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福建泉州洛江区中片区初一上期期中联考生物卷(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福建泉州洛江区中片区初一上期期中联考生物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福建泉州洛江区中片区初一上期期中联考生物卷(带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福建泉州洛江区中片区初一上期期中联考生物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 A生物标本 B枯叶 C机器人 D禽流感病毒 答案: D 试题分析 :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A生物标本一般的是固定的死亡的生物的遗体。 B枯叶不具备生命的特征。 C机器人不具备生物的特征; D禽流感病毒在活的细胞自我复制 就是繁殖 。符合生命的特征, 考点 :生物的基本特征。 已知一台显微镜有 5、 10、 15三
2、个目镜,有 10、 45两个物镜,则这台显微镜的最低放大倍数和最高放大倍数分别是 ( )。 A 50倍、 225倍 B 100倍、 450倍 C 50倍、 675倍 D 150倍、 675倍 答案: C 试题分析 :一台显微镜的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所以这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 510=50; 545=225; 1010=100; 1045=450; 1510=150;1545=675这台显微镜的最低放大倍数 和最高放大倍数分别是 50; 675 考点 :显微镜的使用; 下图表示用不同的显微镜观察小麦根尖玻片标本同一部位的结果,所用显微镜放大倍数 最小 的是 ( )。答
3、案: A 试题分析 : 我们比较 ABCD,A的细胞最小,看到的细胞个数最多,所以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小。 考点 :显微镜的成像; 在 “观察植物细胞 ”和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实验中,制作临时装片时用于染色的是 ( )。 A生理盐水 B清水 C酒精 D稀碘液 答案: D 试题分析 :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简记为:擦 滴 漱 刮 涂 盖 染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用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放在实验台上备用;滴一滴生理盐水在载玻片中央,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原有形状;用凉开水漱口,以去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用消毒的牙签在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几下,取得口腔上皮细胞
4、,再在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均匀涂抹;盖上盖玻片,先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边,让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 ;然后轻轻盖上,避免出现气泡;染是指染色,把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直到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吸。 “擦 ”,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 ”,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 ”,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展 ”,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
5、盖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 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染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吸 ”,重复 “吸 ”动作 2 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由此看出,在 “观察植物细胞 ”和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实验中,制作临时装片时用于染色的是稀碘液。 考点 :临时装片的制作。 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滴加生理盐水( 0.9%)的目的是( ) A清洗细胞 B给细胞染色,方便观察 C防止细胞核死亡 D维持细胞的原有形态 答案: D 试题分析 :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浓度为 0.9%的生理盐水,由于 0
6、.9%生理盐水的浓度与人的组织细胞液的浓度一致,故可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至于细胞因吸水膨胀,也不至于因失水而皱缩。 考点 :临时装片的制作。 下图是低倍镜下观察到的影像,要把字母 e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往哪个方向移? ( )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答案: C 试题分析 :要把字母 e移到视野中央,我们得把像 e移向左下方,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是上下左右皆颠倒,所以应将玻片往右上方方向移。 考点 :显微镜的成像; 一个生物体由小长大,是由于 ( )。 A细胞体积增大 B细胞数量增多 C细胞体积增大和细胞数量增多 D细胞体积增大或细胞数量增多 答案: C 试题分析 :生物体由
7、小长大,是通过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长大的。构成生物体的细胞要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会由小变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但细胞不能无限制的长大,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 个细胞核。如果是动物细胞,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若是植物细胞,则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
8、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细胞,这一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使生物体形成不同层次 考点 :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下图中各种生物的形态、结构虽然并不相同,但构成它们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 (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答案: A 试题分析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各种生物的形态、结构虽然并不相同,但构成它们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考点 :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下列结构中, 不属于 器官的是 ( )。 A牙 B舌 C血液 D骨 答案: C 试题分析 :根据器官的概念来判断,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生物体结
9、构和功能的最小单位是细胞。人体是由细胞分 化形成组织,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系统是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血液表皮属于结缔组织。 考点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 下列各图分别代表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按照结构层次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动物体结构层次: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动物体; 考点 :动、植物的结构层次 大蒜根尖细胞中 没有 ( )。 A线粒体 B染色体 C叶绿体 D细胞质 答案: C 试题分析 :大
10、蒜根尖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和无机盐,埋在土壤中,不见光,而叶绿素必须在光下才能形成。因此大蒜根尖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主要遗传物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大蒜根尖细胞有染色体和蛋白质。叶绿体只有植物细胞的绿色部分才有。 考点 :植物细胞结构; 下列结构中属于组织的是( ) A一个西瓜 B一粒西瓜籽 C一块洋葱表皮 D一根西瓜苗 答案: C 试题分析 :植物体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各具有一定的功能,保护组织一般位于根、茎、叶的表面,形成表皮,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分生组织具有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11、如植物的根尖和芽中存在的主要就属于分生组织,能不断分裂,使茎不断加粗;根、茎 、叶、花、果实和种子里含有大量的营养组织,营养组织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如茎中央的髓就属于营养组织,另外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输导组织能运输营养物质,导管和筛管属于输导组织,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机械组织主要起支持作用。上皮组织属于动物的组织。洋葱表皮位于最外面,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 A.一个西瓜 是果实 B.一粒西瓜籽 是种子都属于器官。 D.一根西瓜苗是一个植物体。只有 C.一块洋葱表皮符合。 考点 :植物结构层次。 人和哺乳动物生长发育的起点是( ) A母体内的卵细胞 B精子
12、 C受精卵 D肌肉细胞 答案: C 试题分析 :体或哺乳动物属于有性生殖,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形成胚胎,胚胎进一步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因此,人和哺乳动物生长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考点 :有性生殖; 一棵古树仍能生长的原因是植物体内有( ) A分生组织 B输导组织 C神经组织 D肌肉组织 答案: A 试题分析 :受精卵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后来大部分失去了分裂能力,一小部分仍然保持分裂能力,形成分生组织,具有 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如植物的根尖和芽中存在的主要就属于分生组织,能不断分裂,形成层使茎不断加粗。
13、考点 :植物组织功能; 下列关于人体器官和系统的叙述中, 不正确 的是 ( )。 A器官一般由四种基本组织构成,并以某种组织为主 B肝脏、心脏、胃、大脑都是器官 C系统由多个组织构成,能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 D器官的结构特点是与它的生理功能相适应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单位是细胞。人体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等,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系统是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动物体结构层次: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动物体;由此可知 C系统由多个组织
14、构成,能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不正确。 考点 :人体的结构层次; 某医院利用干细胞成功修复了受损的神经细胞。其原理主要是依据( ) A细胞分化 B细胞衰老 C细胞分裂 D细胞的生长 答案: A 试题分析 :细胞分化的过程大致是:细胞分裂所产生的新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 分裂能力。后来除了一小部分细胞仍然保持着分裂能力以外,大部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在生长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结果就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组织。经过细胞分化,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就会形成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干细胞是一种未分化的细胞,利用干细胞成功修复了受损神经细胞。
15、是利用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使干细胞在特定的条件下分化出人类需要的神经细胞。 考点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这种现象与细胞中的 ( )结构有关。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 线粒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这是遗传现象,遗传与基因有关,基因在 DNA上,DNA在染色体上,染色体在细胞核上。所以这种现象与细胞中的细胞核结构有关。 考点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小林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菠菜叶的徒手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楚,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可能是由于 ( )。 A反光镜未调节好 B标本切得厚薄不均 C细准焦螺旋未调好 D
16、显微镜物镜损坏 答案: B 试题分析 :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观察材料的处理。材料薄而透明,厚薄均匀。观察叶片横切面的 临时切片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说明显微镜完好并且已经调好,而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与显微镜无关,可能是切片厚薄不均透光不一致,较厚的透光少成像不清晰。 考点 :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下图表示变形虫的哪个生理过程( ) A生长 B分化 C分裂 D分泌 答案: C 试题分析 :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其过程:细胞核先分成两份,后细胞质分成两份,再形成新的细胞膜,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考点 :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含 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说明生物 (
17、) A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B能进行光合作用 C能产生运动 D能进行呼吸 答案: A 试题分析 :碰触含羞草时,含羞草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说明含羞草对碰触做出反应,这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考点 :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的多样性 不包括 ( ) A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B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D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 物数量的多样性不在多样性之列。 考点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生物圈是指( ) A地球上的全部动物 B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 C地球上的全部植物
18、 D地球的整个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答案: B 试题分析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二者缺一不可。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 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 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A地球上的全部 动物 C.地球上的全部植物 ,不符合定义内容。 D.地球的整个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所指的范围不准确。 考点 :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 A修改实验数据 B修改假设 C重新进行实验
19、D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 答案: A 试题分析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 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主要反思以下几个方面:方案是否完整,是否符合探究要求,方法步骤是否合理,是否有前后颠倒现象,变量设计是否做到只有一个变量。综上所述,当实验的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时,修改实验数据的
20、说法是错误的。 考点 :实验。 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 (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分类法 答案: A 试题分析 :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 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
21、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一般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收 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分类法: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某高山植物沿高山分布的情况是: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高山草甸。决定这种分布的
22、 主要生态因素是( )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海拔 答案: C 试题分析 :不同的植物适应不同的温度如热带雨林必须生长在高温多雨的环境,常绿阔叶林必须生长在温度较高的亚热带,寒温带针叶林适于温度较低的亚寒带和寒带,高山草甸适于生长在寒冷的高山高原。海拔每升高 1千米气温下降 6度左右,因此高山从山脚到山顶温度差别极大,形成植物垂直分层分布的特点,即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高山草甸。非生物因素 -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 考点 :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 条件。 在培养蘑菇的培养基上发现长出霉菌,蘑菇和霉菌的关系是( ) A互利共生 B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福建 泉州 洛江区中片区 初一 上期 期中 联考 生物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