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广东省汕头市雷岭中学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B)(带解析).doc
《2013届广东省汕头市雷岭中学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B)(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广东省汕头市雷岭中学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B)(带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广东省汕头市雷岭中学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 B)(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酒精燃烧 C玻璃破碎 D西瓜榨汁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和判断依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解: A、滴水成冰:只是状态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酒精燃烧:酒精和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 C、玻璃破碎: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西瓜榨汁:只是状态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B 考
2、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点评:此类题型来源于实际生活当中的化学,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类型题本题判断的关键是根据物质变化的特征,进行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看变化的前后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 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铁、氟、锌、硒、碘等,虽然含量少,但对健康至关重要下面提供几种微量元素的相关信息,请认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 1)上述微量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有 种 ( 2)铁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3)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 2个电子,形成 (选填 “阴 ”或 “阳 ”)离子 答案:( 1)三( 3) ( 2) 26 ( 3)阴 试题分析:( 1)根据元素的名称可以判断出元素的种类
3、,其中非金属元素指的是 “石 ”“气 ”“氵 ”的为非金属元素,可据此解答; ( 2)根据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 =原子序数来完成解答; ( 3)根据离子的形成过程来完成解答 解:( 1)上述三种元素中为非金属元素的有:碘元素、氟元素和硒元素; ( 2)从图中可以知道铁原子为 26号元素,所以根据原子 的核外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 =原子序数,可以知道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26; ( 3)硒原子得到电子使质子数小于电子数,而电子带负电,所以使硒原子带上了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形成阴离子 故答案:为:( 1)三( 3);( 2) 26;( 3)阴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
4、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和 “”表示不同的元素的原子,以下图示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化合物为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分子则是由不同种原子所构成;判断物质为化合物,首先确定物质为纯净物,然后确定物质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解: A、该图示分子为两种构成不同的分子,为两种物质的分子,则图示物质是混合物,故 A错误; B、该图示是由一种分子构成,是一种物
5、质的分子是纯净物,该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所以该图示物质是化合物,故 B正确; C、图中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图所示物质为纯净物;而每个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则该图所示物质为单质,故 C错误; D、图中分子为两种构成不同的分子,为两种物质的分子,图示物质为混合物;故 D错误 故选 B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点评: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只含有一种分子的物质为纯净物;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流程,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BCD 答案: D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 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
6、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 A、自然沉降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沙层过滤的过程中只是将不溶于水的物质与水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活性炭吸附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吸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消毒剂能破坏细菌中的物质,从而使细菌失去活性,杀菌消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 D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 判别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
7、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江西武宁白钨矿储量丰富,有望成为世界钨都白钨矿主要成分是钨酸钙( CaWOx),其中钨元素的化合价为 +6价,则 X是( ) A 2 B 3 C 4 D 5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 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钨酸钙( CaWOx)中钨元素的化合价为 +6价,钙元素的化合价为 +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2,可得:( +2) +( +6) +( -2) x=0, x=4; 故选 C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某种电池的正极
8、材料由锂( Li)、钴( Co)和氧元素组成,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 +1、 +3、 -2,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 A LiCoO B LiCoO2 C LiCoO3 D LiCoO4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锂( Li)、钴( Co)和氧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 +1、 +3、 -2,计算选项中各物质的组成元素的化合价代 数和,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 0的原则,判断由锂( Li)、钴( Co)和氧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 解: A、由锂( Li)、钴( Co)和氧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 +1、 +3、 -2,则LiCoO 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 =( +1) +( +3) +( -2
9、) =+20,故 A不正确; B、由锂( Li)、钴( Co)和氧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 +1、 +3、 -2,则LiCoO2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 ( +1) +( +3) +( -2) 2=0,故 B正确; C、由锂( Li)、钴( Co)和氧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 +1、 +3、 -2,则LiCoO3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 ( +1) +( +3) +( -2) 3=-20,故 C不正确; D、由锂( Li)、钴( Co)和氧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 +1、 +3、 -2,则LiCoO4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 ( +1) +( +3) +( -2) 4=-40,故 D不正确; 故选 B 考
10、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化合价规律和原则 点评: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 0,通过计算化学式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是否为 0可判断化学式的正误 下列各物质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 CO B CaCO3 C Na2CO3 D CO2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以计算出物质中元素的质量分数,再通过比较就能得出本题的答案: 解: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 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 碳酸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 由于上述四个质量分数的分子均相等,分母中一氧化
11、碳的最小,因此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故选 A 考点: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难度较小 某元素 M只有一种化合价,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M2O3,则 M的下列化合物中正确的是( ) A M2( SO4) 3 B M( OH) 2 C MO2 D MCl4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化学式 M2O3确定 M的化合价为 +3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解: A、 M的化合价为 +3,硫酸根的化合价为 -2,可知化学式 M2( SO4) 3正确;故A符合题意; B、 M的化合价为 +3,氢氧根的化合价为 -1,可知化学
12、式 M( OH) 2错误;故 B不符合题意; C、 M的化合价为 +3,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2,可知化学式 MO2错误;故 C不符合题意; D、 M的化合价为 +3,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可知化学式 MCl4错误;故 D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点评:解答本题要理解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不为零,但是代数和为零 随着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碘泄漏,碘这种元素被人们所认知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6.9,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53 B碘原子核外共有 53个电子,最
13、外层有 7个电子 C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D碘盐中含有碘酸钾( KIO3), 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1价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由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碘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核内质子数; B、由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碘原子核外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C、由汉语名称 “碘 ”,可知其元素种类;由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情况; D、根据化合价原则 “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可以求出 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 解: A、由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碘的相对原
14、子质量为 126.9,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53,故 A正确; B、由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碘原子核外共有 53个电子,最外层有 7个电子,故 B正确; C、由汉语名称 “碘 ”,可知其为非金属元素;由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故 C正确; D、根据化合价原则 “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设 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 +1) +x+3( -2) =0,故 x=+5价,故 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1价,说法错误,故 D错误 故选 D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点评: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
15、用;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和得失电子的规律特点 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 MgCl2-氯化镁 B -钙离子 C 2H-2个氢元素 D O2-2个氧原子 答案: A 试题分析: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化学式书写的一般规律是:正前负后,然后利用十字交叉法 解: A、氯化镁中镁元素是 +2价,氯元素是 -1价,故选项正确; B、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故选项错误;
16、C、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故选项错误; D、 O2表示一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点评: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都属于化学用语,是中考的一个重点,同学们要用心掌握,理解应用书写化学式时,不要忘记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 蚊虫叮咬时分泌的蚁酸( CH2O2)会使人体皮肤肿痛下列有关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蚁酸是氧化物 B蚁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C蚁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 2 D蚁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是描述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宏
17、观意义有:一种物 质;这种物质是由哪些元素组成;微观意义有:一个分子;一个分子由哪些原子构成;原子的个数比等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解: A、蚁酸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B、蚁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选项错误; C、蚁酸中碳、氧元素的个数比为 1: 2,故选项错误; D、蚁酸中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最小,因此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和氧化物的识别,化 学式表示的意义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
18、等化学用语表示的意义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要加强记忆,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4NH3+5O2 4X+6H2O 反应中,则 X的化学式为( ) A NO B NO2 C N2O4 D N2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 “4NH3+5O2 4X+6H2O 反应中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可知 X的化学式 解:由 “4NH3+5O2 4X+6H2O 反应中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则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的个数相等,反应前: N 原子 4 个、 H 原子 12 个、O 原子 10个,反应后: H原子 12个、 O 原子 6个,则 4X中含有 N 原子 4个、O
19、原子 4个,故可知 X的化学式为 NO 故选 A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点评: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了解元素的守恒,掌握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方法 根据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3 gC和 8 gO2生成 11 gCO2 B 2 gC和 4 gO2生成 6 gCO2 C 4 gC和 5 gO2生成 9 gCO2 D 5 gC和 9 gO2生成 14 gCO2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碳在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由它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种物质的比例关系应用于质量守恒定律判断选项正误 解:由化学方
20、程式 C+O2 CO2能够可知:每有 12份质量的碳和 32份质量的氧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化合生成 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即参加反应的碳、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之比 =3: 8: 11; A、由 3gC和 8gO2恰好完全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 11gCO2,故 A正确; B、由于 2g碳与 4g氧气反应时,碳过量,所以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不能直接相加,故 B错误; C、由于 4g碳与 5g氧气反应时,碳过量,所以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不能直接相加,故 C错误; D、由于 5g碳与 9g氧气反应时,碳过量,所以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不能直接相加,故 D错误 故选 A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点评
21、: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必须是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质量才能相加,否则不能简单相加 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氯化钠 B黄金 C金刚石 D干冰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金属和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气态非金属单质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 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B、黄金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金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
22、量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 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人类生活中离不开水,下列各种各样的 “水 ”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湖水 B海水 C天然淡水 D纯净水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否则属于混合物 解: A、湖水中含有水、可溶性杂质、细菌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A错; B、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钙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B错; C、天然淡水中含有水、可溶性杂质、细菌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C错; D、纯净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 纯净物
23、,故 D正确 故选 D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填空题 福州是宜居之城,有福之州 ( 1) “佛跳墙 ”是福州传统名菜菜名源自诗句 “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 ”此诗句体现出分子的哪些性质 (填一点) ( 2)连江的温泉度假村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检验该温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的简单方法是 ( 3)平潭风光旖旎景色宜人的 “三十六脚湖 ”是平潭自来水厂的水源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如图所 示 下列属于自来水生产使用的净水方法是 (填标号) A沉淀 B过滤 C煮沸 D蒸馏 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广东省 汕头市 中学 九年级 第二次 月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