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大丰市第四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江苏省大丰市第四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苏省大丰市第四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苏省大丰市第四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起子 B道钉撬 C筷子 D钢丝钳 答案: C 试题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A、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B、道钉撬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C、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D、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故选 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省力杠杆,动力
2、臂大于阻力臂;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如图是某家用电热器内部电路结构示意图,其中 R1、 R2为加热电阻丝( R1 R2)。电阻丝有四种连接方式可使电热器提供不同的发热功率,其中发热功率最大的连接方式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公式 可知,当电源电压不变时,接入的电阻越小,电功率越大,对选项 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结论。 C图中只有电阻 R1工作, A图中两电阻串联, B图中只有电阻 R2工作, D图中两电阻并联;串联时电路电阻最大,并联时电阻最小;根据 可知,电源电压不变时,并联时电功率最大。 故选 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电功率大小的判断。
3、 点评:本题考查电功率大小的判断,关键是分析电路的连接,这是本题的难点,也是重点,还要知道串、并联电路电阻的规律。 小刚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 “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在此实验过程中,当 A、 B两点的电阻由 10更换为 5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唯一操作是 A、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 B、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 C、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D、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 答案: B 试题分析:电流跟电压、电阻有关,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保持电压不变,改变定值电阻的阻值,讨论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在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不变的情况下,电路中由于将 1
4、0的定值电阻换成 5的定值电阻,使整个电路的电阻值减小;利用公式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增大,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减小;要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即增大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应增大电路中的电流,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故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故选 B。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点评: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需要保证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是此题的突破点。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只有一盏灯亮,且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故障只发生在灯上,则判断正确的是 A若电压表、电流表 均无示数,则 Ll断路
5、B若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则灯 Ll短路 C若电压表、电流表均有示数,则灯 L2断路 D若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 L2短路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图知,两个灯泡串联,电压表测量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 Ll 中的电流;闭合开关后,只有一盏灯亮,并且只有一个灯泡出现了故障,根据两表的情况,可知故障所在;注意电流表有示数表明电路为通路;如果电流表无示数,表明电路为断路。 A、电流表均无示数,说明灯 Ll断路;则 L2完好,那么电压表应该有示数;故A错误。 BC、电流表有 示数,说明灯 Ll完好;则灯 L2断路,电压表测量 L1两端电压,故应该有示数;故 B错误, C正确。 D
6、、电流表均无示数,说明灯 Ll断路;则 L2完好,那么电压表应该有示数;故C错误 故选 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电路故障。 点评:此题考查电流表,电压表在电路故障中的作用判断,要结合图形和两表特点进行分析。 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电笔可以辨别家庭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 B发现有人触电后,立即用手把触电人拉离电源 C熔丝被烧断,一定是电路中出现了短路故障 D熔丝被烧断后,可用铜丝代替熔丝接上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安全用电的规则分析。 A、说法正确,测电笔可以辨别家庭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 B、做法错误,应样会造成被救者也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把导线挑开; C、熔丝被烧断,有
7、两种可能: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或发生短路; D、做法错误,铜丝的熔点高,起不到保险的作用。 故选 A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安全用电的常识。 点评:本题考查了安全用电的常识。注意:遇到有人发生触电事故,千万不要直接用手去拉触电人,要首先切断电源,然后进行抢救。 在下图中,电压表是测量 L1两端电压的电路图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电压表是并联使用的,电压表测量 L1两端电压,则应与 L1并联。 A、D中电压表与 L2并联,测量 L2的电压, B中电压表与 L1并联,测量 L1两端电压, C中电压表串联使用了,是错误的接法。 故选 B。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电压表的使用。 点评:本题考查
8、了电压表的使用。电压表要测量哪部分的电压,就要与哪部分并联。 普通家用灯泡的电流最接近于 A 0 2A B 0 02A C 2A D 20A 答案: A 试题分析:灯泡的电流我们比较陌生,但我们对灯泡的功率大小是比较熟悉的。所以解答此题应该根据 P=UI分别算出四个选项的电功率,然后看哪个更接近实际情况。 家庭电路电压是 220V A、由 P=UI得: P=220V0.2A=44W,比较接近实际情况,故 A正确; B、由 P=UI得: P=220V0.02A=4.4W,此功率太小了,显然不是普通家用灯泡的电功率,故 B错; C、由 P=UI得: P=220V2A=440W,此功率太大了,显然不
9、是普通家用灯泡的电功率,故 C错; D、由 P=UI得: P=220V20A=4400W,此功率就更大了,显然不是普通家用灯泡的电功率,故 D错。 故选 A。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普通家用灯泡的电流估测。 点评:解答此题可根据公式将一个我们不熟悉的物理量单位转化成我们生活中比较熟悉、经常会说到的一些物理量单位。 在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关系 ”实验中,某同学用电流表分别测出如图 A、 B、 C三处的电流大小。为了进一步探究 A、 B、 C三处的电流大小的关系,总结普遍规律。他下一步的操作应该是 A、将电源两极对调,再次测量 A、 B、 C三处的电流 B、改变开关 S的位置,再次测量 A、
10、B、 C三处的电流 C、 将图中两只灯泡位置对调,再次测量 A、 B、 C三处的电流 D、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次测量 A、 B、 C三处的电流 答案: D 试题分析: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时,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要进行多次测量可以通过改变电源电压,或者更换不同的灯泡,或更换不同的用电器进行多次实验。 A、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不能改变电路中的电阻、电压、电流的大小,实验测得的数据不变,测量结果没有普遍性,不能作为下一步操作。故 A错误。 B、改变开关的位置,不能改变电路的电阻、电压和电流的大小,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不变,测量结果没有普遍性,不能 作为下一步操作。故 B错误。 C、两只灯泡的位
11、置对调,不能改变电路的电阻、电压和电流的大小,实验测量得到数据不变,测量结果没有普遍性不能作为下一步操作。故 C错误。 D、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电阻发生变化,电路中的电流随之发生变化,再次测量 A、 B、 C三处的电流,这样得出的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减小了偶然性,可以作为他的下一步操作故 D正确。 故答案:为: 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探究串联电路特点的实验。 点评:对于电路问题,要掌握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以及探究串联电路特点的实验方法要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要更换不同规 格的灯泡进行多次测量。 日常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家中的电灯、电冰箱和插座等电器,彼此间的连接方式是 A串联的 B可能是串联也
12、可能是并联的 C并联的 D电灯与插座间是串联的,其它用电器是并联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家庭电路中,用电器之间,插座之间,用电器和插座之间是并联的。开关和开关控制的用电器或插座之间是串联的。家庭电路中,用电器之间,插座之间,用电器和插座之间是并联的。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220V,用电器的额定电压也是 220V,只有用电器并联在 220V电压下才能正常工作。 故选 C。 考点:此题考查 的是 点评:掌握家庭电路中,用电器之间、插座之间、用电器和插座之间、开关和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 上紧发条的玩具车在水平桌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 A动能 B电能 C重力势能 D弹性势能 答案: D 试
13、题分析: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弹性势能大小跟弹性形变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上紧发条的玩具车,此时的弹性形变最大,弹性势能最大,车开始跑动弹性形变减小,弹性势能减小。玩具车从静止到跑动,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 故选 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 点评: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能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变化。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向内能少的物体 B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C质量相同时,温度升高较多的物体吸
14、收的热量一定多 D物体内能减小时,不一定是物体放出了热量 答案: D 试题分析: 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而不是有热量差。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正好用来完成它的熔化,而温度不升 高。 由吸热公式 Q=cm t可知:物体吸收的热量跟物体的质量、温度的变化以及物质的比热容有关。 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且两种方法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A、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故 A错误。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增加,比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 B错误。 C、质量相同时,温度升高较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不一定多,因为由吸热公式
15、:Q=cm t可知,物体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的比热容有关两个因素不能决定物体吸热的多少。故 C错误。 D、物体内能减小时,可能是放出了热量,也可能时对外做功。故 D正确。 故选 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温度、内能、热量关系。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温度、内能、热量关系的了解和掌握。是中招的热点。 如图所示 ,将两只鸡蛋举高 2米,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A 0.02 J B 0.2 J C 2J D 20 J 答案: C 试题分析:举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 1N,利用功的计算公式 W=FS即可求出。 由 W=FS得, W=1N2m=2J。故选 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功的估测。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估约力
16、的大小。 实验题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质 质量 /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水 60 20 6 45 食用油 60 20 6 68 ( 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 (选填 “相同 ”或 “不相同 ”),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 (选填 “高 ”或 “低 ”)。 (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 “大于 ”或 “小于 ”或 “等于 ”)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 3)实验表明, (选填 “水 ”或 “食用油 ”)吸热
17、的能力更强。 答案:( 1)相同 高 ( 2)大于 水 试题分析: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时,即表明 在相同的时间内两种物质所吸收的热量的多少是相同的,同理若加热时间不同,即表明所吸收的热量不同,据此分析可得答案:;分析表中的数据,观察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所需加热时间长短即可,即加热时间长的吸收的热量多;据上面的分析能判断出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的大小,即比热容的大小,而后利用Q=cm t判断即可;据题目中所提到的各个量,运用公式 Q=cm t计算即可。据 上分析可知,酒精灯对其的加热时间越长,表明该物质所吸收的热量越多,故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水和食用油吸热的多少;质量相同
18、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的加热时间长,故水吸收的热量多;据上面的分析可知,水的比热容要大于食用油的比热容,故据公式 Q=cm t可知,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若加热时间相同,即表明所吸收的热量相同,由于食用油的比热容小,故食用油的温度变化大,故其温度升的高。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 点评:对于热量的计算公式 Q=cm t的应用中,同学们要即会对该公式进行定性的 分析,还应能利用该公式进行定量的计算;注意在应用公式的过程中,应用控制变量的思维来考虑。 归纳总结是学习物理的一种良好习惯。小明同学对电学中的滑动变阻器进行归纳,发现除了 “保护电路 ”这一作用外,它在不同
19、电路中还有着不完全相同的作用,请你与他共同思考: ( 1)图 A是研究欧姆定律的实验,在该实验中: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 ;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持 。 ( 2)图 B是伏安法测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在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为了使小灯泡 两端的电压达到 ,从而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图 B也是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在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为了多次测量,从而发现 对小灯泡灯丝电阻的影响 答案:( 1)电流电压值 电压不变 ( 2)额定电压 温度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三个实验的区分比较能力,在解题时应尽量回忆与每一
20、个实验相关的内容,然后再进行区分比较,找出其相应的异同点。其中滑动变阻器在此各个实验中的作用就是改变电路中的电流,调节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在连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处于最大阻值状态,因此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在实验开始前的作用是保护 电路;图 A是研究欧姆定律的实验,在该实验中: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阻两端的电压;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图 B是伏安法测小灯泡额定电功率的实验电路图,在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为了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达到额定电压,从而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图 B是伏安法
21、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电路图,在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为了多次测量,从而发现温度对小灯泡灯丝电阻的影响。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滑动变阻器在不同实验中的作用 。 点评:本题考查了滑动变阻器在不同实验中的作用,关键是能否知道相关实验的目的和探究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小明在探究 “杠杆的平衡条件 ”时 ( 1)如图 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 A点处挂 4个钩码,在B点处挂 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 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为什么?答: 。 ( 2)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 “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
22、成立? ”于是明利用如图 2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 答案:( 1) F1L1=F2L2 不合理 实验次数太少( 2)杠杆有自重 试题分析: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 初中物理用实验探究物理问题时要进行多次实验,有的是为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有的是多次测量发现变化规律;有的是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杠杆的重心过支点,消除杠杆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1) 设一个钩码重为 G,杠杆上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 L,由题意可知:4G3L=6G2L, 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只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省 大丰市 第四 中学 九年级 上学 期末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