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北京市怀柔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北京市怀柔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北京市怀柔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北京市怀柔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答案: A 试题分析: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含有 78%的氮气, 21%的氧气, 0.03%的二氧化碳, 0.94%的稀有气体, 0.03%的其他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选 A。 考点:空气的组成。 点评:识记内容,注意是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含有 78%的氮气, 21%的氧气, 0.03%的二氧化碳, 0.94%的稀有气体, 0.03%的其他气体和杂质。 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会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一氧化碳 D
2、二氧化碳 答案: C 试题分析:燃气热水器使用的燃料在通风不畅,燃烧不充分时,会有一氧化碳产生,一氧化碳能与人体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之失去运输氧气的能力,导致人中毒。选 C。 考点:一氧化碳的性质。 点评:一氧化碳能与人体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之失去运输氧气的能力,导致人中毒。 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 A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C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 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答案: A 试题分析: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是因为汽油可以溶解油污,不是乳化现象; 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都是乳化现
3、象。选 A。 考点:乳化现象。 点评:洗洁精使油污分散于水中的现象属于一种乳化现象,而汽油溶解油污,不属于乳化现象。 右图表示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题中反应的图示可知,这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了一种物质的反应,这是化合反应。选 A。 考点:化学反应的类型。 点评:化合反应是多变一的反应;分解反应是一变多的反应; 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活性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 B金刚石刻划玻璃
4、 C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D稀硫酸除铁锈 答案: D 试题分析:活性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 金刚石刻划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硬度大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的过程,利用干冰会升华的物理性质; 稀硫酸除铁锈,是硫酸与氧化铁反应的过程,利用硫酸的化学性质。 选 D。 考点: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点评: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挥发性、吸附性等;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酸性、碱性等。 右
5、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银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为金属元素 B相对原子质量为 107.9 C元素符号为 Ag D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 47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题中元素周期表中银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可知,该元素为金属元素; 相对原子质量为 107.9; 元素符号为 Ag; 质子数为 47,质子数为 108-47=61。选 D。 考点:元素周期表。 点评:元素周期表中给出了元素的序数、元素符号、汉字名称和相对原子质量。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B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C分子间有空隙,原子间无空隙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
6、可分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原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分子、原子间都有空隙;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选 D。 考点:分子与原子。 点评: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都遵循微粒的性质。 将 50g质量分数为 20%的氯化钾溶液稀释到 200g,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 1% B 5% C 10% D 20%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设将 50g质量分数为 20%的氯化钾溶液稀释到 200g,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x%。 50g20%=200gx% x%=5%。选 B。 考点: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点评:浓溶液稀
7、释成稀溶液,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不变; 溶质质量分数 = 。 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现象 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现象 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 80 C现象 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 80 D现象 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中图示可知: 现象 ,白磷与氧气接触,燃烧, ,白磷没与氧气接触,不燃烧,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现象 白 磷燃烧,而水温是 80 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 80 ; 现象 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 80 ; 现象 中,白磷、红磷都与氧气接触,而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选 C。 考点:燃烧的条件。 点评
8、: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才可以: 1、有可燃物;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为了鉴别二氧化碳、氧气、空气三种气体,可以选用的最佳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 答案: D 试题分析: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氧气具有助燃性、空气中含有氧气,也有二氧化碳。为了鉴别二氧化碳、氧气、空气三种气体,可以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若火焰熄灭,则为二氧化碳;若燃烧更旺,则为氧气;若燃烧正常,则为空气。选 D。 考点:二氧化碳、氧气、空气的性质。 点评: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
9、烧、氧气具有助燃性。鉴别物质,要根据其性质特点,选择简单易行又有独特现象的方法。 探究小组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胶头滴管和集气瓶中分别盛装某种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向集气瓶中滴加适量液体后,能观察到气球 变大的组合是 组合 胶头滴管 集气瓶 A 稀硫酸 Na2CO3 B 稀盐酸 Zn C 水 硝酸铵 D 浓硫酸 水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中图示可知,若能观察到气球变大,则说明瓶内气压减小。 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瓶内气压增大,气球变小; 稀盐酸与锌反应,有氢气生成,瓶内气压增大,气球变小; 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瓶内气压减少,气球变大; 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温度升高,瓶内气压
10、增大,气球变小。 选 C。 考点:大气压与化学反应;物质变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点评:此题将物质变化与大气压的原理相结合,很巧妙,同学们要注意分析其中气压的变化情况。 等质量的 M、 N 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 N 在生成物中均为 +2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M、 N 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 N B生成 H2的质量 M N C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 N D产生 H2的速率 N M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中反应的图像可知, M反应的较 N 快, M、 N 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 M; 生成 H2的质量 N M; +2价金属
11、与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越大,产生的氢气越少,故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 N; 产生 H2的速率 M N。 选 C。 考点:金属活动性;化学反应中的数量关系。 点评:同是 +2价金属与酸反应,则相对原子质量越大,产生的氢气越少。 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氧离子 D氧元素 答案: A 试题分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是氧分子。选 A。 考点:物质的组成。 点评: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由哪种微粒构成,其化学性质就由哪种微粒保持。 房屋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其主要目的是 A隔绝空气 B隔绝可燃物 C改变可燃物性质 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12、 答案: D 试题分析:灭火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使之达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选 D。 考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 点评: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才可以: 1、有可燃物;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灭火的方法有: 1、撤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 3、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不属于氢氧化钠俗名的是 A火碱 B纯碱 C烧碱 D苛性钠 答案: B 试题分析:氢氧化钠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选 B。 考点:氢氧化钠的俗名;碳酸钠的俗名。 点评:识记内容,难度不大,识记物质的俗名,注意不能混淆。 下列变化中,属于
13、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 B冰雪融化 C香水挥发 D干冰升华 答案: A 试题分析: 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冰雪融化、香水挥发、干冰升华都是物质形态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选 A。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别。 点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下列物质中 ,属于氧化物的是 A食盐 B干冰 C火碱 D矿泉水 答案: B 试题分析: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组成的化合物。食盐不含氧元素;火碱是氢氧化钠,由三种元素组成;矿泉水是混合物。干冰就是
14、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是氧化物。选 B。 考点:氧化物。 点评: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即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组成的化合物。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A红磷 B木炭 C氢气 D铁丝 答案: D 试题分析: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选 D。 考点:红磷、木炭、氢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点评:识记这些化学反应的现象,对于解答推断题很有帮助。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 B豆浆 C冰水
15、D糖水 答案: D 试题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牛奶、豆浆是乳浊液;冰水是纯净物;糖水是溶液。选 D。 考点:溶液。 点评: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其特征就在于均匀稳定和混合物上。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 B倾倒液体 C检 查气密性 D加热液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过滤要用玻璃棒引流; 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紧挨着试管口,标签对着手心,瓶塞倒放; 检查气密性,先将导管伸入水中,再用手捂住试管外部; 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3,用酒精灯外焰均匀加热。 ABD不对,选 C。 考点:过滤;倾倒液体;检查气密性;加热液体。 点评:按照正确的实验操作要求做实验,才能保证
16、实验的安全和成功。 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 A H2 B 2H C 2H+ D 2H2 答案: D 试题分析: H2表示氢气或者一个氢分子; 2H表示两个氢原子; 2H+表示两个氢离子; 2H2表示两个氢分子。 选 D。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点评: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若表示原子个数,就在元素符号前标上适当的数字;分子用化学式表示,表示分子的个数,就在化学式前加上适当数字表示;离子则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上适当的电荷数就行了,化合价标注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不变的是 A石灰水 B氯化钠 C浓盐酸 D浓硫酸 答案: B 试题分析:石
17、灰水中的氢氧化钙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质量增 加; 氯化钠性质稳定,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不变;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露置于空气中,质量减小;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于空气中,质量增加。 选 B。 考点:氢氧化钙、氯化钠、浓盐酸、浓硫酸的性质及其保存方法。 点评: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露置于空气中,质量减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于空气中,质量增加。 氧元素和碳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电子数不同 D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 答案: D 试题分析: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氧元素和碳元素的本质区别是构成这两种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不同。选 D。
18、 考点:元素;原子的构成。 点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原子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喝牛奶可以补钙,这里的 “钙 ”指的是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答案: C 试题分析: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喝牛奶可以补钙,这里的 “钙 ”指的是钙元素。选 C。 考点:元素; 原子、离子、分子和单质。 点评: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密切,补钙的钙是指钙元素。 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你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的体积很
19、小 答案: B 试题分析:能闻到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是水果散发出的香味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的结果。选 B。 考点:微粒的性质。 点评:微粒的性质有:微粒很小;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 填空题 ( 7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 1)仪器 a的名称是 。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收集装置是 。 (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用装置 A、 E制取氧气,收集完氧气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答案:( 1)试管 ( 2) CaCO3+2HClCaCl2+H2O+CO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北京市 怀柔区 九年级 上学 期末考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