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湖北潜江市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生物卷(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湖北潜江市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生物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湖北潜江市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生物卷(带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 学年湖北潜江市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生物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哪项和鱼类水生生活无关 ( ) A身体呈流线形 B用鳃呼吸 C用鳍游泳 D体温不恒定 答案: D 试题分析: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征从三个方面掌握: 1、呼吸:鳃; 2、运动:靠鳍游泳, 3、体形:呈流线型。这一道题也可以用排除法。前三项是我们所学过的鱼的主要特征,最后一个是生物的一类特征。 考点:概述脊椎动物不同类群(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本题考查生物体基础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灵活处理知识的的能力。 在 “草 兔 狐 ”食物链中,若捕杀狐使其灭绝,
2、则兔的数量会( ) A先迅速上升后急剧下降 B迅速上升,不会下降 C仍保持相对稳定 D保持缓慢上升 答案: A 试题分析:分析食物链一般找到起点,例如本题起点是狐。草 兔 狐,依次标好箭头,兔在短期内由于失去天敌而大量繁殖,但是他的食物草会由于兔的大量繁殖而衰退,所以兔会由于数量过多继而急剧下降。 考点: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下列动物中,哪一种不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 A扬子鳄 B黑猩猩 C丹顶鹤 D大熊猫 答案: B 试题分析:注意我国特有的。 考点: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攻击行为的是( ) A两只雄海豹为一只雌海豹而争斗 B螃蟹反击天敌的进攻 C一
3、只鹰捕食一只飞行的小鸟 D一条蛇追击一只青蛙 答案: A 试题分析:攻击性行为是攻击行为是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的相互争斗,为了争夺资源、配偶等。要与捕食行为相区分。 考点: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制作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口必须加水密封。密封坛口的主要目的是( ) A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的繁殖 B阻止尘埃 C造成缺氧的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 D防止气体对流,利于醋酸菌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中食品制作其中的一个实例。乳酸菌是厌氧性,即:生活不需要氧气,所以利用乳酸菌时要密封。 考点:描述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 日本大地震后,搜救
4、人员从受损的房屋中救出的某男孩不能完成伸肘和屈肘的动作,其原因不可能是 ( ) A肘关节脱臼 B肱骨骨折 C皮肤破损 D肱二头肌拉伤 答案: B 试题分析: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种器官组成。骨以不同形式连结在一起,构成骨骼。形成了人体的基本形态,并为肌肉提供附着,在神经支配下,肌肉收缩,牵拉其所附着的骨,以可动的骨连结为枢纽,产生杠杆运动。此题皮肤破损不是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 考点:本题考查物因逃避敌害、争夺食物和栖息地、完成繁殖所进行的运动,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由骨骼和肌肉共同完成的 . 如图表示骨中某类物质在各年龄阶段含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5、骨煅烧后剩下的灰白成分就是该类物质 B骨在盐酸中浸泡 时,该类物质不被溶解 C在 b年龄段,骨既坚固又有弹性 D在 c年龄段,骨受到外力冲击,易发生骨折 答案: B 试题分析:骨的主要成分可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两者的成分在不同的年龄段所含比例不尽相同,从出生到青年七中有机物多于无机物所以小孩的骨骼相对较软容易变形,所以老师要求初中学生要坐正,以免引起弯腰驼背,而从青年到老年,两者比例几乎相等,此时是骨的最佳时期,而老年之后有机物会消退,无机物比例较有优势,骨骼变得相对脆,所以老人怕摔。而骨中无机物主要是钙,钙容易溶解于盐酸。分析坐标我们可以看出随着 abc年 龄的增长比例不断上升我们判定这类物
6、质是无机物 -钙。所以选 B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物因逃避敌害、争夺食物和栖息地、完成繁殖所进行的运动,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由骨骼和肌肉共同完成的 .知识延伸。 酸奶的营养价值比牛奶高是因为酸奶在发酵过程中,有一种微生物使牛奶中的营养成分转变成更易于被人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并产生多种维生素。该微生物是 ( ) A酵母菌 B醋酸菌 C乳酸菌 D曲霉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中食品制作其中的一个实例。 考点:描述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 足癣 (人称 “脚气病 ”或 “烂趾丫 ”)是由下列哪种微生物引起的 ( ) A细菌 B真菌 C放线菌
7、D病毒 答案: B 试题分析:细菌与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中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的一个具体实例。 考点:描述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 人们常通过种植大豆等植物增加土壤肥力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主要是因为( ) A.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能将空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从而提高了土壤肥力 B.豆科植物的叶 片富含维生素,凋落后可以增加土壤肥力 C.豆科植物的果实富含蛋白质,凋落后可以增加土壤肥力 D.B、 C两种说法都是主要原因 答案: A 试题分析: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能将空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从而提高了土壤肥力进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湖北 潜江市 学期 期中考试 年级 生物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