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深圳卷)语文(带解析).doc
《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深圳卷)语文(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深圳卷)语文(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深圳卷)语文(带解析) 选择题 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正确的一项( ) A 褶 皱 zh汲 取 j峥 嵘 rng锲 而不舍 q B 剽 悍 pio荫 蔽 yn伫 立 zh面面相 觑 q C追 溯 s叱 咤 ch箱 箧 qi瘦骨嶙 峋 xn D骷 髅 lu殷 红 yn炽 痛 ch盛气 凌 人 ln 答案: B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 A被誉为 “最美司机 ”的吴斌,几十年如一日服务乘客, 任劳任怨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顶着肋骨被撞断和肝脏破裂的剧痛,停稳汽车,保障了乘客的安全。 B这堂诗歌鉴赏课,语文老师 匠心独运 ,以画配诗,诗画相得益
2、彰,意蕴无穷 C欧洲杯盛大开幕,各路绿茵豪强捉对厮杀,一时成为球迷们 津津乐道 的话题 D这篇小说,人物个性鲜明,情节 抑扬顿挫 ,语言幽默诙谐,让人只想先睹为快 答案: D 请选出下列选项中衔接排序正确的一项。( ) 桂花象征着友好、吉祥和光荣。 月桂树叶编织成的 “桂冠 ”成了 “光荣称号 ”的代名词 吕氏春秋中以 “物之美者,招摇之桂 ”称赞桂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 “蟾宫折桂 ”则成为人们对读书人金榜题名的美好祝愿 某些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男女也常以赠送桂花来表示爱慕之情 战国时期,韩燕两国曾以相互馈赠桂花来表示亲善友好 A B C D 答案: C 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 A “
3、那晚,妹妹的角色没有一句台词。 ”这个单句的主干是 “妹妹没有台词 ”。 B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 C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 “通过新闻传媒对深圳 5.26酒后飙车致人伤亡事件 ”的追踪报道,使我们深刻认识到醉驾的严重危害。 “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9分) 中国人的 “忍 ” “忍 ”字头上一把刀。每个耳聪目明的中国人或许都听过这句话。 孔夫子说, “小不忍则乱大谋 ”;孟夫子说,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圣人们强调
4、,为人做事,万般皆需忍受、忍耐。 中国人因忍字而得以百炼成钢的数不胜数,因逞强好胜而走麦城的也不少。唐代高宗时,张公艺不仅位九世同堂,人生如此圆满,引得皇帝也羡慕,遂问其秘诀 ,张公艺在纸上写下 “一百个忍字 ”。高宗喟叹,原来如此。大家耳熟能详的韩信,他早年能忍胯下之辱,终成大业,真个是 “无度不丈夫 ”;后来却张扬高调,浑然忘记了 “忍 ”字,颇有些 “庸人得志 ”,最后横死吕后之手也就不冤。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为了遥想中的绚烂未来,人们忍受着当下的种种不堪,人们夸赞着 “忍 ”,绝口不想提心中暗暗怀想的他日之收获;若百忍后仍不能得道,自然也会有诸多温润的慰藉理由。 英国哲学家
5、罗素在其论中国人的性格一文中说, “中国人的性格的另一最大特点,是喜欢妥协,易屈服于公众舆论。 ”封建社会 官场中的 “见风使舵 ”,生活细节的 “防患于未然 ”,平头百姓们普遍存在的谨小慎微、办事圆滑等特点,皆可在各怀心事的 “忍 ”字上找到源头。罗素由是感叹, “没有什么能比中国人的忍耐性更令欧洲人吃惊的了 ”。 一个忍字,两副面孔。一面是温和下的良善,一面是摇摆中的功利;有些人得道,有些人中毒。鲁迅笔下的冷漠看客,便是一 “忍 ”成痴,浑浑噩噩,麻木不仁,无异于行尸走肉。忽然明白了鲁迅的可贵,只因他在崇尚忍耐的国度,居然可以从来不忍。 “忍 ”字头上一把刀 -“每临大事有静气 ”为了一个
6、远大的目标,暂时的隐忍蛰伏自是上策,然 刀为利器,久忍终恐伤人。 忍该忍之事,说当说之话,为比为之事。 (选自青年文摘 2012年第 12期 ) 【小题 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分) 【小题 2】选文第三段除了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它有何作用?( 3分) 【小题 3】第二段结尾处的 “忍受 ”、 “忍耐 ”两个词语是否重复累赘?为什么?( 2分) 【小题 4】 “忍 ”是一柄双刃剑。请具体谈谈现实生活中你该如何把握 “忍 ”的 “度 ”( 2分) 答案: 【小题 1】忍该忍之事,说当说之话,为必为之事。 【小题 1】还运用了对比手法,对比了忍的成功和不忍的失败,鲜明 地证明
7、了该忍时候要忍的道理。 【小题 1】不重复。 “忍受 ”是把痛苦磨难等勉强地承受下来。 “忍耐 ”是把痛苦的感觉和想发作的情绪抑制下来。 【小题 1】对伤到自己的一些无关原则的小事就忍下来,不必斤斤计较;对必须付出的磨难代价,如学习的艰辛,锻炼的艰苦,都要忍受下来。但是,对于坏人坏事,对于有损我们社会我们国家的思想行为,我们要敢于大声说 “不 ”或者 “no”,并且当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嘿哟嘿! 【小题 1】本题考查分析议论文中心论点的能力。分析文章的中心论点一般从标题、开头、结尾来考虑,有时还可以根据文章 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 【小题 1】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以及论证
8、方法的表达效果。解答此题的一般方法为:论证方法 +表达效果。先根据论证方法的类型来分析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具体语境来分析作用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围绕这两个词语是从不同角度来论证观点的即可。 【小题 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根据文章的观点并联系现实来谈现实生活中你该如何把握 “忍 ”的 “度 ”即可。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14分) 夜的尽头是家的灯光 父亲在河南开封长大。父亲一直在奋斗,考上了武汉,留武汉工作,结婚,生了我。他的奋斗,换来了理想的大学合适的职业和幸福的家庭。这也许就是别人眼中我平凡的父亲 离家游子。他的心也许一半是黄河,一半是长江。 我仍记得,父亲
9、接我放学后带我直奔前往开封的列车,夜色如墨,列车摇晃着我疲倦的神经,懵懂的我从未读懂过父亲那晚的表情,他一直看着窗外,眼里似乎闪烁着什么,但不是眼泪,是一种难于言说的情感 火车哀鸣着停止了摇晃,我从父亲的怀里惺忪醒来,又是一段颠簸的汽车行程后,父亲拽着我,高一脚、低一脚地赶往乡村,黄河的 风凉湿了父亲的手心。 沉沉夜色,静默村庄,木门一开,黑漆漆的夜色瞬间被老屋里的灯光穿透,我有些晕眩,模糊的视线里烟雾缭绕,纸钱的火苗摇摆在黑红的棺材前,父亲嚎啕着,跪地不起 那时的我的确太小,奶奶去世,我竟没有一滴眼泪。长大了一点儿,我才明白,和自己深爱的人离别,心有多么痛。对于父亲也是,造就自己、牵着自己长
10、大的人走了,并且是永远地走了 我一直单纯地认为这就是父亲全部的痛苦。 现在我知道,其中还夹杂着一丝恐慌:他也许在奶奶身上已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奶奶是中秋节去世的。几年之后的一个中秋节 ,刚搬进新房不久, 父亲在奶奶的照片前点了一炷香,慢慢的鞠了个躬,缓缓坐下,然后静静地注视着照片 。良久,父亲看着我,轻轻地说: “今后别再让你妈生气了。 ” 也许他在遗憾自己小的时候没有好好报答自己的母亲,现在没机会了。 不知道天下有没有人不想出去闯一番事业然后衣锦还乡的?不知道最后的回家在终日等待面前是否显得渺小?不知道天下有多少父母再也等不到儿女回家的那一天? 可是,谁又能改变这一切?也许最深的母子之情只
11、能属于童年,因为那时,孩子一无所有。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离家后,天下将会有多少老无所依的 父母。 父亲那眼神中,也许还有责任。父亲的母亲已经将全部交给父亲,我懂得有一天,父亲也会将全部交给我,虽然我极不愿那一天的到来。但我知道,这个轮回终会由我接下去! 那晚,窗外的夜色似乎被满月稀释过一般,我和父亲静静地坐在一起,我能感受到,他害怕失去的,不只是他的母亲,还有他的孩子。他知道,有一天他的孩子也会离家的。 父亲一直在弥补,他总是一有时间就带我和母亲回开封看看,摇晃的火车不再让我疲倦,如墨的夜色早已被家的灯光照耀的温暖、明媚!父亲总是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我总是握着母亲还未衰老的手,
12、渐渐意识到: 该轮到我了! (作者:马家越 选自读者 2012第 11期) 【小题 1】通读全文,你认为文中 “我 ”所领悟到的父亲表情和眼神中的 “难于言说 ”的情感包括哪些?( 3分) 【小题 2】写出第 11段 “窗外的夜色似乎被满月 稀释 过一般 ”这个句子划线词的词性并解释它在句中的含义。( 2分) 【小题 3】第 7段划线句子运用何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3分) 【小题 4】请品析第 8段划线的句子( 3分) 【小题 5】春晚一曲常回家看看温暖了万千家庭;也有人说,父母、子女之间,身体与身体的距离不等于心灵与心灵的距离。读完上文,请 结合你和父母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13、 3分) 答案: 【小题 1】 造就自己、牵着自己长大的母亲永远的走了,父亲深深为深爱的母亲离别而心痛。 意识到有一天自己也像母亲一样,没有儿子在身边。 遗憾自己没来得及报答母亲。 意识到承当起母亲留下来的责任。 【小题 2】动词,这里是 “冲淡 ”的意思,夜色因为有了满满的圆月亮照射,而不再黢黑,有了薄薄的光亮。 【小题 3】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表达了父亲对奶奶深深的思念、没有好好报答甚至曾经让奶奶生气的愧疚。 【小题 4】这一组句子,使用了反复的修辞,疑问的句式,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层层深入对父亲没机会报答奶奶这类现象进行了评价思考。表达了这样深刻的思想:人们都追求的出外闯荡干出大事业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年初 毕业 升学考试 广东深圳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