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广州市五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有解析).doc
《2011-2012学年广州市五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有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广州市五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有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广州市五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有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上 溯 ( su)深 邃 ( su ) 监 生( jin) 镯 子( zhu) B朱 拓 ( t) 踌 躇( chu) 驯 熟( xn ) 讪 讪 ( cn ) C执 拗 ( ni) 窈 陷( o) 惴 惴 ( zhu)牲 醴 ( l) D寒 伧 ( chen) 红 绡 ( xio) 钿 头( din)嘲 哳 ( zh ) 答案: D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工作能力超棒的小王春节后跳槽,经理让我 他那一摊子工作,这几天可把我愁坏了
2、。 前不久记者在音乐厅遇到杭州赶来的郭先生,因为连门口的最后一张 “退票 ”都没有抢到,他 买了 5张下一场的票。 由节气演变为风俗,演变为节日的,在二十四节气中也只有清明了。从某种程度上说,清明节也是人性美好的体现,它不是过给自己的节日,是 给先人、亲人的怀念。 A接手一口气寄寓 B接收一下子寄托 C接手一下子寄托 D接收一口气寄寓 答案: C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凉爽的三月,我们一行相约到少林寺游玩。 不知不觉间,我们已游遍寺内所有景点,少林寺那 “禅、武、医 ”三者合一的独特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少林寺的门前有石狮一对,雌雄相对
3、,威武无比,亦为清代石刻。 进了景区大门后,我们沿着道路两旁的树阴,朝少林寺方向缓慢而去。 下车后,我们冒着酷暑奔赴少林景区。 我们沿着一条长长的甬道往里走,甬道两旁是松柏掩映的碑林,碑林尽头耸立着的是巍峨壮观的天王殿。 该殿红墙绿瓦,斗拱彩绘,门内隔屏前左右各有一尊金刚塑像。 我们走进少林寺,只见眼前古木参天,烛烟缭绕,殿宇敦实古朴。 A B C D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面临诸多数不清的困难,但一直对外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近几年来,已先后向马其顿提供了学校改建、赠送校车等多个援助项目。 B不法分子打着假记者的幌子,四处寻找问题单位
4、,以曝光相威胁,强拉广告,敲诈勒索,聚敛钱财,令人痛恨。对这些假记者施以重拳,严惩不贷,实在是太有必要了。 C牛玉儒用苦口婆心的教导和行为给孩子们插上梦想的翅膀,带给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 D人们常说,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烦恼。这是因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生活中便烦恼丛生;而糊涂的人计较得太少,虽然生活得简简单单,却因此觅得了人生的大境界。 答案: D.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感动中国 ”将镜头对准生动的现实生活,聚焦于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解读了平凡中的伟大。 B “文字恐惧症 ”最可怕的危害在于它可能使语言的教学行为完全丧失其教育学上的
5、意义,甚至完全阻断有 效阅读供给主体精神滋养的途径。 C人大会议上,许多有识之士认为,安全、诚信以及防止传统文化不受污染等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制约互联网行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 D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关注工资待遇外,对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条件也越发重视,那些环境恶 劣、保障缺失的企业,他们将说 “不 ”。 答案: A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正是游玩赏花的好时节,只见植物园姹紫嫣红、春意盎然。芬香扑鼻的迎春花摇曳生姿,似在欢迎客人的到来;郁郁葱葱的梅花,历经风霜,仍傲然挺立;含苞待放的 海棠花,羞羞答答,不愿让人看见它的真容;又怎能少了那雍容华贵、富丽
6、端庄的 “花中之王 ” 牡丹 我们兴致勃勃地赏完了这些娇媚的花朵,已是华灯初上,最后恋恋不舍的离开了植物园。 A姹紫嫣红 B郁郁葱葱 C含苞待放 D雍容华贵 答案: B 下列加线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学校能否实现升学目标,这个问题 见仁见智 ,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们是否用心教学。 B古代很多文人在官场失意后不再热心功名,转而到山野 求田问舍 ,过着惬意的隐居生活。 C近两个星期, 谢峰多次迟到,班主任找他谈话,他似乎理由很充分,甚至还振振有词,根本没有半点悔改之意。 D面对贩毒手法被公安人员屡屡识破,贩毒团伙的头目气急败坏地说: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总有一天我要想办法把这些
7、毒品成功地运出去。 ” 答案: A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伺 机 /伺 候 丰 稔 /色厉内 荏 差 可告慰 /鬼使神 差 B 储 存 /贮 藏 勾 当 /勾 心斗角 引 吭 高歌 /沆 瀣一气 C羞 赧 /赦 免 翘 楚 /翘 首以待 挑拨离 间 /间 不容发 D船 舷 /漩 涡 蹊 跷 /独辟蹊径 量 入为出 /量 体裁衣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刨 树 王奎山 石头要搭一个猪圈,还缺一根檩条,就去屋后刨一棵洋槐树。那棵洋槐树三把来粗,正好是一根檩条的料。石头刚刚刨了几下,结实过来了。结实说,石头,你干啥呢?石头说,我刨树搭猪圈呀,正好缺
8、一根檩条。结实说,你刨树也不跟我商量一下,就刨呀?石头说,笑话,我刨我自己的树,跟你商量个啥?结实说,那是你的树?你敢说那是你的树?石头说,长在我的宅子上,不是我的树是谁的树?结实说,长在你的宅子上不假,可你也得看看是怎么长出来的,那是我的洋槐树 的根串过去的。不是我的洋槐树的根串过去,你宅子上会凭空长出一棵洋槐树来?这个道理,石头自然明白。自己的宅子上有椿树,有杨树,就是没有洋槐树。这唯一的一棵洋槐树,明显是从结实的宅子上串过来的。但是,树既然长到自己宅子上了,不是自己的又是谁的呢?正因为石头对那棵洋槐树的所有权深信不疑,所以他认为结实的纠缠纯属胡闹,于是,也就没有把结实的话放在心里。他不再
9、理会结实,继续去刨树。但是,结实也同样对那棵洋槐树的所有权深信不疑。因此,当石头不听他的警告继续挥镢刨树的时候,结实将腿一伸,伸到了石头的镢头下面。结实说,你有 种,你就刨吧。石头只好悻悻然地收起镢头,回家去了。 石头回到家里,越想越生气,就找村主任去了。村主任是石头的远房叔叔。但村主任并不因此而偏袒石头,而是很负责地亲自跑到现场看一看。看过之后,村主任对石头说,树确实是从结实那边串过来的。石头说,可它明明长在我的宅子上。村主任说,我没说不是长在你的宅子上,我是说,这棵洋槐树确实是从结实那边串过来的。石头说,那你说咋办?村主任笑笑说,石头,一棵树,顶多也就值个十块八块的。为这样一棵树,弄得两个
10、人脸红脖子粗的伤了和气,划算吗?石头气鼓鼓地站在那里,不说话。村主任说, 你看这样行不行,这棵树算你们两家的,对半儿分,一家一半。你要用树,行,给结实出五块钱。石头虽然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但当村主任的叔叔话说出来了,总不能驳了叔叔的面子呀,为了这一件小事驳了叔叔的面子,今后还咋求叔叔办事哩?想到这里,石头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 见石头点了头,村主任觉得有门儿,就去找结实去了。不料,结实一听村主任的意见,火了,说,你们叔侄俩勾结好了来挤对我,当我是傻瓜呀?那棵树本来就是我家的,凭啥跟他对半儿分?我谁也不跟他分,我就要那棵树。 石头一听结实不愿意,心里的火气更大。石头心里说,那棵树 本来就百分之百是
11、我的。我完全是看在叔叔的面子上才同意和你对半儿分的。如今,你不乐意,我还更不乐意呢。于是,石头反悔了他原来和村主任达成的协议,也坚持说那棵树完全是自己的。 石头决定先下手为强,瞅了个机会,把那棵洋槐树刨倒了。结实得到消息,也掂了一把镢头怒气冲冲地赶了过来。结实虽然怒气冲冲,虽然手里掂了一把镢头,但他并不敢拿镢头往石头身上刨,他还没那个胆量。于是,结实就用镢头去刨那棵树。结实运足力气,照准树身一镢头刨下去,喀嚓一下,镢头的利刃深深地钻进树身里,把树身一劈两半。石头见结实一镢头把树身劈成了两半 ,不能当檩条用了,也用镢头去劈那树身。就这样,两个人像是在比赛劈柴一样,你一下,我一下,你一下,我一下,
12、不一会儿,那棵三把粗可以当檩条用的洋槐树,就被劈成了一堆碎木片片。 围观的人,不论大人还是小孩,都被两个人的行为逗乐了,都嘻嘻哈哈地笑。有的人,甚至笑得捂着肚子蹲到了地上。大家都说,真好玩儿! 弄到最后,连石头和结实两个人也不由得跟着大伙儿笑了起来。 就这样,一场悲剧变成了喜剧。 【小题 1】结合作品,请概括 “石头 ”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并具体分析。( 4分) 【小题 2】 “村主任的调解 ”这一情节在文章中 起什么作用?( 5分) 【小题 3】文章结尾说 “就这样,一场悲剧变成了喜剧 ”,你觉得这是一场喜剧吗?( 6分) 答案: 【小题 1】 世故圆滑( 1分)石头虽然心里村主任的叔叔的
13、处理不太满意,但还是看在叔叔的面子上答应了。( 1分) 冲动好胜( 1分)石头见结实一镢头把树身劈成了两半,不能当檩条用了,也用镢头去劈那树身。最后树身变成了一堆碎木片。( 1分) 自私自利( 1分)这唯一的一棵洋槐树,明显是从结实的宅子上串过来的。但是,树既然长到自己宅子上了,不是自己的又是谁的呢?( 1分) 【小题 1】村主任的调解是故事情节的发展,( 1分)写出了 “石头 ”“结实 ”之间的矛盾冲突不可调和,推动情节发展。(或:进一步加强了矛盾冲突,激化矛盾冲突。)( 2 分)为后文两人最终翻脸,刨掉好好的一棵树(情节高潮部分)蓄势(或铺垫)。( 2分) 【小题 1】( 6分) 这不是一
14、场喜剧。(或:这是一场闹剧(讽刺剧)。这是一场 “喜剧 ”。)( 1分)作者这样说,只是为了讽刺。( 1分)石头和结实两人为了一棵树争持不下,互不相让,最后两人赌气将一棵好好的树变成一堆碎木片,两个人在这场争执中都没有得到任何好处。( 2分)批判了人性中宁不利己, 也不利他,自私自利的偏狭思想。( 2分) 如果答 “这是一场喜剧,根据文章中 弄到最后,连石头和结实两个人也不由得跟着大伙儿笑了起来 ” 这一段来讲道理。酌情给 2-3分。 【小题 1】此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由 “石头虽然心里村主任的叔叔的处理不太满意,但还是看在叔叔的面子上答应了 ”可知其世故圆滑,由 “石头见结实一镢头把树身劈
15、成了两半,不能当檩条用了,也用镢头去劈那树身。最后树身变成了一堆碎木片 ”可知其冲动好胜,由 “这唯一的一棵洋槐树,明显是从结实的宅子上串过来的。但是,树既然长到自己宅子上了,不是自己的又是谁的 呢? ”可断知其自私自利,任答两点可以得 4分,其他答案:合理酌情给分。 【小题 1】 “村主任的调解 ”这一情节,既可推动情节发展,又可为后文(情节高潮部分)蓄势(或铺垫)。 【小题 1】这是一道探究题。答题之前,先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面对一篇陌生的文学作品,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本题共 5小题,共 22
16、分。) 书鸡鹤事 (明)王世贞 余恒以未明起礼诵,而虞不获 。时童子买一鸡,犹稚,久之始能啼。然不为置敌偶,不辨其能斗与否也 。园丁以一驯鹤至,步中庭饮食自如。鸡始自匿不敢近,已就食焉而稍亲,已又若有竞者。鸡倏起搏鹤,鹤喙其冠而举之,数掷乃下,冠血涔涔流矣。鸡复奋翼起,高与鹤齐,然不能突其喙而入。鹤复喙翼而举之,又数掷不下。童子为解之,鸡尚竦身自淬砺也 。 已,复如前,则为鹤所蹈,而数喙其翼。 童子惧其遂毙也,抱而去,息之它所。 浃晨 , 鹤复食庭中鸡匿身松柏间忽然从后奄至趣 其后距鹤惊不暇反顾而走则追逐之 走愈急逐愈劲匿跳入水中乃已。又明日,园丁复以鹤之雄至,谓戾足 以刺五尺童子者。鸡复持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广州市 中高 一下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