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4月山东省曹县初级中学初一期中素质评价生物卷(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4月山东省曹县初级中学初一期中素质评价生物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4月山东省曹县初级中学初一期中素质评价生物卷(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 4月山东省曹县初级中学初一期中素质评价生物卷(带解析) 选择题 李宇同学参加体育测试,妈妈为他准备的营养早餐有:面包、水果、纯牛奶、巧克力糖。你认为其中最适合帮他快速补充能量的是 A面包 B纯牛奶 C水果 D巧克力糖 答案: D 试题分析: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面包主要含淀粉,需要转化为葡萄糖才能被吸收,巧克力糖中含有的糖类比淀粉更易转化为葡萄糖,因此巧克力糖适合帮他快速补充能量,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全国义务献血金奖获得者,东营区龙居镇南李村村民李建武,十余年来义务奉献出了相当
2、于全身血量 2 倍多的 12 万毫升鲜血。医生给他抽血时,针头刺入的血管是 A桡动脉 B毛细血管 C静脉 D肱动脉 答案: C 试题分析:动脉血管压力太大,抽血以后不容易止血,毛细血管一般比针头还细、血量少,且流动最慢,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所以医生抽血时针刺入体表的静脉血管,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血 管的类型,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三种血管的概念特点。 为什么肚子饿了会咕咕叫?原来,人饥饿的时候,胃部肌肉挤压其内部的水和空气就会发出咕咕叫的声音,这无疑是最明确的需要进食的信号。以下关于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胃位于腹腔的右上方,上连食道,下接十二指肠 B胃壁
3、内有胃腺,可分泌胃液,能对脂肪进行初步消化 C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储存食物,并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 D胃内形成的食糜中含有淀粉、麦芽糖、氨基酸、脂肪酸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胃位于腹腔的左上方,上连食道,下接十二指肠, B.胃壁内有胃腺,可分泌胃液,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 D.胃内形成的食糜中含有淀粉、麦芽糖、多肽(蛋白质的初步分解产物)、蛋白质、脂肪,故 ABD都不符合题意; C.在消化道内,胃呈囊状,具有较大的伸展性,成年人的胃能容纳 2升左右的食物,胃内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所以胃的功能有两个:贮存食物;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符合题意; 故选
4、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胃的结构和功能。 下列关于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绿色食品是指富含叶绿素和维生素的植物类食品 B发芽 的马铃薯去芽煮熟后再吃 C青少年缺钙应适当增加动物肝脏、鸡蛋等食物的摄入量 D刚过保质期,没有霉变的食品仍可食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绿色食品是指安全、优质、无污染食品, B.发芽的马铃薯有毒,不能食用, D.禁止使用过保质期的食物,否则容易引起食物中毒,故 ABD都不符合题意; C.钙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物质,人体如果缺钙,儿童易患佝偻病,补钙的同时要补充维生素 D,因为维生素 D可以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动物肝脏、鸡蛋等富含钙、维生素
5、D.蛋白质等,所以青少年缺钙应当增加动物肝脏、鸡蛋等的摄入量,符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合理膳食的含义要求,以及关注食品安全。 患有心脏病的人猛然坐起时,有时会引起心脏跳动暂停而导致 “死亡 ”此时,医生会急捶其身体某部以使心脏恢复跳动请问急捶部位应是( ) A前胸中部偏左上方 B前胸中部偏左下方 C前胸中部偏右上方 D前胸中部偏右上方 答案: B 试题分析:心脏位于胸腔的中部,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因此击锤的部位应是前胸中部偏左下方,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心脏的位置。 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 ( )。 A糖类 B蛋白质 C
6、脂肪 D水 答案: B 试题分析: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蛋白质的作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 肾单位是由 ( )组成的。 A肾小球和肾小囊 B肾小球和肾小管 C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 D皮质和髓质 答
7、案: C 试题分析: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两个过程,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现有一只新鲜的猪的心脏,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判断出它的左右( ) A手捏心室 壁 B将心脏切开 C手捏心房壁 D向心脏内灌水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于心房只是把血液从心房压入心室,而心室需要把血液压入到全身,所以,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是体循环的开始,路线比较长,需要较大的压力,而右心室是肺循环的开始,路线比较短,压力不需太大,所以,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要厚,所
8、以,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室壁最厚,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心脏的结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心脏的结构。 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A喉和气管 B鼻腔和气管 C肺 D支气管和鼻腔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清洁、温暖、湿润和畅通,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呼吸系统的组成。 空气中 PM2.5的含量是监测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
9、为可人肺颗粒物,人体吸人后经呼吸道进入肺,甚至进入血液,引发疾病。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公布 PM2.5指数能引导公众关注空 气质量 B PM2.5指数越高说明空气质量越好 C咽喉炎、咳嗽、哮喘等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与 PM2.5无关 D PM2.5由肺泡进入血液只需穿过一层细胞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公布 PM2.5指数能引导公众关注空气质量,引起人们的注意提及人们及时预防,正确,符合题意; B.PM2.5指数越高说明空气污染越严重,质量越差,错误, C.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人体吸入后经呼吸道进入肺,引发咽喉炎、咳嗽、哮喘等疾病,
10、错误, D.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肺泡里的 PM2.5 扩散进入血液,要通过两层细胞: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经过四层细胞膜,氧气进入血液后,再进入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结合,又经过了一层细胞膜,因此肺泡内的 PM2.5由肺泡进入血液中的需要经过 2层细胞,错误,故 B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从资料中寻找解题线索,提取有利于解题的信息,与所学知识建立链接,从而得出答案:。 皮肤轻微擦伤后会流血,可是伤口很快就结痂止血了。血液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血浆 B红细胞 C血小板 D白细胞 答案: C 试题分析:血浆
11、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红细胞的主要功能为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血小板又称血栓细胞,血小板的主要机能包括促进止血作用和加速凝血两个方面,白细胞能做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防御病菌、免疫和清除坏死组织等,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下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 1、 2、 3合称为肾单位 B图中 B处液体称为原尿 C能被 3重吸收的有水、葡萄糖、尿素和无机盐 D如果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就会有一部分随尿液排出形成糖尿。 答案: C 试题
12、分析: A.图中 1肾小囊、 2肾小球 、 3肾小管合称为肾单位,正确, B.B处是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形成的液体称为原尿,正确, D.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又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因此正常人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如果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就会导致肾小管不能将全部的葡萄糖重吸收,因此就会有一部分随尿液排出形成糖尿,正确,故 ABD都不符合题意; C.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又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肾小管不重吸收尿素,错误,故符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尿液的形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尿的形成过程特别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的特点。 2010年
13、,玉树地震中,许多建筑遭受很大的破坏,有一男婴被困在废墟中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中,他体内消耗最明显的是( ) A蛋白质 B糖类 C皮下脂肪 D维生素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有机物和无机物两大类,无机物有水、无机盐和维 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有机物有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主要从每天的食物中获得,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存储在皮下备用,如人体几天不吃东西,没有糖类等能量的来源,人体就启用存储的脂肪,皮下脂肪消耗过多,人体会表现出消瘦等症状,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14、及其作用。 为了促进儿童骨骼的发育,除了给儿童多补充含钙、磷多的食物,还应补充( ) A维生素 A B维生素 B C维生素 C D维生素 D 答案: D 试题分析:食物中缺乏某种维生素或维生素的吸收利用发生障碍,就会引起物质代谢失常,影响正常生理功能,以致表现为维生素缺乏症,例如维生素 D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因此,体内缺钙的人在补钙的同时,还要加服维生素 D,否则,摄入的钙不会被吸收,缺钙易患佝偻病、骨质疏松等,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维生素D有促进钙磷吸收的作用。 有些对胃有较大刺激的药物,都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避免对
15、胃产生刺激。原因是( ) A为了服药方便,便于吞咽 B为了让药物在胃中慢慢的渗透出来,减轻突然刺激 C胃对胶囊不起消化作用,胶囊可以顺利经胃进入小肠 D以上几点都不对 答案: C 试题分析:胃液内的胃蛋白酶只能把蛋白质初步消化为多肽,胶囊的成分是淀粉,胃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因此将对胃有较大刺激性的药物放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胶囊会完好的进入小肠,胶囊在小肠内被消化液分解消化,这样可以减少对胃的刺激,起到保护胃的作用,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时,判断毛细血管的依据是 A
16、管腔较细 B血流速度快 C血液流向心脏 D红细胞单行通过 答案: D 试题分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较粗的主干流向较细的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较细的分支汇集而成的较粗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血管的类型和特点,解 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并能识别各血管的名称。 在游泳时大家往往有这样的体会:若水超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这是
17、因为( ) A不会游泳,精神紧张 B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C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D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答案: C 试题分析:呼吸过程的第一步是肺的通气,它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若水超过胸部,胸廓会由于水的挤压而向内收缩,导致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造成吸气困难,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呼吸运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呼吸运动的过程,可结合模拟实验图进行记忆。 下图为胸腔和肺的示意图,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图中三部位压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A a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山东省 曹县 初级中学 初一 期中 素质 评价 生物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