体的 专业主义壁垒 ”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博的 兴起可让普通公众从新闻信息的受众变为信息的传播者。 B微博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比传统媒体更快捷更易抢得报道先机。 C微博可以一种更为多元化的观点和方式对事件进行传播和诠释。 D微博具有强大的直接发掘议题的能力并引领着公共舆论的走向。 【小题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微博直接对传统媒体的权威地位形成挑战,独特的优势使受众不再是信息传播的终 端。 B “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 ”事件说明,微博已形成了新的舆论机制且对社会有所改变。 C微博成为了公众新的生活方式,它促进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福建省 龙岩 中高 学期 第一 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