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贵州省黔东南地区九年级模拟测试(六)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贵州省黔东南地区九年级模拟测试(六)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贵州省黔东南地区九年级模拟测试(六)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贵州省黔东南地区九年级模拟测试(六)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冰融化成水 B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 C铜棒投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 D米粒咀嚼后变甜 答案: D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冰融化成水是水由固态变成液态,状态发生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物理变化;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不能反应,无新物质生成,属物理变化;铜棒投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不能反应,属物理变化;米粒咀嚼后变甜是因为淀粉变成了麦芽糖,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故选 D。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
2、化的判别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去除杂质的方法 A NaCl溶液( Na2CO3) 加入过量的 CaCl2溶液、过滤 B CaO( CaCO3) 加水、过滤 C Fe( Zn) 加过量 FeSO4溶液、过滤 D HNO3溶液( H2SO4) 加适量 BaCl2溶液、过滤 答案: C 试题分析:除杂质的要求是:要把杂质除去,但不能除去了需要的物质,更不能带入新的杂质。 A加入过量的 CaCl2溶液虽能把碳酸钠除去,但带入了 CaCl2溶这种新杂质; B中碳酸钙难溶于水,错误; C中锌能与铁发生置换反应,正确; D加适量 BaCl2溶液虽然能把硫酸除去,但反应
3、会生成盐酸,带入了新的杂质,错误。故选 C。 考点:除杂质 鉴别下列物质的方法(括号内为方法)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 B羊毛和涤纶(灼烧) C NH4NO4和 KCl固体(与熟石灰混合研磨) D稀 HNO3和 KNO3溶液(滴入酚酞) 答案: D 试题分析:稀 HNO3和 KNO3溶液都不能使酚酞变色,错误。 考点:物质的鉴别 向含有 AgNO3、 Cu( NO3)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 A Ag、 Cu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B Ag、 Cu、 Fe三种单质的混合物 C Ag、 Fe两种单质
4、的混合物 D Cu、 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答案: B 试题分析:铁会与 AgNO3、 Cu( NO3) 2发生置换反应,现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说明铁过量,故选 B。 考点:置换反应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在 t1 时,甲、乙两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在 t2 时, H点表示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D由 t1 升温到 t2 时,甲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答案: D 试题分析:比较溶解度时要指明温度, A错误;在 t1 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错误;在 t2
5、时, H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C错误;由 t1 升温到 t2 时,甲物质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 D。 考点:溶解度曲线 下列运动设施中主要用到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A塑胶跑道 B比赛使用的铅球 C发令枪 D双杠中的木制横梁 答案: A 试题分析:塑胶跑道利用的是合成橡胶;比赛使用的铅球、发令枪属金属材料。 考点:合成材料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浓盐酸瓶塞,可看到大量白烟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氨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红色 D铁钉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表面会生成铁锈 答案: D 试题分析:打开浓盐酸瓶塞,可看到大量白
6、雾,烟指的是固体, A错误;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错误;氨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蓝色, C 错误;铁在有氧气和水同时存在的的情况下易生锈, D 正确。故选 D。 考点:常见实验现象 下列各组物质按氧化物、混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高锰酸钾、空气、稀有气体 B金刚石、加碘盐、液氧 C干冰、矿泉水、水银 D石灰石、煤、生铁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是混合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单质;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氧化物。故选 C。 考点:物质的分类 填空题 实验室中要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请你帮助完
7、成 ( 1)甲图中缺少一种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填写名称)。 ( 2)配制溶液的步骤是: 计算; ; ; 装瓶贴标签。 ( 3)准确称量 18g氯化钠,量取蒸馏水的体积如乙图所示,氯化钠完全溶解后所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水的密度为 1g/cm3) ( 4)丙图中试剂瓶上的标签应该填写 。(请具体写明) 答案:( 1)玻璃棒 。( 2) 称量 ; 溶解 ;( 3) 18% 。( 4)氯化钠 18% 。 试题分析: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要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 =溶质质量除以溶液的质量。 考点:溶液的配制 某溶液由 NaOH、
8、KNO3、 HCl、 H2SO4和 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向该溶液中 滴加 Ba( OH) 2 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 Ba( OH) 2 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请你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来分析,该溶液中不可能存在的物质是 ;肯定存在的物质是 。可能存在的是 。 答案: NaOH、 H2SO4; HCl、 MgCl2; KNO3。 试题分析:由图加入 Ba( OH) 2 溶液一段时间后沉淀生成,由于 Ba( OH) 2 溶液与 H2SO4反应会生成难溶于酸的沉淀,故一定没有硫酸,那么一定有盐酸;盐酸不能与 NaOH共存,故一定没有 NaOH;有沉淀生成那么溶液中一定含有MgCl2。
9、考点:物质的推断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食醋中含有醋酸( CH3COOH),醋酸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 2)小强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如图所示: 由图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 (填 “放热 ”或 “吸热 ”)反应。 从 A到 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 pH逐渐 。 B点表示的含义是 。 ( 3)若锅里的油着火了,应立即盖上锅盖灭火,其原理是 。 ( 4)将面粉、食盐、食用油 3种物质分别加入水 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再分别加入洗洁精振荡,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贵州省 东南 地区 九年级 模拟 测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