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八年级第二学期地理一模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八年级第二学期地理一模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八年级第二学期地理一模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八年级第二学期地理一模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读下图 “中国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回答小题。 【小题 1】根据图中,可以判断我国 A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B位于亚洲东部、印度洋西岸 C南北跨纬度大,不利于多样化农业发展 D海陆兼备,便于与邻国贸易 【小题 2】图中 “约 4N”指的是位于我国领土最南端的曾母暗沙,她位于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小题 3】春节期间,东东同学在海南岛旅游时,看到一辆车牌号为 “黑A57686”的旅游大巴车。据此,东东同学的判断最有可能正确的是 A这辆大巴车一定来自河南省 B车上游客在途中看到了成群的牦牛
2、 C该车途中穿越了广袤的沙漠 D车上游客沿途感受到了四季的变化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D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中国大部分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南北跨纬度大,有利于多样化农业发展;海陆兼备,便于与邻国贸易。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小题 2】我国领土最南端的曾母暗沙,位于南海。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小题 3】图中车牌 “黑 A57686”, “黑 ”是黑龙江的简称,该大巴车可能来自云黑龙江省,冬季黑龙江温度低,沿途气温逐渐升高。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了我国所濒临的海洋;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中国省
3、级行政的简称;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 点评:我国疆域辽阔,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 53N);最南端在曾母暗沙( 4N);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 73E);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135E)。我国位于北温带,气候复杂多样。中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台湾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台湾岛 是个美丽的宝岛。读下图,回答小题。 【小题 1】关于台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台湾省包括图中数字 代表的钓鱼岛 B图中数字 示意的是琼州海峡 C与台湾隔海相望的 是江苏省 D台湾岛是我国的第二大岛屿 【小题 2】台湾是富饶的宝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西部多平原,盛产大米 B
4、中部为山地,甘蔗种植广泛 C四周环海,处处产海盐 D全部位于热带,盛产热带水果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台湾省包含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属于台湾省;图中 为琼州海峡;与台湾隔海相望的 是福建省;台湾岛是我国的第一大岛屿。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小题 2】平原地区适合发展种植业,台湾西部沿海地区为平原适合种植水稻和甘蔗;台湾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西部沿海适合晒盐。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地域组成;台湾的主要自然资源及分布。 点评: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它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东临太平洋,北临东海,南临南海,西隔台
5、湾海峡与福建相望。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有台湾岛及其附近的澎湖 列岛、钓鱼岛及许多小岛组成。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濒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回归线横贯台湾岛的中南部,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只有南部沿海属于热带,地势中间高,平原集中分布在西部。台湾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盛产香蕉、菠萝等水果,森林覆盖率高,树种丰富。 一吨活鱼从南京高淳固城湖运往南京城区,宜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内河运输 B铁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航空运输 答案: C 试题分析: “一吨活鱼 ”运输量较小, “从南京高淳固城湖运往南京城区 ”距离较近,适合采用机动灵活的公路运输
6、。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各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 点评: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以从门口到门口,价格适中,适合短距离运输;航空运输速度快、但是运量小,价格高,适合急需情况的长途运输;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量较大,运价适中,适合运量较大的长途运输;水上运输运量大、运价低,但是速度慢、受地域的限制,适合两海港之间较大运量的长途运输;管道运输在地下,一般适合长距离输送石油、天然气、水。 关于下列地区农业特 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藏地区为灌溉农业 B新疆地区为河谷农业 C内蒙古高原发展畜牧业 D四川盆地普遍种植甜菜 答案: C 试题分析:西藏地区海拔高,热量少,河谷地势低,温度高,适合发展
7、河谷农业;新疆地区降水少,为灌溉农业;内蒙古草原面积大,主要发展畜牧业;甜菜主要种植在纬度较高地区。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的因素。 点评:农业的发展既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又受市场需求量、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农民文化技术水平等社会条件的影响。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 2013年 3月,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第十二届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结合下图 “北京地区略图 ”,回答小题。 【小题 1】所给材料反映了北京是全国的 A文化中心 B政治中心 C国际交往中心 D交通
8、中心 【小题 2】从下图中可以看出 A北京的气候是温带季风气 候 B北京是我国最大的交通枢纽之一 C北京应重视文化古迹的保护 D北京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第十二届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体现了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小题 2】根据图示可以看出北京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首都北京的地理概况。 点评:北京市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在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西部太行山,北部燕山,被河北省环抱,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属于温带季
9、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北京是一座文化古都,历史上有多个朝代都在此建都,所以遗留下来许多名胜古迹,如故宫、天坛、颐和园、八达岭长城等等,北京的许多名胜古迹,其中一些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有明清故宫、颐和园、天坛、明代长城、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等。 读下图,回答小题。 【小题 1】我国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主要由下列哪些因素造成的 水资源总量较少 人口数较少 水资源前景乐观 耕地面积较大 A B C D 【小题 2】能够有效缓解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不匹配的方法是 A减少长江以北地区耕地的面积 B大力开垦长江以南地区的山地 C控制长江以南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 D尽快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 答案:
10、 【小题 1】 D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我国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总量较少,耕地面积较大。水土资源组合状况不均衡。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小题 2】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不匹配主要解决方法为实施跨区域的调水工程,例如南水北调。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影响及对策。 点评:在解决我国水源分布不均的措施方面,解决时间分布不均需要修建水库,空间分布不均需要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的目的是在丰水期蓄水,枯水期供水,能改变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可以改变不同地区水资源的分配情况,解决的是空间分布不均问题。 2011年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春旱,
11、给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读下图,回答小题。 【小题 1】据图估算此次受旱地 区的面积约为 A 500万平方千米 B 160万平方千米 C 960万平方千米 D 20万平方千米 【小题 2】这些地区受干旱影响最大的农作物是 A水稻 B甘蔗 C小麦 D香蕉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此次旱灾的面积非常大,占到国土面积的 1/5左右。我国国土总面积为 960万平方千米。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小题 2】根据图示:受旱灾的区域主要位于北方地区,北方地区的农作物主要为小麦。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国土面积;主要粮食作
12、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 点评:牢记我国农作物的分布特点是解题关键。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长城以北为春小麦,以南为冬小麦;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北方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大豆等,南方的经济作物有柑橘、甘蔗、油菜等;棉花主要集中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甜菜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和新疆北部。 满眼金黄油菜花是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读下图,回答小题。 【小题 1】甲地油菜开花的日期最可能是 A 2月 20日 B 3月 20日 C 4月 20日 D 5月 20日 【小题 2】图中甲、乙两个地区,纬度相差不大,但油菜开花时间却相差很大,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出 A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很
13、大 B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最凉爽的地区之一 D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的 “鱼米之乡 ” 【小题 3】下列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比较符合甲地气候特征的是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甲地油菜花开花的日期位于 3月 1日与 4月 1日之间,所以有可能为3月 20日。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小题 2】甲地区位于东部平原地区,油菜花开花早,乙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油菜花开花迟,由此推断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最凉爽的地区之一。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小题 3】甲地位于秦岭 -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位于亚热带,
14、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图中 B反映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读。 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降水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在地球表面,随 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每升高 100米,大约降低0.6 。 下图中,与我国地势特征最接近的示意图是答案: B 试题分析:我国地势的变化是西高东低, B与 D选项符合西高东低的条件。但是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所以只有 B选项符合条件。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苏省 南京市 白下区八 年级 第二 学期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