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启东市东海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江苏省启东市东海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苏省启东市东海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苏省启东市东海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如图所示,起瓶器开启瓶盖时,可看作是 A以 B为支点的费力杠杆 B以 B为支点的省力杠杆 C以 A为支点的费力杠杆 D以 A为支点的省力杠杆 答案: D 试题分析: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是支点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为省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为费力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为等臂杠杆我们使用起瓶器开启瓶盖时,瓶盖中的 B点被撬起,所以 B点是阻力的作用点并且在开启的过程中,起瓶器绕 A点转动,所以 A是支点在整个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它是省力杠杆 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杠杆的分类 点评:本题的解
2、题关键是通过观察实物,体会支点的位置,从而进一步判断出动力臂与阻力臂的长度关系 小强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按下图连接好了电路,合上开关 S后,发现两灯均不发光。为检测出电路故障,他将电压表接到灯 L1两端来测量电压,发现电压表有明显示数,而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 A灯 L1短路 B灯 L2断路 C电流表烧坏了 D灯 L1断路 答案: D 试题分析:闭合开关灯泡不亮,原因有两个:断路或短路两灯都不亮,不可能是一灯短路,故障只能是断路 A 如果 L1短路,灯泡 L2发光;电压表测 L1两端电压无示数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如果 L2断路,两灯泡都不亮;电压表也处于
3、断路状态无示数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如果电流表烧坏了,两灯都不亮;电压表无示数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如果 L1断路,两灯都不亮;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有示数;电流表通过的电流非常小,示数接近于零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点评:用电压表检验电路故障时,电压表有示数(一般等于电源电压),说明与之并联的导体发生断路或串联的导体发生短路;电压表无示数,说明与之并联的导体发生短路或串联的导体发生断路 马路上的路灯总是一齐亮,一齐灭如果它们其中一盏灯的灯丝断了,其它灯仍能正常发光根据这些现象判断路灯是( ) A串联的 B并联的 C可能是串联的,也可能是并
4、联的 D不能确定是何种连接方式 答案: B 试题分析:马路上的路灯当其中一只损坏,其他仍然发光,因此它们的连接方式是并联,它们一起亮,一起暗的原因是使用了一个干路 开关 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点评:电路的基本连接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串联,另一种是并联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流通路径,各个用电器之间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如图所示电路,当开关 S闭合后, L1、 L2 均能发光,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过一会儿,灯都不发光,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均为零,可能发生的故障是( ) A L1灯丝断了 B L1短路 C L2灯丝断
5、了 D L2短路 答案: A 试题分析:当开关 S闭合后, L1、 L2均能发光,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说明电路中各部位是好的过一会儿,灯都不发光,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均为零,如果电路发生短路,则电路中还有电流,不合题意则电路发生断路 A、 L1灯丝断了,则整个电路中无电流,灯都不亮,电表无示数符合题意 B、 L1短路,则 L2中还有电流, L2会变亮,电表有示数不合题意 C、 L2灯丝断了,则电压表与电路串联,电压表分担电源电压,有示数灯 L1不亮,电流表无示数不合题意 D、 L2短路,则电压表也短路无示数但 L1中还有电流, L 1会变亮,电流表有示数不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电
6、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点评:要学会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中的故障,要知道不同故障出现的不同情况 中考体能考试中,某同学选择了跳绳,他在 1min内跳了 150次,设他每跳一次所用的时间相等,则他跳绳时的功率最接近( ) A 7500W B 750W C 75W D 7.5W 答案: C 试题分析:跳绳是克服人的重力做功,功的大小等于重力和离地高度的乘积,功率等于功和时间的比值; ( 2)本题首先要根据生活常识估测出初中生的重力,结合功率的公式计算由生活常识可知,初中生的重力大约为 G=500N,在 1min内跳了 150次,所以跳 1次所用时间 ,每次跳离地面的高度为h=6c
7、m=0.06m, 所以他跳绳时的功率 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功率的计算、重力大小的估测 点评: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是估计出学生的重力,再用正确的公式计算,在计算时注意单位的换算统一 下列四种现象中,只发生能的转移而不发生能的转化的过程是 ( ) A烧水时,水蒸气顶起壶盖 B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 C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金属杆时手感觉到冷 D给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充电 答案: C 试题分析:自然界的能量既不会消失,也不会创生,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本题判断只发生能的转移而不发生能的转化的现象,应是变化前后两状态下能量的形式相同 A、烧水时,水蒸气顶起壶盖是内能
8、转化为机械能,是能量的转化过程,不符合题意; B、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是通过电流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能量的转化过程,不符合题意; C、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金属杆时手感觉到冷,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手的内能,是能量的转移过程,符合题意; D、给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充电,是电能转 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是能量的转化过程,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生活中能量的转移和转化的现象,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功率一定的拖拉机在深耕时的行驶速度比在公路上慢,这主要是为了 ( ) A增大牵引力 B增大牵引力所做的功 C增大发动机的功率 D节省
9、燃料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功率公式: ,当拖拉机的功率一定时,牵引力跟速度成反比拖拉机深耕时,阻力较大,需要更大的牵引力,因为拖拉机的功率是一定的,根据 可知,要想获得较大的牵引力,就必须减小速度,所以,拖拉机深耕时的行驶速度一般比在公路上慢 考点:本题考查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功率公式: P=FV的运用,只要知道功率一定, F与 V 成反比即可解答 4、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相同的杠杆,所挂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均为 G,它们分别在方向如图所示的力 F1、 F2、 F3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那么 A F1=F2=F3 B F1F2F3 D F2F3F1 答案: D 试
10、题分析:三个图中,阻力和阻力臂都相同,因此只需判断动力臂的大小即可判断出拉力的大小关系设杠杆的长为 S,由图和杠杆的平衡条件知: 甲: 乙: 丙: 联立上述三式,易求得: F1 F3 F2; 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 点评:在相同的作用点上,不同的力的方向对应着不同的力臂,这一点需要注意 据 CCTV报道:今年 5月 29日,在高速公路上驾驶客车的司机吴斌,被前方突然飞来一小物块击破挡风玻璃后击中腹部。他整个肝脏碎裂,却以超人的意志力忍着剧痛,完成了靠边停车等保障安全的一系列动作,保证了 25名乘客安全,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飞来的物块使吴师傅致命的主要原因
11、,是因为它具有 A较大的动能 B较大的势能 C较大的密度 D较大的硬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影响动能的因素是质量和速度,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产生的动能就越大飞来的物块速度非常大,具有很大的动能,所以会使吴师傅致命 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动能的影响因素 点 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动能的影响因素,还告诉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一定要养成舍己为人的良好品质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B 0 的冰块,可能向外放出热量 C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可能会发生热传递 D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有关物
12、体的内能发生变化,可能表现在物体的温度变化,也可能是状态的变化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A、物体温度升高,也可能是因为对物体做功,不符合题意 B: 0 的冰与温度低于它的物体接触时,冰放出热量,符合题意,正确; C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时,两个物体之间必须有温度差,所以温度相同的物体之间不能发生热传递; D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状态有关,并不是温度米高,内能一定大,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点评:要正确理解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以及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解决问题的诀窍是:物体吸热或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不一定是由物体吸热或温度升高引起
13、的 质量相等的铜和铝(铜的比热容小于铝) ,放出相等热量后相接触,热传递 的方向是 A从铜传给铝 B从铝传给铜 C不发生热传递 D不能确定 答案: D 试题分析:铜的比热容小于铝,质量相等, Q 放 相同,则由 Q 放 =cm t知,铜的 t比铝的 t小,但由于初温的情况不知道,所以无法确定谁的末温高。 考点:本题考查热量的计算、热传递 点评:热量是从高温的物体传向低温物体,解题的关键是由热量公式确定出谁的末温高 如图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 W1,机械效率为 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 W2,机械效率为 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A W1 =
14、 W2, 1 =2 B W1 2 C W1 W2, 1 2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甲是定滑轮,乙是动滑轮,利用乙滑轮做的额外功多,由“小明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 ”可知两种情况的有用功,再根据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可以比较出两种情况的总功大小然后利用 即可比较出二者机械效率的大小( 1)因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袋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所以两种情况的有用功相同; ( 2)当有用功一定时,甲中所做的总功为对一袋沙所做的功,利用机械时做的额外功越少,则总功就越少,机械效率就越高; ( 3)又因为乙是动滑轮,乙中所做的总功还要加上对动滑轮所做的功,利用乙滑
15、轮做的额外功多,则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低即 W1小于 W2, 1大于 2 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功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功的计算和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简单,主要是学生明确哪些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然后才能正确比较出两种情况下机械效率的大小 实验题 小丽用有 0 0 6 A和 0 3 A两个量程的电流表,研究图 (a)所示电路中通过 a、 b两点的电流大小关系 (电流大小相等 ) 电流表接在 点时,指针位置如图 (b),电流表接在 b点时,指针位置如图 (c) (1)两次测量指针的位置不同的原因是 _ _ (2)电路中的实际电流以 (b c)表的读数为准,这是因为
16、 _ _ (3)电路中的实际电流是 _A 答案: (1)两电流表选用大小不同的量程 b,电路中电流较小,选用小量程测量误差小 (分度值小测得结果更精确 ) 0.46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是串联电路,根据串联电 路电流特点,各处电流均相等。所以 a,b两点的电流相等;但两电流表的示数不同,原因是两电流表的量程不同。电路中的实际电流以选择小量程的为准,即 b为准。原因是电路中电流较小,选用小量程测量误差小。如图可知, b电流表的分度值是 0.02A;电流中的实际电流是 b图是 0.46A。 考点: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电流特点实验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串联电路电流特点,会读取电流表示数。 在学习了支
17、点、动力、阻力概念后,甲、乙两小组继续研究动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他们将一个玩具 “海宝 ”固定在杠杆一端的 B点作为阻力,且保持阻力的大小 、方向、作用点都不变,在杠杆的另一端用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并用测力计测出动力的大小。实验中,甲小组每次都保持动力在竖直方向、只改变动力作用点的位置,分别如图( a)所示;乙小组每次都保持动力作用点的位置不变、改变动力的方向( “动力的方向 ”用 OA连线跟动力方向的夹角 表示,且 0 90),分别如图( b)所示;表一、表二是两小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 表一 甲小组 表二 乙小组 实验 序号 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 S (厘米 ) 动力的方向 (夹角)
18、 动力的大小(牛 ) 实验 序号 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 S (厘米 ) 动力的方向 (夹角 ) 动力的大小(牛 ) 1 5 90 6 4 15 30 4 2 10 90 3 5 15 45 2.8 3 15 90 2 6 15 90 2 ( 1)分析比较表一中第 列和第 列的实验数据可知:作用在杠杆一端的阻力不变时,要使杠杆平衡,在动力方向不变( =90)的情况下,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 S越大,动力越小。 ( 2)分析比较表二中第三列与第四列的实验数据可知:作用在杠杆一端的阻力不变时,要使杠杆平衡,在动力作用点不变的情况下, _ _。 ( 3)进一步分析图( b)所示的实验现象及表二中的实
19、验数据,可以发现,作用在杠杆一端的阻力不变时,要使杠杆平衡,当动力作用点不变,动力的方向改变以后,动力的大小与 _ _有关,且成反比关系。 ( 4)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与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作用在杠杆一端的阻力不变时,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是 _ _和 _ _。 答案: (1)2, 4 夹角越大,动力越小 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动力大小,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试题分析:此题研究了 当阻力不变时,杠杆平衡时动力的大小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动力的方向之间的关系,应用控制变量法可解决 ( 1)当阻力不变时,杠杆平衡时动力的大小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之间的关系,应控制动力方向不变,
20、研究第二列与第四列实验数据; ( 2)研究第二列与第四列实验数据可知,当支点到动力作用点不变时,改变动力的方向, 越大,动力越小; ( 3) 越大,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越大,我们同时发现此时动力越小; ( 4)综合 1、 2、 3、结论,我们可以得到:影响杠杆平衡时拉力的大小与动力的大小、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有关 考点:本题考 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点评: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
21、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 小明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1)让质量相同的 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圆形轨道分别从 A处和 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2)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 A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上述甲、乙两组实验中: 甲图是探究动能与 的关系; 乙图中让不同质量的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省 启东市 东海 中学 九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