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广东深圳宝安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带解析).doc
《2013届广东深圳宝安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广东深圳宝安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广东深圳宝安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史实的先后顺序是 北约的建立 杜鲁门主义出台 华约的建立 东欧剧变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北约建立的时间是 1949年,杜鲁门主义出台的时间是 1947年,华约建立的时间是 1955年,东欧剧变的时间是 20世纪 80年代末到 90年代初,所以其先后顺序是 ,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冷战的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学生还要知道,杜鲁门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也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北约、华约组织的性质是
2、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北约、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也使美苏之间的冷战明显的军事对抗的色彩。 20世纪 80年代末到 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厦深铁路全线预计 2013年初建成通车,看下图,说说从东向西依次经过的经济特区是: 珠海 深圳 汕头 厦门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上述厦深铁路全线从东向西依次经过的经济特区是是厦门、汕头和深圳,没有珠海,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经济特区的设立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1979年 7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198
3、0年,我国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的 “十五大 ”报告中指出: 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产生了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伟人。这三次巨变的标志是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抗日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改革开放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20 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产生了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伟人。这三次巨变的标志是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改革开放,
4、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 20世纪中国 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是 1911年 10月 10日,武昌起义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 1912年 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949年 10月 1日,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中国历史揭开新篇章。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东南沿海地区的崛起优势有 A石油资源丰富、交通方便 B土地肥沃、地势
5、平坦 C历史悠久、矿产资源丰富 D靠近港澳、交通便利、背靠祖国内地 答案: D 试题分析:东南沿海地区的崛起优势有靠近港澳、交通便利、背靠祖国内地,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东南沿海经济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东南沿海地区具有的政策优势包括:改革开放前沿,政策优惠,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和人才;地理优势:地处东南沿海,海陆交通便利,便于发展对外贸易。毗邻港澳台,便于经贸往来;海外华侨多,便于吸引外资。 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 “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 ”“天才创造 ”是指 A经济特区 B “一国两制 ”方针 C市场经济 D改革开放 答
6、案: B 试题分析: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 “一国两制 ”的伟大构想,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 “一国两制 ”方针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 “一国两制 ”的伟大构想最早是邓小平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 “一国两制 ”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内容包括中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一国两制 ”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之一。它的成功实践是香港、澳门回归。 一个国家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奴役非洲历史的终结;一个城市被中国顺利收回,标志着殖民统治在中国的结束。他们分别是 A纳米比亚香港 B纳米比亚澳门
7、 C埃及香港 D埃及澳门 答案: B 试题分析: 1990 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奔溃。1999年 12月 20日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标志着殖民统治在中国的结束,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纳米比亚独立、澳门回归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独立运动如火如荼, 30多个国家获得了新生。仅在 1960年,就有 17个国家独立,因此这一年被称为 “非洲独立年 ”。纳米比亚独立也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瓦解。 1987年 4月,中国和葡萄牙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葡萄牙政府宣布将于 1999年结束对澳门的 统
8、治管辖。 在国际上,发展问题有时也被称为南北问题。 “南 ”实际上就是指 A非洲国家 B南半球国家 C发达国家 D发展中国家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国际上,发展问题有时也被称为南北问题。 “南 ”实际上就是指发展中国家,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南北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南北问题 ”从地区概念上讲,是指位于南半球发展中国家和北半球的发达国家或地区之间的问题。从经济概念上说,是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关系不平等问题。这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 政治问题。 下列漫画中,直接反映资源破坏严重和环境保护刻不容缓的是 答案: C 试题
9、分析:上述漫画中,直接反映资源破坏严重和环境保护刻不容缓的是 “今非昔比 ”, “高难飞行 ”、 “所剩无几 ”反映的是地球人口的膨胀, “无奈投降 ”反映的是地球温室气体的排放,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当今世界全球性的挑战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当今全球性的的挑战还包括:战争问题、毒品问题、艾滋病问题和恐怖主义等。面对这些严重危害人类社会的问题,可采取的积极措施有: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保投资、保护有限资源、加大禁毒和反恐力度、加强国际合作、重视有关的舆论宣传和落后地区的科教工作等。 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 A和平与动荡 B合作与发展 C对话与合
10、作 D和平与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邓小平同志对当今时代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平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现为: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和平与发展是互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最早实行特殊优惠政策的省份是 A粤、闽 B粤、琼 C粤、沪 D粤、桂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最早实行特殊优惠政策的省份是广东和福建两省,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是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省的
11、厦门,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对外开放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学生还要知道,1988年我国决定设立海南省为经济特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1984年开放了 14个沿海港口城市。从 1985年底,我国相继设立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为经济开发区; 1990年党中央作出了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我国的开放格局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率先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是在 A城市 B农村 C沿海地区 D内地 答案: B 试题分析: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率先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农村,实行的是家庭联产
12、承包责任制,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学生还要知道,这种做法又被称为 “包产到户 ”,最早实行 “包产到户 ”的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 18户农民。 1982年我国在全国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 中国的科技人员为 “两弹一星 ”的研制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 中杰出的代表有 邓稼先 钱学森 王进喜 杨利伟 李四光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中国的科技人员为 “两弹一星 ”的研制作出
13、了重大贡献,他们中杰出的代表有邓稼先、钱学森、钱三强等,王进喜是石油工人,杨利伟是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李四光是杰出的地质学家,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 “两弹一星 ”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两弹一星 ”是指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邓稼先有着 “两弹元勋 ”之称,为我国的核武器的研制作出了巨大贡献。钱 学森有着中国 “火箭之父 ”之称,为我国的导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1970年我国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 1号 ”,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我国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两弹一星 ”的精神是热爱祖国、无
14、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A东欧各国走向独立 B经济体制发生变化 C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改革 答案: C 试题分析:东欧剧变的实质是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社会主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东欧剧变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东欧剧变是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西方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最先在波兰出现,后来扩展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前华沙条约组织国家。这个事件以苏联解体告终,一般被认为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国战时同盟开始破
15、裂,这是由于 A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 B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 C美国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动 “冷战 ” D双方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加剧 答案: D 试题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国战时同盟开始破裂,这是由于双方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加剧,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美苏冷战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 1947年出台的杜鲁门主义,其特点是 “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它的出台是冷战正式展开的标志,也标志着美苏两国战时同盟开始破裂。美国从此进入全球扩张阶段。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又称 “欧洲复兴计划 ”,是冷战在
16、经济上的表现。 1949年北约组织的建立,是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北约、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 成,也使美苏之间的冷战明显的军事对抗的色彩。 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 这首歌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A西藏的和平解放 B镇压反革命 C抗美援朝 D土地改革 答案: C 试题分析: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这首歌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反映的历史背景是抗美援朝,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抗美援朝战争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关于抗美援朝战争,学生还要掌握
17、的内容包括 :时间是 1950年 10月 1953 年 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是彭德怀;志愿军英雄人物有黄继光、邱少云等; 1953年美国侵略军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下列不属于我国建国初期巩固新生政权的措施是 A抗美援朝 B土地改革 C “一五 ”计划 D肃清残余武装和土匪 答案: C 试题分析:我国建国初期巩固新生政权的措施包括: “米棉之战 ”、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肃清残余武装和土匪等。 “一五 ”计划的目的是发 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不属于巩固新生政
18、权的措施,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建国初期巩固新生政权的措施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中央人民政府通过 “米棉之战 ”,稳定了物价。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进行土地改革, 1952年底,土改基本完成。通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的发展。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 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下图人民日报所反映的内容是我国 A “一五 ”计划超额完成 B土地改革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大跃
19、进运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上图人民日报所反映的内容是 “大跃进 ”运动中农业 “浮夸风 ”的表现,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大跃进运动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 “大跃进 ”运动开始的时间是 1958年; “大跃进 ”运动的主要标志是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与此同时,全国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大跃进 ”运动中 “浮夸风 ”、 “共产风 ”盛行。影响: “大跃进 ”运动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给我国工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破坏。 使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历史事件是 A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20、 B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 答案: D 试题分析:建国初期,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第一个五年计划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学生还要掌握的内容包括:时间是 1953年 1957 年;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比重稳步增长。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国家建设成就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广东深圳 宝安区 九年级 上学 期期 联考 历史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