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江苏省无锡市南菁中学九年级中考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江苏省无锡市南菁中学九年级中考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江苏省无锡市南菁中学九年级中考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江苏省无锡市南菁中学九年级中考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测定铜和黄铜的硬度 C过滤液体 D自制汽水 答案: D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干冰升华是二氧化碳由固态变成液态,状态发生变化,无新物质生成树物理变化;用刻划的方法比较铜和黄铜的硬度,无新物质生成属物理变化;过滤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方法,无新物质生成,属物理变化; D中小苏打会与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故选 D。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
2、变化的判别 在一个密闭的容器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通过电火花引燃后,充分发生反应经测定,容器内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n,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该反应中生成乙与丁的质量比为 21 10 C甲反应后的质量为 4g D该反应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 2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乙反应前的质量为 10g,反应后为21g,质量增加了 11g,为生成物;丙反应前为 1g,反应后为 10g,质量增加了9g,是生成物;丁反应前为 25g,反应后为 9g,质量减少了 16g,是反应物;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3、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好,那么甲是反应物,反应了4g,故未测值是 0;该反应的表达式为:甲 +丁 乙 +丙。由于置换反应的反应物是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物也是单质和化合物,故该反应可能是置换反应;该反应中乙与丁的质量比为 11:16;物质的质量比为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甲与丁的质量比为 4:16,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n,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n,那么该反应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 2。故选 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 pH=3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C向盛有相同质量的镁和氧化镁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溶质
4、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 D将一定量的木炭放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加热至燃烧 答案: D 试题分析:向一定量 pH=3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的 PH变大,当不会等于 7, A错误;由于氧化钙会与水反应,那么溶质的质量会减少, B错误;向盛有相同 质量的镁和氧化镁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更多, C错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D正确。故选 D。 考点:化学反应与图像 现有铁、氧化铁、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五种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和转化关系。图中 “” 表示两端的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
5、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 X一定是碳酸钠溶液 B Y与 N发生置换反应 C N转化为铁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D X、 Y、 M两两之间都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于铁只能与稀盐酸反应,故 Y是稀盐酸;氧化铁与还原性气体反应会生成铁,根据转化关系,那么 N为氧化铁;那么 X、 M是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 X可能是碳酸钠溶液, A错误;盐酸与氧化铁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 B错误;氧化铁与氢气反应属置换反应,与一氧化碳反应不属置换反应, C错误。故选 D。酸、碱、盐之间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 考点:物质的推断 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
6、果,其中错误的是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氯化钠的水溶液显中性,所以盐溶液一定显中性; 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属于单质; 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A B只有 C只有 D只有 答案: A 试题分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盐溶液不一定显中性,如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硝酸铵溶液呈酸性;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含一种元素的物质还可能是混合物;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碳酸钠等含有碳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故选 A。 考点:化学概念 为除去下表物质中杂质(
7、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 A Cu(CuO) 通入氧气并加热 B CO2(HCl) 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C N2(O2) 气体通过炽热的铜粉 D KCl溶液( K2CO3) 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答案: C 试题分析:除杂质的要求是:要把杂质除去但不能除去了需要的物质,更不能带入新的杂质。 A中除去氧化铜应通一氧化碳并加热, A错误; B中二氧化碳与氯化氢气体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错误; C中氧气能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 C正确; D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会带入新的杂质氯化钙, D错误。故选 C。 考点:除杂质
8、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t2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分别将 t3 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 ,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丙甲 D t1 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8.6% 答案: C 试题分析: t2 时,甲、乙相交,表示该温度下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A正确;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正确;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降温后仍是饱和溶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的溶质质量分数,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降温后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
9、量分数不变,质量分数最小,故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C错误; t1 时,丙的溶解度为 40g,那么此时溶液的溶解度为: 40g 140g 100%=28.6%, D正确。故选 C。 考点:溶解度曲线 下列各组变化中,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A ZnZnSO4 B CuOCuCl2 C CaCO3CO2 D BaCl2BaSO4 答案: B 试题分析: ZnZnSO4可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得到,还可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得到; CuOCuCl2可用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得到,氧化铜属金属氧化物,只能与酸反应得到; CaCO3CO2可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得到也可高温煅烧得到;B
10、aCl2BaSO4可由氯化钡与硫酸反应得到也可与硫酸盐反应得到。故选 B。 考点:常见的化学反应 达菲是抗击甲型 H7N9流感的有效药物 ,合成达菲的重要中间体为莽草酸(化学式 C7H10O5)。下列有关莽草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莽草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B莽草酸中氧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0% C莽草酸由三种元素组成 D莽草酸分子中 C、 H、 O的原子个数比为 7 10 5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莽草酸的化学式可知,莽草酸是由 C、 H、 O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80 174 100%=46%;莽草酸分子中 C、 H、O的原子个数比为 7 10 5。故选 B。
11、考点:化学式的意义 含氟牙膏能增强牙齿的坚固性。这里所说的氟指的是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日常生活常接触到物品上的氟 ”、 “钙 ”等指的均是元素。 考点:粒子的判断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闻气体的气味时要用手轻轻的扇过来闻, A错误;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标签要向着手心, B正确;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 C错误;称量固体时要左物右码, D错误。故选 B。 考点:实验基本操作 在中央电视台发布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可以看到,造成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下列对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A生活污水
12、的随意排放 B生活生产中以原煤为原料 C植被破坏,粉尘随风飘扬 D汽车排放的尾气 答案: A 试题分析: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造成的是水体污染。 考点:空气污染 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 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 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 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C。 考点:分子的性质 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
13、目没有增减 C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隙 答案: C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生成新分子的变化,其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两种单质,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属化合反应。故选 C。 考点: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对以下实验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分别点燃一小块棉纤维和羊毛纤维,都产生了烧焦羽毛的气味 D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研磨,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答案: A 试题分析: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氢氧化铜是蓝色的, A正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江苏省 无锡市 中学 九年级 中考 第二次 模拟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